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南庄多部门联手对一小区噪音扰民乱象开展整治
连日来,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禅城区南庄沿江路上一小区夜晚恢复往日宁静。
据了解,该小区周边一些群众原本在小区外的河堤公园跳舞。但前段时间,公园受“龙舟水”和台风天气影响不便进入。从6月中旬起,他们纷纷把活动阵地转移到了小区北门两侧。
然而,由于这个“临时舞场”就在小区楼下,每晚高音播放的广场舞音乐对住户学习、休息造成极大滋扰,不少住户纷纷找到部门进行投诉。
收到这些噪音扰民投诉,南庄镇综合行政执法办联合公安、环保部门和属地居委开展了专项整治措施。6月22日晚,整治组逐一到该小区周边各广场舞点位进行了简易噪声检测,劝导并要求跳舞市民严格控制喇叭音量和活动时间,并对领舞人员的资料信息进行登记。
6月29日晚,南庄镇综合执法办再次开展专项行动。7月1日、7月7日夜间,南庄镇综合执法办持续开展了整治行动。“我们向广场舞活动群众开展普法教育、劝导同时,建议其使用小功率音箱代替高音喇叭,合理选取位置,将活动区域远离住宅楼。”执法人员说。
经过约半个月的夜间联合整治和日常巡查管控措施后,近日,城管执法人员到该小区北门及周边巡查时,没有发现跳舞娱乐的聚集人群。居民纷纷反映,噪音扰民乱象已大大改善。
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式亮相
“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用诗句这样赞誉石湾陶艺。
18日,“美陶湾”三字被赋予新的使命和价值。在当天举行的石湾镇街道“魅力陶都 活力石湾”三年行动誓师大会上,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美陶湾”)正式亮相,这个刚刚被市里纳入重点建设的“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的片区,有了清晰的建设路径。
对石湾而言,美陶湾不仅是一个产业集聚区,更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谋划多时,做强文化创意产业的雄心壮志,是对市委、区委赋予擦亮“南国陶都”金字招牌使命的主动担当。
石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黄超在会上系统梳理石湾的过去、资源禀赋,以及未来的选择和发展动力,并强调瞄准文化创意产业新赛道,探索一条属于石湾的文化复兴之路,打造“中国的美陶湾、世界的美陶湾”。
作为中心城区核心区的石湾,如何笃定心志扛起“文化创意”产业大旗?如何以文化赋能城产转型,为佛山、禅城探新路,为自身开新途?
这次会议是一个开端和起点。
城产转型
石湾亟须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发展文创产业,是石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佛山以制造业立市。谈到佛山制造业,石湾陶瓷是绕不过去的关键。
石湾有5000年的陶瓷基因,也有500年窑火不灭的南风古灶。唐宋时期,石湾陶瓷从东平河启航,远销世界各地,明清时期有了“石湾瓦,甲天下”的荣誉,助力佛山古镇成为“四大名镇”之一。
20世纪80年代起,石湾成为现代建筑陶瓷的策源地。1984年引进中国第一条现代化墙地砖生产线和现代化卫生洁具生产线,诞生中国陶瓷产业多个“第一”。
石湾陶瓷业是中国现代建筑陶瓷的“黄埔军校”,从这里走出一批建陶业领军人物,创办了欧神诺、蒙娜丽莎、科达机电、马可波罗、简一、宏宇、红狮、特地等行业翘楚。直到今天,它们依然是佛山陶瓷的中坚力量,在全国陶瓷行业有着风向标作用。
但2008年以后,受资源、环境、市场及城市化等因素影响,一些低端落后产能逐步淘汰,石湾两大支柱行业——陶瓷、不锈钢面临转型瓶颈。
而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工厂不断从中心城区向外迁移。虽然陶瓷行业的信息、技术和人才依然在石湾扎根,但产业链的缺失,让产业不能形成集群式发展。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成为石湾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但以消耗土地资源来发展的房地产行业,注定不能成为石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石湾处于工业化后期、城市化成熟期、产业转型期,亟须一个可持续的新动能来引领城市升级和产业转型,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黄超说。
石湾未来新的可持续发展动能是什么?这次大会给出答案:瞄准文化创意产业新赛道,开启石湾文化复兴之路,打造“中国的美陶湾、世界的美陶湾”。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石湾经过长时间酝酿、思考和谋划,更是基于自身实际所做出的重要决策。
发展文化产业,石湾并非摸着石头过河,国内外不少城市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从海外经验看,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告一段落,经济总量增长遇到瓶颈,不少经济体着眼于将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柏林等城市,正是从后工业化城市向文创产业转型的典型。
在国内,文创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同样有成功案例,例如景德镇以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以“陶溪川”一个项目支撑起一个城市的发展、改变一个城市的气质。
发展优势
陶瓷文化是石湾最独特资源
发展文创产业,是石湾破解“千城一面”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的弊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座城市留给人印象最深的不仅有城市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城市的文化。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石湾的空间在哪里?
