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9家企业获颁佛山高新技术进步奖
日前,第四届佛山高新技术进步奖表彰大会举行,三水企业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项目有4个获颁二等奖,5个获颁三等奖。获奖项目突破了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展现了三水企业较强的科技攻关能力。
第四届佛山高新技术进步奖中,三水有9家企业获奖,包括三水区合洋水产有限公司、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翔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翔星”)等。此外,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东还荣获佛山高新技术成就奖。
梳理获奖项目清单可以发现,三水企业的获奖项目创新领域广泛,涵盖新材料、智能装备、陶瓷建材等行业,涉及材料研发、工艺创新、设备开发及应用等领域,解决了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可为企业乃至行业带来显著效益。
其中,新翔星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含环氧基和酯基有机硼硅粘接促进剂增粘高折射率加成型有机硅封装胶的研究开发”项目,获得第四届佛山高新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据悉,早期用于封装保护LED器件的加成型有机硅封装胶,主要用甲基硅树脂制成,存在折射率低、粘接性能差等问题,致使LED器件的出光效率低,可靠性下降。
新翔星研发部经理潘科学介绍,公司研发的含环氧基和酯基有机硼硅粘接促进剂,可以提高加成型有机硅封装胶的折射率及粘接性能,进一步提高LED器件的出光效率和可靠性。
自2017年新翔星开启此项研究以来,项目研发成果已成功落地,拥有2件授权专利,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潘科学介绍,现阶段,新翔星公司已建成了年产150吨的高折射率加成型有机硅封装胶生产线,实现销售收入533万元。在项目完成后的三年内,根据市场推广程度,项目预计平均年产量可达120吨/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三水着力实施创新“强基”和“摘星”行动,积极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2022年,“湾区孵化三水转化”实现突破,粤海信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龙勃透镜亮相全国“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正典生物全球首款“兔球虫病活疫苗”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通宝精密“超薄铝/不锈钢层状复合带材制备与示范性应用”粤港澳联合创新项目成功转化。
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三水将实施科技创新“强基”计划,建立并动态更新高企研发项目库,动态更新项目进展情况,根据项目进度,组织科技服务机构辅导企业申报各级科技计划,提升企业研发水平。
相关稿件: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作为科技界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今年的提案都和科技创新有关。顶尖科技人才培养、龙头科技企业发展、国产工业软件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他都提出了相关建议,既体现了他对广州“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的系统思考,又显示了科技创新工作不可或缺的细节关怀。
建议赋予青年人才更多从0到1的攻坚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王桂林认为,我国急需自主培育一大批顶尖科学家,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化人才支撑。
“高能级创新平台具有高效聚合创新要素的功能,要把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大科学装置等战略性创新平台建设成我国面向全球引才聚才的重要载体。建议组织开展国际大科学计划等顶级科学研究项目,吸引一大批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在华汇聚扎根、干事创业、实现价值。”王桂林建议,我国要以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顶尖人才“大熔炉”。
“培养人才要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王桂林认为,我国在载人航天、先进战机、核工业、新能源等领域已建立国际领先优势,要继续深化独立自主,拓展更多优势赛道。除最前沿的基础科学以外,要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卡脖子”问题,组织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予以大力度资源倾斜,让更多人才在重大任务中得到锻炼、脱颖而出。他建议,赋予青年人才更多从0到1的攻坚任务,构建有利于青年人才崭露头角的制度体系,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创新性教育体制有利于开垦顶尖人才‘育苗地’。”王桂林建议,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统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开辟学科发展新赛道,营造科教融合新生态。他还建议以全球化人才政策铸就顶尖人才“强磁场”。比如,借助来华科学家拓展人才“朋友圈”,支持来华科学家按国际通行的人才评价标准,从海内外引进同领域的专家组建研究团队、实验室,建立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绿色通道,并给予稳定支持。
支持科技龙头企业在产业链跃迁中“挑大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近年来,我国在通信、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涌现了华为等一批科技龙头企业,成为国家创新的引领者、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实体经济的顶梁柱、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名片’。”然而,王桂林在调研中发现,我国科技龙头企业数量还不够多,企业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产业链带动能力不强。
对此,王桂林建议,我国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应用的主体,培育一批研发投入高、全球化布局、品高价优的科技龙头企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王桂林认为要突出骨干作用,支持科技龙头企业在产业链跃迁中“挑大梁”。“龙头企业位于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核心,具备引领产业技术突破和结构调整的强大能力,应鼓励企业从跟随式的逆向创新向引领式的正向创新转变,致力技术、产品、标准、品牌创新,创造更多‘世界首创’和‘单项冠军’成果。”同时,发挥科技龙头企业资源集聚、创新孵化和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协作、资源共享,带动产业创新能力的跃迁,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上发挥更大作用。
王桂林还建议加大政策支持,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力军”。“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塑造企业核心技术优势的根本保障,应统筹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工具,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他指出,可在现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的基础上,给予基础研究投入大的企业更多支持。同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建立更加通畅的科技企业上市和风投资金创富退出通道,把更多金融“血液”引向企业。
为推动氢分子中医药养生康复事业的创新与发展以及为我国氢健康产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3月4日,经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批准,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氢分子中医药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湖氢谷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主办,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氢分子中医药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筹)、佛山市中医院承办,广东朝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会上,佛山市中医院陈逊文教授当选为第一届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氢分子中医药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院长张兆华等5人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氢分子中医药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将致力于开展传统中医药学理论与现代氢分子医学康复基础理论研究;开展富氢水在中药提取及中药给药途径中的作用的研究;推广中医药养生与氢分子医学康复联合适宜技术、制定适宜技术操作规范;促进中医药预防保健行业创新发展,推动健康中国目标实现。
佛山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张斌为大会致辞表示,氢是人类生命必需的物质,随着氢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未来氢也将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为中医药养生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金世明也表示,氢是细胞组成元素中排名第一的微量元素,遍布人体各器官及组织,同时广泛存在于中医药药材中,氢与中医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体健康。
佛山市政协党组成员许国在致辞中介绍了氢分子在工业、农业及医疗方面的实际应用现状,并向大会的发展寄予殷切的期望。
随后的学术交流会邀请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孙学军教授、上海汇康氢医学研究中心名誉副理事长康志敏教授、广东省中医学会副会长金世明教授、广东省名中医方坚教授等专家联袂出席。专家们围绕氢分子医学的化学理论基础、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方面、中医药养生康复方面以及氢医学与中医药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讲解。
学术交流会后,参会专家和代表们一起参观了仙湖氢谷展示厅。参会人员们纷纷表示,氢分子医学是一个新颖的领域,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深入地了解了氢分子医学,对氢分子医学与中医药养生康复方面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氢分子中医药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逊文教授指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氢分子中医药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也是省内首个氢医学领域的省级专委会。佛山在氢产业领域具有深厚的底蕴,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氢分子中医药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落户佛山奠定了基础。本次成立大会特意选择在丹灶仙湖氢谷特色小镇召开,在这个氢能产业聚集地,参会专家和代表们可以近距离接触氢能源的运用,充分感受氢的魅力。
相关稿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