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九次全体会议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黄坤明王伟中林克庆孟凡利出席
5月8日上午,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九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听取我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省委书记、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黄坤明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王伟中,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林克庆,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孟凡利出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近年来我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关进展情况,审议了《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听取了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合作平台建设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汇报。省直有关单位书面汇报了有关重点专项工作情况。
黄坤明指出,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主动协同香港、澳门做好谋划和落实工作,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拓展规则机制“软联通”,持续深化产业科技合作,加快建设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深入推进民生领域合作,较好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们立足新阶段认真研究谋划大湾区建设,坚持把规划抓在手上、把项目落在地上、把未来融在路上、把百姓记在心上,携手港澳加大力度向前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
黄坤明指出,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深刻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自觉用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行稳致远。要深入领会把握服务“一国两制”大局的一以贯之的重要要求,始终着眼“一国两制”推进大湾区建设,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增强港澳同胞对国家的向心力和“一国两制”的认同感。要深入领会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以贯之的重要要求,切实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大湾区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三地综合优势,推动大湾区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引领、支撑带动作用。要深入领会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以贯之的重要要求,把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牵引带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广东和大湾区的发展实践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和显著优势。
黄坤明强调,要深入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全新定位,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要深刻认识这一定位标明了大湾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任务,自觉把大湾区建设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推动,落实好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要任务,更好服务“一国两制”大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要深刻认识这一定位标明了大湾区建设的优势、高度和方向,充分发挥大湾区交通区位条件好、国际化程度高、经济活力强、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要素集聚等优势,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大湾区的广阔空间、无限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要深刻认识这一定位标明了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路径,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出路、唯一出路,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在世界湾区中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黄坤明强调,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高水平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抓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率先取得新突破,重点加强与港澳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在科技创新、要素市场化、投融资、营商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研究推出更多改革举措,不断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要抓经济纵深拓展,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强化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重大战略的联动发展,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深耕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持续拓展“朋友圈”,巩固“引进来”优势,塑造“走出去”优势。要抓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对接用好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携手港澳抱团出海,用好三地重大展会平台,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要抓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合作平台建设,用足用好中央政策利好,加快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更好促进粤港澳合作发展。要抓全方位互联互通,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极点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全方位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和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建设,打造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推动深化民生领域合作,高水平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黄坤明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省领导小组要牵头抓总,谋划重大工作、解决重大问题,省大湾区办要发挥统筹协调和督办、考核作用,珠三角九市要扛起主阵地责任,粤东粤西粤北各市要找准融入大湾区的切入口和着力点,共建共享大湾区。要落实好年度工作要点各项任务,结合主题教育深化调查研究,谋划推出一批新招实招硬招。要加强宣传推介,讲好大湾区故事,携手港澳面向重点国家开展联合招商,不断增强大湾区的影响力、吸引力。要凝聚各方力量,营造人人支持大湾区、人人参与大湾区的良好氛围。
王伟中强调,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新的战略定位,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携手港澳加快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和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推动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湾区标准”等工作取得更大突破。要加快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三地创新资源协同,持续推动科研资金、仪器设备、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高效便捷跨境流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要大力推进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吸引更多澳人、澳企到横琴合作区发展,进一步优化前海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统筹省、市、区各方资源力量推进南沙开发建设。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抓好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办好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全球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省领导陈建文、张虎、王曦、张晓强、肖亚非、张少康、张新、吕玉印、陈良贤、郑轲,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专项小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政府横琴办及广州、深圳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5月4日,人民政协报第03版刊登了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广州市委会主委、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署名文章《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由之路”》。
原文如下: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再提“科技”,明确要求广东在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视察广东,多次深入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对广东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寄予厚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指引和亲切关怀下,广东在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了生动实践,成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迈上新征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我们只有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充分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北京、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才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新担当新作为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由之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以“创”的劲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探索不同区域分工合作的层次化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东西部科技合作由“点对点支援”向“体系化布局”转变,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创新发展格局。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构建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体系,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创新产出水平“双提升”,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打得更稳更牢。探索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从跟随式的逆向创新转向引领式的正向创新,实现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以“闯”的精神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优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健全“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机制,成体系突破集成电路、工业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深海深空等新赛道,推动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努力赢得创新周期“先手棋”。完善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产业创新支持体系,优化“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持续推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让创新“火车头”的驱动力更加强劲。
以“迎”的姿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要立足自主研发,也欢迎国际合作。”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粤港澳大湾区等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努力扩大国际“朋友圈”。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探索联通港澳、接轨国际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推动人、财、物等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流动。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问题,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合作交流,面向全球引才聚才,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研究部署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5月8日下午,广州市市长郭永航主持召开市政府全体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工作要求,研究部署2023年市政府系统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市政协主席李贻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绍文出席并讲话。会议还开展了集体学法活动。
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市政府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情况的报告。2022年市政府系统各承办单位共办理建议提案1008件,今年截至目前,共收到建议提案1059件,均已完成交办。郭永航强调,市政府系统各单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办理建议提案作为年度重点任务,认真落实“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的工作要求,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体现到政府的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要聚焦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加快好转、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增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重点领域,以建议提案高质量办理推动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沟通协调,强化跟踪问效,坚持系统观念,做到办理一件建议提案、解决一类突出问题、改进一个领域工作、完善一方面制度机制,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李贻伟表示,市政协把助力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和总抓手,始终把协商贯穿提案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之中,通过提案推动工作、促进问题解决。希望市政府系统各单位加强协商、明确责任、完善机制,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确保有序有效、按时保质完成办理任务。于绍文表示,代表建议是国家机关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希望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强化全链条办理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以代表建议工作的高质量来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市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就《广州市依法行政条例》《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作辅导报告。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提升,不断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市领导张锐、赖志鸿等参加会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