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美食】陈村粉制作技艺
陈村粉的制作,可追溯至民国年间的顺德陈村人黄但。黄但曾在多间粥粉店帮工学艺,后在南海西樵官山落脚,在陈村人李姓老板的粥粉店做工蒸河粉。约在1927年,黄但带着一门制粉手艺,回到陈村,因制粉精良而称著,又因“但”与“旦”一字音形相近,陈村人都习惯称黄但为“粉旦”。
陈村粉制作从选米、洗米、刷米、浸米、磨米到调浆,均别有讲究。洗米要把米放在盆里狠搓十多分钟,然后再泡。洗米、刷米、浸米的时间,握力度、时间、温度等,要视天气寒暑而定。磨米须掌握一定速度,才能使到浆粉幼滑,否则浆粉过粗,影响质量。调浆这一程序,最为重要,稀稠度要极之准确,过稀过稠都影响效果。
制作工序复杂而严谨的陈村粉,含天然纯正米香,薄可透明,清爽香滑。它的每一步骤,均要求采用纯净的大自然原料,以传统工艺制成,都只为“寄赖糕香合客喉,但求粉滑宜君口”。
2013年,陈村粉制作工序被列入顺德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村粉
陈金釭起义旧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范湖村委会清湖村南部。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原是白虎庙及邻近的“合和祥”木店,现为“陈金釭纪念馆”,1983年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佛府[2006]124号)为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坐西北向东南,硬山顶,青砖墙,抬梁式结构,通阔3.6米,进深12.5米,占地面积88平方米。内部结构简单,头门上方有花岗岩门楣,阴刻“陈金釭起义旧址”。陈金釭(1819年——1865年)为范湖居委清湖村人。清咸丰二年(1852)借武馆掩护,筹建反清天地会秘密组织“全胜堂”。咸丰四年(1854),陈金釭在范湖堡长湖村筑坛率众誓师起义,咸丰七年(1857),建国号为大洪,改称南兴王。陈金釭起义军斗争历十年,在全国尤其是两广有较大影响。该建筑结构简单,结构保存完整,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农谚发源于民间,通过世代口头流传至今,主要内容有农事节气、耕作技法、农业生产管理三个方面,是老百姓千百年智慧的结晶。现节选如下:
1. 农事节气农谚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莫迟疑。
春不耕,秋不望。
三月禾生节,四月救基围唔切。
清明前,莳完田。清明后,莫点豆。
立夏吹北风,十个池塘九个空。
立秋有雨兜兜有,秋淋夜雨定丰收。
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冬季早耕田,工夫在隔年。
2. 耕作技法农谚
蚕丝茂盛,十足收成。
疏秧大肉,疏网大鱼。
家里无大猪,莫养芒种鱼。
田土翻得深,瘦土出黄金。
鱼要水养,苗靠粪长。
豆谷轮种,增产无穷。
有水不怕寒露风,有肥不怕田底穷。
耕田不用计,猪屎共塘泥。
3. 农事生产管理农谚
大寒夹春,冷死鲮公。
清明晴,桑树挂银瓶;清明暗,西水不离磡。
鱼唔过塘唔得大。
冬种桑,明年桑叶旺。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中耕合时,禾生草死。
种田不养猪,定会有一输。
2009年,水乡农谚被列入佛山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养鱼(收获)
基塘风韵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