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精四品 优质均衡
一图读懂禅城区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
5月9日,2023年禅城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发布禅城区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方案有哪些亮点?带你一图读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前实现:
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教研体系更加完善,各镇(街道)、各学校之间教育发展差距显著缩小,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特色、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全区教育事业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主要任务
实施“四精四品”计划
实施“精致环境 品味校园”计划
1.实施学前教育“扩容提升”计划。
●公办学位扩容工程,到2025年前实现“5085”普惠目标。
●优化办园条件。
2.实施中小学“活力优校提质”计划。
●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十四五”期间新改扩建13所学校,增加26370个学位。
●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3.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建设。
●推进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设1所以上符合国家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
●完善随班就读服务体系。
4.实施“护眼亮睛”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学生视力健康水平,力争三年内全区学生近视率下降2%以上。
5.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环境陶冶功能,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实施“精英团队 品位教育”计划
1.完善优师引进机制,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2.实施优师培育工程。实施学前教育优师培养计划,加快专业化人才成长;完善幼儿教研协同体系建设;实施义务教育通济优师培育计划,发挥“三名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推动中小学校教师学历水平达标;开展“555”名师培养工程,培育5名以上卓越校长、教师,50名以上教育领军人才,500名以上市、区级“三名人才”;实施特殊教育全员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普通学校教师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配好校(园)长、教师队伍和教研队伍。
4.完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
实施“精准教学 品质课堂”计划
1.构建“自主高效”课堂。转变教学方式,落实新课程理念,分学科制定课堂教学基本规范、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基于课程标准,在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打造一批精品课例;聚焦核心素养,各学科推广 2~3 种课堂教学模式,引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运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教学。
2.建立联片(区)教研机制。设立祖庙、石湾、张槎、南庄4个教研片区,由专兼职教研员领衔,建立公民办学校一体化的联片(区)教研制度,完善四级教研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素养比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教育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育人环境,真正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4.优化教育质量评价。制定区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完善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机制,促进精准教、个性学,提高教育质量。
5.推进家校协同育人。
实施“精品课程 品牌学校”计划
1.推动学前教育课程优质特色发展。以佛山“非遗”资源为切入口,2025年前,打造12~15个学前教育集团(培育1~2个省内知名优质特色学前教育集团,10个以上本地优质特色学前教育集团)。
2.建设义务教育特色课程。积极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的实施途径和有效办法,引导学校集中资源突出优势打造特色品牌。
3.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2023年,扶持一批学校创建佛山市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双高”特色项目。推进普职融通办学模式改革,支持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合作办学。
4.实施“五一”特质优教计划。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以提升学生健康水平、艺术素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实施“五一”特质优教计划——掌握5项艺术、体育、劳动(各 1~2 项)等方面技能,精通1门本土传统技艺(武术、陶艺、剪纸等)。
5.建设紧密型教育集团。优化禅城区办学模式,建设5个以上紧密型教育集团。建立完善的集团理事会议事决策制度,以集团核心校为龙头,盘活集团成员校资源,达到快速“扶小、扶弱、扶新”的效果。
6.打造特色品牌学校集群。落实传统文化进校园,加大学校特色项目培育力度。扶持佛山市实验学校等一批学校建成教科研基地学校,辐射带动全区同类学校共同发展。
统筹最强力量 投入最好资源
昨日,禅城区高规格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图为禅城区教育建设项目启用启动仪式。
禅城向教育发起新一轮攻坚战!
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等“1+N”系列政策出台,禅城区政府与华南师范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佛山一中附属学校、华英学校附属小学签约落户禅城,爱心企业捐赠1000万元支持教育事业……昨日(9日),禅城区委、区政府高规格召开2023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管雪,禅城区委书记严冰、区长盘石出席会议。
大会以“奔跑兔”姿态晒出一批成绩单,以“夺锦”的魄力亮出一系列新招、实招,吹响了各部门、各镇(街道)、各学校比学赶超、攀登教育高峰的冲锋号。
这是禅城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补齐教育短板,回应民生关切,构建与“佛山之心”地位相匹配教育水平和推动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而吹响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未来,禅城教育事业如何继续争先领跑?现场,严冰代表禅城区委、区政府许下一份庄严的承诺,向外界释放出大抓教育的信心和决心。“禅城区委、区政府将始终把教育摆在重中之重,倾注最大关注,统筹最强力量,投入最好资源,要把教育办好。”
立足全局看教育 放眼长远办教育
教育是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更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本次大会是继去年5月禅城区教育大会举行一周年之际,禅城再次召开的高规格教育工作会议。
一年过去,禅城教育现状几何,交出了什么样的答卷?