可以发现,从西部的老石湾到中部以澜石改造为代表的区域,再到东部奇槎片区,石湾已无增量土地可供开发,城市发展要向存量要空间。尤其是东片区,居住用地基本出让,目前只剩127亩产业用地。中片区土地资源紧缺,缺乏大规模导入产业的空间。
而西片区是石湾产业空间最为丰富的区域,仍保留大量旧厂房、旧民居,大多数处于低效开发状态,预计未来可利用的土地面积超过2300亩。
“这些物业活化利用后将产生巨大价值,可以形成独具文化特色的片区风貌,整体提升城市形态和品质。”黄超表示,就空间而言,石湾要发展产业,西片区是今后最有大作为、最可出大文章的地方。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石湾的资源有哪些?
作为“千年陶都”发端地,石湾西片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各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和文化馆群,各级陶艺大师173人。广佛同城的区位优势、完善的交通路网,促使大湾区的人才、信息、资本等要素加速向该区域集中。
跳出石湾看石湾,与其他中心城区镇街相比,不难看出,陶瓷文化资源仍是石湾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最具可持续性的资源,这种资源在中心城区尤为可贵,也是石湾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所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依托得天独厚的陶文化资源,在巩固商贸、金融等原有赛道基础上,石湾未来更有机会开辟出一条文化创意产业新赛道,在同质化竞争中突出重围,形成与其他区域错位发展、携手共进的新格局,助力打造“最佛山”的禅城。
使命担当
扛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旗
发展文创产业,石湾被寄予厚望,对佛山有独特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抢抓文化发展机遇,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将“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列入“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
近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报告中不乏石湾元素,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全会提出要建设的佛山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佛山现代保险产业集聚区均涉及石湾。其中,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更是专属石湾。
对于石湾陶文化,禅城区同样寄予厚望。区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和区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要擦亮“陶文化”品牌,大力建设世界陶艺文化之都。
陶文化的赓续传承、振兴发展,也是佛山市民共同心愿。“陶瓷”作为一种乡愁、一种文化符号,已融入佛山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血脉。
看好石湾浓厚的陶文化氛围和成熟的陶瓷产业体系,众多市场主体自发探索“文化+”的跨界运营模式,大批市场主体来到石湾,成为石湾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
如今,石湾西片区已建成超过30万平方米的双创孵化平台,聚集创新创业企业1700多家,吸引大批艺术家及龙头企业进驻。佛山清美工业设计策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在“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教授带领下,持续为佛山传统产业转型提供工业设计力量支撑。
市委有期待、市民有情感、市场有认同,赋予石湾扛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旗、助力佛山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的重任。
尤其是在当今存量竞争大环境大形势下,石湾所探索的道路将加快培育产业新动能、塑造城市新形态,更有望为禅城乃至佛山产业发展做好增量“加法”,为其他区域转型提供参考样本。
显山露水
打造“中国的美陶湾、世界的美陶湾”
大方向已确立,接下来如何干?
