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渔父
第九章 渔父
1.杏坛之上
【原文】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解释】孔子带弟子一起游学,来树林里,树木郁郁葱葱,非常茂密。如同拉上黑色的帷幕,遮天蔽日,非常阴沉。树林边上有一片渔泽之地,孔子和弟子们走累了,坐在长满杏树的土坛上休息。
弟子们读书,孔子弹琴吟唱。奏琴曲还没有到一半,有打鱼的渔父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泽岸走上来,走到高处就停下脚步。
渔父左手按着膝盖,右手托着下巴听孔子弹琴吟唱。曲终以后,渔父用手招呼子贡和子路过去,两个人一起回答渔父的问话。
2.以危其真
【原文】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
【解释】渔父指着孔子问道:“他是做什么的呢?”
子路回答道:“鲁国的君子。”渔父问姓氏。子路回答道:“姓孔。”渔父又问道:“孔氏做什么事业呢?”
子路没有回答,子贡回答道:“孔氏这个人,本性信服忠信;身体力行仁义,修治礼乐,序定人伦关系。对上忠诚于国君,对下教化百姓,以此造福天下。这就是孔氏的事业。”
渔父听了,又问道:“孔子是有土地的君主吗?”
子贡回答道:“不是的。”
渔父又问道:“是侯王的佐臣吗?”子贡回答道:“不是的。”
渔父于是笑着,转身就走,边走边说道:“孔子仁德,可以说已经够仁德的了,然而恐怕不免身体遭受祸害。内心痛苦,身体劳累,如此会危害其真如本性。哎,他离真正的大道,实在是太遥远了!”
3.敢不虚心
【原文】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
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解释】子贡还来,报告给自己的老师孔子。孔子把琴推开而站起来说道:“渔父是个圣人吧?”于是孔子匆匆忙忙走下杏坛,去寻找刚才那个渔父。孔子走到湖泽岸边,看见渔父正在持篙撑船,回头看见孔子,就回过身来,面对孔子站着。孔子后退了几步,再恭敬地拜了又拜,走上前去。
渔父问道:“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孔子回答道:“刚才(曩)先生有简略说了一下,可是没有把话说完就走了。孔丘我实在生性驽钝,不能明白先生所说的话。希望有幸能够听闻先生的教诲,以便最终能够帮助孔丘我在学问上有所进益!”
渔父听了,就说道:“咦!不错啊!你实在是很好学啊!”
孔子再次拜谢,站起来说道:“孔丘我从小就开始努力修学,到了今天,已经六十九岁了。对于真正的关于大道的教诲,却没有多少机会听闻,怎么敢不虚心请教呢!”
4.不泰多事
【原文】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延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匿,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
【解释】渔父听了,就说道:“同类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相同的音声互相应和,这本来是天然的道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类的东西容易聚集在一起。人有人的圈子,鸟兽成群。前面有个例子,有两把瑟,一把放在堂上,一把放在室内。堂上的瑟弹奏宫音,室内的瑟宫音会产生共鸣。如果弹奏角音,角音会产生共鸣。儒者与儒者容易共鸣,墨者与墨者容易共鸣。吃货与吃货容易产生共鸣。
渔父又说道:“请允许我说明我的所有见解,从而分析你的所言所行。”
渔父又说道:“你所整日忙碌的,只是尘世的人事罢了。天子、诸侯、大夫和庶人,这四者能归于正位,各司其职,天下治理就美好。”天子该居君子正位,而不能偏离。天子只要无为而治,传诏书就可以了,不必事事都亲力亲为,御驾亲征,做了大臣该做的工作,这就不是居于正位。心为君主之官,也要居于正位,如果心跟着口舌之欲跑,就是偏心了,不是正心。
渔父又说道:“如果这四者离位,君非君、臣非臣,天下就大乱了。百官忠于职守,各司其职;百姓操心自己各自的事情。如此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官有官道,民有民道,就不会凌乱和侵扰。”
渔父又说道:“所以说,百姓所忧虑的是:天地荒芜,房屋无片瓦遮天;衣食不充足;赋税不能按时缴纳;妻妾不能和睦;长幼没有尊卑之序。”
渔父又说道:“大夫所忧虑的是:自己的能力不能胜任;本职的事务不能妥善处理;品行不够清廉;属下疏忽怠慢;无功劳于国家、无美誉于百姓;自己的爵位和俸禄不能保持。”
渔父又说道:“诸侯所忧虑的是:朝廷之上没有忠臣;国家昏暗混乱;百工的没有高超的技巧;朝贡给天子的贡品不佳;春秋季节朝拜天子,落在后面,失去朝觐天子的伦次(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名朝觐天子);不顺天子之意。”
渔父又说道:“天子所忧虑的是:天地阴阳不能调和;寒暑变化不合时令,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万物遭受伤害;诸侯发生暴乱;诸侯国之间擅自互相攻伐,伤害百姓;礼乐失度,天子没有天子的礼乐,诸侯以下犯上享受天子的礼乐;财用耗尽匮乏,国库空虚;人伦关系得不到整顿,不能长幼尊卑有序;天下的百姓淫乱。这是天子和主管这方面事务的大臣所忧虑的。”
渔父又说道:“现在你既上无君候和主管国家事务官吏的权势,而下不是朝廷大臣,没有负责一方面职事的一官半职,而你却擅自修治礼乐,序定人伦关系,从而教化百姓,不是太过于多事了吗!”
5.八疵四患
【原文】“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希意道言,谓之谄;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好言人之恶,谓之谗;析交离亲,谓之贼;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此八疵者,外以乱人,内以伤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谓四患者,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很;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此四患也。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解释】渔父又说道:“况且人有八种瑕疵毛病,事情有四种祸患,不可不明察。”哪八种毛病呢?我们也反省一下自己。
渔父又说道:“并非自己的事,而总是包揽过去做,称之为揽(摠);没人理会而自己却不断地进忠言,称之为佞;揣摩别人的意思,而专门讲些迎合别人的话,称之为谄;不明辨是非而阿谀奉承,称之为谀;喜欢说别人的坏话,称之为谗;喜欢离间别人,将别人与亲朋好友分开,称之为贼;专门赞誉诈伪的奸邪小人,让别人误用恶人,好坏不分,称之为匿;不分别善人和恶人,当好好人,两边都和颜悦色地对待,暗中攫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称之为险。”
渔父又说道:“此八种瑕疵毛病,外能够惑乱别人,在内会伤害自身,君子不以其为好友,圣明的君主不以其为大臣。”
渔父又说道:“所谓事情的四种祸患:喜欢经营大的事业,改变常规,以求功名,称之为叨(好大喜功);专权独断,擅作主张,刚愎自用,称之为贪(贪婪无度);见到自己的过失却不更改,听闻别人的劝谏还更加过分,称之为很(执拗不化);别人跟自己意见相同,就认可别人,有不同意见,虽然再好,也不认可,称之为矜(自负矜夸)。这就是事情的四种祸患。”
渔父又说道:“如果能够去掉八种瑕疵毛病,不去做四种祸患的事情,才是可以接受教化的。”正所谓佛渡有缘人,如果不能虚心改正的,如何能够教化。
6.处阴休影
【原文】孔子愀然而叹,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围于陈蔡。丘不知所失,而离此四谤者何也?”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审仁义之间,察同异之际,观动静之变,适受与之度,理好恶之情,和喜怒之节,而几于不免矣。谨修而身,谨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不亦外乎!”
