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南海以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育“主力军”搭“大舞台”
详细内容

南海以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育“主力军”搭“大舞台”

时间:2022-12-16     人气:1788     来源:南海发布     作者:
概述:“我们今年产值增长了65%,凭的是什么?就是技术创新。”“希望可以坚定不移引入科研平台,支持企业发展......

“我们今年产值增长了65%,凭的是什么?就是技术创新。”“希望可以坚定不移引入科研平台,支持企业发展。”“希望科技人才的认定标准可以丰富多元。”……在14日举行的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包括科创平台、科技型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等代表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对南海如何更好以科技创新为制造业赋能进言献策。


“近年来南海通过引进科创平台和创新团队项目,增强区域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南海区科技局局长何焯辉表示,近五年南海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一等奖4项;引进全职叶恒强院士,为佛山实现零的突破;建设了李骏院士、仝小林院士2个广东省院士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8年保持全市第一。


面对企业家们的建言献策,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需要达成“321”共识,即“3”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2”个文明一起发展,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个当家即坚持制造业当家。


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


数量将超3600家


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如何提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何焯辉表示,南海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扶持、科学技术奖励配套等科技创新政策,鼓励企业自建研发机构,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从而提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南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2016年的70.45亿元增长到2021年度的136.76亿元,占GDP比重较2016年增长了2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数量从2016年的509家增加至2021年的229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2016年累计116家增加至2021年累计267家。


与此同时,南海高新技术数量也是量质齐升,总数从2015年的287家增至2021年2954家,翻了9番,预计2022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超过3600家。


“目前南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占全市的40%,已连续8年保持全市第一。”何焯辉表示,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额也是不断提高,2015年—2021年,南海高新技术企业年度纳税额从25.12亿元增长至74.86亿元,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从593.66亿元到1472.88亿元的增长,为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额的8%。”佛山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邓飞舟说,虽然公司只成立了11年,但是已经获得151个专利,其中有20个是有高含金量的发明专利,公司也是依靠科技创新才最终成为行业中的隐形冠军。


2021年度全区科研机构


研发经费18.68亿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除了依靠企业自主创新外,政府如何搭建创新的“大舞台”也同样重要。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度南海全区科研机构研发经费投入18.68亿元,占全区研发经费投入上报数的13.65%,占全市科研机构研发经费投入的94.15%。


在这当中,季华实验室研发经费投入为12.17亿,仙湖实验室研发经费投入3.10亿。与此同时,科创平台为企业提供共享科研仪器、联合研发等多项服务,已开放科学仪器设备近600台(套),并累计为5789家企业提供各类科研服务。


其中,季华实验室与顺康达医疗科技公司、仙湖实验室与康士柏科技公司、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与利达印刷包装公司等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已累计为广东凯普生物、广州康盛生物、广东菲鹏生物等11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创新平台已培育孵化机器人、精密装备、半导体等科技企业达618家,其中广工大累计孵化229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39家,销售过亿的企业达2家;佛山中科产业研究院孵化120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25家。佛山智能装备研究院引进及孵化企业年营业收入超4亿元,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我们一直在通过平台为企业服务,让企业做大做强。”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杨海东说,研究院通过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的孵化育成体系,打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生态,助力佛山产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


287个创业团队项目落地南海


近年来,南海通过“蓝海人才计划”等团队政策,不断培育科技企业“新力军”。据统计,共287个团队项目落地并获资金扶持。截至目前,已培育了近120家高新技术企业,希荻微公司已科创板上市。各级团队企业已累计获得社会资金8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融资8.85亿元),吸纳社会资金超亿元的团队企业达17家。


广东南海启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南海成长起来的科技“新力军”。“今年产值比去年增长了50%。”启明光大董事长黄良辉表示,近三年,公司员工人数每年增长一倍,营收年复合增长超过500%,已经先后完成四轮股权融资,其中2022年完成近亿元股权融资,目前公司正式引进上市辅导机构进行上市规范化辅导。


广东优凯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扎根南海的科创企业。作为国内洗衣凝珠领军企业且在全球处于第一梯队,优凯科技至今已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76项,国内外商标134项。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我们已在里水购置产业化用地,建成3万多平方米的数字化生产厂房,预计12月底进行规划单体验收。”广东优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曾晖说。


何焯辉表示,南海已经构建科技企业育成生态,目前全区共有孵化器32家,在孵企业1008家,累计毕业企业966家;众创空间27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梯度式孵化育成体系。


“接下来会加大对平台引进或孵化的科技企业做好管理服务,把创新平台打造成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何焯辉表示,将会重点培育包括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在内的24家重点科创平台,同时挑选50家高成长性科创企业建立领导挂钩工作制度,及时解决企业用地、融资等发展中需求,培育科创团队做大做强。


8大方面坚持制造业当家


随着南海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对制造业的发展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南海扎根成长。在座谈会现场,企业家们围绕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如何精准的产业布局、如何提高金融支持的效率和如何发挥平台的作用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我们收到明年预付款的订单比今年增长60%,2022年每一条生产线的价格比之前增长了22%,这些都是依赖科技创新。”邓飞舟说,希望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可以再加大力度,让企业研发投入更加无后顾之忧。


黄良辉表示,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成本比较高,目前南海正在推出投贷联动政策,希望可以有更多银行加入进来。


曾晖则希望,南海可以坚定不移引入高端科创平台,同时希望政府可以投入更多资源在民生科技企业上面,让企业可以做强做大。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冬梅表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出色的作用,希望政府能给中医药在科技创新上成立一个专项,让中医药可以发展得更好更快。


对于企业家们的建言,王勇认为接下来需要达成“321”共识,即“3”个第一: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2”个文明一起发展,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个当家即坚持制造业当家。


王勇现场与企业家们分享交流了八点意见:包括两家联手:科学家企业家;两化转型:数字化智能化、两业融合:制造业服务业、两师协作:大师技师并重、两资互动:政府市场资源、两驱同向:科技文化驱动、两翼齐展:科技金融支撑和两圈缠绕:国内外创新链。


“南海的制造业需要科学家也需要企业家。”王勇表示,南海既需要科研成果也需要技术转化,希望把科学资源在南海转变成为生产力。他希望,企业家要有意识推动数智化和智能化转型,同时要关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他认为,企业要引入院士工作站也要有技术性人才。


王勇表示,目前南海是坚持科技驱动和文化驱动。接下来政府财政资金将会加大对科创平台的支持,同时会推动科技和金融来共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他认为,科技与金融缺少一个都无法带动起制造业高飞,金融业也需要依托制造业才不会脱实向虚。


对于国内外创新链,王勇表示,接下来南海将会举办外商采购推介会,并有针对性组织企业家获取海外订单。他希望,每个在南海的企业都可以实现市场领域的开拓,同时也实现意识、观念、人才开放,最终使得各种资源汇聚到南海。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