再获一批国家、省级奖项;争取到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省首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个省级创建示范项目;教研资源下沉、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及教育领军队伍培育等三个市、区共建项目成效显著;完善党委教育工作领导机制、优化教师激励机制、创新教育督导体制机制等四项教育改革工程有序推进;优化无纸化招生服务、实施中小学“清凉”工程、45所学校开设营养早餐(课间餐)试点服务等五项教育民生项目落地开花……会上,禅城区副区长何海虹用一个个指标、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举措,全面回应民心所向。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过去一年禅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有力证明,背后离不开高屋建瓴的教育顶层设计,更离不开财政在教育领域的大力投入。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禅城教育依然连续成为财政第一大支出,投入真金白银新增公办学位和普惠托位9000多个,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数据显示,尽管在“三公”经费压减的背景之下,去年禅城教育支出仍然实现逆势增长。“我们坚持政府自己可以苦一点,但不能苦教育。”严冰如是说道。
事实上,禅城教育资源持续加码的背后,既是国家意志,也是人民期盼,更是禅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打造“佛山之心”、建设“六最”现代化禅城的使命担当和应有之义。
教育事关民生,更关乎城市发展。立足佛山万亿GDP、千万人口新起点上,禅城要成为具有辐射力、影响力和集聚力的“佛山之心”,迫切需要聚人、聚财、聚消费、聚高端服务。而在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禅城下定决心、下大力气,大抓教育,不仅是回应民生关切,更关系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城市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在抓发展。
直面“四问” 以争先之志夺标之策掀起新一轮改革
禅城教育很好,但短板又在哪里?
“禅城教育纵向对比进步不少,但横向比依然有差距。”大会上,严冰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禅城教育事业整体形势。
面对目前教育发展现状,严冰一连发出四个追问?
一问:为什么我们每年对增加多少学位如数家珍,但普通老百姓上学难的焦虑却没有明显改观?
二问: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却仍然感觉很乏力,禅城教育提升竞争力从哪里寻求突破?
三问:禅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是不是可以有更大作为?
四问:如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禅城教育的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禅城成为中国改革先行的前沿阵地,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先锋区。尽管既往成绩耀眼,但面对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痛点,禅城也非常清晰地看透自身短板。
何海虹表示,这种短板集中表现为“五困”,分别是学位供给之困、队伍活力之困,标杆品牌之困、优质均衡之困和体制机制之困。
如何走好禅城教育“破局之路”?踏实务实的禅城教育人,坚定地选择简单而务实的解决办法:直面“四问”,瞄准发展“五困”,对症下药,逐个击破。
为此,禅城提出“五字战略”,分别以“高、优、攻、立、燃”一一对应“五困”。
破解优质均衡之困,禅城将全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发布《禅城区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快实施“精致环境 品味校园”“精英团队 品位教育”“精准教学 品质课堂”及“精品课程 品牌学校”等“四精四品”计划,致力将禅城打造成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样本。
破解体制机制之困,禅城将优化办学体制,制定《佛山市禅城区办学管理体制优化方案》,聚焦完善“一级办学、区镇(街道)协同”的办学管理制度,优化“区级统筹、分级负担”的经费投入制度、优化教育治理制度等内容,突出集成发力,推动各条块、各部门的力量和资源集成起来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破解学位供给之困,禅城将加快实施建校攻坚行动,通过扩容挖潜建项目、创新机制强统筹及拓宽思路整合力量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扩大优质公办学位供给。力争今年建成3个项目,增加学位0.51万个。
破解标杆品牌之困,禅城发布《禅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五一”特质项目创强争先工作方案》,在全区划定高水平特色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培育项目三大赛道,鼓励各校立竞标争先之志,兴比学赶超之风,成赛龙夺锦之势,加快树立禅城教育标杆品牌。
破解队伍活力之困,禅城将通过“教育铁军”锻造行动,优化教师激励机制,健全教师荣誉制度等创新举措,最大限度调动教师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点燃教师队伍激情。
