最强盛会背后的机器人产业新局
300家机器人企业携精品亮相,其中不乏中信重工、新松机器人、德国库卡、瑞士ABB 等头部企业的身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院校的教授分享最新前沿技术;新松机器人、新时达等10多家机器人龙头企业的领军人物现身说法谈最新探索与实践成果……
12月6日,为期4天的2020佛山国际智能机器人博览会暨2020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峰会、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画上完美的句号。这三场盛会背后是三龙湾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圈的一次新探索,以“会展+”生态圈的模式,通过展览展示、论坛会议、竞赛活动、招商推介等形式,纵向整合机器人产业链资源,横向联动创新资源协同合作。
副市长乔羽表示,佛山将加快发展机器人系统集成行业,支持机器人本体的研发制造和科技文化,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产值超3000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国家级产业盛会
打造大湾区最强机器人博览会
12月6日,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的1~3号展馆内,300家参展企业各展所能,吸引客户拿下新订单。其中,中信重工、新松机器人、德国库卡、瑞士ABB、川崎隆深等头部企业携精品亮相博览会。
在川崎隆深的展示区内,隆深六轴关节机器人手臂能熟练地制作冰淇淋,也能灵活地抓取各种型号的零部件。在季华实验室展示区,研发团队推出“六觉机器人”,可实现直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能对现场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侦测和实施救援行动。而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仿生多足机器人”则穿梭于博览会的各条道路之中,它能拟态现实中小狗的行动,让机器人新宠物的概念成为现实。
本届博览会上,300家企业展出的机器人涵盖目前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涵盖展览展示、论坛会议、竞赛活动、招商推介四大板块,其展出的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领域的前沿技术,目的在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展示内容最全面、最精品的机器人博览会。
今年,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积极引进“中国(佛山)国际智能机器人博览会”。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张峰表示,基于佛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雄厚基础、优质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今年中国电子学会决定将中国(佛山)国际智能机器人博览会长期落户佛山潭洲,形成“北有北京亦庄、南有佛山潭洲”的国内机器人会展产业两大盛会。
顶尖资源汇聚地
搭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
2场主论坛、5场平行论坛、1场投融资项目路演活动、5场专题会议、4场供需对接活动、5场主题研讨活动以及4项成果发布,这一组数据将2020智能机器人产业峰会系统串联在一起。作为主办方,张峰表示,本次产业峰会立足三龙湾,聚焦智能机器人生态系统,构建多主体、全方位、有广度和深度的国际创新合作平台。
本届产业峰会,一方面,借“最强”大脑帮助企业开拓技术视野;另一方面,跨机构、跨渠道、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打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其中,中国电子学会、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理委员会主办的2020“投创之星”投融资路演活动、“2020国际智能机器人博览会”供需对接会就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环节。
12月4日,在2020“投创之星”投融资路演活动上,雅瑞资本、德迅投资、同创伟业等13家投融资机构组成“评审团”,对来自广州、佛山、珠海、厦门等地区的10个优秀项目进行投融资分析评估。作为大湾区优质项目代表,广东罗庚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柔性机器人自动适应打磨控制系统、珠海丽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汽车搬运机器人系统备受关注。
“在博览会上,汽车搬运机器人现场演示技术操作,2~3分钟完成1辆车的搬运,这能带来视觉冲击;在路演活动上,演示的是市场定位等商业运用模式,该系统针对的是1000个停车位以上的大型枢纽交通停车场。”丽亭智能总经理姜钧表示,视觉冲击和商业逻辑能让他们找到最适合的客户、合作方以及投融资平台,本次三龙湾搭建的平台,将学术端、产业端、企业端、金融端有机结合,扶持优秀的创新企业及项目,有力地支持产业人才、科学家等群体。
人才培育新高地
构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三龙湾机器人产业集聚效应初显。一方面是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德国库卡已全部进驻佛山;另一方面是佛山本土机器人的快速崛起。全市共有数控装备、3D打印企业320多家,其中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企业达到110家。
“预计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佛山机器人以及智能装备产业将突破900亿元。”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副主任张云表示,三龙湾将立足于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以“会展+”生态圈模式,全方位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圈,特别是构建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机器人产业人才的区域磁极效应。
12月3日至6日,2020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的3~5号馆精彩上演。在共融机器人挑战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9支参赛队伍跻身该挑战赛的双臂协作机器人组总决赛。参赛成员通过电脑对左右机器人手臂进行操控,以保证双臂能协调完成自主抓取摆放、协调转配、智能协作等任务。
在BCI脑控机器人大赛中,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等主力参赛队伍成员戴上脑电波监测帽,紧盯电脑屏幕上的字母,无需动手敲击键盘,能用“意念”打出想要的字。据悉,BCI脑控机器人大赛全年吸引30余所顶尖科研、高效和企业参加,参加人数2000余人。本次总决赛最高奖项,将从中选出40余名技能赛选手、10余支技术赛赛队以及10篇优秀论文。
张云表示,世界机器人大赛是推动全球创新人才、科技人才、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机器人专业能力测试同时启动,预计明年博览会期间,大湾区的机器人专业人员就能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参加机器人专业能力测试。
