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让非遗连接你我他
详细内容

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让非遗连接你我他

时间:2020-10-12     人气:5248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admin
概述:佛山秋色是佛山人民秋季庆丰收的节令习俗,佛山手工业者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通过秋色赛会进行展示和竞技,使他们的店号行业和个人技艺名声大振,促进佛山手工业繁荣发展。......

  佛山秋色是佛山人民秋季庆丰收的节令习俗,佛山手工业者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通过秋色赛会进行展示和竞技,使他们的店号行业和个人技艺名声大振,促进佛山手工业繁荣发展。2008年,佛山秋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秋色巡游成为佛山市民了解、观赏秋色民俗的一道风景线。

  自2016年起,在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每年一届,由非遗传承人传授,佛山青少年亲手制作非遗作品,经过展览和评选、投票,获奖学员将有机会在秋色巡游中向观众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这项活动至今已吸引约2500个家庭参与非遗传统技艺的学习,成为佛山市民喜闻乐见的非遗公益品牌,从而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

  让孩子近距离体验传统魅力

  佛山市博物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曹学群介绍,这一面向青少年的秋色赛会活动,将非遗传承基地与学校链接起来,让非遗传承人进入校园,指导学生创作各种非遗工艺品,学生的优秀作品2016年至2019年都参与到当年的秋色巡游中。

  2020年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在国庆节假期举行,约460名小学生及家长在禅城区国瑞升平商业中心一楼分别体验了佛山彩灯、佛山木雕、佛山秋色、佛山狮头、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等项目的传承课程。

  黄宏宇、何雅欣、陈嘉彦、黄卓浩、周嘉欣、刘钟萍等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出任今年的授课老师,他们不仅带来了新颖的课程内容,还开发了独创的材料工具包。黄宏宇带来了新作《喜莲莲》文创彩灯,不仅灯身色彩粉嫩,材质独特,孩子们不再需要扎骨架、黏合等复杂的工艺,而是通过分解巧妙设计的图案,经简单的拼接、折叠就可制作出一盏古色古香的佛山彩灯,提高了彩灯的可观赏性和可操作性。

  刘钟萍与师母带来两块佛山木版《少年黄飞鸿》和鼠年主题的《丰年福鼠图》。在她们的指导下,孩子们自选图案后,便在帆布包上进行印制,并在包上绘上五彩的颜色,写下美好的祝愿。

  不少学员都是佛山非遗的忠实粉丝。12岁的小学生黄梓淇,曾参加两届“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获悉国庆节假期又有佛山彩灯的学习机会,主动请妈妈给她报名。黄梓淇告诉记者:“经过三年的学习,我对佛山彩灯有了更深的了解,亲自动手让我特别有成功感,同时也体会到佛山民间艺术的无穷乐趣。”

  佛山市第二十五小学多名学生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三年级的梁漪文以嫦娥奔月为主题创作的剪纸作品获评一等奖,张朝闻制作的佛山秋色《仿生苹果》荣获三等奖。张朝闻说,他参加过多项佛山非遗体验课,这是第一次体验制作秋色仿生瓜果,制作过程很特别,希望明年还能继续参加这项有趣的活动。

  “经过5年的培育,佛山市民对这项活动的认知度非常高,官网发出报名信息后,不到1天时间,180个名额全部报满。”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项目负责人郭燕冰说,今年的赛会活动精选了6个非遗项目,无论是课程作品,还是非遗传承人的教学方式,都很令人惊喜和期待,不少新开发的非遗课程在此次活动中首发。

  当天,不少参观市民纷纷表示,期待这项活动也能让中学生、大学生以及成年人参与,让更多的优秀非遗文创产品获得大众的关注。

  让“非遗”活化,融入日常生活

  佛山共有9所学校和13个非遗传承基地成为“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中青少年体验、学习非遗的主要阵地。

  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萎缩,很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着生存困境。为给佛山非遗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动联系南海金箔锻造技艺的传承人,建议他们利用南海区联和金箔厂的场地,开展“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郭燕冰回忆道:早前,非遗传承场地和师资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砖木结构的民居年久失修,光线和空气欠佳。金箔锻造技艺则是一项重复捶打的体力劳动,没有太多的创造性内容,项目课程需要进行调整才能适合小朋友学习。

