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大沥狠抓复工复产安全!
为做好春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把握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关键节点,大沥镇各部门与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合力落实复工复产“六个一”,落实复工复产自查自改。
具体工作方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全面加强企业复工宣传工作,全覆盖落实转发《致全市各生产经营单位一封信》到企业群,企业张贴《一封信》到公告栏;落实企业知晓《一封信》、节后复工复产“三个一”、高危企业“六个一”等安全措施;利用社区户外LED加强对企业复工复产的宣传力度。
二是企业负责人、安管员以及企业员工复工前必须完成“云课堂”线上复工培训以及南海区工伤预防线上大讲堂”线上培训,线下要求各社区组织辖区企业、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工业区开展一次培训会议,组织辖区出租屋开展一次培训会议,确保节后复产培训和员工岗前培训全覆盖。
2月7日起,大沥镇将全面铺开节后复工培训班,在43个社区同时举办全覆盖式的全员培训,确保节后复产培训和员工岗前培训全覆盖,严防各类事故发生。此外大沥还将针对汽修行业、建筑行业、燃气许可企业、粉尘类企业、危化企业、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举办专题节后复产培训,确保培训全覆盖,不留死角。
在此期间,大沥还将全面开展复工复产安全检查工作,对辖区内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常态化抽查,特别是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安全风险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复工复产工作落到实位。
当前,大沥镇各类企业已陆续进入复工复产的关键环节。为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2023年安全防范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各企业严格落实节后复工复产“三个一”,高危企业落实“六个一”安全措施。
一是要广泛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培训。采取集中宣讲、现场带教、事故警示、聘请安全专家开展隐患排查等形式,重点加强节后新招、调岗职工的安全教育,做到职工岗前安全教育全覆盖、管理人员安全专项培训全覆盖。要以《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为基础,针对岗位操作基础知识、安全操作基本要求以及复工装置开工安全要点等进行再培训、再教育,建立培训教育台帐,做到人人过关。
二是要全面进行一次设备安全检查。复工前必须对生产系统,管道、阀门、仪表等生产设备,通风除尘、污水处理设施,应急报警、放射防护、防爆装置等职业安全健康设施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特别是对安全设施、关键部位要检验、检查,确保处于完好适用状态。
三是要认真制定一套复产方案。企业要制定复工复产安全方案,确保复工复产的每一个步骤规范、严格、稳妥、有序,保障安全、平稳地度过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段。
高危企业“六个一”安全措施: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制定一份周密的复工复产方案、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制定一套应急处置方案、开展一次全厂性安全检查。
元宵节,高明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联合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明城镇政府举办“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元宵节”之明城镇麦屋村天灯文化节暨纪念明朝抗清英烈麦而炫活动。
麦而炫是麦屋村传承以家国情怀为内核、以敬仰英雄为基因的爱国主义文化符号。麦屋村麦氏族人十分钦佩祖先麦而炫的忠烈,乾隆年间曾建成忠义祠,每年元宵均会专门在忠义祠纪念麦而炫,元宵当晚放麦屋天灯也是该村围绕纪念先祖麦而炫而诞生的习俗。
活动现场,为感谢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专程前来纪念麦而炫,麦屋村举办了简单而隆重的捐赠感谢仪式,并为麦而炫雕像揭幕。去年10月,高明麦屋天灯习俗入选高明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活动对麦锦红等麦屋村参与深入挖掘、保留、传承麦而炫家国情怀和麦屋天灯习俗且表现突出的村民进行表彰。
活动还正式启动《民族英雄麦而炫传奇》编书仪式,接下来,麦屋村将组织编写图书,致敬祖先,鼓舞民众继承先辈优良家风。仪式上,乡贤麦合昌捐赠牌匾,爱心人士周卫明为麦屋村捐赠麦而炫雕像,区政协委员叶伟凌向麦屋村赠送其主编书籍《忠烈麦而炫》,热心人士刘世文向麦屋村赠送麦而炫画像,以共同纪念麦而炫。作为答谢,麦屋村分别向他们回赠感谢证书。
当日,麦屋村还举办天灯文化节,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村内的元宵传统习俗。节前,村民提前准备好宣纸,活动现场,他们用本地竹篾依照古法扎制接近两米高的麦屋天灯,随后向村民模拟点天灯过程,由6名村民共同将天灯底部抬起,一人在底部点燃松柴,等燃烧产生的热气充满天灯内部,再将天灯徐徐放至天上。
天灯升空的一刻,村民或喜悦地拍手欢呼,或虔诚地低头祈愿,祈求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健康吉祥。天灯的底部用一条白线牵引着,村民通过白线控制天灯的飞行时间和距离,待天灯达到一定高度后拉下熄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延续传统习俗。