【解释】孔子听了,满脸伤感的样子,长叹了一口气,再次拜谢而起身道:“孔丘我再次被鲁国驱逐出境;从此绝迹于卫国;在宋国遭受被砍伐掉大树的羞辱;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孔丘我不知自己有什么过失,而遭受这四次毁谤,这是什么原因呢?”
渔父听了,不禁感到悲凉,面容充满对孔子的同情,他说道:“你可真是太难觉悟了!自己还不清楚自己遭遇这么多灾祸的缘故。”
渔父又说道:“有人畏惧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足迹,想避开它们而快跑。迈步越快,而足迹越多;走得越快,而影子还是寸步不离自身。这个人还以为走得不够快。所以,他就走得更快,丝毫不敢休息,用尽气力而死。”
渔父又说道:“这是由于这个人不知道躲在阴暗处,影子自然就消失了。”
渔父又说道:“这个人不知道处于宁静之中,就可以止息一切足迹。实在是太愚蠢了!”渔父所说的话是对孔子说的,孔子尚且有所反思,何况是我们呢?我们想把烦恼摆脱,把贫困摆脱,然而却只是一味地对外求索,追求富贵,却不知只需要归于阴处的大道,处于静定之中,就可以摆脱烦恼和痛苦了。
渔父又说道:“你好好反省一下你之前所做的事情,不正是如同害怕影子和足迹的那个人吗?你在那里忙着推究仁义的道理,考察事物的同异,观察动静变化,掌握取舍的分寸,调理好恶的情感,调和喜怒有节,而虽然你这么忙活,可是却未免遭受祸患。”
渔父又说道:“我教你一个聪明的办法,就是躲到阴凉处,安静下来。谨慎地修养身心,谨慎地持守自己的真如本性,把多余的外物都还给别人,则就不会有所负累了。”
渔父又说道:“现在你不忙着修身养性,而却要求别人,不是舍内而求外吗!如此不是南辕北辙了吗!”
7.晚闻大道
【原文】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
【解释】孔子听了,满脸伤感的样子,说道:“请问什么才能称之为真呢?”我们经常听到这几次词,真言,真人,真心,天真无邪,然而什么是真呢?
渔父回答道:“所谓真,是精诚到极点了。如果不能精纯,不能诚意,就不能打动别人。”
渔父回答道:“所以说,勉强哭泣的人,虽然看似悲伤,但是却不哀痛。勉强发怒的人,虽然看似严厉,但是却缺乏威严。勉强亲民的人,虽然笑容可掬,然而却缺乏亲和力。”
渔父又说道:“真正的伤悲,虽然没有哭泣的声音,而却哀痛到极点;真正的动怒,虽然没有发出来,而极具威严;真正的亲和,虽然没有笑出来,但是极具亲和力。”
渔父又说道:“真诚在内心,神情就会表露于外,所以内在的真诚为珍贵。”
渔父又说道:“如果在内能够真诚,用于人情世故上,侍奉亲人,对待双亲就能够孝顺,对待儿女就能慈爱;侍奉君主就能够忠贞不二;饮酒的时候,就能够欢乐;居丧就能够悲伤哀痛。”正所谓酒品如人品,如果饮酒的时候,内在不抱有真诚,光想着别人多喝,把别人灌醉,自己尽量少喝伤身体,如此就很难欢乐了。
渔父又说道:“对君主的忠贞以建功立业为主旨;饮酒以欢乐为主旨,开心就好,不在于喝多少;居丧以哀痛去世的人为主旨;侍奉双亲以对方舒适为主旨。”
渔父又说道:“侍奉君主,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的美好,并无一定固定的形式(舍命救主、忠于职守等都是可以的);侍奉双亲,以双亲感觉舒适为主,不讲究用什么方法(常回家看看也可以,实在不方便常寄书信财物也可以,主要是发自内心的真诚;饮酒以欢乐为主,一壶浊酒喜相逢也可以,不讲究饮酒所用的器具;居丧以哀痛为主,不讲究遵循什么样的礼节。”
渔父又说道:“所谓礼节,只是世俗的人制定出来的罢了;真诚,这是禀受于上天,自然的本性,不可以更改。”
渔父又说道:“所以说,圣人效法天性,以真如本性为贵,不拘泥于世俗的礼节。”
渔父又说道:“而愚痴的人刚好相反。不能效法天性,而体恤于世人;不知以真如本性为贵;庸庸碌碌地受世俗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总是不满足。”
渔父又说道:“真是太可惜了,你你早就沉溺于虚伪的世俗之中,而听闻大道太晚了!”
8.慎勿与之
【原文】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问舍所在,请因受业而卒学大道。”客曰:“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解释】孔子听了,又再拜次拜谢,而起身说道:“今天孔丘我得遇先生,如同上天的恩赐。先生不会以我为羞耻,而把我当成弟子,亲身教诲。”
孔子又说道:“敢问先生住在哪里,让我跟着完成学业,而最终学会大道。”
渔父听了,就说道:“我听闻,对于能够迷途知返的人,有大根器能够承受大道的人,就可以传授妙道于他;对于不能迷途知返的人,不懂得大道,慎勿将大道传于他,自身才不至于遭受祸害。”古人对于妙道而言,得其人而传,不传不行;如果不得其人而传,传了难免自身遭受祸害。黄石公试探张良,是可以承受大道的贤德之人,所以传给他。张良观子孙无可传之人,所以把《素书》带入坟墓之中了。
渔父又说道:“你自己努力吧!我要尽快离开你了!我要尽快离开你了!”渔父说完这番话,就撑船而匆匆离去,沿着芦苇丛边划船,转眼间就淹没在茂密的芦苇丛中了。
9.道之所在
【原文】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拏音而后敢乘。
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今渔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门人皆怪夫子矣,渔人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仪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汝!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长伤身。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祸莫大焉,而由独擅之。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
【解释】颜回调转车头,子路把拉着上车的绳子递给孔子,孔子看都不看一下,还在目送渔父离开。等到水波评定了,没有听到划桨的声音(拏音),而后才敢乘车。
子路靠在马车旁,问道:“仲由我做先生的弟子已经很久了,未尝见到先生对人如此谦卑敬畏。”孔子对道的敬畏,爱屋及乌,对得道的圣贤也会敬畏,而非对于特定的人。
子路又说道:“拥有万乘战车的大国之君,千乘战车的小国君主,见到先生未尝不分处于廷中,设礼相待,平等对待。先生尚且还会有桀骜不驯的表情。”
子路又说道:“今天渔父只是抓着船桨,对面而站立,而先生却像石磬一样弯腰鞠躬,先拜谢而后在应答,难道这样不是太过分了吗?”
子路又说道:“弟子们都怪先生太过了,这样的一个渔父为何能够得到如此的礼遇呢?”