大会上,石湾公布未来三年行动项目清单,共分为八大行动34个子项目,包括石湾文化复兴行动、龙腾湾区行动、城市动脉行动、数字尖兵行动、金融活水行动、拓土破局行动、民心灯塔行动等。
以三年行动为基础,石湾明确东部强化、中部优化、西部活化、南部靓化的整体战略。
在东片区,石湾将在2023年前完成奇槎地块127亩产业用地产业导入,通过强化产业,打造名企总部集聚的“高端创新区”、禅城链接大湾区的桥头堡、广佛合作试验区的重要节点、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片区,石湾将继续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和路网河系,通过优化功能和城市布局,打造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品质居住区”。
西片区作为石湾未来最具潜力、动力之处,也是石湾破局“千城一面”、形成独特IP最具实力的区域,成为石湾挖掘内生动力、发展陶文化产业,持续擦亮“南国陶都”金字招牌,助力禅城建设世界陶艺文化之都的希望所在。
但不可否认,西片区作为石湾最早开发的区域,开发强度较高,如何在老石湾这个螺蛳壳里做道场?如何做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
“石湾将吸收景德镇等地区的优秀案例经验,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探索一条属于石湾的文化复兴之路。”黄超表示,所有的产业和人才需要空间来安放,这要求石湾提供一个适合此类产业和人才创作、生活的城市环境。
为此,石湾提出“显山露水”城市建设理念,将通过征收等方式打开大雾岗、红卫岗、何岗等山岗,露出东平河,做好环大雾岗、东平河水轴线建设,打造一个“在湾区里链接资源、在古镇里汲取灵感、在景区里成就梦想”的“美陶湾”,打造“中国的美陶湾、世界的美陶湾”。
根据规划,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将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瞄准青年创客、设计师、艺术工作者、陶艺大师、国内外游客等人群,云集青年人才、赋能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品位、传承创新文化。
为承载人才等资源要素,石湾谋划在西片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红卫岗、柒号陶仓研习基地、陶瓷大师园、泛家居设计产业园等一批文化载体。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美好未来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
“小街道有大使命,小地方有大文章。”黄超向石湾干部队伍发出号召,要“做到目光不散、靶心不换、频道不乱,要把定位干成地位,把优势干成胜势,把态度干成速度”,在新征程上干出新气象、干出新石湾。
相关链接
美陶湾建设思路
2个定位: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4个目的:云集青年人才、赋能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品位、传承创新文化
5类目标人群:青年创客、设计师、艺术工作者、陶艺大师、国内外游客
1个产业生态圈:文化+创意+跨界+时尚+体验
1个工作逻辑:文化铸魂、开放推动、创新引领、跨界融合
1条工作路径:文化树旗、政策引人、环境聚人、服务造产、活动造梦、创新圆梦
建设一批文化载体
红卫岗、柒号陶仓研习基地、陶瓷大师园、泛家居设计产业园、大雾岗公园东广场、国际陶艺中心、石湾陶瓷美术馆、陶+创客中心、“莲峰昼市”青年创意集市、传统陶工生活区活化提升、东平河水轴线、贝丘遗址博物馆、佛山陶瓷文化博物馆。
张槎街道多措并举治水,逐步恢复岭南水乡风貌
近日,佛山市河长办召开今年第三次河长办主任会议暨第一季度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检查总结会议。在今年第一次河湖长季考中,张槎街道凭借全市第五名、禅城区第一名的成绩,获得100万元奖励。
作为工业大镇,张槎能够取得这样成绩,属实来之不易。如今,走在张槎街道的河涌边,干净的河水、亮丽的岸线随处可见。千年岭南水乡的风貌,得到初步恢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立足第一季度取得的成绩,张槎街道河长办将如何保持先进,再创佳绩?
