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庄子素解 第十一章 至乐
详细内容

庄子素解 第十一章 至乐

时间:2023-01-30     人气:3657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

1.为形亦愚


【原文】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解释】天下有至乐无有哉?天下有无至乐存在呢?至乐是大乐,乐到了极致。喜伤心,怒伤肝。大喜并非大乐。人生四大喜事并非至乐。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也许就接近了至乐。然而这还不是,《心经》中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那个才是至乐。


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有无活身养命,长寿的方法呢?《黄帝内经》中留下了许多修身养性实际的方法。前面也讲了,需要性命双修。所谓修命,是打通经络,打通任督二脉,打通玄关,使得身体天人合一。所谓修性,是修心性,使得恢复本有良知,使得明心见性。


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现在应当做什么,又有什么依据呢?应当回避什么,又应当安处何处呢?应当趋就什么,又应当舍弃什么?应当喜爱什么,又应当厌恶什么呢?前面章节,庄子已经谈论许多了,这里反问引发大家思考。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天下所尊崇的,无非是富有、高贵、长寿和仁善美名。


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天下所乐的,无非是身康体泰、居住舒适、山珍海味、漂亮的服饰、赏心悦目和美妙动听的音乐罢了。


所下者,贫贱夭恶也。天下所鄙视的,无非是贫困、卑贱、夭折和恶名。


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天下所感到痛苦的,无非是身体不得安逸,嘴巴不能吃到美味,形体无法穿到美丽的服饰,眼睛看不到赏心悦目的东西,耳朵听不到美妙的音乐。


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如果得不到这些,就会担忧和焦虑。


其为形也亦愚哉。如此看待形体,可以说是愚痴了。世人不知养生真正的主人是谁。


2.足以活人


【原文】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


【解释】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富有的人,劳累身体而辛勤劳作,积累很多财物而不舍得享用,这样对待形体也太不重视了。这样看待形体也是很见外的做法了。


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劳心劳力,思虑焦虑仕途是否顺利,这对于形体而言也够疏远了。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人活在世上,终日与忧愁相伴。人总是离不开烦恼,心理活动停止不了。


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长寿的人也是昏聩糊涂的样子,经历很长时间的忧愁还没有死去,这是何苦呢!


其为形也亦远矣。这样对于形体也是疏远的做法的。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烈士虽然得到天下的仁善之名,可是没有能够存活自己的身体。


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我不知道这种善事真的善,还是真的不善呢?


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如果认为这是好的,可是却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存活。


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如果认为是不好的,不去做烈士,却可以存活下来。


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所以说:“如果忠言劝谏君主,君主如若不采纳,就不要再据理力争了,应当知道不可为而退去。”蹲循,退却的样子。


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所以说伍子胥劝谏而争,所以形体被残害。如果不争,忠孝之名就不足以成了。


诚有善无有哉?这其中果真有善,还是没有善呢?庄子分析得很有道理,乌龟与其死后被摆在庙堂里,不如在泥地里爬快活。


3.至乐无乐


【原文】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解释】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当今世俗所作所为和所乐的事,我不知这些乐果真是乐呢?还是果真不是乐呢?不如孔子弟子颜回安贫乐道快活吧。


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我观世俗所乐的事,世人熙熙攘攘,争先恐后地去追逐名利。追逐求乐的样子(誙誙然)似乎不得已一样,似乎自己无法控制,无法停止下来。对于世俗都说是乐的东西,我并不以为乐,但是也不以为不乐。庄子以为非乐,非不乐。


果有乐无有哉?世俗的这些乐事,果真有乐吗?果真没有乐吗?


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对我来说,我以无为为乐,可是世俗的人却以为这是很大的苦。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世人以为这样是最大的苦了。世人都为颜回感到担忧,可是颜回还是不改其乐。


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所以说:“至乐似乎是忘掉乐,至高的名誉是忘掉名誉。”至乐回归了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中就无乐也无悲。


4.无为定是非


【原文】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解释】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天下的是非果真是无法确定的。是非回归于一,喜怒哀乐也可以回归于未发之中。


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虽然说是非未定,但是无为可以定是非。无为可以进入未发之中,是非定于一,定于道了。人无是非之心,就能处于静定了。


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至乐可以活身养命,只有无为可以达到至乐。无为是恬淡虚无,进入禅定。


请尝试言之。请让我尝试说说我的想法。


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天正是由于无为,所以能够清虚;地正是由于无为,所以能够安宁。天地都是无为,天地相合,而万物就可以化育了。大地如果有为,如现在人很贪婪,去挖掘石油、天然气和煤。这些本来都是水中之真火,地球肾中的真阳,可是却被挖出来了。大地就不得安宁了,天也不再清澈了。人如果太过消耗肾中的真火,也会虚火浮越的。《道德经》中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恍恍惚惚,而不知万物从何处化育而出!