孔子听了子路这番话,就依靠着车前的横木,长叹一声说道:“仲由啊,你可真是冥顽不化啊!很难教化!”轮到孔子给子路教诲了。
孔子又说道:“你虽然泡在礼仪之中已经很久了,可是粗鄙的心还是未曾去除半点。”
孔子又说道:“走过来,我告诉你!如果遇见长着不恭敬,就是失礼;见到贤者不尊重,就是不仁。”
孔子又说道:“渔父如若不是至德的人,不是得道的人,是不能使人谦下的。对人谦下不精诚,一方面不能够得到真传,另一方面也不能得到真如自性,所以就会长期伤害自身本性。”骄傲本来为一毒,会伤害自身本性。
孔子又说道:“真是太可惜了!不能见贤思齐,对于有这个毛病的人而言,祸患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属于自己切断了进步的慧命。而仲由你却偏偏有这个毛病。”
孔子又说道:“况且所谓大道,万物产生的根源。”万物如梦如幻,万法唯心造。庄子有个公案,大风吹大树,大树有万种声音。万种声音对应于万事万物。
孔子又说道:“众物失去大道而死去,得道而生。做事情违逆大道而失败,顺应大道而成功。”由此可见,孔子并非迂腐,他知晓越多,对大道越有敬畏之心。
孔子又说道:“所以大道所在的地方,圣人就会尊崇它。现在渔父对于大道而言,可以说已经怀有大道了,所以我不敢不恭敬!”
第八章 说剑
1.好之不厌
【原文】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解释】昔日赵惠文王喜欢剑,剑士争相而至门下,而食客有三千多人。日夜在赵惠文王面前比试剑术,死伤者一年就有一百多人。赵惠文王一直都喜好如此,从来都不会厌倦。
像这样过了三年时间,国运逐渐衰退,其它诸侯国都在图谋攻打赵国。赵惠文王的父亲赵武灵王非常了得,曾经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的骑兵实力大增。
太子悝对这种情况十分担忧,太子征求左右的近侍的意见,说道:“谁能够说服君王回心转意,停止比剑,赏赐千金。”
左右听了,就说道:“庄子应当可以办到。”
2.请治剑服
【原文】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说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
【解释】太子就派人把千金奉送给庄子。庄子不肯接受,与使者一起前往拜见太子,庄子问道:“太子有何见教于庄周我的呢?赏赐我千金这么重的厚礼。”
太子回答道:“听闻先生圣明,所以恭敬地奉送千金以犒劳你。先生不肯接受,太子悝我如何还敢说什么呢!”
庄子听了,就说道:“听闻太子所想要用庄周的地方,是想要断绝赵惠文王对于剑术的喜好。假使为臣对上游说大王,而违逆大王的意愿;对下也对不起太子,则身体就会受刑罚而死去了,庄周我哪里还用得着金钱呢?给我千金也没有什么用处。”
庄子又说道:“假使为臣对上能够说服大王,对下能够符合太子的意愿,在赵国这块土地上,我想求什么不能得到呢!”
太子听了,就说道:“对的。我父王眼里所见,只有剑士。”
庄子说道:“好啊,庄周我擅长使剑。”
太子听了,就说道:“然而我父王所见到的剑士,可不是长得像你这样的。那些剑士都是头发蓬乱、髻毛突出和帽子低垂的。”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剑客,许多都是低垂帽子,遮住眉目,使人不轻易见到其真面目。
太子又说道:“粗实的帽缨,穿着紧身的上衣,瞪大双眼,而胸中积满怒气而言语不太顺畅,大王见到就会喜悦。现在先生你必然只能穿儒者宽大的服饰去拜见大王,事情必定是办不好的了。”
庄子听了,就说道:“请太子帮我制作一套剑服。”
三天后,就做好剑服,穿着去拜见太子。太子就和庄周一起拜见赵惠文王。赵惠文王抽出利剑等待庄子。
3.天下无敌
【原文】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
【解释】庄子进入大殿门而不快步走,见到大王也不下跪拜见。
赵惠文王问道:“你有何见教要对寡人说,而且令太子先行引荐。”
庄子回答道:“为臣听闻大王喜欢剑术,所以以剑法拜见大王。”
赵惠文王又问道:“你的剑如何能遏制和战胜对手呢?”
庄子回答道:“为臣的剑,十步之内能杀死一个人,如此直行千里,不会有人能阻挡。”
赵惠文王听了,大悦,说道:“如此天下无敌了!”
4.后发制人
【原文】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解释】庄子说道:“善于运用剑术的人,故意把弱点暴露给对方,引诱对方攻击自己,而后发制人,比对手先击中对方的要害。但愿有机会试试我的剑法。”
赵惠文王说道:“先生先休息,在馆舍待命,让我安排好击剑比赛,再请先生参加。”
赵惠文王就让花七天时间考验剑士,死伤有六十多人,最后选中了五六个人。让剑士持剑在大殿下待命,才召见庄子。
赵惠文王说道:“今天请先生和剑士比剑。”
庄子听了,就说道:“已经盼望这一天很久了。”
赵惠文王问道:“先生所习惯用的剑,长短是怎么样的呢?”
庄子回答道:“为臣的剑术,长短都可以。然而为臣有三种剑,大王可以随便选用,不过我先简短说明,之后再进行比试。”
5.愿闻三剑
【原文】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解释】赵惠文王听了,就说道:“本王愿意听你说说三剑。”
庄子说道:“有三种剑,分别是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
赵惠文王听了,感到奇怪,就问道:“天子剑士怎么样的呢?”
庄子回答道:“天子剑,以燕谿(燕国地名)塞外的石城山为剑锋;以齐国的泰山(岱)为剑刃(锷);以晋国和魏国为剑背(脊),以周朝王畿和宋国为剑环(镡);以韩国和魏国为剑把(夹)。四夷(中原以外的四方)和四时为包裹,作为剑鞘,以渤海环绕着,以常山(北岳恒山)作为系带。”
庄子又说道:“天子剑以五行之法统御,以刑罚和德政论剑法高下。以阴阳之道开合,春夏为阳持守,秋冬为阴而行去。”
庄子又说道:“此天子剑,直冲向前,所向披靡;举起和按下,上下不能阻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对上能够决裂浮云,对下能够绝裂地纪。此天子剑一用,匡正诸侯,天下顺服。此为天子剑。”
赵惠文王听了,茫然若失的样子,问道:“诸侯剑是怎么样子的呢?”
庄子回答道:“诸侯剑,以智勇之士为剑锋,以清廉之士为剑刃,以贤良之士为剑背,以忠诚圣明之士为剑环,以豪杰之士为剑柄。”
庄子又说道:“此诸侯剑,往前冲刺,也能够一往无前。举起和按下,都无所阻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
庄子又说道:“诸侯剑对上效法圆天(古人讲,天圆地方)以顺日月星辰,对下效法方地以调顺四时,对中调和民意以安定四方。”
庄子又说道:“此诸侯剑一用,如同雷霆震动,四海之内,无不顺服而听从君王的号令。此为诸侯剑。”
赵惠文王听了,又问道:“庶人剑是怎么样的呢?”
