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址正式试运营!
5月14日,三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址正式试运营。新婚姻登记处现场设施设备全新升级,配合百年河口火车站的美好寓意,为前来领证的新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和更加浪漫温馨的场所。
5月14日,三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搬迁至西南街道河口“百年火车站”,寓意“百年好合”,致力打造为政府“幸福窗口”,在服务市民的同时让“百年火车站”成为温馨浪漫之地。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址位于18号楼,共两层楼总面积近550平方米,按照国家4A级婚姻登记处标准来建设,内设有婚俗文化长廊、结婚登记区、离婚登记室、结婚登记颁证厅、婚姻家庭辅导室、婚育课堂教室等区域,投入使用后将提供结婚颁证、婚育咨询宣传、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离婚疏导等多元化服务,优化办证环境,擦亮三水幸福底色。
目前,新址除了部分场所还需要继续装修外,大部分的场所已经完成装修。区民政局婚姻处新址后,不少市民纷纷上前拍照留念。三水区婚姻登记处主任韩姣表示,在试运营的当天上午,已经有新人来到新址进行登记。5月20日当天,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址还将举行正式的揭牌仪式。
5月14日,三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搬迁至西南街道河口“百年火车站”,寓意“百年好合”,致力打造为政府“幸福窗口”,在服务市民的同时让“百年火车站”成为温馨浪漫之地。/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环境很舒适,功能也很齐全。”来登记的市民许先生表示,百年河口火车站寓意“百年好合”,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搬到这里意头非常好。之前他得知三水区婚姻登记处新址搬到这里后,就第一时间在网上进行预约,最终顺利拿到在试运营当天的预约号。许先生认为,在新婚姻登记处登记完,新人们还能到附近的网红景点拍摄婚纱照,能够满足新人的所有念想。
5月14日,三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搬迁至西南街道河口“百年火车站”,试运行当天,一对新人正在办理婚姻登记业务。/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5月14日,三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搬迁至西南街道河口“百年火车站”,试运行当天,一对新人正在办理婚姻登记业务后合影留念。/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三水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百年河口火车站本身就是三水的网红打卡点。新婚姻登记处的启用将为河口百年火车站注入新活力,通过婚姻登记处与婚姻上下游产业结合;同时以婚姻登记处为依托,联动餐饮、珠宝、亲子等业态的品牌商家,带动周边商业规模,打造汇聚婚姻登记、婚庆用品、婚礼策划摄影、婚宴等服务及业态的一站式浪漫地标。
该负责人还提醒广大市民,疫情防控期间,婚姻登记处实行婚姻登记全预约制,市民可登录广东省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网址:https://www.gdhy.gov.cn/)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广东民政”“三水民政”或搜索微信小程序“粤省事”预约办理婚姻登记。
继5月13日依法拆除约100间存在安全风险的自建房出租屋后,容桂继续推进危险自建房排查和拆除工作。5月14日,容桂街道小黄圃社区联合街道城建办、执法办、应急办、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对小黄圃致安路4号房屋进行拆除,共拆除建筑面积约137平方米。
本次拆除的房屋属小黄圃居民所有,建于1970年,主要属于居民自建居住使用,于2011年被鉴定为D级危房。由于日久失修,目前墙体大面积腐蚀脱落、多处塌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该危房于2011年纳入小黄圃居委会的重点管控范围,每逢刮风下雨,小黄圃居委会都会安排专人巡查。
经与业主多次协商,上述房屋业主在今年4月26日向小黄圃居委会申请协助危房治理。在得到业主和周边业主的支持后,小黄圃社区迅速开展行动,对此老旧房屋进行排危拆除。拆除前,小黄圃社区通过张贴公示,提前告知了业主,组织社区工作人员逐户落实拆除通知,通过多次巡查,确保拆除前周边房屋人员安全。
自湖南长沙“4·29”楼房坍塌事故发生以来,容桂街道压实各部门责任,对各社区(村)内的房屋进行自查。容桂街道城建办严格要求各社区(村)对辖区内房屋进行全面的监控排查,并对涉危房屋进行定期更新,形成房屋安全台账并录入至佛山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行动态监测。如遇恶劣天气、汛期等情况,各社区(村)亦将进一步加大监控排查的频次,不定期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并做好相关巡查记录。据悉,小黄圃社区已于前期对涉及安全隐患的危房(约6间)进行拆除,共拆除约470平方米。
房屋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容桂对排查和整治危险自建房保持高压态势。据了解,经鉴定属于危险房屋,且可联系房屋安全责任人的,街道将督促房屋安全责任人按照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处理建议,及时进行治理;房屋安全责任人拒不按照处理建议解危或使用人有阻碍行为,且房屋危及公共安全的,街道将迅速组织力量对房屋进行强制拆除。
购物出小票,食材可溯源。5月14日上午,石湾镇街道渔村市场(原东平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后重新开业,该市场引入多套智慧化系统,食材不仅可以凭借小票溯源,所有商户信息还可以一键查询获取,市民购物消费变得更加安心,食品安全也更有保障。据悉,这也是石湾首家完成智慧化升级改造的农贸市场。
装饰一新的空间,整洁有序的环境,蝶变升级后的渔村市场让人印象深刻。据了解,该市场位于岭南大道与东平二路交汇处,紧挨滨海御庭小区,市场共两层,总面积约3300平方米。尽管地处黄金地段,但改造前的市场整体环境档次不高,人气欠佳。今年年初,该市场被正式纳入石湾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清单,在街道市监部门的指导下,今年2月,市场正式迈开改造步伐,对市场环境进行全面升级。此外,市场方还为了市民更加放心、安心消费,投入了100多万元,对市场进行智慧化改造。
改造带来的变化实实在在,群众更加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据悉,改造后的市场共有100多个摊位,环境更加舒适,场地也更加敞亮,各类农副产品齐全。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市场内各类电子设备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如市场大门口就有几台扫码终端,市民出示粤康码,就能够获悉最新核酸检测和行程信息,在另一端还有一个大的触摸显示屏,市民手指点点,就可以获知档位位置,食品检测情况及商家信息,非常便捷。
同时,所有摊位前都有醒目的显示屏,摊位营业执照、经营者健康状况、商品售卖价格等各种信息一目了然,十分方便。
除此之外,市场还有一个智慧化的贴心服务,市民在市场购物后都能获得一张电子小票,扫描小票上的二维码就能进行食材溯源,确保食品安全。
渔村市场紧挨东平河边和渔村公园,取名渔村,背后自有深意。据悉,去年,石湾对东平河石湾段的“三无”船舶进行了彻底清拆,符合条件的渔船也重新予以登记确认,但沿河一直缺少一个渔民销售渔获的市场,为了加强监管,同时照顾渔民生计,方便市民就近买到各类鲜活水产品,石湾不仅将原东平市场更名为渔村市场,增加品牌辨识度。此外,石湾还与市场方协调,专门拿出4个免费摊位供渔民自主销售渔获,解决了渔民售卖难且不规范的难题。“有了固定的销售点,渔民不仅可以更好保留原有的生活方式,还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政府也能到位监管,可谓一举多得。”石湾镇街道农检站站长廖志勇说道。
“渔村市场是石湾首家完成智慧化改造的农贸市场,传统行业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让群众更加方便,购物体验感更好。” 何沛钧表示,今年,石湾还将完成辖区全部32家市场的升级改造,并推动更多的市场进行智慧化升级,将这扇展示城市形象、关乎群众生活的重要“窗口”擦得更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