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惚惚恍恍,而似乎没有万物的形象存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露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意在于月亮,月亮是一物。心和月亮的实相作用一瞬间,产生了月亮这一物。并非实际存在月亮的象。


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万物繁多,都是从无为中生出。正所谓万法唯心造。前面有关于大风吹大树的公案。大树有万种孔窍,大风吹大树有万种声音。这万种声音对应于万物。树欲静而风不止。大风对应于心,心处于无为,就会进入静定。心静定了,就相当于大风止息了,万籁寂静。万物繁多,皆出于心。


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所以说,天地无为而无不为,看似无为,可是却化育万物。世俗的人又有谁能够像天地那样做到无为呢!


5.庄子妻死


【原文】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解释】庄子的妻子去世,惠施前来吊唁。庄子正在把两腿分开伸直而坐,坐姿极其不雅观。庄子一边叩击瓦罐,一边歌唱。


惠施看到就说道:“与妻子同居一室一辈子,她为你生儿育女,一起白头偕老,现在身死了,你不哀伤哭泣也就算了。可是你现在拿起瓦罐叩击,还在唱歌,你难道不觉得这样做太过分了嘛!”


庄子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她刚刚死去,我如何能够无动于衷呢?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呢!”


庄子又说道:“可是我明察其根本,她原本是无生的。从天地这个大熔炉而生,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不仅仅本来无生,原本就是无形的,没有这个形体,没有这个臭皮囊。不仅仅是无有形体,而本来也是无气的,现在气尽身亡,也只是回归本然罢了。”


庄子又说道:“夹杂在恍惚变化之间,迷迷糊糊的自己都不清楚,就变成有气了,气再变而有形体,形体再变就有生命了。”佛法说,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人这个身体是很难得的,也要珍惜。不仅仅人有气,社稷也有气数。不仅仅国可以中兴,人身可以中兴。


庄子又说道:“现在又变回去了,死去了。这就好像是春夏秋冬四时运行那样,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造化的规律。


庄子又说道:“死去的人已经安然仰卧在天地这个巨室之中,而我还在嚎啕痛哭。自以为不够通达于性命之理,所以就止住不哭了。”庄子一开始还是哭的,只是后来想明白了,就不哭了。


6.生者假借


【原文】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子何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


【解释】支离叔和滑介叔两个人在名字叫冥伯的山丘、在名字叫昆仑的旷野的地方游玩观赏。这两个地方据说是黄帝曾经休息过的地方。


过了一会滑介叔左肘长出了一个瘤子,他感到惊奇(蹶蹶然)而似乎厌恶的样子。


支离叔问道:“你厌恶它吗?”


滑介叔回答道:“不,我怎么会厌恶它呢!”


滑介叔又说道:“所谓生,只是假借的罢了。这个生身,只是暂时的罢了。这个瘤子,也只是假借的罢了。”古人讲借假修真。人本无我,我只是一个执着的概念罢了。佛家说是我执,对自我的执着。借着这个假身而修真的性命,修道得道。天地万物本来同为一体,暂时有这个人身,也不过是天地的物质组成罢了。


滑介叔又说道:“造化假借阴阳五行而生生不息,只是尘垢罢了。由尘垢而生,死去又回归于尘垢。”


滑介叔又说道:“死生如同昼夜变化那么平常罢了。”本来无白天无黑夜,只是日月轮回而有此假象罢了。


滑介叔又说道:“我本来和你一起同游至此,就是观造化的,而今化到了我身上了,我又有什么好厌恶的呢!”


