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打造10分钟亲水生活圈!潭洲未来宜业更宜居!
在陈村镇潭洲片区
步行10分钟内
就可以到田园牧歌式的滨水空间
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这样的设想你爱了吗?
最近,由六家顶级设计单位组成的竞赛队伍,正为潭洲水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紧锣密鼓地绘制生态、生产、生活三位一体的发展规划蓝图,将10分钟亲水生活圈的构想变为可落地的设计方案。
如何让未来的潭洲,既拥有都市的繁华与便利,又充满乡村的静谧舒适体验?各支参赛队伍立足潭洲自然、文化、经济等现有优势资源,着重从生态治理、改善人居环境角度出发,结合产业规划、交通运输、市政建设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深层分析,融合水产城“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为潭洲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据了解,本次潭洲水产城融合片区专项规划竞赛涉及区域面积约909公顷,其中约22万平方米为河岸空间。参赛团队有包括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岭南设计集团、顺德建筑设计院等重量级设计单位。
本次参赛设计方案将针对潭洲主要河涌、主要城市节点进行概念设计,优化沿河空间和景观,根据市民需求增设基础服务设施,综合改善人居环境。
竞赛评选将着重考察设计方案如下几个方面:对自然与人和谐共生关系的诠释;对潭洲本土文化的理解与尊崇;项目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与功能实用性。最终的竞赛结果将由专业评审委员会投票得出。
潭洲片区位于陈村镇西部,是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核心腹地。这里西邻佛山新城,北接禅城,潭洲水道、平洲水道双江在此交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整个片区水道、碧道、轨道环绕,有大大小小27条河涌,水生态资源丰富;佛山地铁2号线在此设立花卉世界站、登洲站两个站点,交通便利;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则更为亮眼,它是承载着《三字经》、祠堂文化、侠家拳等陈村特色文化遗产的文脉重地。
自去年顺德区大力推行以水兴城战略,开展六大治水行动以来,潭洲迎来了多项变化。通过清岸行动,这里释放出超1.3万平方米沿河生态空间。华阳路西侧的湿地公园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新去处。前街涌旁的区级美岸项目——注重儿童运动娱乐功能的木趣森林公园正在逐步成型中。不远处,投资8.5亿、全区高标准、高规格推进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三龙湾国际学校(暂定名)也正拔地而起。
以水兴城战略也为潭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次潭洲水产城融合示范区规划竞赛,就是致力于通过“治水”来“引产”“兴城”,借助规划设计团队的专业支持,找到合乎片区现状条件的文旅、产业发展路径,增强设计方案的落地属性,最终关注城市服务细节,提升市民居住、生活体验,使片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同时,作为先行示范区域,潭洲的发展路径也将为陈村全镇未来定位提供重要参考。
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已暴露出一些违法占地、滥用耕地、违规建设等社会问题和信访矛盾。为进一步落实省市区严守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严格耕地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防范化解社会风险,荷城综合行政执法办结合街道及上级部门违法用地整改的工作要求,全力配合做好2022年卫片执法图斑整改及重点片区违法用地执法巡查工作,采取“政府牵头、部门联合、村居协同”的“组合拳”方式,对发现的违法违规、手续不全的在建项目坚决叫停,严格依法查处。
根据自然资源分局荷城管理所移交的违法用地图斑信息,荷城综合行政执法办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安排执法人员开展违法用地专项整治行动。执法人员结合卫星图到现场进行核查,并对各违法用地当事人进行约谈沟通,明确整改要求,督促当事人积极开展自行整改工作,对逾期整改的违法用地行为依法立案查处,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强制拆除专项行动。
今年以来,荷城综合行政执法办处理违法用地事件(含约谈用地者,行政处罚,拆除复绿等)共73件,整改违法用地图斑共40宗,立案处罚违法用地案件28宗,涉及处罚金额约220万元。
下阶段,荷城综合行政执法办将进一步突破思想、创新方法,采取“人防”和“技防”有机结合,将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也将持续以高压态势严查违法用地,坚决遏制增量,尽早消除存量。
同时,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建立起上下联动的土地执法快速反应机制,积极调动村居力量,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严格查处各类违法用地,确保执法履职到位,积极监管整改落实情况,力争实现整改成果常态化、长效化,推动违法用地整治治理取得更大成效,进一步为高明区居民构建良好生态环境。