盘石表示,禅城干部必须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刮骨疗伤”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豪气,在优化办学管理体制上取得新突破,在创新学校建设模式走出新路子,在教师队伍培养上搭建新平台,在教育品牌塑造上取得新进展。
“锚定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这一目标,要以争先之志、夺标之策,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全力以赴加快禅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严冰表示,接下来,要突出全面优质,全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要突出固本强基,千方百计增加优质学位供给。要突出集成发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要突出开放合作,广泛链接优质教育资源。要围绕锻造一流教师队伍、卓越校长队伍、过硬教育行政队伍,纵深锻造“禅城教育铁军”。
重塑镇域竞争新体系
借梯攀高打造“五好”教育禅城样本
当前,禅城教育正面临着周边地区“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激烈竞争态势,稍微放慢脚步或者迟疑一步,就有可能沦为“追兵”。
在这场大会上,禅城还有一大任务:带动各部门、各镇街以及263个学校、幼儿园,一起融入竞标争先、赛龙夺锦、百舸争流的大潮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擂响战鼓,以推进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佛山“五好”教育新形态禅城样本。
过去十年,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域下,禅城率先实施了以区为主的一级办学一级管理体制,推动全区教育均衡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多年过去,禅城教育的体量已增长1/3,管理力度、投入机制以及各界支持力度逐渐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新步伐,体制机制亟须优化。
在此背景下,重塑镇域教育竞争体制和动力体制成为关键一招。为此,禅城提出要因时因势优化办学管理体制,稳步推进“一级办学、区镇(街道)协同”的办学管理制度改革和“区级统筹、区镇(街道)分担”的经费投入制度改革,压实镇(街道)责任,激发属地力量,重塑禅城教育发展新优势。
“改革虽有阵痛,但不改则必然长痛。”严冰表示,各镇街要多打大算盘、多算全盘账,属地教育办好了,必然能极大地反哺属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会现场还举行禅城区人民政府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暨实践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今后,双方将聚焦共建教育领军人才与区域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及标杆学校建设与区域教育品牌锻造项目,共同打造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禅城样本。
“关起门来搞教育,必然落后于时代。”严冰表示,在广泛链接优质教育资源方面,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寻求支持合作、主动争取优质资源加持,主动争取上级支持,借梯攀高。同时强化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为禅城打造高质量的教育注入新动能。
本次大会再次把聚光灯照向了广大校长和教师,18位校长代表纷纷表态,立下“军令状”,承诺将全力以赴推动禅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禅城大抓教育的强烈信号,让教育界人士倍感振奋,进一步提振了信心、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佛山一中副校长范自军说,佛山一中立足禅城,辐射全市,要在学校治理、办学质量上做全市基础教育的领航者和示范标杆。
管雪希望,禅城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和督导改革,用好资源加快构建“五好教育”新形态。该局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支持禅城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年前,禅城召开了一场力度空前的全区教育大会,打响了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改革的冲锋号。如今,禅城再一次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亮出一系列可操作、有指标实招,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与使命感,朝着“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奋楫再出发。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相信,在探索中进取、在创新中超越、在竞标中争先的禅城,对教育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指向未来的大江大河。
正如严冰所期许的一样:“如果有一天,我们说禅城真正成为‘佛山之心’,那一定是打响‘学在禅城’教育品牌的时候。”
禅城高质量教育事业的强势崛起,未来可期!