7.叩问骷髅


【原文】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解释】庄子往楚国去,见到一个空的骷髅(髑髅)头骨。看样子那个死人头骨空枯的样子(髐然)。庄子用马鞭子从旁边敲击(撽)它。


庄子问头骨道:“先生是因为贪欲求生,失去天理,而遭受厄运而死去的吧?”


庄子又说道:“你是否经历了亡国大事,斧钺的刑罚诛杀,而至于此吧?”亡国之君大多死于非命。


庄子又说道:“你是否做了违法的恶事,自己死去了,还把耻辱留给了父母妻子,而至于此吗?”


庄子又说道:“你是否遭受了寒冷饥饿的困苦,以至于此呢?”


庄子又说道:“你是否享尽天年,以至于此吗?”


于是庄子说完这些话,就拉过骷髅,当成枕头躺下睡着了。庄子可真是大胆。


8.骷髅见梦


【原文】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頞:“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解释】睡到半夜,骷髅托梦给庄子。


骷髅对庄子说道:“你刚才的谈论似乎是善辩之士。看你刚才所说的话,都是生活在世上的人所系累的,死了就没有这些负累了。你想听听关于死的道理吗?”


庄子回答道:“当然愿意的。”


骷髅又说道:“死去了,没有君主在我之上,没有大臣在我之下。”没有君主在上,就不会伴君如伴虎,不会战战兢兢。韩信功高盖主,整个家族被诛杀。君主也有忧患,田常杀死君主取而代之。


骷髅又说道:“也没有四时变化之事,也无世态炎凉,纵然以天地长久为寿,再加上南面称王,不过如此的。”


庄子听了不信,说道:“我让主管生命之神恢复你的生命,恢复你的形体,让你长出骨头、肌肉和皮肤。归还你的父母、妻子、孩子、邻里(闾里)和相知好友(知识)。你愿意吗?”


骷髅紧皱眉头(深矉),紧缩着鼻梁(蹙頞),一副愁苦的样子。


骷髅说道:“我怎么舍得放弃南面称王的快乐,而再回去人间受劳苦呢!”虽然这则寓言说死之乐,但是归根结底要在活的时候成就。在活的时候,致良知,恢复自己的自性本心。庄子并非告诉世人轻生,而是要珍惜生的机会,否则庄子也不会说想当乌龟在泥地里爬了。


9.颜回之齐


【原文】颜渊东之齐,孔子有忧色。子贡下席而问曰:“小子敢问,回东之齐,夫子有忧色,何邪?”


孔子曰:“善哉汝问!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吾恐回与齐侯言尧舜黄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农之言。彼将内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则惑,人惑则死。”


【解释】颜回向东去齐国,孔子面带忧色。


子贡离开坐席问道:“子贡我斗胆提问,颜回此次往东去齐国,先生你面带忧色,这是为何呢?”


孔子回答道:“善哉,你能够问这个问题!昔日管仲曾经说过一句话,孔丘我觉得很有道理。”


孔子又说道:“管仲曾经说过:‘小布袋(褚)不能装大的东西,短的绳子(绠短)不能汲取深的井水’。”


孔子又说道:“如此说来,人各有命,形体有长短大小差异,各有各的适宜,不可以增加,也不可以减少。”癞蛤蟆的脖子不能长得像长颈鹿那样长,长颈鹿的脖子也不能像鸭子脖子那么短。


孔子又说道:“我恐怕颜回会跟齐候说尧舜、黄帝的治国之道,而推崇燧人氏、神农氏的言教。”


孔子又说道:“齐候就会向内扪心自问,自求于己,可是必定找不到的。齐候找不到自己的自性本心。与古代贤德明君对比,自残形愧。不得本心则会感到迷惑,感到迷惑则颜回就危险了。必定不会相信颜回所说。”


10.名止于实


【原文】“且女独不闻邪?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鲉,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譊譊为乎!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


【解释】孔子又说道:“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吗?昔日有一只海鸟飞到鲁国的郊区歇息,鲁候为了迎接它,在宗庙里请它饮酒,奏舜帝是雅正音乐《九韶》,准备了帝王祭祀用的太牢(牛、羊、猪等美食)为膳食。”


孔子又说道:“海鸟看得眼睛都花了,很忧虑悲伤,不敢吃一小片肉(脔),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后就死去了。这是在以养自己的方式来养鸟,并不是以养鸟的方式养鸟。”