庄子回答道:“庶人剑,蓬乱的头发、突起的发髻、低垂的帽子、粗实的帽缨,紧身方便格斗的上衣,怒目圆睁、胸中充满怒气而说话都有点艰难。”
庄子又说道:“相互争斗在君王面前,在上能斩断脖颈,在下能够决裂肝肺,此为庶人剑。如此争斗无异于斗鸡,虽然一旦因为争斗命绝,对于国事一无所用。并不会对国家有什么贡献。”
庄子又说道:“现在大王有天子的高位,而喜好庶人剑,为臣斗胆私下为大王鄙视这种做法。”
6.三月不出
【原文】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解释】赵惠文王拉着庄子的手,走上大殿。让厨师端上食物,赵惠文王听闻庄子之言,很是惭愧,绕着餐桌走了三周,都没有好意思坐下来吃饭。
庄子说道:“请大王安心坐下,平定心气,有关于剑术之事为臣已经奏报完毕了。”于是赵惠文王三个月都不出宫门,剑士们都在住所自杀了。当然了,不可效法剑士这种自残的行为。
第十一章 天下
1.天下方术
【原文】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解释】天下那些研究方术,也就是道术的人很多,都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成就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以为自己水平已经高得不得了了!所谓方术,是道术局限于一方,局限于一角。
远古以来所谓的道术,果真是存在的吗?存在于何处呢?
回答道:“无所不在。”又问道:“神圣的圣人从何处降生?贤明的君王从何处出现呢?”回答道:“圣人之所以生,贤明的君王之所以成,皆可归于一,归于大道。”
2.以道为门
【原文】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解释】万变不离于大道这个宗本,万法归于宗本,这样的圣人可以称之为天人。
须臾不脱离于精纯的大道,这样的圣人可以称之为神人。王阳明先生曾经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打比方,致良知的过程就像加工精纯大米的过程。要经过许多的精深专一的加工过程。此心如果能够恢复精纯的本心,如同金子越来越精纯,就可以称之为神人。
丝毫不脱离于本真,真心,可以称之为至人。所谓至人,前面我们也解释过了,就是到家的人,回归于自性本心家园的人。
以天性为宗,正所谓天人合一,天性赋予人本有的德性,赋予人自性本心;以人人本有的光明德性为本;以大道为天门,如果能够见道,就打开了大道的天门;能够知晓变化的天机,能够知晓兆头,趋吉避凶,这样的人称之为圣人。
以仁爱布施恩德;以义辨别清楚事物之理;以礼法规范言行;以雅正的乐调和性情;仁慈馨香的样子,可以称之为君子。
以法度划分尊卑,才德高的为尊,才德低的位卑;以名分为表进行区分;以参照比较校验划分名分的正确与否;以稽考考察作为决断的依据,如同一二三四这些数字一样分明。百官以此划分职位的高低,所负责的工作。
以耕作为常业,以农为本;以满足百姓衣食为主;繁衍(蕃)、生殖(息)、蓄积(畜)和收藏;把老弱孤寡放在心上,都能够有所恩养,这是百姓生存之理。
古代圣人的道德是极其完备的!圣人的德性匹配于天性的光明;取法(醇)于天地,天覆地载,厚德载物;化育万物;以天道调和天下;仁爱泽及百姓;既明于大道的根本,又能够下接地气,细枝末节的法度都处理得很好;六合通达,四时顺畅;不管大事小情,事物精细粗大,都无所不至,已经面面俱到了。
圣人在礼教法度上的圣明,在旧的典章制度、世代相传的史书中多有记载。那些记载在《诗》、《尚》、《礼》、《乐》典籍里的事情,邹和鲁地的学者和官吏大多都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诗》以言志,我们平时经常说诗言志,也是这个道理;《书》以言政事;《礼》为行为规范;《乐》可以调和性情;《易》以明阴阳,阴阳明,大道就可以明了;《春秋》讲清楚尊卑名分。
这些学问散部于天下,而施行于中原之地,诸子百家的学问时常会引述而称道。
3.为天下裂
【原文】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解释】天下大乱,贤圣的学说不能显明于世上,大道不行于天下,不能回归于一,回归于道德。
天下各门各派,大多只是得管窥之见(一察,一孔子见),而自以为是,抱着不肯放下。
比如耳目鼻口,都有所明了的地方,都有一定的官能,然而却不能相通。眼睛执着于眼睛所见;耳朵执着于耳朵所听,互相都不能够说服对方。犹如百家众多的技艺,都各有所长,适合的场合都各有所用。
虽然如此,然而各家之言,都不能够兼备(该),不能周遍,不能穷尽万物之理,只是偏于一隅之见罢了。
如此各执己见,就会割裂天地自然的美;离析万物之理,不能穷尽万物之理;破坏古人的全德。西方的哲学思维是分科的思维,所以有越来越精细的分科。西方哲学思维从小看大,就看不明大道。东方思维是从大看小,看细节不是很明了。科学也有科学的好处。东西方互为阴阳,两个视角都要有,就可以看清楚了。
他们很少能够具备天地之美,只有发明本有的明德,天人合一,才具备天地之美,大美而不言,行不言之教。他们不能有大爱圣明的仪容。
所以说,此道为内圣外王之道;暗昧而不能发明;郁闷而不能发扬;天下的人各自为自己的私欲,偏执于自己喜爱的方术。
真是太悲哀了!诸子百家的道术,走入极端,而不知迷途知返,必然不能与古人的大道相合!当今科学也是如此,现代物理学已经走入极端,陷入复杂的数学游戏,无法自拔,无法与大道相合,如何能够走出困境呢?
后世的学者,很不幸不能见到天地本来纯净之美,不能体悟天人合一之美;不能见到古代真人所实证的天地万物为一体。古人的道术就这样被天下人割裂了。爱因斯坦为物理学的大统一花费了后半生的时间,都一无所获。只是世人各执己见,割裂心和物罢了。本来心和物是一元的,如果已经割裂开来,如何能够得到大统一理论呢?