  于是,郭燕冰与年轻的传承人吴炜全商量调整课程设置,在课程中融入金箔历史和内涵文化,让小朋友体验捶打和切箔的步骤,参观工场的机器,用贴金箔的工艺制作儿童感兴趣的文创作品。为了让小朋友感受金箔的材质,传承人还开发“传递金箔”的小游戏增加了课程互动性和趣味性。

  这种授课形式颇让孩子们满意。连续三年,南海金箔锻造技艺传承基地承接了三次“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培训班。通过升级改造,该基地还成为南海区定向非遗旅游点,开发了10种以上的非遗体验项目,每年接待大量游客; 吴氏父子成功转变了经营理念,除了接工程和加工外,还开展工艺培训、文创销售、旅游参观等业务。

  五年时间,“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广泛走进佛山各所学校及非遗传承基地,通过“学习——制作——巡游”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和家长参与到制作和巡游当中,体味工匠精神,感受非遗传承的荣耀感。

  佛山市铁军小学美术老师欧琦辉,用8年时间向佛山狮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黎伟拜师学艺,她在校园第二课堂推广佛山狮头课程,并在学校的支持下建立了佛山狮头工作室。“2016年,佛山狮头培训课是在纸扑狮头上绘画,让学生们初步了解狮头纹饰的文化涵义;2018年,欧琦辉尝试让学员进行狮头扎作,更加接近狮头制作技艺的核心。”郭燕冰说,通过多次“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课程,欧琦辉老师开发的系列课程影响更加深远,不但在国内多次获奖,还受到国外学校的邀请前往开课,而狮头课程也成为铁军小学的精品课程,学校里学习制作佛山狮头的氛围日益浓厚。

  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关宏谈到,佛山拥有丰厚的非遗资源,但活化非遗的道路任重道远,通过“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一方面让孩子们了解佛山非遗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另一方面引导非遗传承人参与到非遗创新中,通过产品创新、更新传播方式,从而拉动非遗持续性发展。

 让孩子体验“沉浸式”非遗教育

  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至今已举办5年。期间,由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牵头,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与学校、社会机构联动,不仅在学校内举行非遗展演、展览、讲座等活动,更让非遗项目融入课堂,成为学校第二课堂或融入各个学科,甚至将学生带进非遗传承基地,深入现场进行“沉浸式”非遗体验。

  今年,主办方还联合禅城区青少年关爱协会开展青少年志愿者服务,使课程内容渗入大中小学学生心中,在青少年职业体验和非遗传播方面进行尝试和拓展。

  据郭燕冰介绍,自2016年开始,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重视整合资源,发挥该中心的示范作用,带动学校和非遗传承人群体参与其中,“这个过程中的每次活动都有系统设计,项目负责人提前与非遗传承人进行课程内容设置、非遗传承环境等内容进行细节沟通,我们一直提倡非遗传承人进行创新式非遗教育,比如开发适合孩子特点的课程、创新教育方式或编写因地制宜的非遗教案……不少佛山非遗传承人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模式。2016年该项目获得佛山市博物馆优秀项目奖、2017年获得广东省“博物馆优秀青少年教育项目十佳奖”。

  对此,曹学群谈到,非遗保护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只有让孩子从小接触、了解、喜欢上非遗文化,才能让孩子真正成为非遗文化、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创新者。因此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意义重大,对孩子的成长也有裨益,因为传承、保护、弘扬、活化非遗文化,不仅能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也能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新闻

  链接

  历年硕果

  2016年佛山秋色赛会“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动的优秀作品网络投票点击量达到77万人次;

  2017年 该活动扩展至佛山五区,传承项目从之前的8项增加至15项,时间从8~11月延长至3~11月,达到了时间、空间、数量的几何级增长,十天内网络投票点击量高达184.9万人次,投票达到35.3万人次;

  2018年 在宣传和体验感方面进行了改进,开发了手机报名系统等,同时尝试运用新媒体的H5、作品专属二维码、抖音视频、朋友圈广告、课程直播等创新方式,大大提升活动的宣传力度和广度;

  2019年 在开展线下课程的同时,开展了3个线上课程,创新文创工具包,把课程范围从线下扩展至线上,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美国、印度等地都有学员领取工具包。国庆期间在万达广场举办秋色赛会优秀作品展和评选活动,短短7天参观者达到了20.8万人次;

  2020年 共有460人参与6个非遗项目课程,新闻、图片、视频专题点击量达到10万+。在课程开展的同时,还与佛山市老字号协会合作在商场中设置了“非遗市集”,20个非遗摊位有吃有玩,带动了参观人流并有效促进了非遗文创品的销售。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