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贯彻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主动担当勇作为。坚决扛起河湖生态司法保护的政治责任,不断探索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的最佳结合点,切实凝聚起河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合力。二是坚持务实创新,找准重点同发力。不断完善动态监督体系,坚持边治理边总结,确保标本兼治、长治长效,推动“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坚持同向共赢,凝心聚力共推进。依托“河湖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实施意见,把检察法律监督职能与落实河湖长制更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目的的一致性,强化资源共享、职能互促、信息互通,形成河湖公益保护合力。2023年,石井河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支流水质不断向好,1-2月石井河19条支流水质全部消除劣Ⅴ类,其中横海头涌、新市涌、石马涌、同德围涌水质达到Ⅲ类。
广州深入挖掘丰富的诗词文化资源 大力推动“诗词之都”建设走深走实
国家一级演员郭东文演绎《广州塔赋》
木棉花开,珠水徜徉。
这个春天,广州正用触动人心的诗歌,温暖这座诗香馥郁的千年商都。
湾区诗会、“广州诗词之夜”系列活动、木棉文化节诗歌征集、珠江儿童诗歌奖、系列诗歌征文、评奖……广州深入挖掘丰富的诗词文化资源,繁荣广州诗歌文化,创新活动形式,相继举办了多场精彩纷呈的诗词活动,大力推动广州“诗词之都”建设走深走实。
名家热议“诗词之都”:诗意花城,有诗为证
“流花越秀花为绮,海珠桥下珠江水。可惜游子难久留,辜负名城岭南美。”
这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写下的关于广州的诗。对于广州打造“诗词之都”,叶嘉莹表示,广州是岭南的文化中心,也是诗词文化的重镇,希望广州真的能够成为鲜花之都、诗词之都。
“希望诗词真正能走入公众生活,并且在广州的文化建设,特别是提高人民精神生活的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坦言,广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悠久的诗歌文化传统,再加上广州多年来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诗歌文化建设,具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
广州是南方的诗词重镇,自古以来诗词文化繁盛。《诗刊》主编李少君认为,广州的诗词文化具有多种特点。“第一是本土诗词文化繁荣;第二是大量的著名诗人都曾在广州留下诗词作品,岭南派诗词更是在诗词界声名赫赫。”他进一步指出,当代广州致力于打造“诗词之都”具有深厚的基础,具有广泛的作者队伍,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瑰宝,名家对于广州打造“诗词之都”的寄语令人振奋,广州自先秦以来雄厚的诗词文化底蕴,更是让诗意花城实至名归。
作为岭南文化高地,广州自古人杰地灵,涌现出大量优秀诗人。以汉代杨孚为始,以唐代张九龄,宋代崔与之、李昴英为兴,以元末明初南园五子、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为盛,以晚清丘逢甲、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为继,诗人灿若星辰,诗话趣事俯拾皆是,创造了丰富的诗词文化。近现代的广州,是英雄之城、浪漫之都,诗词雅集更是广州的文化习俗之一。从黄节、朱执信,再到陈永正、刘斯奋、汪国真、杨克……诗人、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震动了整个中国近代诗坛。
打造“诗词之都”,是广州弘扬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的时代亮点。2023年,广州将立足广州诗词文化底蕴与基础,进一步弘扬诗词文化,建设诗意花城,用诗歌“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倾力打造诗词品牌:大湾区诗香馥郁
春光冉冉,惠风和畅;兰香馥郁,诗意盎然。
3月16日晚上,湾区诗会之“兰之猗猗”诗乐会在广州兰圃公园优雅绽放,这场在以兰花为特色的兰圃举办的“兰之猗猗”诗乐会,以兰花为引子,诗词与雅乐相辅相成,形象生动地传达中国品格、中国意象、中国精神。
2022年,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印发《广州市打造“诗词之都”工作方案》,提出打造“诗词之都”,创建“诗意花城”。随后,一大波品牌活动紧锣密鼓地举办,一大批诗词力作重磅推出,为广州“诗词之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2022湾区诗会之上巳节雅集”惊艳南国,在广州荔枝湾涌、荔湾湖公园举办。广州众多诗人济济一堂,以一颗敏锐的诗心,捕捉花城春日浪漫的诗意。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文塔下,诗人们有感而发,即兴赋诗,歌咏新时代新气象。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湾区诗会”之延河珠水吟诵会为广大市民群众奉献了声情并茂、诗意馥郁的文化活动。
去年7月23日,时逢大暑节气,“湾区诗会·诗意增城”活动盛大举行;七夕之夜,广州在楠枫书院及广州购书中心举办了诗词雅集、七夕之夜诗词朗诵活动,让这座古老城市满载浪漫气息……
“广州诗词之夜”系列活动,邀请到赵松元、曾大兴、张海鸥、董上德、张洲等学术名家、大师普及古典诗词知识,内容囊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带领观众赏析领略诗歌文化,营造城市诗意氛围。
“诗词之都”硕果累累:千年花城诗情洋溢
自2022年以来,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大力推进广州本土诗歌创作,编辑出版建设“诗词之都”诗丛,隆重推出陈善壎、张海鸥、高旭红等人的传统诗词作品个人专辑和黄礼孩、陈会玲、梁智强等人的新诗个人专辑,展示广州本土诗人的创作成果。
诗词创作也在广府民间开花结果。广府诗人、学者雍平脍炙人口的《广州塔赋》:楚目舒迟,览山川之胜状。蛮腰绰约,立城郭之高标。玉带横沙,金琶浮水……四六骈文以清丽的诗句,再好不过地抒发出了当代广州人的情怀。一首《广州塔赋》破圈文学界,甚至优酷还专门将《广州塔赋》改编成流行歌曲。
著名诗人、广州市作协副主席黄礼孩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新诗研究中心颁发的“2021年度十佳华语诗人”称号。著名诗人冯娜的组诗在《广州文艺》《诗潮》《广西文学》刊发,获得“元鼎杯”现代诗歌创作大赛一等奖。
2022年,广州多位诗人的作品被选入数十种全国性的年度诗歌选本,诗作得以广泛传播。其中,杨克、郑小琼、冯娜、杜绿绿、安然、梁智强等人的诗作入选《2022年中国诗歌年度精选》。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著名诗人杨克表示,广州是一个诗意栖居的生活化、市民化、人性化的城市,它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助力涌现很多优秀的诗人及作品。
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日前,广州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审议关于推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关文件稿,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林克庆主持。
会议强调,“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加快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着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政治担当,按照省委“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要求,全力实施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当好全省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和表率。要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科学精准、分类施策,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和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建设,更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支持省内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加快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要增强镇街联城带村功能,依托市场化力量,整合用好我市在工业制造、物流商贸等方面优势,提升经济强镇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提高全市发展协调性和整体竞争力。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稳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加强传统村落、古树名木等保护利用,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塑造岭南特色乡村风貌。要强化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治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健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线”管控体系,科学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力推进城中村综合治理改造,推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城乡要素双向高效流动。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市指挥部及办公室、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作为,优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强化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形成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的强大合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