“2月18号我开始参与禅城防疫志愿服务,防疫青年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孙韶涵的分享中,用了多个“很荣幸”。今年2月,因为疫情的缘故她一直在家里呆着,由于所在楼出了案例,看到了社区的哥哥姐姐们非常忙碌,所以一接到禅城区招募大学生防疫志愿者的通知,她就第一时间报名。孙韶涵的分享把很多人尤其是志愿者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特殊的时间段。12月6日上午,“志愿有我·与时代同行”禅城区第八届志愿服务“金白兰奖”嘉许典礼暨志愿者日主题活动在佛山市工人文化宫举行,对2020年度禅城区志愿服务“金白兰奖”的优秀团体、个人和项目进行嘉许和表彰。活动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同步直播,让更多志愿者以及市民实时线上观看并参与讨论。
志愿服务“金白兰奖”揭晓
全区注册志愿者已超16万人
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红兵在致辞中表示,禅城区志愿服务呈现出蓬勃兴盛的发展态势,志愿队伍越来越壮大、人员构成更加多元、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服务内容更加专业精准。特别是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区广大志愿者们积极投身到基层防疫中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还有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他们奔走服务于社会的每个角落,他们行动值得肯定。
嘉许活动现场。
而今天的嘉许典礼,志愿者从幕后走上舞台,成为嘉许和表彰的主角。嘉许礼分别对获得2020年度禅城区志愿服务“金白兰奖”的优秀团体、个人和项目进行表彰,其中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志愿服务队等3个服务队伍获评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奖,叶振豪等3人获评优秀志愿者奖,青春实践多彩假期——佛山市荣山中学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实践等3个项目获评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奖,温婉梨等2人获评优秀志愿者讲师,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等3个协会企业获评热心公益奖。
数据显示,目前,禅城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达700多个,注册志愿者超过16万人,每100个禅城人中就有13位志愿者,全年累计开展志愿活动8000多场,服务时数达80万小时。
抗“疫”期间
志愿者服务时长超31万小时
活动还对今年防疫志愿服务进行了回顾,邀请了2020年度“禅城好人”、大学生防疫志愿者孙韵涵上台分享那段令所有人都无法遗忘的共同抗“疫”时光,同时为禅城区优秀防疫志愿者代表颁发市的“志愿服务证书”。
获得嘉许的志愿者团队。
据了解,抗“疫”期间,禅城区共有300多支志愿队伍,3092名社会志愿者投身基层防疫,协助开展体温检测、物资采购、电话随访等疫情防控辅助性工作,累计参与人次达6.5万,防疫服务时长超31万小时。其中抗“疫”志愿者芦丽萍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林炜坤获广东“优秀战疫志愿服务典型”,林炜坤、罗浚雄等2人获“佛山最美逆行者”称号,刘妍妍提名佛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还有3092名志愿者获得市“优秀防疫志愿者”嘉许。
活动还为禅城区二、三星级志愿者代表颁发证书。据悉,今年禅城新增84名志愿者时数满足条件申请认证二、三星级志愿者。截至目前,禅城共有五星级志愿者197人,四星级志愿者161人,三至一星级志愿者1095人。星级志愿者根据广东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计划凭注册志愿者证享受景点免票、购物折扣等社会回馈。
志愿服务将更精准
助力首善之区城市发展
2020年,禅城区不断巩固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以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为重点,持续深化品牌项目和活动阵地建设,依托禅城区志愿者学院搭建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完善本土人才发展链接;建立全区行业志愿服务联席会议制度,重点组建禁毒、河长、文艺、科普等相关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强化志愿服务站和新媒体平台建设,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团结凝聚志愿服务力量。
张红兵寄语,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增强人们文明实践自觉。“禅城志愿服务要更加精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重点关注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深入开展扶贫助残、医疗保健、助学帮教等多元服务,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管用有效。同时,进一步弘扬志愿文化,凝聚追梦能量,进一步促进禅城志愿服务提质增效,不断夯实基础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创新发展。”
他还表示,志愿服务要融入重点工作,助力禅城发展。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志愿服务融合发展,不断延伸志愿服务触角,坚持将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与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创新解决社会热点、难点和痛点问题,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禅城争创广东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试验区,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凝聚强大志愿力量。
延伸资料
2020年佛山市禅城区第八届志愿服务
“金白兰奖”评选嘉许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一、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奖(3个)
(一)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志愿服务队
(二)佛山市职工志愿服务队市工人文化宫分队
(三)陈铁军纪念馆志愿服务队
二、优秀志愿者奖(3名)
(一)叶振豪
(二)麦志华
(三)邹继湘
三、优质服务项目奖(3项)
(一)青春实践·多彩假期——佛山市荣山中学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实践
(二)曲韵悠扬——青年志愿者爱心敬老服务专列
(三)“连心”志愿者健康宣教活动
四、优秀志愿者讲师(2人)
(一)温婉梨
(二)唐大伍
五、热心公益奖(3个)
(一)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
(二)佛山市禅城区支持教育志愿者协会
(三)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