昨日,中国·张槎针织服装产业链招商大会暨亿锋数智产业园开园仪式举行。图为企业进驻签约仪式。
亿锋数智产业园。
昨日(9日),备受瞩目的“数智赋能 织梦张槎”中国·张槎针织服装产业链招商大会暨亿锋数智产业园开园仪式举行,面向全球龙头“挂榜招商”,向外界释放“坚定发展纺织产业”的强烈信号,共绘“织梦张槎”的高质量发展蓝图。
作为全国针织名镇的张槎,目前正全力推动传统针织产业从中间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把产业小镇建设成纺织服装研发、生产、展览、销售、总部经济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禅城区副区长李健荣表示,在针织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张槎具备优越的条件和巨大的潜力,未来要通过所有“织梦人”的共同努力,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要素集聚,打造万众瞩目的“织梦小镇”。
产业强基 40年来发展势头强劲
当日招商大会在亿锋数智产业园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50多家涵盖原料、设计、生产、销售、贸易、互联网平台等纺织行业上下游企业参与。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大咖,张槎雄厚的针织产业基础是关键性因素。这个面积只有28.7平方公里的禅西小镇,却是中国规模最大、品类最齐的针织产业集群。
“世界针织看中国,中国针织看张槎”。过去40多年,张槎经济的发展史,一定程度上就是张槎针织产业的发展史。
张槎针织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包括佛山一针、二针、三针以及张槎的槎针等一批大型国有纺织企业聚集了大量纺织工业人才,加上各大棉纺厂和数量众多的服装厂,为张槎针织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纺织和陶瓷、电子成为佛山三大支柱产业。
20世纪90年代初,在张槎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沙沙”的纺线机声或织布机声,大大小小的针织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张槎针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一方面得益于一批大型国有纺织企业在此聚集了大量纺织工业人才;另一方面是40公里外广州中大布匹交易市场同步崛起,与张槎形成了“前店后厂”的产业配套格局。
自此,凭借着良好的质量、丰富的样式、更低的价格,张槎针织面料迅速挤入进口市场,此前分散的小作坊,也被一个个平地崛起的针织主题园区取而代之,生产规模得到迅速扩大。2002年,张槎被中国纺织协会授予“中国针织名镇”称号。
作为张槎针织发展的见证者,杨博在2007年前后常常从北京来到佛山出差跑业务,对塱沙路一带的“沙沙声”尤其印象深刻:“那些‘沙沙声’是针织车间里数万台大圆机同时开动的声音,就像是这个行业繁荣昌盛的奏鸣曲。”
张槎针织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统计数据显示,目前5800多家大大小小的针织企业遍布张槎全域,已逐步形成了涵盖纺织装备、面料生产、产品研发、成衣制造、销售贸易、服务平台等细分领域的完整产业链,从业人员约7万人,针织大圆机超过3万台,年棉纱交易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张槎还是全国最大的针织产业集群基地、全国最大的纱线交易聚集地和最大的丝光棉面料及丝光棉T恤的产业基地,针织面料辐射国内各大纺织品市场及美国、欧盟、非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针织产业“航空母舰”。
产业蝶变 过江龙纷纷落户催生产业链变革
深厚的产业基础,让杨博的身份悄然发生改变:2019年,央企中恒纺织交易市场(广东)智能仓储项目落户张槎,杨博任中恒纺织交易市场(广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随公司一同扎根于此,为本地针织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同时探索针织贸易平台化的转型之路,从针织产业的“旁观者”一跃成为“参与者”。
杨博告诉记者,张槎是中恒总部在北京之外的第一个落脚点,千里迢迢选择从北京来到张槎,为的就是离如此大体量的市场更近,以便更快地作出反应和服务,更好发挥出聚链的作用。
中恒纺织落户后,便以仓库和互联网为载体,打造集线上交易、仓储物流、代采代售、进出口服务、供应链金融等于一体的纺织行业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成立短短几年以来,中恒项目虽然只有不到30人,2022年却实现营收28亿元。
央企来了,一批“过江龙”也抢滩张槎。2014年,来自深圳的智布互联在张槎开启“互联网+针织”的发展模式。
智布互联以SaaS云ERP系统为基础,致力于打造纺织业的“云工厂”,一边承接服装品牌和制衣厂的订单,另一边连通纺纱厂、印染厂、织布厂,通过排单系统,组织系统内的工厂协同完成面料的生产与制作。加入该平台的纺织厂,年盈利水平提升了50%;制衣厂产品交付时间从45天缩短至7~25天,采购成本也节省了10%。
目前智布互联已经激活了张槎上千家针织企业的剩余产能。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智布互联的“朋友圈”迅速扩容,企业整体资产规模超过20亿元。
还有,国内领先的成品布交易平台——百布平台,也在张槎针织行业“搅动风云”,落户张槎华南创谷总部大楼以来,全力服务当地一批面料商,2022年纳税额超2500万元。
在中恒纱线交易中心、智布互联、百布平台的带动下,张槎针织产业产生了新的变革:传统企业纷纷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入了原料采购、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快速反应通道,生产周期压缩至一周内,为集群产业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当日大会上,主办方为中恒纺织交易市场(广东)有限公司等18家“针织服装行业突出贡献奖”企业授牌,表彰他们对行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深耕纺织服装产业的卓越追求精神。
