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两区最新通知:开学提前7天返回!
日前,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相继发布致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详情如下:
禅城区
致广大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广大师生及家长们:
新学期即将开始,孩子们即将回归美丽的校园。鉴于目前国内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为保障师生健康安全,确保新学期返校后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现就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准备温馨提示如下:
一、落实疫情防控
做好返佛准备。师生提前7天返佛,并严格落实属地健康管理要求。主动做好个人防护。返佛途中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不前往中、高风险区以及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地区。
主动做好登记报备。返佛后请尽快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学校报备。如发现返程途中与阳性人员活动轨迹有交集或健康码非绿码等异常情况,请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学校报备,并配合落实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主动做好健康监测。从市外返佛的教职工、学生及家长自觉进行3天2次核酸检测(至少间隔24小时),并做好7天自我健康监测。前3天原则上“两点一线”,少聚集、少聚会。时刻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及时到附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有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师生员工,请向所在社区、学校报备,并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做好安全教育 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不做“低头族”、不闯红灯、不穿越护栏、不乘黑车、不抢道、不在道路上追逐打闹、嬉戏玩耍,增强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倡导师生做到“六不”:①不私自下水游泳。②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③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④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⑤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⑥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请广大师生及家长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开学缴费、新生入学借口,通过冒充公检法、家长微信群收费、网络兼职刷信誉、网络购物退费等手段实施诈骗,做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电话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三、做好开学前身心调适
适当调整作息生物钟。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
增强谈心交流。及时回顾总结假期生活,记录假期的收获;展望新学期,做新学期计划,唤起对新学期学校生活的期待。
适当减少娱乐活动。逐步增加学习时间,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读懂孩子。理性分析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
新学期开学在即,让我们一起做好疫情防控和各项安全工作,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祝大家暑假愉快!
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
2022年8月15日
南海区
南海区教育局
致全体师生员工及家长的一封信
广大师生员工及家长们:
再过十多天,新学年即将到来,鉴于目前国内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为进一步做好南海区疫情防控工作,为秋季开学创造良好条件,确保返校后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温馨提示如下:
一、做好返佛准备。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根据开学时间以及疫情形势变化,预留足够时间,至少提前7天返佛或返回居住地,并严格落实属地健康管理要求。
二、做好个人防护。返佛途中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不前往中、高风险区以及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地区。
三、做好登记报备。返佛或返回居住地后请尽快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学校报备。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如发现返程途中与阳性人员活动轨迹有交集或健康码非绿码等异常情况,请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学校报备,并配合落实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四、做好健康监测。建议从外地返佛的教职工、学生及家长自觉进行3天2次核酸检测(至少间隔24小时),并做好7天自我健康监测。前3天原则上“两点一线”,少聚集、少聚会。时刻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及时到附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做好重点防控。有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师生员工,请务必严格按照当地防控要求,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秋季返校安全。
新学年开学在即,让我们一起做好返校前各项防控工作,确保安全返校。
祝大家身体健康!暑假愉快!
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
2022年8月14日
12320来电,一定要接听!
这是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
各位街坊要注意甄别
↓↓↓
01、什么是流行病学调查
流调的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就是要搞明白——在过去重要时间段里,你走过的路、遇到的人和发生的那些事儿,必须事无巨细,是否有传播疾病的可能或被传染疾病的风险。
02、疾控中心的信息是从哪里获取的?
1 上级(外地)疾控部门、指挥办或行政部门发送的协查函,包括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次密接)、一般接触者、重点人员等;
2 大数据推送的重点地区涉疫人员名单;
3 对病例或者密接的流调。
协查信息发送的时间不确定,有可能是白天,也有可能是凌晨,疾控中心流调人员在收到协查函后需要立即完成流调或者信息核实工作。
03、流调电话都会问些什么问题?
疾控中心流调人员首先会核实协查函上的内容是否准确、流调对象是否在辖区内。如果在辖区内,则会继续询问流调对象的基本信息:
1 个人信息:姓名、年龄、家住哪里、家里有几人、现在位置……
2 健康状况:近期可有不适?近期是否就医?是否有发烧咳嗽等异常情况,是否做过核酸检测……
3 疫区旅游史:是否去疫区旅行过、经停过,走过的路,到过的地方……
4 疫区居住史:你的老家在哪?回去住了没?
5 病例密切接触史:同乘旅客、近距离交流、居家成员、同事同学、围观群众……
6 交通工具:是否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
7 其他必要信息:对疾病防控有用的信息。
温馨提示:如果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可能是你近期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或者与病例的密接有过接触。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全,让可能被感染的人尽快得到排查和及时救治,请耐心如实提供信息。
04、接到电话就意味着要隔离吗?
