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印发推进绿美增城生态建设实施方案
日前,增城区印发《广州市增城区推进绿美增城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区完成森林提质增绿24.08万亩,其中优化提升森林质量23.2万亩,新增森林面积0.88万亩,建设森林步道150公里的建设目标。到2035年,全区森林质量显著提高,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建成,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成为增城亮丽名片,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增城新篇章。
《实施方案》包括九大重点任务:一是积极参与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申报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建设项目,推动农林产业园延伸产业链,持续挖掘特色农林园区,加强园区专类游赏与科普园艺教育系统建设;加强与华南植物园的深度合作,认真履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完善体系建设,助力申报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建设项目。二是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混交化6万亩面积改造,优化残次林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提升面积3万亩;对2012年以来不合理布局的阔叶混交林进行抚育,抚育面积7.2万亩;对生长较好的平均胸径20厘米以上的林分进行大径级森林培育,培育面积6.7万亩;调整重点景观区域次生林的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建设复层彩色森林面积0.3万亩;优化城乡绿化空间布局,扩充绿色生态网络,增加防护林面积0.88万亩。三是实施城乡绿美家园提升建设工程。实施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新增绿地面积0.3075万亩,各镇街增加不少于1个社区公园、2个口袋公园等各类公园,增江两岸、荔湖周边、高快速路两旁、立交桥等开展立体绿化建设2万平方米;持续开展乡村绿化美化,新增绿化面积0.873万亩,每年打造9个以上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工程;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建立遗留矿山现状台账,分类施策进行生态修复,让山体重披绿装、重展绿颜。四是实施自然保护地建设提升工程,推进保护地整合优化。完成10个自然保护地的设立、勘界立标、总体规划编制等工作,重点加快南香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报审、勘界立标和各项设施建设;提升保护地游憩服务功能,建设150公里森林步道,完善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白水仙瀑景区、太子兰溪森林公园和南香山森林公园配套设施,打造白水寨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创建南香山自然公园生态旅游品牌;开展湿地现状调查和湿地保护规划编制,打造荔湖湿地、湖心岛湿地公园和官湖湿地3处重要湿地,在新塘镇、石滩镇、正果镇、派潭镇各建1处小微湿地。五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工程。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完成水鸟生态廊道增城区建设任务111亩,重点推进湖心岛水鸟生态廊道节点质量提升工程、湖心岛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以及荔湖街水鸟栖息地生境修复;加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开展水松、格木等野生植物保育、复壮4处,在兰溪森林公园、大封门森林公园、太寺坑森林公园等设立监测点13个;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2027年前完成松材线虫病防控50.11万亩次、薇甘菊防控9万亩次、红火蚁防控0.25万亩次,2025年前完成仙村镇疫点镇的拔除任务;完善森林防火设施体系建设,推进消防蓄水设施(桶)、生物防火林带和森林防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水灭火”装备器材标准化,强化新技术应用,提升森林火险预警、火情实时监测能力。六是实施景观绿廊提升美化工程。优化交通干线、河流沿线森林质量及景观林带品质,培育季相明显、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系统稳定的景观廊道1.6万亩,对广汕公路(增城段)、广惠高速(增城段)等181公里林带进行补植乡土阔叶树种;提升绿道、碧道森林景观,新建绿道22公里,共建成绿道624公里,新建碧道102公里,共建成碧道250公里以上。七是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工程。完善古树名木保护体系,发动热心企业、人士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迁移、破坏古树名木行为;开展古树名木复壮和资源补充调查,对23株濒危古树名木开展抢救复壮,新增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管理;建设古树公园、古树乡村4个,集聚保护、休憩、科普宣教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八是实施绿美增城美丽经济工程。壮大花卉苗木林果产业,打造仙村镇仙进奉荔枝、中新镇乌榄等特色林果产业综合体,在中新镇和派潭镇建设0.2万亩、0.1 万亩油茶林,构建现代农林产业体系;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业,打造3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创建派潭镇绿美经济示范区,积极推动森林生态价值转化;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成龙头企业4家以上;推动林业碳汇交易,把林业碳汇转换为经济收入;编制增城区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与华南植物园、各级林业产业协会共同探索发挥区域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九是实施全民爱绿护绿植绿工程。持续开展义务植树,每年至少组织一场大型植树活动,深入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扎实完成绿化造林任务,高标准建设义务植树示范点或主题林;广泛开展爱绿护绿宣传活动,提高绿化宣传影响力;挖掘绿美增城文化价值,建成2个自然教育基地、开发自然教育品牌。
此外,《实施方案》还明确提出完善规划体系、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体制机制等支撑体系,以及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部门协同、加强宣传培训等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实施。

5月4日,增城区副区长张英智率队到增城区多家企业开展“增城工匠”——制造业技能人才专项调研。增城区人社局主要领导和有关镇街负责人参加调研。
当天,张英智一行先后到广州提爱思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超视界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制造业技能人才专项调研,并与各企业座谈。张英智表示,增城以“制造业”立区,服务企业、留才用才是实现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之一,要紧抓广州科教城项目机遇,深入实施“广东技工”工程,进一步深化增城区产教融合发展,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缩短人才“供”“求”距离。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共建实践平台和培训基地,为企业定向培养亟需人才,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错配、季节性缺工等困难,全力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更优环境。要立足打造“增城工匠”品牌,通过组织职业资格认证、技能评选活动,促进本地人才存量不断升级,确立公平合理的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
据了解,该项调研工作于3月29日展开,截至5月4日,已走访增城区内8家规模五亿至十亿元企业。调研工作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人才发展现状及企业人才需求,精准解决难题,助力企业发展。
(图:海龙街道凤池社区党支部开展爱心探访慰问活动)
(图:探访慰问社区残疾家庭、独居老人等)
为强化“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打造“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共驻共建”特色社区品牌,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5月5日下午,海龙街道凤池社区党支部联合街道社工站开展“党建引领和谐社区志愿行”爱心探访慰问活动。
在慰问过程中,社区党支部为走访的家庭送上慰问品,并与他们进行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其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普及健康知识,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健康,提醒注意水电、燃气安全,鼓励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凤池社区党支部此次探访慰问活动为社区残疾家庭、独居老人等在情感上送上了温暖,并给予了精神上的鼓舞。下一步凤池社区党支部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居民群众服务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贴心服务,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