4.墨子之道
【原文】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顺。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
【解释】教诲后世子孙不要奢侈;不要奢靡于万物;不使得各种尊卑等级差别(数度)过于明显(晖);以绳墨规矩自行矫正自己的过失和偏差;以此来防备世上的应急之需。如果平时就挥霍无度,遇见战乱和灾害,就无法满足应急之需了。
远古的道术确实包含以上内容,这些都是贤明的君主治理天下所遗留下来的遗风,墨翟(墨子)和禽滑厘之流听闻这些遗风,就会很欣悦。
不过墨子他们所推行和主张的却太过了,要人们抑制情欲而顺从此道。他们提倡非乐,不要贪图享乐,而要求人们节约民力物力,不要随便浪费使用(《墨子》一书中有《非乐》、《节用》等)。
生前不歌唱,死时不穿丧服。面对当时厚葬过于奢靡情况,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不可矫枉过正了。墨子提倡泛爱、互利而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墨家之道不主张怒威杀伐(《墨子》一书中有《兼爱》、《非攻》等)。
墨子本人又好学而博学,不求标新立异,也不与先王的礼法苟同,主张毁弃古代的礼乐。
(1)墨子反对古代的乐。黄帝有《咸池》,尧帝有《大章》,舜帝有《大韶》,大禹有《大夏》,成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这些雅正的音乐,而武王和周公作《武》。这些乐曲都是古代贤明的君主所喜爱的雅正音乐。
(2)墨子反对古代的礼。古人的丧礼,贵贱有不同的礼仪,上下有不同的等级。天子的棺椁有七重,一层层互相嵌套;诸侯有五重;大夫有三重;士是两重。现在墨子却主张生前不歌唱,死去不穿丧服,只需要用桐木做的棺材三寸就可以,不需要外棺,以此为天下的法则。令天下人效法于此。以此法则教世人,恐怕不爱世人;以此法则对待自己,固然也不能爱惜自己。
庄子我这么说,并非刻意去抨击墨子的学说。虽然如此,人们在想歌唱的时候,抑制人们不去歌唱;人们想要哭泣的时候,而抑制人们的不去哭泣;人们想要快乐的时候,抑制人们不要去享受快乐。这难道合乎人本有的性情吗?
墨子主张人生的时候要勤劳,死后要薄葬,墨子的学说对于人性未免太过于刻薄(觳)了。
这样的学说实行起来,未免使得人容易忧虑,使人悲伤,实行起来百姓难以做到。
恐怕墨子的学说不能说是圣人之道,这是违反天下的人心的学说,天下的百姓已经不堪忍受了。
墨子虽然唯独自己能够胜任此道,自己能够做到,然而他又能拿天下人怎么样呢!脱离了天下的百姓,其学说离先王之道就很远了!先生之道如《大学》中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如果远离百姓,不走群众路线,就错得太远了。
5.不足谓墨
【原文】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解释】墨子称赞说:“昔日大禹治水的时候,堵塞(湮)洪水,疏通长江和黄河,而通达于四夷九州。”
墨子又说道:“整治的名山大川三百条,支流三千条,细小的沟渠无数条。”
墨子又说道:“大禹亲力亲为,亲自拿着抬筐、挖土,而汇聚天下的河川。”橐,盛土的器具;耜,挖土的工具。
墨子又说道:“大禹太过于辛劳,小腿肚子(腓)都没有肉,小腿(胫)都没有毛了。沐浴于大雨之中,狂风梳理(栉)头发。安置成千上万个城邑。大禹是大圣人啊,为天下操劳到如此程度。”
所以,要以大禹为榜样去效法,使得后世的墨者,大多用羊皮和粗布(裘褐)作衣服,穿着木屐和麻鞋(蹻),日夜不休地辛苦劳作,以自我受苦清修为行为准则。
并且还说:“如果不能如此,就并非大禹之道,不足以称之为墨者。”
6.后世墨者
【原文】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若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奇偶不仵之辞相应,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
墨翟、禽滑厘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无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解释】后世墨者相里勤及其弟子五侯之流,南方的墨者若获、已齿和邓陵子等辈,都诵读《墨经》,而却背异(倍谲)不同,相互之间都称之为墨家的旁门左道,称之为别墨,并非墨家的正统。
后世墨者沦落于以离坚白、合同异这样的辩题相互辩论,相互诋毁(相訾)。可能当时名家公孙龙、惠施关于离坚白、合同异和白马非马等言论名扬于天下,所以后世墨者也以此为辩题,以区分高下,区分哪家为墨家正统。
如此辩论本来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事情,以奇偶如何能够相互对应呢?以墨家辩论胜出的人称之为巨子,推举为圣人。同样的道理,墨家称之为巨子,儒家称之为硕儒或者鸿儒。
他们都心甘情愿奉这样的圣人为领袖,希望能够传之于后世,至今各个门派之间还在争论不休。
墨翟和禽滑厘的本意是好的,可是推行起来就不对劲了。
如此将会使得后世的墨者,必然以自苦,乐此不疲。辛劳到小腿无肉、小腿无毛,相互争胜罢了,比比哪个更加努力。
他们扰乱天下的过错多,而使得天下大治的功劳少啊。
虽然如此,墨子真实天下难得的好人啊,世上是很难再找到的了,虽然弄得自己形容枯槁,而不会舍弃自己的主张,可以算是很有才能的大才了!
7.以此白心
【原文】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解释】前面讲墨家,现在讲另一个学说流派。代表人物为宋钘和尹文。他们的主张是反对战争,提倡均等,崇尚节俭等,与墨家有一定相似之处。
不为世俗所牵累,不以外物为追求,不依赖他人而存活,不违背(忮)大众的性情,但愿天下都能够得到安宁,以保全百姓的性命。人人都能够得到足够的给养,能够满足就可以了,不求奢侈,以此表白心迹。
远古的道术也存在这方面的情况,宋钘和尹文如果听闻有如此的遗风,就会感到欣悦。他们自己制作华山形状的帽子,以表明自己的心迹,表明自己均平的思想。因为华山上下都是均平的,在华山之巅,也是平坦的。心接万物,首先不要带有偏见,要去除物欲的遮蔽(别宥)。
他们说心可以包容天地万物,称之为心之行。
以柔和(聏)的态度,包容天下的人,与人欢乐地相处,调和海内外所有的人,不发生纷争。并请大家把这样的人安置于天下共主的位置。
遇见侮辱之事而不感到是耻辱和羞耻,能够容忍天下的人;能够挽救百姓的争斗,解除纷争;禁止相互之间攻伐,止息刀兵;挽救天下战争所带来的灾难。
以此主张周游于天下,对上游说列国诸侯,对下教诲百姓。
虽然天下的人没有采取他们的主张,然而还是勉强坚持喧嚷不休(强聒),丝毫不舍得放弃。所以说:他们的主张虽然对于身居高位的君主,对于底层百姓而言,都已经感到厌烦了,但是还是强行去表现。
8.不忘天下
【原文】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救世之士哉!曰:“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之不如已也。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其小大精粗,其行适至是而止。
【解释】他们为人们谋求太多,而为自己谋求太少了。他们说道:“请给我准备无升米饭,能够吃饱就可以了。”
他们的先生恐怕都吃不饱饭,弟子们虽然在忍饥挨饿,然而却不忘天下,日夜不停地操劳和奔波。春秋战国的时候,战乱频仍,仁人志士都在谋求挽救天下苍生。他们说道:“我必须得活着呀!如此才可以挽救天下。”他们似乎很高傲的样子(图傲),俨然如同救世主一样!
