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举办2023年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的通知
各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实施《“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生活,进一步调动全社会投身科学传播的积极性,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现组织开展2023年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根据全国科技活动周安排,结合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推荐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工作开展。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一)主办单位。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二)承办单位。
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大赛组委会由主、承办单位共同组成,负责统筹大赛各项工作。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承办单位,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二、参赛条件及作品要求
大赛面向广州地区的科普作者或机构征集作品。作品应拥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产权,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党的宣传工作方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密切围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品如涉及到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等法律责任,由推荐主体承担。若发现抄袭,一律取消参评资格。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科普微视频。
1. 包括但不限于青少年/老年科普教育等科普主题相关的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动画、动漫等。
2. 内容短而精,兼具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
3. 微视频作品时长2—5分钟,格式须为MP4格式,画幅比例16:9,分辨率为1080p以上,单个视频大小为100M—300M(字节)之间,高清视频优先。
4. 视频应由片头、正片、片尾三部分构成,片尾署名应体现作品的权属情况;视频中的文字应为简体中文,配音和解说使用普通话或粤语。
5.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完成的原创科普微视频,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及推荐单位均在广州。
6. 在省级、省会城市电视台,国内主流网络平台,主要科技、科普类网站,具有广泛影响的专业网站播出过的视频优先,需提供原视频播放网址。
(二)科普图书。
1.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通俗性、趣味性。
2. 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图文并茂,公众喜闻乐见。
3. 作品应具有原创性。
4. 丛书应为完成全部出版的成套作品。
5. 文字应为中文简体。
6. 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正式出版或再版发行的科普图书(含译著图书),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在广州。
(三)大赛品牌标志(logo)。
1. 以“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文字为基础,结合“广州市科技局”logo的风格进行大赛品牌标志图案设计、中文字体设计和英文字体设计,完整的标志作品须由文字加上logo或IP形象构成。
2. 参赛作品需体现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的科普文化价值,构思设计需特色鲜明,端庄大气,富有设计感和传播力;品牌logo设计或IP形象设计,需寓意深刻、识别度高,具有较强的美感,集标志性、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作品完整、品牌关联、创意独特、可延展应用、易于传播;IP形象设计需包含三视图(含:正面、侧面、背面)。
3. 参赛者须对设计作品的构思背景、设计理念和推广意义等内容作出文字说明和阐述。
4. 作品的表现手法不限,参赛作者需保留300dpi以上分辨率并可用于印刷生产的源文件以及矢量文件,需注意元素尽可能独立分层,以便后期编辑使用。获奖者须在活动结束后,向主办方提供源文件。
5. 作品不能对各国文化、民族、宗教或道德有任何侵犯。
三、大赛流程
大赛流程分为报名、资格审查、公众网络投票、专家评选等环节。
(一)报名。
符合参赛条件的个人或单位,按照通知要求完整、准确、真实地填报参赛相关信息,按要求投递参赛作品,并对所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报名截止时间:2023年6月6日24时。
(二)资格审查。
大赛承办单位对照参赛条件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查,确认参赛资格,确定正式进入大赛的作品。
时间:2023年6月12日前。
(三)公众网络投票。
大赛承办单位将经资格审查的作品上线至公众投票平台,由公众进行投票打分。网络得票数最高的科普微视频和科普图书,分别自动获评最具网络人气奖科普微视频和最具网络人气奖科普图书(各1部)。
时间:2023年6月25日前。
(四)专家评选。
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结合公众投票分数进行综合评分,按综合得分由高至低遴选出优秀科普微视频30部,优秀科普图书30部,大赛品牌标志(logo)3个,连同最具网络人气科普微视频1部、最具网络人气科普图书1部,经公示形成2023年广州市优秀科普作品榜单和大赛品牌标志一、二、三等奖。
时间:2023年7月10日前。
(五)推荐参与国家赛事。
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征集、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大赛推荐具体分配名额,组织专家根据作品征集要求,优中选优遴选作品向国家和省推荐。具体时间按科技部通知确定。