高明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将继续挖掘推荐更多本土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积极推进高明本土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群众在潜移默化当中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把高明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场游戏一次“穿粤” 玩转“历代广州”
“正是元宵,满天和气。今夜今年,表千年同照。”2月5日,元宵节,由广州博物馆策划主办的“‘读懂广州’系列文物展:百件文物读广州”在镇海楼悄然闭幕。
元宵是新春的尾声,又是早春的序曲。“百件文物读广州”展览虽然闭幕,但作为广州博物馆精心策划的大展,它以101件套馆藏文物,在跨年的广州,掀起了一股文化的馨风。
展览虽然落幕,但文物里的故事从未走远。随着元宵节一场精彩桌游的上演,展览中与观众“对话”的文物,又化身成为游戏中的“宝物”,让传奇继续。
游客变“名人”,“代入式”读懂广州历史
在这场于广州博物馆现场举行的桌游活动中,游客们化身六位历史名人,在“广州历代城址”大棋盘上,穿梭于“古迹遗址”之间,抢答历史知识,竞猜广州文物,收集宝藏美食,穿越一道道古城墙回到现代。
“穿粤记”发现广州宝藏桌游现场。
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介绍,本次活动是为今年重磅推出的首款广州历史类主题桌游——“穿粤记”发现广州宝藏而设的专场体验活动,为大家带来了既有年味和趣味,又充满浓厚城市历史人文气息的另类过节模式。它可看作是用文物读懂广州的另外一种形式,与“百件文物读广州”展览相辅相成。
“穿粤记”发现广州宝藏桌游外包装。
就展览来看,“百件文物读广州”展将2200多年的广州历史浓缩归纳,揭示出广州文化的不同侧面。不论是“(秦)十四年属邦”铭文铜戈、“蕃禺”漆盒、唐端溪箕形砚、宋“水军修城砖”等铭刻着字样的物件,还是汉代的舞人、唐代的胡俑,这些穿越时空而来的面孔,都在展示着广州丰富的历史人文沉淀,讲述着历史与今天的关联。它的形式是线性的,观众仿佛在看一部历史纪录片,从古到今,娓娓道来。
“穿粤记”发现广州宝藏桌游人物造型。
而桌游则更强调互动性和代入感。朱晓秋介绍,“穿粤记”发现广州宝藏历史主题桌游采用“大富翁”式的经典玩法策划,是广州博物馆联合广州酒家首次“触电”的成果,以广州历代城址为棋盘,从秦建立番禺城开始一直到民国拆城墙修马路,历时两千多年。而六位“广州历代名人”则化身为玩家,通过掷骰子驱动棋子,穿越一层层古城,从秦汉回到现代。玩家通过穿越历代古城,了解广州2000多年的城市变迁,认识历代古迹遗存,而绘有广州博物馆馆藏珍品的文物卡则能让玩家在游戏中感受文物的魅力,在收集美食卡的过程中又能对“食在广州”的城市名片进行追根溯源。
“穿粤记”发现广州宝藏桌游文物卡、美食卡。
在游戏中,“今人”成了“古人”,“历史”来到“今天”。
游戏中长知识,细数文物的“传奇故事”
“这次主要是用了穿越的概念,然后棋盘是要从每个时代的城门穿越出来,最先走到民国时期城门出口的玩家得胜”,负责《穿粤记》制作的“老广新游”主笔王大欣介绍,当然,穿越城门是需要条件的,需要文物卡或者美食卡,文物卡为主,美食卡为辅助,“希望用这两种功能卡片承载一些历史文化知识。美食卡都是历朝历代的名菜;文物卡则是馆藏文物。每个时代呢,都有代表性人物作为玩家,共有六位玩家。”总而言之,《穿粤记》就是要把文物、美食、历史、古城几个概念串联在一起,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游戏。
既然玩穿越,必然需要“传奇”。游戏中文物卡片中的宝物都有不同寻常的故事。文物卡中有一件藏品,是目前所知世界唯一的元代青花船形水注。它是广州博物馆中最具代表性的青花瓷器。它的入藏充满了偶然,据当年征集此物的著名文物专家赵自强先生回忆,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在广州市文物店工作,常需要去全国各地采购文物。当时只有广州、北京、天津和上海四个口岸可以出口部分年代不太久远的文物,限定瓷器以清代乾隆为界,民窑生产的乾隆以前的瓷器不能出口,乾隆以后的可以由以上四个口岸经营出口。在河南省一个满是灰尘、堆满宝贝的仓库里,发现了这件举世无双的元代青花船形水注,于是,他们成批地将仓库的文物采购下来。从此,这件水注落户广州市,由广州市文物店收藏。1993年,该水注成为广州博物馆藏品。
文创前沿
科技助力、活动配套 推动文物“IP化”
“百件文物读广州”展览中,展出了大量珍贵的广州文物。而游戏中呢,“凤鸟蛙形金饰片”是第一次展出的馆藏文物,1955年出土于小北,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吴越地区的“流行风尚”有关联,表现出当时北方移民对岭南地区的影响;隋唐时期传入我国的军持,是一种盥洗用具,在当年的社会生活中非常常见,是中外交往的日常鉴证;海兽葡萄纹铜镜,装饰纹样和古波斯、拜占庭等地有相似之处,表现出唐代的开放和繁荣……
这些丰富的文化细节和各种各样的配套活动结合起来。“百件文物读广州”展览期间,广博馆方推出了“读懂广州:文物会说话”系列广播剧,以音频为载体,甄选30件文物,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演绎文物故事,摆脱文物解说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还与广州地铁和公交集团合作,联合打造地铁文博专列和巴士展览车厢,营造便捷的“读懂广州”流动展示空间;而推出的以碑刻铭文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更是场场爆满;展览期间还举办了文创设计大赛,以文物为切入点,创造出最能代表广州城市的创意IP。记者发现,如今的展览已经摆脱了“观看”的单一模式,成为全方位的“文、娱、旅”综合展示平台,而科技元素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展览之中。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