孔子又说道:“所谓养鸟的方式养鸟,讲的是要让鸟栖息在深山密林之中,自由地游乐于河水中的绿洲,浮游于江湖之中,啄食水中的泥鳅和小鱼(鲉),随着鸟群的行列而起飞歇息,比如大雁会排成一字和人字。鸟儿从容自得(委蛇)地生活。”


孔子又说道:“海鸟连人说话的声音都不想听见,何况喧闹嘈杂(譊譊)的音乐呢!《咸池》、《九韶》这样雅正的音乐,在广阔的田野演奏,鸟听闻就要飞走,野兽听闻就要逃走,鱼儿听闻就要沉入水下,众人听闻就环绕围观欣赏。”


孔子又说道:“鱼儿在水里就能够生存,人在水里就会死去。他们的本性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好恶也是不同的。”


孔子又说道:“所以说先圣不强求其性情相同,不强求其能力相同,不强求其做同样的事情。”古代圣明的君主对于不同的人才分配不同的工作。


孔子又说道:“名相要与实相相符合,如果一味追求名誉,可是名不符实也就危险了;义理的设置也要适合于人们的习性,如果硬是把鱼放在陆地生存,这是不合适的。如此就可以条理通达,长久持有福报了。”如果名不符实,君主会因为盛名而安排艰难的任务,如果不能完成就危险了。小布袋装不了大东西,短的绳子不能汲取深井中的水。


11.未尝生死


【原文】列子行,食于道从,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之曰:“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解释】列子在路上行走,停在路边吃饭。他突然看见路边有个百年来的骷髅头骨(髑髅)。他拔掉(攓)骷髅头骨周围的蓬草。


列子指着骷髅头骨说道:“只有我和你知晓,你未尝死、未尝生的道理。你果真感到忧伤(养,通恙,忧伤)吗?我果真感到欢乐吗?”


列子已知晓无生无死的道理。天地如同一个大熔炉,世人只是偶得人身罢了。


12.出入于机


【原文】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鼃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余骨。干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解释】种有几,得水则为继。万物的种子中隐藏有大道的枢机,有无限的生机,得到水的滋润,就会长出细丝状生物。继,开始长出细丝状生物。


得水土之际则为鼃蠙之衣。得到水土,就会长出青苔(鼃蠙)。当然并不是说一种植物的种子可以生成别的东西,而是造化之机可以变出万物。


生于陵屯则为陵舄。如果长在丘陵高地(陵屯),就会长成车前草(陵舄)。


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车前草如果能够得到粪土(郁栖),就可以成长为乌足(一种草名)。


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乌足的根变化成为土蚕(蛴螬),叶子变化为蝴蝶。


胡蝶胥也化而为虫。蝴蝶不久(胥也)就转化为小虫。


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蝴蝶的虫子生在炉灶下,其形状就好像是刚刚脱下的皮,起名叫鸲掇虫。


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余骨。鸲掇虫过了一千天,就变化为鸟,其名字叫干余骨。


干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干余骨这种鸟的唾沫长出斯弥虫,斯弥虫又生出食醯虫(专门生长在酒醋中)。


颐辂生乎食醯。颐辂虫又从食醯虫转化而出。


黄軦生乎九猷。黄軦虫从九猷虫转化而出。


瞀芮生乎腐蠸。蚊虫(瞀芮)又从腐烂的黄甲虫(蠸)中转化而出。


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羊奚草和长久不生竹笋的竹子(不箰久竹)一起结合而转化成青宁虫。


青宁生程。青宁虫转化成豹子(程,豹子的别名)。


程生马。豹子转化而成马。这似乎越来越不合乎逻辑了,实则造化的秘密。前面庄子说,假如造化把左手变化成雄鸡,就让它报晓。豹子死去,回归尘土,又孕育出马,并非豹子直接生出马。


马生人。马死去,回归尘土,又孕育出人身。


人又反入于机。人身又返回去,回归于尘土,入于枢机。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天地万物都出于大道枢机,都入于大道的枢机。万物可以互相转化,一个人身死去,回归于尘土,又生出另外一个人身。人人的自性本心皆是相同的,实则无我的概念。如此可以进入无生无死之地。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