他们说道:“君子不会过于苛求明察,不会令自身过于受外物的诱惑。”他们认为无益于天下的事,弄得太明白还不如到此为止了。
他们对外禁止攻伐,止息刀兵;对内清心寡欲,节制情欲。
他们对于大事小情,都只是适可而止。
9.有所不可
【原文】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解释】公正而不结党营私;平易而无私心;如同河流决口一样顺其自然,而不会刻意人为做主;与万物合一,而不生二心;不去思虑太多;不使用智巧进行谋求;于万事万物不会刻意选择,哪个喜欢的,哪个不喜欢的,都能够随遇而安。
远古的道术也存在这种情况,彭蒙、田骈和慎到听闻如此遗风,就会感到欣悦。
他们的学说,以齐同万物为首要任务。单以庄子《齐物论》一篇已经超越此学说许多了。
他们说道:“天能够覆盖万物,而不能够承载万物;大地能够承载万物而不能够覆盖万物;大道能够包容天地万物,而不能够辩白清楚。”由此可知,万物都有所可以的,也有其所不可以的。
所以说:“如果刻意人为选择了,就有不周遍,不周到的地方;如果教诲别人,就有教诲不到的地方;只有顺应天道则就不会有所遗漏。”
10.块不失道
【原文】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曰:“知不知,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謑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豪桀相与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
【解释】所以说,慎到(前面提到的人名)弃绝智巧,去除自己的偏见,而顺应于天道。淘汰(泠汰)万事万物,摆脱外物的束缚;把智巧和偏见都去除;以此为大道之理。他说道:“人们如果知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将由于知之不深,只是一知半解而被误导而受到伤害。”
一切顺应自然,就容易产生懈怠,自己懈怠(謑髁)无任职事,而却笑天下崇尚贤能;放纵洒脱而无修德行,完全缺乏人为努力精进修行德行,而非议天下的大圣人;或击(椎)、或拍(拍)、或削(輐)、或切(断),如此应对外事外物,与物宛转变化,把外物当成是束缚自己的刑具,不断地推脱,想办法摆脱束缚;舍弃是非之见,苟且可以免除物欲的牵累。
不以智巧和思虑未师,不深究前因和后果,岿然而独立罢了。从前面此家的主张可以看出,摒弃人为刻意的选择,人为的教诲,一味顺应于天道。如果单纯顺应于天道,如此容易走过了,就如同墙头草,风吹往哪一边,就倒向哪一边了。推一推而后往前行走,拽一拽而后往前走。
如同旋风一样回旋,如同飞羽一样盘旋,如同磨盘的石头一样转圈(隧),能够圆融保全自己而不受责难,动静都无过失,未尝有什么罪过。
这是为什么呢?如同无有感知的无情外物,无情众生一样;无有性情的自我,就没有祸患,正如《道德经》中所讲:“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如果没有此身,又有何忧患呢?无使用智巧,所以不会被思虑和智巧所牵累。一物必有一理,对于此家学说,人如同草木,草木必有其理。所以草木顺应天道而行,须臾不离于天理。所以终身也就无所谓名誉。
所以说:“以至于如同无感知的物件一样而已,无须圣贤,只是土块都不失此道。”
那些才华出众的人(豪桀)经常在一起讥笑道:“慎到的学说,并非活人所能实行,而只是死人之理罢了,理所当然被人们看成是怪异的学说了。”
11.未曾知道
【原文】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师曰:“古之道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风囗窢然,恶可而言。”常反人,不见观,而不免于魭断。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虽然,概乎皆尝有闻者也。
【解释】田骈也是如此,从学于彭蒙,深得其要旨,得其真传心法。彭蒙行不言之教,不教自明。
彭蒙的老师曾说道:“上古得道的真人,已经达到不分是非的境界了。上古真人何曾有什么言教,开口呼气如同清风吹过,湛然寂静的样子(窢然),还需要有什么言语呢?”庄子在前面有讲,无是就无非,有是就有非。对于真人而言,没有分别心了,是和非都泯灭了,都归于一了。
田骈、彭蒙他们所说的,经常违反人的本性,不见自己本心,不能直观于自性本心,而未免就会割断分裂(魭断)来看待外事外物了。
他们所谓的道,并非真正的大道,他们所说的是(韪),在大道的角度,未免落入非了。
彭蒙、田骈和慎到的确都不能真正知晓大道。庄子对他们进行印证了。虽然如此,大概他们也曾经对大道有所耳闻吧。
12.老子之道
【原文】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
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
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解释】以无形的大道为本,以本为精纯;外物为末梢,本末就区分清楚了,以外物为粗杂。修炼大道如同修炼真金,纯度越精纯,越接近于大道。大道如同精米,越加工,越精纯。此道如同真心,越做功夫,此心越真,越精纯。
世人以为积蓄财货为富足,以为积蓄知见知识、以为博学为富足,然而不是如此的,恰恰相反,这是不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自性本来就自足,无须外求。古代真人只需要恬淡自守,与神明合一,回归于自性本心就可以了。
上古的道术存在这方面的情况,关尹和老子听闻这样的遗风,就会欣悦。关尹在函谷关请老子写下五千真言,所以就有《道德经》传世。关尹和老子的学说,树立常无和常有的说法,有和无又归于太一。《道德经》中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去除名相,观察大道的奥妙;常有,在名相之中,在万物之中观察大道的形迹。
老子此道,以柔弱谦下为表,而以虚空、生养万物而不毁万物为里。《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关尹说道:“自己不会以成就万物之功而自居,有形万物自己彰显罢了。”大道动起来,如同流水一样;安静的时候,如同明镜一样。感应外物,如同声响,如同回声。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山谷虚空,对着山谷呼喊,必定会有回声。恍惚(芴)之中似乎无物存在,寂静得似乎清虚无物。混同而归于中和,无和有归于一,是和非归于一;欲多得而反而失去。未尝敢于为人先,而常随顺别人。《道德经》中讲,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道:“知雄的刚强高傲,而守雌的柔弱谦下;正是犹如谦下,如同溪流处于低下的位置,天下的涓涓细流都汇聚于溪;知白的荣光和显耀,而守暗昧的诟辱,为天下的幽暗深谷。”人都争着为先,而唯独自己却不敢为天下先,而取其后。
老子又说道:“甘受天下的辱垢”。天下涓涓细流,不管是污垢的还是干净的,都汇聚于溪流。世人都取实有外物,而唯独自己取虚无大道,归于虚无自性本心。
老子又说道:“无积蓄和储藏,似乎有余的样子。”六祖讲,自性具足一切。王阳明先生也讲,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已经具有一切了,无须刻意积蓄外物。充足的样子(岿然),而似乎很有余。立身行事,安于大道,徐徐而动,似乎不费气力的样子。自己恬淡无为,而笑话那些追求智巧的人。人人都追求福贵,而唯独自己在功名面前,懂得弯曲自己,而保全自己。
老子又说道:“但求(苟)免于祸患(咎)”。此道以玄深为根,需要一门深入,深入而入于大道的根本;以俭约为纲纪。老子有三宝,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又说道:“坚硬就容易毁坏了,尖锐就容易挫败了”。坚硬不容易弯曲,就容易毁坏而折断;太过于尖锐,锋芒毕露,就容易被挫掉棱角。常能宽容待物,不会过于坚硬和尖锐,就不会被外物所伤;不会被人所削去棱角,可以说这是达到妙道的极致了。
关尹和老子,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得道真人!由此可见,庄子对于老子的评价如此之高。纵观庄子全书,都在发明老子的要旨。
13.庄子之道
【原文】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宏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解释】此道寂寞(芴漠)清静,无形无相。造化变化无常,人的生死变化也是无常的。然而死生如同昼夜变化,本无生无死。不管是生是死,都和天地同为一体。只是顺应天地万物一起变化罢了。
茫茫然而不知往何处去;恍恍惚惚又不知何处安居;此道保罗天地万物,在万物之中未尝须臾离开此道,一物必有一理,万物莫不以道为依归,以道为天地万物之根。
上古的道术有关于这方面的描述,庄子听闻如此遗风,就会欣然喜悦。
