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前全面建成美丽南沙典范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门获悉,《广州市南沙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标志南沙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
速览《规划》
目标
划分近期和中远期两个阶段,力争2035年前全面建成“生态良好、生活宜居、社会文明、绿色发展、文化繁荣”的美丽南沙典范,将南沙区打造为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和绿色发展示范区。
任务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打造宜居生态生活、培育特色生态文化。
南沙生态文明建设确定“路线图”“任务书”
“支持南沙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已纳入省高质量城市发展工作专班工作方案,以及市区两级贯彻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重点任务清单。南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将其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事项。
广州南沙湿地公园
南沙区组织人员深入区各有关部门开展调研,完成对南沙区创建指标达标情况的统计分析,并召开专家评审会,多次征求区各有关部门和各镇街的意见建议,前后历时9个多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
《规划》结合南沙作为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重要枢纽性节点的特点,全面梳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基础,立足“国际化滨海新城品质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区、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区、历史文化名城新品牌区”四大战略定位,抓牢《南沙方案》历史机遇,以2021年为基准年,划分近期和中远期两个阶段,力争2035年前全面建成“生态良好、生活宜居、社会文明、绿色发展、文化繁荣”的美丽南沙典范,将南沙区打造为高质量发展的美丽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和绿色发展示范区。
《规划》对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科学设置“37+1”项指标,即包括37项国家考核指标和创新性提出的1项南沙特色指标——生态总师管理模式。此外,《规划》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六个领域统筹谋划重点任务和工程项目,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间内推进南沙区生态文明建设确定“路线图”和“任务书”。
推进红树林生态修复 建设高水平城市花园
《规划》明确了生态环保与高质量发展共进的南沙特色发展路径,全方位推动南沙区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新台阶。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考核、生态空间保护制度管理、资源高效利用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经济普惠政策、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等五大方面,健全现代化的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市场体系,深化社会参与监管制度,充分发挥南沙在绿色生态总师管理模式、绿色金融、粤港澳清洁生产审核团体标准、公益诉讼环境多元修复机制等制度创新优势,提升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应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大气污染治理与管控能力,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与安全,强化土壤污染监管与安全利用,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声环境治理与污染防控。此外,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推进红树林生态修复。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多部门协同执法机制,不断提升监管执法水平与风险防范能力。
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依托南沙近海低岭、基围湿地、岭南水乡、温润气候的自然基质,打好城市空间、品质空间和特色景观“三张组合牌”,建设高水平城市花园及特色生态相融合的岭南水乡格局。加强生态红线管控,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打造“一城四区”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扎实推进南沙“美丽海岸”保护与建设,提升亲海空间品质,构建生态保护屏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海湿地一体化保护。
搭建低碳发展平台 打造绿色生态生活城区
发展绿色生态经济。高水平建设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打造数字生态多元化发展格局,做好产业空间布局和要素保障,发展数字生态经济产业,打造新型数字生态城区。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紧跟数字经济新时代发展步伐。守住绿水青山发展低碳化经济,构建园区循环低碳产业体系,搭建低碳发展平台,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重点行业“链长制”。
打造宜居生态生活。打造绿色生态生活城区,建设形态多样的绿化空间、特色碧道廊以及海绵城市。加快城区更新升级改造,加快城中村综合改造,盘活旧厂房加速园区升级建设。优化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污染治理与监管。全面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交通体系,鼓励多元化绿色出行。倡导全民绿色生活理念,鼓励绿色生活节能减排、绿色消费。
培育特色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积极探索生态文化宣教形式,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发挥新媒体生态文明宣传作用。结合辖区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创新培育生态文化特色品牌,全力打响南沙文化品牌,打造大湾区特色旅游目的地。完善生态文化载体建设,建设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及教育阵地,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格局,激发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
首次在三期都设立进口展
4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和外交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广东省广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王受文介绍,第133届广交会将于今年4月15日到5月5日在广州线下举办,同时也开始常态化的广交会线上展。
这届广交会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首届广交会,也是疫情防控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后全面恢复线下办展,意义特殊。为此,作为广交会的东道主城市,广州正全力以赴地为广交会提供安全、整洁、畅顺、暖心的城市服务。
海运部门将开通琶洲港澳码头服务客商,图为琶洲港及广交会展馆。
亮点纷呈
新增展览面积30万㎡
新参展企业9000多家
将启用新的展馆
原场馆之外,广交会又建了一个10万平方米新展馆,“广交会分三期举办,等于增加了30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王受文介绍称。
将增加新的题材