1 如果是密接或者次密接,会被集中隔离,以此切断传播渠道。
2 如果是一般接触者或者重点人员,疾控中心流调人员会根据情况综合评估暴露风险,判断是否需要隔离或进行核酸检测。
接到电话的市民一定要听从疾控中心流调人员的建议,加强个人防护,等待下一步的防控措施。
05、接到流调电话我们应如何配合?
1 配合流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病例,要按要求主动并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和接触史,包括到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员,不隐瞒、不谎报;作为密接,同样也要如实地告知个人的信息情况,并且尽可能地补充一些病例可能没有精确回忆出的一些状况,比如接触的时间、方式、是否戴口罩、是否有较长时间或较近距离的接触。
2 如果有记不住的信息,建议通过日程表、通话记录、电子消费记录、各类票据等来还原行动轨迹、接触过的人。回答问题越详细越好。
06、个人的隐私会不会公布?
市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受法律保护,保护个人隐私是每一位疾控中心流调人员恪守的职业道德,疾控部门会保护流调对象个人隐私,严格保密,请市民放心予以配合。
刻意隐瞒流行病学史造成疫情扩散严重后果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7、如何辨别流调电话与诈骗电话?
所有的流调工作均不涉及“抗疫药品”推销等内容,不涉及钱财转账。接听到的电话只要涉及到产品推销、收取费用等情况,均可以判定为诈骗。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为帮助市场主体增动力、添活力、减压力,今年出台了哪些减税退税政策,都给市场主体和纳税人带来哪些优惠?发布君带你看——
退!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
——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举措。今年以来已有2000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退税规模的3倍,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扩大留抵退税实施范围。4月1日起,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6个行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存量、增量留抵税额均按100%全额退还。自7月1日起,将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7个行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
加快留抵退税实施进度。退税进度上,优先安排小微企业,4月份集中退还微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5、6月份集中退还小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确保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在此基础上,大幅提前中型企业、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实施时间。将中型企业退税由三季度提前到5月1日实施、6月30日前集中退还;大型企业由四季度提前至6月1日实施、6月30日前集中退还,确保政策效应在上半年集中释放。
出口退税
——加大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力度,助力外贸企业缓解困难。
对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家实行出口产品征退税率一致政策后应退未退的税额,允许转入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将外贸企业取得的出口信保赔款视为收汇,予以办理退税。扩大离境退税政策覆盖范围,推行“即买即退”等便利措施。
阶段性加快出口退税进度。自2022年6月20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税务部门办理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免)税的平均时间,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
减!
减征部分车辆购置税
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减征“六税两费”
2022年1月至2024年底,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2022年上半年,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减征政策进一步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增减税降费830亿元。
企业所得税有优惠
2022年1月至2024年底,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022年上半年,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300万元部分再减半政策,新增减税477亿元。
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2年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2年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从2022年起,企业可以在每年10月申报期申报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
设备器具所得税税前扣除
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单位价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选择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其中,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的100%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单位价值的50%可在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其余50%按规定在剩余年度计算折旧进行税前扣除。
免!
免征部分增值税
2022年4月至2022年底,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
在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由3%降至1%的基础上,2022年4月1日起免征增值税,新增减税793亿元。
2022年5月至2022年底,对纳税人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2022年1月至2022年底,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缓!
延缓缴纳制造业中小微企业部分税费
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含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在继续延缓缴纳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基础上,延缓缴纳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税费:在依法办理纳税申报后,制造业中型企业可以延缓缴纳本政策规定的各项税费金额的50%,制造业小微企业可以延缓缴纳本政策规定的全部税费,延缓的期限为6个月。延缓期限届满,纳税人应依法缴纳相应月份或者季度的税费。
延缓缴纳的税费包括所属期为2022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按月缴纳)或者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按季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及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不包括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以及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时缴纳的税费。
今年以来继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政策,办理缓缴税费5257亿元。
这些税收优惠政策
延长执行!
免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孵化服务增值税,对其自用及提供给在孵对象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凡符合条件的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对初创科技型企业投资的,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对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和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的,继续按一定限额依次扣减税收和相关附加。
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免征城市公交站场等运营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
继续授权省级政府自主决定免征、停征或减征地方水库移民扶持基金。
免征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临时性补助、奖金及单位发给个人的预防药品等实物的个人所得税。
免征相关防疫产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费。
免征高校学生公寓房产税和相关租赁合同印花税。
对承担商品储备政策性业务的企业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减按15%征收污染防治第三方企业所得税。
允许符合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执行期限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允许符合条件的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执行期限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
自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延续执行部分商品储备税收优惠政策,对商品储备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资金账簿免征印花税;对其承担商品储备业务过程中书立的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合同其他各方当事人应缴纳的印花税照章征收。对商品储备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自用的承担商品储备业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