产业跃迁 链动上下游聚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今年初以来,“制造业当家”号角响彻南粤大地,禅城提出要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为制造业当家夯实新基石。今后将加快构建高质量都市工业体系,打造佛山都市制造中心,重中之重是做优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实施陶瓷、童装、针织、不锈钢等传统产业提振行动,推动传统产业跃迁升级。
在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何永庆看来,针织产业对于整个张槎经济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今后要坚定不移地把针织产业做大做强,培育产业集群,升级和延伸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站在禅城重返制造业主战场的当下,今年,张槎提出打造八大片区,其中织梦小镇片区是针织产业转型的集中地。
位于张槎北部区域的织梦小镇,占地约6平方公里,依托张槎自身区位优势和雄厚的针织产业基础,整合现有的园区载体,丰富产业链条,完善环境配套,集聚专业人才,打造成高质量的针织服装产业基地、展贸交易平台,创意产业基地、智能仓储物流基地和设计研发孵化基地。
今后,张槎还将加强产业高端环节集聚发展,力促传统针织产业从中间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把产业小镇建设成集纺织服装研发、生产、展览、销售、总部经济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蓝图已绘就,行动正当时。禅城区针织服装产业链党委应运而生,于昨日招商大会上正式揭牌成立。该党委是禅城区及张槎街道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推进制造业当家的决策部署,依托全区特别是张槎街道针织服装产业基础、产业特点和产业优势而成立的党组织。成员单位现涵盖辖区内针织服装产业相关的企业、行业协会、园区、金融等领域党组织33家,服务针织产业“纱线布染服”上下游企业5800多家。
按照计划,该党委聚焦针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以实现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争第一、创唯一”的劲头,将通过开展“稳链、兴链、强链”行动,推动组织堡垒建在“链”上、协同发展融在“链”上、服务赋能抓在“链”上,促进链上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集聚、链上资源高效配置,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实现链上企业质量、效益、特色、创新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不断扩大禅城区针织服装产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打造千亿级针织服装产业集群注入红色动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更好地服务禅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新景 拼出更强产业版图拼出更好未来
新产业集群需要新空间来承载。今年,张槎正加大土地整备的力度,盘整更新两个千亩连片区,整备产业用地700亩。今后三年,每年要以100万平方米的目标推进都市工业载体建设,为“工业上楼”提供充足空间。
当日,张槎在招商大会上推出一批纺织产业载体,包括致力于打造“产业服务+物联驱动+高端制造”数智化产业集群的亿锋数智产业园,集童装研发、跨境电商、网红摄影基地、童装展示、产业配套、人才培训交流于一体的上朗创客科技园,能够满足大部分生产型企业的层高及荷载需求的顺盈嘉智能科技产业园,以及聚焦纺织行业,将打造为集产业研发、智能制造交易展示、金融服务、电商运营、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总部式产业园区的中恒纺织总部基地(中恒三期)等。
亿锋数智产业园于当日正式开园。该园区占地54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亿锋数智产业园董事长蔡景辉介绍,园区依托张槎完善的制造产业生态,致力打造成为全球针织面料快速反应、数字化智能制造、新材料研发、新技术运用等的产业基地。园区将以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技术等赋能入园企业快速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
“我们将坚持制造业当家,锚定高质量发展,精心做好园区运营及市场推广,全面夯实张槎在全国纺织行业的行业地位,致力为园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团结广大入园企业。”蔡景辉说,今后将把园区打造成为佛山产业园区新地标,成为佛山智能制造业的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展贸中心、资本中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日,6家优质企业分别签约落户亿锋数智产业园、中恒纺织总部基地(中恒三期)、上朗创客科技园、顺盈嘉智能科技产业园,总投资额达1.1亿元。租赁了亿锋数智产业园约1.3万㎡物业用于生产的佛山市帝蛙纺织有限公司,其董事长招润康告诉记者,经过10多年的发展,企业越做越大,今年准备在亿锋数智产业园开设3条生产线,200余台大圆机,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开年以来,经济的稳步复苏让我们企业生产经营重新焕发了活力,订单接踵而至。目前我们已经接到秋冬季产品的订单。”招润康对今年的经营目标充满信心。
李健荣表示,此次举办招商大会将为张槎针织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为禅城基于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城市中心的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战鼓再擂响,只为走向胜利。
今天的张槎,站在“制造业当家 禅西中心化”的重要战略节点,优势显著、生态优良、潜力巨大。我们期待,张槎拼出更强产业版图,拼出更好未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