治水转向 重点整治南北大涌以东暗渠
治水,和当地的水系分布有莫大关联。在张槎,南北大涌以西片区的地形轮廓类似半岛突出部,西、北、南三边均被汾江河、东平河流经,与邻近镇街隔水相望。这里的水系以明涌为主,受外界影响小。以东的水系则以暗渠为主,与祖庙、石湾的水系关联密切。
由于张槎南北大涌以西河涌相对更易治理,张槎街道的治水之路便由此起步。自2018年开始,张槎街道运用“截污控源+生态补水”模式,重点治理南北大涌以西河涌,将明涌所有河涌直排口、混接口进行全面整治,不断消除黑臭水体,逐步还原往昔的岭南水乡风貌。经过数年整治,南北大涌以西河涌水质已基本达到五类水标准。
为了确保南北大涌以西水系的整治成果,张槎街道不断对该片区明涌查漏补缺,围绕南北大涌摸排溯源,查清连通的暗渠、入水口。目前,张槎街道已在南北大涌以东水系建造4个节制闸,分别位于白坭涌、东便涌、鸭利咀涌、张槎派出所附近的污水道与暗渠交接处。加上在南北大涌以东完工的数个河涌截污、污水管网工程,这一系列措施既有效堵住污水往西流向路径,也挡住南北大涌以西的河涌水流入以东污水道稀释污水,有助于东鄱污水处理厂收集到高浓度污水,提升处理效率。
“暗渠整治难度很大,很多填埋在道路甚至房屋下,存在雨污合流和管道混接等问题。”张槎街道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张槎街道治水重点已转向南北大涌以东水系,下一步会结合市里提出的“全流域治理、强统筹推进、大兵团作战、分层次实施”四大治水原则,逐步摸清南北大涌以东水系的暗渠混接、污水直排情况,联动邻近镇街,推进暗渠和污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从根本上解决排污和排涝问题。
今年以来,张槎街道已摸排掌握玉带白坭片区的暗渠混接情况,预计在8月底至9月初启动暗涵整治工程。同时,张槎街道计划在8月份,对辖区内1000多户年总用水量100万吨以上的排水大户进行摸排、整治,要求将产生的污水有效收集,统一经污水道输往东鄱污水处理厂处理。
不断提升 督促河长履职推动规划落地
水环境质量的提升涉及方方面面,碧道建设是重要的一部分。此前,张槎街道以王借岗森林公园为中心,沿东平河和汾江河建成10.15公里沿江碧道。张槎街道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计划推进碧道建设1公里,目前处于方案设计及征拆阶段,预计年底前完成。
针对南北贯穿辖区中部的南北大涌,张槎在这里也有大动作,将启动南北大涌滨水公共空间提升(南北大涌碧道项目)。工程内容丰富,在水利方面有修筑驳岸、河涌清淤、截污管清淤等。在公共空间提升上,张槎将完善南北大涌两岸路网系统,设置包括自行车道、人行跑道在内的休闲碧道,因地制宜增设公共空间节点、配套设施,对南北大涌两侧植物配置进行优化提升。
完工后,南北大涌及其两岸将成为集娱乐休闲、创新科教、保建康活力于一体的科创滨水长廊,有效促进禅城中西部整体碧道及碧道的周边环境衔接,以其生态价值促进当地的经济价值提升,提升城市形象。
再好的制度,再好的规划,都离不开有力的执行。为了督促河长履职,推动问题发现整改,张槎街道河长办建立提醒制度,利用巡河APP等交流平台,推动河湖巡查管护日趋常态规范。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敦促相应河长限期整改,从而加强河涌管理。
张槎街道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定,村级河长每周巡一次,镇级河长每10天巡一次,每次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检查,都会对河长巡查、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在全市季度检查后,他们会召集各级河长交流培训,总结不足,不断进步。
在有力的整治下,张槎水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今年1月~4月,张槎水环境质量排名为全市32镇街第九,水质同比改善32.27%,同比改善率排名全市第六,全区第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