庄子似乎用荒谬悠远的说法,荒唐的言论,不着边际的言辞,时常放纵不拘,而不会拘泥于一家之言,不以一孔之见而表现自己的道术。
庄子以为天下人都沉迷不觉悟,在世间的污浊之中;世人迷惑,不能接受真言,所以不可以直接与庄子交谈;用无妄心的真言,任意挥洒发挥,如同泼墨,浑然天成;以古圣先贤的话加重份量,令人信服;不能直接讲真言,世人多不相信,就以寓言广泛地阐发道理。
庄子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敖倪)万物。不谴责谁是谁非,入于世俗共处。
庄子的著作虽然奇特宏伟(瑰玮),然而却很连贯,丝毫看不出缝隙,浑然一体,能够阐明天理。言辞虽然参差不齐,而却奇异(諔诡)引人入胜。
庄子的著作内容充实,无所不包,不能穷尽。上与造物者同游于太虚;而在下能够超脱个人生死,进入无生无死,无始无终之域。与造物者为友。
庄子上达于本源,上达于道,宏大而精辟地论述大道;归于大道之宗,可以说调和天地万物,都归于形而上之道了。
虽然如此,能顺应造化之机,而解除万物之累;庄子的学说,阐发大道的宗旨,如同找到源头活水,万物之理从中涌出,不可穷竭;一物一理都不离大道的宗本。庄子的学说,幽暗深远,无有穷尽。
14.惠施之道
【原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解释】惠施有很多的方术,学富五车,然而其道驳杂不纯(舛驳)。他的言说都不能切中于大道的要妙。心要纯真,才能称之为真心;有纯真的心,才能称之为真人。
惠施有著名的“历物十事”,也就是深究万物之理。王阳明先生讲格物致知,只需要把心本有的良知恢复了,就可以穷尽万物之理了。惠施之道和王阳明之道都是相通的。华山顶上各个山峰是相通的,在形而上的高度,可以融会贯通。
惠施说道:“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我们对宇宙很好奇,宇宙外面是什么呢?难道是太阳系、银河系吗?最小的单元是什么呢?难道是原子、夸克吗?惠施在这里回答我们了,宇宙很大,但是没有外面的边界。万物可以无限的划分,但是没有最小的边界。宇宙是无内无外的,内外只不过是虚幻的概念罢了。正是有内,所以就有外;正是有长,所以就有短。什么是大一呢?天地万物,都同为大统一的、都是一体的,所以称之为大一。什么是小一呢?对于万事万物而言,不管多么小的一个个体,都是一个个的小我,都可以立足于一物,观察整个宇宙。
惠施又说道:“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如果没有厚度,是无法累积的,尘埃虽然细小,但是有其厚度,所以可以堆积成大地,绵延千里。心没有憨厚,没有至诚,就无法积德,就无法积累厚德,心就不会绵延千里,不会无所不包。所谓的厚度,大小长短这些尺寸,也是相对的,相对论中有“尺缩效应”。本来是无厚无薄,无长无短的。
惠施又说道:“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从宇宙的视角来看,天和地一样都是低下的;高山和河泽也都是一样低平的。
惠施又说道:“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太阳刚刚升到正中,就开始偏斜了;万物方才出生,就面临死亡了。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当中,本来是无生无死,无正无斜的。太阳对于地球某个地方是日中,另外一个地方就是斜的了,如此看来一切都是相对的。
惠施又说道:“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大同小异这个成语从这里引出。什么是小同异呢?小同异也就是小异。对于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小宇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虽然看似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可是会有细微的差别。从古至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面孔,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指纹。王阳明先生格竹子,虽然当时没有清楚竹子之理,可是后来他谈到竹子之理了。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竹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节竹子。
惠施又说道:“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什么是大同呢?天地万物本来同为一体,称之为大同。古圣先贤一直致力于人类的大同世界。所谓天下大同,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肤色,普天下的人都是同为一家的,都是同为一体的。万物都是毕竟同为一体的,可是万物各自都是毕竟有差异的,这称之为大同异。大同小异分开讲是大同异和小同异。
惠施又说道:“南方无有穷尽,似乎很广大无边无际,然而却是有穷尽的。”此句一语道破空间本质。天下本来无南无北,只是人为划分罢了。孩子会很好奇地问,哪边是左边,哪边是右边。左右的分别,只是人的概念;同样的道理,南北的分别也是如此。《六祖坛经》中讲,人有南北,可是佛性并无南北。
惠施又说道:“今日适越而昔来。”此句一语道破时间本质。时间是相对的,楚国的时间和越国的时间是不同的。天上的时间和地上的时间是不同的。相对论中讲时间有钟慢效应。今天从楚国出发去越国,而昨天就到达了。东方的越国比西方的楚国要早看到太阳的升起。比如越国处于二号的时候,楚国还是一号。如果从楚国出发去越国,从楚越边境上出发,走得足够快,楚国还在一号的时候,就到越国了。这个人在越国一看手表,就会觉得很奇怪,越国现在已经是二号了,可是手表上还是楚国的一号,也就是说昨天就到达了。现在有飞机,飞机在地球上不同时区之间穿梭,就更加容易实现了。
惠施又说道:“连环可解也。”此句从古至今的解释五花八门。南北只是相对的,南北互为阴阳。比如磁铁有南北两极,可以环环相扣,组成连环。解在何处呢?南北回归于一,回归于无南无北。前面有个故事。南帝和北帝相聚于中间的浑沌帝之地。如果回归于浑沌,就可以解脱了。有今就有昔,无今就无昔。有今就有古,无今就无古。时间如同流水一样,今天和昨天环环相扣,无法解脱。然而每个今天都是独立的,当下一刻是永恒,在每一个当下就可以解开时间连环。我们每个人的念头都是连环不断的,绵绵密密,念念相续,然而如果把念头放在一句佛号上,就可以打破连环,破妄念的连环八卦阵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可以打破妄念的连环。惠施讲,飞鸟之影未尝动。西方人讲飞矢不动。运动如同连环,环环相扣。万事万物都可以用八卦图表达,循环往复,如同连环。
惠施又说道:“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惠施说他敢肯定宇宙的中央在哪里,就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的那个地方。连环的每个地方都是破解之处,连环的每个地方都可以作为整个环的中心。一物一太极,每个事物都可以当成宇宙的中心。以地球为中心建立参照系可以,以月球为中心也可以,以太阳为中心也可以。可以说地心说也没有错,日心说也没有错,以任何一物为中心观测宇宙都是可以的。
惠施又说道:“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此心广泛,无所不包,大爱天下万物。天地万物本来都是同为一体。既然同为一体,同为手足,就会有无缘大慈,同体的大悲心。
15.飞鸟之影
【原文】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卵有毛;鸡有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山出口;轮不蹍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绝;龟长于蛇;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
【解释】惠施把“历物十事”当成天底下最伟大的真理,向天下人展示,并知晓所有善辩的人。而天下那些喜欢辩论的人,也很喜欢和惠施谈论这些话题。惠施是庄子的至交好友,了解惠施,就能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庄子。
卵有毛:由于鸡有毛,所以猜测鸡蛋之中也藏有毛。可是鸡蛋当中我们何尝看见过毛呢?道德当中难道藏有仁义吗?善恶可以归于一,一当中藏有善恶吗?太阳光可以分出七色,太阳光藏有七色光吗?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中当中藏有喜怒哀乐吗?一根竹管开孔,就分出五音,竹管中藏有五音吗?