四、大赛评选规则
为确保2023年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公平、公正、顺利进行,提高大赛评选质量,特制定大赛评选规则。
(一)评选组织。
1. 由组委会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
2. 发动公众进行投票、分享,提高作品的传播力度。网络投票功能上设置防刷票机制;投票结果采用投票计分的排名法,计算出作品的投票得分。
3. 专家评选。
(1)科普作品:对参赛作品分组组织专家进行评分,每组由5-7名专业人士组成专家组,按照科普图书评审指标和科普微视频评审指标对作品进行定性量化评分,专家评分按80%、公众投票分数按20%计入综合评分,按综合得分排名高低形成榜单。
(2)大赛品牌标志(logo):组织邀请相关专家、组委会领导、媒体代表等组成评审团,结合公众投票分数对作品进行逐一评审,形成一、二、三等奖各1名。
(二)表彰奖励设置。
1. 对决赛评选并经公示后产生的“2023年广州市优秀科普作品”(30部优秀图书+30部优秀微视频)、“网络人气科普作品”(科普微视频、科普图书各1部)和“大赛品牌标志设计奖”(3位)颁发荣誉证书。
2. 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征集、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大赛推荐具体分配名额,组织专家根据作品征集要求,优中选优遴选作品向国家和省推荐。
3. 对入选“2023年广州市优秀科普作品”的优秀作品每部奖励5000元,由承办单位发放。
4.对大赛品牌标志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奖励,由承办单位发放。
5.面向本届赛事推荐参赛作品较多的推荐单位,设置“优秀组织奖”若干名,颁发荣誉牌匾或证书。
五、参赛方式及相关要求
(一)参赛方式。
可通过自荐或第三方推荐的方式报名参赛。如是业内专家个人推荐,需附专家签名的推荐信。个人参赛的应提供所在单位推荐信。
请市各有关单位和各区科技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协助落实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的宣传、征集工作,在本辖区内科研单位、院校及相关机构中广泛开展宣传赛事活动。有条件的区和单位可组织本地区科普作品征集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市活动。
(二)报送要求。
1. 科普微视频:寄送视频光盘1份(套);填报网络报名表(包含视频文件)(附件1);提交《2023年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报名表(微视频)》(附件2)纸质版2份(签名盖章)。
2. 科普图书:寄送作品15份(套);填报网络报名表(附件1);报送《科普图书网络展示要求》(附件4)电子版1份到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参赛类别与作品名称);提交《2023年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报名表(图书)》(附件3)纸质版2份(签名盖章)。
3. 大赛标志设计:填报网络报名表(含作品电子版)(附件1);提交寄送作品1份(套);提交《2023年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报名表(大赛品牌标志)》(附件5)纸质版2份(签名盖章)。
各推荐单位将作品统一收集后,按本通知投稿要求统一投递至指定地点(递交时请注明推荐单位名称)。
(三)其他说明。
1. 每个优秀作品授奖署名人数不超过5人,每个法人单位推荐作品不限,入选作品数不超过3个。
2. 每个获奖作品颁发一本获奖证书。奖励补助资金及证书由获奖者(单位)申领。
六、作品宣传推介
大赛组委会对参赛作品享有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等权利,并将选取优秀科普微视频用于包括制作VCR,在公共媒介上进行公益性宣传展映展播;通过广州市科技局官网/微信公众号、承办单位官网/微信公众号、大粤网等腾讯系宣传渠道、广州市公益宣传渠道及其他主流权威媒体平台联合进行作品展播。
结合全市重点科普活动的开展,进行大赛参赛作品、优秀作品的展示展播,向公众推介优秀科普作品,拟在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等活动进行重点参赛作品展播。
七、投稿要求
投稿邮箱:3097554880@qq.com。
邮件命名:科普微视频/科普图书/品牌标志+单位+姓名+作品名称
投稿地址:广州市下塘西路37号502室。
投稿作品恕不退还,请作者自行备份。
附件:1.2023年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网络报名表(图书、微视频).doc
5.2023年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报名表(大赛品牌标志).doc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5月11日
(联系人:刘宁、刘瑞祺,联系电话:83491746、83491553)
(图:常广明烈士父母讲述家风故事)
(图:烈属讲述景书全烈士的事迹)
(图:欧阳强烈士的照片)
烈士虽逝,遗志永存。对国家与人民,烈士们献出的是鲜血与生命,奉上的最炽热忠诚的赤子之心;而对最亲近的家人,烈士们展现的是令人怀念骄傲的身影,留下的是红色优良家风的传承。为展现烈士家庭优秀的红色家风、弘扬珍贵精神遗产,荔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联合站前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走访站前街道的烈属及烈士后人,传达党和政府深切的挂念与关怀,聆听他们讲述红色家风故事。
您的身影,成为了我追随的方向
常广明,汉族,男,河南省安阳县人,党员;1960年出生,1980年7月参加工作,就任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分局刑警大队民警,1990年7月4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华侨糖厂附近三岔路口追捕杀害民警肖杰的凶犯杨润华时,被罪犯杀害,记二等功。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常广明烈士的父亲常爷爷曾在铁道纵队服役多年,把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作风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在聊起儿子时,常爷爷滔滔不绝地描述起年轻时的常广明同志,一个懂事孝顺、爱国爱军的热血青年形象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我的这个儿子啊,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什么事情都不需要我们的操心,非常懂事有志气。”