荷城街道涉黑涉恶线索
举报电话:88988819
举报邮箱:hcjdshb@126.com
11月15日下午,佛山110接到一群众因意外割断手指需尽快赶往医院救治的求助电话后,迅速启动“智慧交通+铁骑巡控”模式。交警铁骑队员开路护送伤员,沿途信号灯开启绿波放行,仅用5分钟就将伤员送到医院。
根据《佛山市城市“畅通工程”两年行动方案》部署,市公安局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全力以赴破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等突出问题,按照“人民满意”标准,让群众交通出行更顺心、更安心。
智慧交通
提升群众交通出行体验
在平峰期时段,不少市民通过禅城的绿景路、南海的桂澜路等10条主干道时,发现在十字路口很少碰到红灯,或者只需等待很短时间。这是交警部门运用“绿波带”这一智能交通管理手段,根据车流变化智能调整信号灯,有效减少通行车辆的停车次数,行程时间平均减少15%。
以现代“交通+”的概念,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交通发展,努力让群众出行更高效更科学。佛山公安推动智能交通由碎片化向一体化发展,启动市级交通信号配时优化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市、区两级信号联动和闭环调控。
目前,全市1913个信号灯配时完成优化,解决放行顺序不合理、信号时长不匹配等群众关切问题。推广建设20个自适应控制路口,通过传感设备采集路口车流量数据,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间,减少路口空等时间。精细化设置路口全方向待行区,每个信号周期通行效率提升约19%。
同时,佛山公安组建了全市740人的交警铁骑力量,对重点区域、主干道路开展机动巡逻,通过“智慧交通+铁骑巡控”的模式,快速处置节点交通疏堵和交通事故快处快撤等突发情况,及时为群众紧急求助提供帮助服务。截至目前,铁骑队为群众提供服务2100余次、解决群众求助500余宗。
一堵点一方案
缓解民生热点区域交通压力
在佛山市第三中学南门,上下学高峰时段道路单侧拥堵情况严重。为缓解拥堵,交警部门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在双向路段设置500米的马路机器人,根据交通状况灵活调整车道由“2+2”变为“1+3”,同时增加路边临时停车位,并在路段两侧设置LED信息发布屏,实时显示道路交通状况、停车位等信息。
佛山公安联合交通部门,实施一堵点一方案,制定“短平快”改善措施,对201处交通拥堵节点、路段及片区开展精细化治理。针对禅城区人民路、佛山大道等市民反映强烈的拥堵点,通过设置路口待行区、增设蓝色公交共停区、封闭路口中央分隔带、实施借道左转等措施,有效提升路口通行效率;持续推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提升工程,在核心区打造8条高品质的专用道示范路,增设电动自行车安全驾驶提示标牌,提升专用道的安全性、连续性、舒适性、便捷性,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
在禅城区人民路(汾江路至佛山大道段)增设交通信号灯、迁移公交站、拓宽车道等优化措施,沿线主要路口高峰期通行能力提高16.6%以上,绿景路-南海大道节点设置公交和社会车辆的共停区;南海区黄海路-鄱阳路口增加各方向进出口车道数,优化信号配时等。通过对交通拥堵节点微改造,改善交通微循环。
多措并举缓解重点区域交通压力,在禅城区实验小学、环湖小学、华英学校片区设置“送学车道+护学通道+智慧潮汐车道”,在南海区灯湖小学周边道路开通“错峰共享车道”,有效缓解学校片区上下学时段路段拥堵。据悉,全市投入共享校车40辆,服务学校21间,并为32所学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198条,累计接送学生40.8万人次。
严整治清隐患
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今年以来,佛山公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最严交通整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隐患清理、货车整治、摩电整治、突出违法整治等。据统计,1-10月全市实际发生一般交通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6%、9.9%;涉货交通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8.1%、24.4%;查处涉酒驾醉驾1万多宗。
持续开展摩电交通违法常态化整治,落实最严执法、最严管理的要求,在全市27个“文明路口”示范点交通路口,全市公安机关每日投入1000多名警辅力量,联合交通志愿者,对路口交通秩序严管严控,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不按规定载人、无牌上路、不走非机动车道、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并每天在全市设摩电宣传教育点110个,坚持现场执法和“五选一”劝导教育相结合,对交通违法的摩电驾驶人实施现场教育劝导,以最大力度震慑摩电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全力提升摩电头盔佩戴率和通行守法率。
同时,佛山公安围绕“人车路企救”五要素,排查清理安全隐患。年内共清理隐患驾驶人4.6万人、八类重点隐患车辆9千余辆。排查整改占道施工隐患路段8处,推动治理道路隐患467处,完成农村平安村口建设117个。排查整改风险隐患重点运输企业550余家、警示约谈100余家。处置事故伤者送院救治1000多人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