鸡有三足:战国名家公孙龙子中有关于鸡有三只腿的论述。当我们观测王阳明山中之花的时候,就创造了花的影像。当我们不观测花,花和心归于寂静。当我们观测鸡腿的一瞬间,创造了鸡腿的影像,就会发现鸡有两只腿。当我们不观测鸡腿的时候,鸡腿和心归于寂静,然而只有鸡腿这一个概念了。如此看来,不观测,鸡腿只有一个;观测,鸡腿就有两个,加起来就有三只腿了。
郢有天下:郢都含有整个天下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心包天地万物,心即天下。郢都有多少楚国人呢?有多少颗心呢?古时候楚国人的心和今人的心未尝有什么不同。
犬可以为羊:犬可以用羊这个名字所代替。犬、羊的名字都是人为起的,只要约定就好了。不要小看这一点,如此是打破名相。脱离语言文字相,即是无上甚深禅。
马有卵:马本来是胎生的,可是如果一开始我们可以称之为卵生,如此未尝不可。请注意了,这里是指用卵生代替胎生,只是叫法的替换罢了。类似于给人改名字。
丁子有尾:丁子是青蛙。蝌蚪有尾巴,可是变成青蛙就没有尾巴了。所以不能说青蛙有尾巴。道德类似于青蛙,仁义类似于尾巴。如果回归于道德,仁义也就如同尾巴一样,没有踪迹了。尾巴就如同多余的手指头,对于青蛙而言是多余的东西。
火不热:人去感知火的一瞬间,就会创造热这种感觉。如果人不去感知,那火也不存在热这种感觉。所以说,离开人的感觉,火并不热。类似于离坚白的言论。手去触碰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坚的感觉。眼睛去看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白的感觉。
山出口:山本来是无名的,山的名字比如华山、泰山等都是出于人的口。完全可以把华山改成泰山,把泰山改成华山。如此就可以脱离语言文字相,步入禅境了。
轮不蹍地:车轮不会整个碾压地面,车轮在高速运转的时候,始终只有很小的接触面。所以说车轮并非碾压地面。前面庄子有讲到立足之地只有很小的一小块区域,正是由于有广大的无用区域,所以才能走动。
目不见:眼睛不能自己看见东西,要看见东西必须要借助光线。当然了,明察秋毫的人,不能称之为目明。只有能够见到自己自性光芒的人,才能称之为目明。只有听见自己心声的人,才能称之为耳聪。
指不至,至不绝:用手指去指认和感知外事外物,是永远无法知晓外物的实相的。正如康德的物自体,人永远是无法感知的。手指去摸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石头的坚,然而石头如果不被触摸,就不会有坚这个感觉。即使手指去摸,去感知,也无法穷尽石头的实相。
龟长于蛇:长短只是人去观测的结果,本来是无长无短。相对论中有“尺缩效应”。假如蛇以接近光速飞行,乌龟的确比蛇要长。
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矩不能画出绝对的方,圆规也不能画出绝对的圆。如果一个很大的圆规,刚好画出地球的圆形轮廓,然而对于观察者而言,似乎并不是圆的,而是笔直的。我们在开车的时候,可以看见远方的路面是弯曲的,越远路面就越显得狭小。相对论中有关于空间弯曲的论述。其实道理也是相通的。所谓的空间弯曲,离不开观察者,是在观察者眼中的弯曲罢了。《道德经》中讲,大方无隅。似乎很大的方形,都没有棱角。
凿不围枘:古时候做木工,在木头挖一个眼(凿),把相同形状的木块(枘)放进去。两者无法完全匹配,总是有空隙存在。如果能够完全做到无缝隙,除非是水了。道可以完全浸入天地万物,无缝隙存在。只要无有物欲夹杂其间,就不会有缝隙存在。称之为无间道,有物欲夹杂,就是有间道了。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飞鸟的影子,未曾动。西方有飞矢不动的悖论。动和静只是观察者的眼中的概念罢了,离开观察者,无动无静。《太极张三丰》这部电影主题曲中唱道:“没有动,哪有静。没有胜,哪有败。”禅宗有个著名的公案,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飞鸟运动的时候,留下了影子的轨迹,影子如同连环。如何破解影子这个运动连环呢?动和静的概念只是人观察的结果罢了。
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迅疾飞行的箭头,而有不飞行、不停止的时刻。箭头是非动、非静,停止对应于静,飞行对应于动。这个命题和西方飞矢不动的悖论如出一辙。西方古希腊的芝诺、东方的庄子和惠施,差不多生活在同样一个年代。东西方的先贤几乎同时提出这样一个命题。
狗非犬:对于古人而言,大的称之为犬,而小的称之为狗。所以我们说小狗。当然了,狗、犬的称呼是可以调换的,也是人为起的。如此就可以打破名相的束缚了。
黄马骊牛三:一匹黄马、一头骊牛在草地上吃草。假如我们去观测他们的时候,就可以数出二,有数字二的概念。如果我们不去观测他们,他们归于寂静,归于一;心归于寂静,归于一。二加一,就等于三了。这有点类似于“鸡三足”那个诡辩命题。
白狗黑:世界上本来无白无黑,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也只是日月轮回的结果。如果我们看不见东西,就无法理解白是什么样的白,黑是什么样的黑。由于人的眼睛接收到白色光波,所以在头脑中有白的影像。如果接收不到任何光波或者接收到黑色光波,头脑中就有黑的影像。白和黑的名字最初的时候是未曾有的,可以以白为黑,以黑为白,把名字颠倒过来。所以,白狗可以称之为黑狗。
孤驹,未尝有母:小马生出生以后,母马就死去了。可以说小马未曾有母亲。这似乎是诡辩的说法。禅宗里有参话头,提升修行者的悟性。其中有个话头是: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天地是一个大熔炉,可以生出母马,小马,也可以生出人身。小马实则真正的母亲是天地,是大道。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长的木杖,每天截取一半,万世都不能截取完。一小节一小节的木杖,连成整根木杖,如同连环。
那些喜欢辩论的人,把上述这些问题和惠施进行辩论,一辈子都辩论不完。《道德经》中讲: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16.不服人心
【原文】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