常广明烈士壮烈牺牲的时候,女儿才三岁,在政府和家人的关爱抚养长大后,她进入公安学校就读,现就任于某公安岗位,常广明烈士的警号也得以重启,她以坚定的脚步追随着父亲“守护人民群众”的身影与使命。这种代际传承反映着红色家风的塑造与崇高精神的传承,不得不令人动容。
正直诚信,家风永存
景书全,1923年生,男,河北省景果人。景书全于1939年2月参加八路军,1955年进入湖南衡阳铁路公安十九师后勤医院工作,1965年医院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4医院后景书全出任医院副院长,于1967年12月26日在广州157医院不幸牺牲。
父亲牺牲时景阿姨才十一二岁,但景阿姨聊起父亲对兄弟姐妹们的教育时却是记忆犹新。景阿姨说:“父亲对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很严格,经常让我们参与劳动。以前家门口有一片自留地,父亲就让我们去种菜,种出来的菜就让我们送给街坊邻里和食堂。食堂师傅看我们经常送,有时候会让我们打多点菜回去。父亲每次回来看到餐桌多了菜,就知道我们又多打了,就让我们必须把饭卡拿回去给食堂盖多一个章,我父亲就是这么一个正直的人。”父亲的正直还体现在各种小事上,例如孩子没有好好排队,他也会把孩子拉回来,教育他们不许插队。
父亲的循循教诲也深深影响了他们对后代的教育,吃饭的时候小辈会等齐所有长辈才动筷;长辈碗里的饭吃完了,小辈也会主动去为长辈盛饭,有时候小辈甚至会争着去盛饭,将孝敬长辈视为一种荣誉。景阿姨说起父亲的往事时身体微微颤抖,能感觉到她对父亲无尽的思念,传承烈士遗留下来的家风家规,未尝不是对烈士最深的怀念。
弘扬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欧阳强,1894年生,男,字效暖,号翰生、俊湘、加攸,广东省中山县杭边麻子村人,中共党员,辽宁省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沟帮子支部书记,后任营口特支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委员等职。1948年4月26日,欧阳强在乐昌被国民党杀害,年54岁。
在欧阳强烈士家中客厅的大墙上,挂着欧阳强烈士的照片,光亮整洁的相框,蕴含的是家人对他的深深怀念。陆阿姨是已故烈属欧阳发的遗孀,是欧阳强烈士的儿媳,回忆起欧阳强烈士的事迹,陆阿姨如数家珍:“家公参加革命的时间很长。1925年,他就被派到沟帮子车站,建立了中共沟帮子支部,多次领导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并取得胜利……”“九一八”事变后,欧阳强烈士转入关内继续开展党的工作,之后即使面对国民党带来的生命威胁,他也奋不顾身地为党做宣传、组织工作。1947年10月被捕后,他在狱中仍表现着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的革命气节,面对毒刑拷打和残酷折磨,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通过烈士家属对欧阳强烈士的事迹的述说,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将传向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红色家风与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也在伟大事迹的口口相传中逐步构建与弘扬。
一人奉献,全家光荣
段景坡(曾用名:段福仓),1921年生,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冀南军区武工队队长。1944年冬,在南宫南运河桥一次反围剿战役中,骑马突围时壮烈牺牲。
段景坡烈士的外甥宋先生说,关于舅舅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小时候从外婆的口中得知的。“舅舅在1937年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百团大战等著名的战役。入伍之后,外婆只见过舅舅两回,可以说,舅舅把自己短暂却热烈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在崇尚英雄、关爱烈属的社会氛围中,为国牺牲的舅舅给全家人都带来了无上的光荣,外婆走到哪都会受到人们无比的尊重。宋先生还说,国家没有忘记每一个为国家利益而牺牲的英勇烈士,党和政府出台落实了各项优待政策,帮助烈士照顾好他们最亲的家人,让后代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烈士留下来的荫庇与福光。
一代英烈为国捐躯,代代儿女继承遗志,家国精神薪火相传。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红色基因在一个个红色故事中代代流传,凝聚成红色家风弘扬于新时代当中。老一辈革命家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格风范感染着后人,“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我们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珍贵的红色精神遗产塑造新时代的优良家风,为每一个后代留下最好的财富。
(图:文化公园举办《广州市公园管理规范》专题培训现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进一步推动公园高质量发展,5月12日文化公园举办《广州市公园管理规范》专题培训。本次培训邀请了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硕导、园林设计高级工程师程晓山老师,为单位全体中层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下属各公园管理人员授课。
课堂上,程晓山老师运用自己丰富的园林规划设计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系统讲解了旧版《广州市公园管理规范》五年来的实施情况、新规范修订的背景、依据和参考,重点对新修订的规范进行了解读。在授课过程,程教授分享了新规范修订过程中专家们各方面考量,详细讲解了修订的主要内容。老师专业丰富的讲解与公园日常工作息息相关,让学员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公园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次《广州市公园管理规范》的系统培训学习,对我单位公园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文化公园通过举办公园管理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实际工作,积极推动我区公园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