走进三水区人民医院大门,门诊大楼“卒中中心”四个大字异常醒目。今年11月,三水区人民医院被授予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称号,成为全市首批通过国家级卒中中心认证的医院,标志着三水区人民医院在脑卒中救治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不仅是该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为三水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水区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主任、副院长姚伟平(中)带领专科团队接受认证牌匾。/医院供图
脑卒中急救,争分夺秒。依托三水区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三水如今可实现院前急救和医院救治无缝对接及区域协同救治,为全区乃至周边地区脑卒中患者织密生命救治安全网。
提速!入院到溶栓只用了29分钟
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在三水,脑卒中患者数量连续三年呈攀升态势。
“每延误治疗一分钟,脑卒中患者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且不可再生。因此,在卒中发生后,如何提高救治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三水区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医疗总监、神经内科主任杨水泉说。
“这里有位老人昏倒了,请快派救护车过来!”不久前,86岁的三水市民王婆婆突然手脚无力,身体不适。其家属拨打急救电话,王婆婆被急救车紧急送进三水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入院后,卒中中心专家组立即对老人进行急诊脑CT检查,评估脑血管,发现其颅内一根小动脉血管被堵塞,确诊为脑卒中。
由于送医及时,且堵塞血管为小血管,三水区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专家当即为老人实施了静脉溶栓术。从老人入院到检查,再到溶栓,整个过程仅仅用时29分钟。
经过溶栓,再次影像评估发现,老人堵塞血管已经打通。
卒中救治的黄金时间为4.5小时以内,超过该时间窗,或堵塞血管较大者,溶栓效果往往不佳。此时,动脉取栓则成为最重要的“救命手段”。
据了解,静脉溶栓、动脉取栓,是救治卒中患者最有效的两种治疗方法。而DNT(脑卒中患者从进入医院到静脉溶栓开始的时间)和DPT(脑卒中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开始血管内介入治疗时间),是考核一家医院卒中中心救治能力的两大重要指标。
“脑卒中急救,向来争分夺秒,按照国家标准,溶栓时间不超过60分钟,而我们卒中中心溶栓平均时间可以缩短至29分钟。”杨水泉介绍。
自创建卒中中心以来,三水区人民医院溶栓例数逐渐增多,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溶栓、取栓时间不断缩短,从而确保了卒中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高效、规范的治疗。从2018年平均3例/月,到2019年10例/月,再到2020年约20例/月,2020年以来三水区人民医院溶栓例数连续5个月保持在广东省第1位。
增效!14家联盟单位织密急救网
根据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要求,三水区人民医院打破专业壁垒,全盘规划,实现优势资源强强联合,最大限度让卒中患者受益。
2017年起,三水区人民医院开始酝酿卒中中心的建设,并将其作为医院重点工作。三水区人民医院卒中中心主任、副院长姚伟平统筹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介入室、心内科、内分泌科、医学影像科、超声科、检验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医疗资源,为卒中救治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该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联合实行7×24小时一线值班制,按照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标准,改善、优化流程,把更多的抢救时间留给医生。
“在院内,我们能缩短病人到达医院后的救治时间,但如果病人的时间都耽搁在院外,就会让院内的工作变得没有意义。”杨水泉说,临床上,卒中虽然已经有非常明确的预防和治疗方式,但是依然有不少卒中病人因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2018年11月,以三水区人民医院为中心单位、区内13家医疗机构为协作单位的三水区卒中联盟成立,三水区搭建起了统一协调的卒中防治工作平台,构建了覆盖全区的卒中急救网。
卒中中心运行后,为了畅通上下转诊、缩短救治时间,三水区人民医院联合三水区120急救指挥中心,与区、镇(社区)医疗机构整合,通过微信、远程网络等方式,实现院内外无缝衔接,形成能够彼此结合、专家共享、快捷转诊的医疗救治网络,让辖区群众享受到分级、高效、优质、无缝隙的一体化健康服务。
“卒中患者被送达医院后,将第一时间开启卒中绿色通道,帮助患者快速完成影像检查,直到急诊溶栓或实施介入取栓手术,真正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病人未至,医生先行。”姚伟平说。
与此同时,三水区人民医院也承担起了全区卒中救治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开班授课,对基层医院进行急性胸痛、脑卒中规范化诊疗的集中培训,让来自全区基层医院及医联体单位的医务人员受益,为全区脑卒中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此外,近年来三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还不断选派科室骨干医护人员前往多地知名脑血管病中心进修学习。目前,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先后有5人取得神经介入资质,已能熟练开展溶栓、取栓桥接、动脉瘤夹闭或栓塞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可为手术提供技术支撑。
该院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联手打造,重点为卒中患者提供治疗的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科,也先后建设成为佛山市“十三五”重点专科、广东省“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三水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徐志明表示,三水区人民医院将重点打造术科,以微创促术科发展,引入内科相关治疗,通过内科和术科联动发展,以多角度多种治疗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速有效的医疗服务。用两至三年时间,通过引入专家团队和招聘高级人才来充实人才梯队,以及通过优化流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来打造两到三个佛山市权威专科,再向省级专科迈进,以点带面提高整个医院的综合实力、综合水平,并进一步改善院内环境、院内流程,提高在三水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三水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