这届广交会增加了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生活、孕婴童用品、“银发经济”、检测和防护用品等新的展览题材。
新参展企业9000多家
新增加的企业,既有制造业单项冠军,有专精特新小巨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还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称号的企业。
新品首发首秀多
初步统计,线上线下举办的新品首发活动有300多场。在线上平台上,展览展品超过300万件,其中企业标注的新品达到8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50万件,智能产品13万件。
广交天下: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将参展
“办好第133届广交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王受文表示。据介绍,近期商务部对2万家参加广交会参展企业做线上问卷调研,企业反映当前外需下降、订单不足是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广交会通过线上和线下实体展两种方式,让中国的参展企业和国内外采购商面对面进行交流,而且可以现场成交,也可以通过线上交流熟悉情况,为下一步签约打好基础。”
王受文同时指出,第133届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办展现在已经收到了众多采购商的意向。据悉,已有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采购商将参加广交会线下展或者线上展。
据介绍,本届广交会将按惯例分三期举办线下展,每期举办时间为5天,展览面积每期50万平方米,三期共150万平方米。三期中,出口展147万平方米,展位7万个,参展企业3.4万家,其中品牌企业或者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有5700家;进口展3万平方米,首次在三期都设立进口展。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届广交会除了实体展之外,还将举办开幕式、第二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及400多场贸易促进活动。
擦亮招牌:将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以及绿色办展水平
“本届广交会全球工商界反响强烈,预计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线上线下参会。截至4月3日,已有203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预登记参加线下展”,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介绍称,现在预登记的参展人数每天都在快速增加。
据悉,从国别地区看,既有欧美市场,又有“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同时,本届广交会将对境内采购商全面开放。需要说明的是,境内采购中既有面向国内市场的,也有面向国际市场的,还有同时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
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业以及新应用层出不穷,广交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给“金字招牌”增加新的成色。为此,第133届广交会将提升专业化水平。在招展方面根据市场的需求,根据企业的供给,不断调整现有的展区,打造线下展大综合展下的系列专业展。
其次,广交会也将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一方面,继续优化广交会线上平台功能,提供展位快速导引、意向订单管理等服务,举办线上展各种形式的对接活动,为广交会参展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另一方面,线下展的现场服务需要非常好的组织管理、专业化的场馆建设、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要统一协调的中央指挥中枢,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使广交会线下展的组展水平更加专业化。
据介绍,本届广交会还将鼓励研发创新并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绿色办展水平。
广式服务:将提供安全、整洁、畅顺、暖心的城市服务
发布会上,广州市副市长谭萍介绍了广州市为本届广交会在城市服务保障方面所做的准备。据介绍,广州作为广交会的东道主城市,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挂帅的城市服务保障小组,全力以赴地为广交会提供安全、整洁、畅顺、暖心的城市服务。
为做好广式服务,营造宾至如归的环境,广州在铁路方面,每天安排33班高铁往返香港,同时海运部门还将开通琶洲港澳码头服务客商。此外,还加大了市区公共交通的运力投放,加密地铁频次,每日安排不少于2000辆出租车、网约车,重点保障展区周边的交通,并提供了1.5万个临时停车位。据悉,在住宿餐饮方面,广州加强酒店价格及食品安全的监管,严控坐地起价,确保食品安全,让广大客商住得安心、吃得放心。在便利服务方面,在展区设置知识产权投诉站,组建了20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出台了15项通关便利措施。同时,在口岸可以办理落地签证,为展会提供高效服务。
为加大文旅供给,展示千年商都的魅力,广州将以灯光展示、无人机表演等“科技+文化”的方式,对来自全球的客商表达城市的热情,还将在市内景点、商场等场所推出专属的优惠活动,组织多条特色旅游线路,为广交会的客商带来丰富多元的文商旅体验,呈现广州市民的热情好客,展示千年商都的独特魅力。
为发挥资源优势,助力广交会高质量发展,谭萍表示,“我们利用广州的友城资源,向全球102个友好城市发出了邀请,组织世界五百强、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独角兽等企业参展,助力广交会打造产业科技博览会”。据介绍,在广交会期间,广州将举办第九届广州投资年会,邀请广交会的客商出席,来丰富广交会的贸易投资双平台功能。
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月4日上午,广州市召开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听取近期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安全隐患防范化解工作。市长郭永航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排查整治各行业领域安全隐患,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重要要求,压实地方领导、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法监管,较真碰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聚焦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水上交通和渔业船舶、工贸、城镇燃气、自建房、旅游设施、公共场所人员聚集安全等重点领域,落实防范措施,毫不松懈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聚焦城中村消防、用电、燃气使用安全等重点,加大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从严从细从实抓好近期“三防”工作。要高度警惕做好清明期间火灾防控,加强家庭祭祀和森林防火宣传提示,提醒群众文明祭拜、防范火灾。要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加强极端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强化对水务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旅游景区的排查管控,做好涵洞、隧道、下沉式立交等重点部位的防范措施。要强化应急救援准备,加强安全应急实战演练,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信息报告制度,预置备勤力量、社会救援力量和救援设备。要加强工作预警和防灾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增强避灾避险意识,全力守护群众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市领导陈勇参加会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