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街道公开招聘社区组织员公告
根据荔湾区编外人员管理相关规定,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荔湾区彩虹街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名社区组织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人数及岗位
本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组织员2名。
二、报考条件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立场坚定,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品行端正,公道正派,热爱党建工作。
(三)中共正式党员,熟悉党群工作,需有1年以上党龄。
(四)需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五)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一般情况下,初次聘用年龄男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年龄计算时间截至发布招聘公告之日止。
(六)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办公软件。
(七)同等条件下,具有广州市常住户口,在本街道、本社区居住生活的党员优先录用。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法律法规规定不宜招用的其他情形。
三、招聘程序
本次公开招聘工作按照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聘用等程序进行。
(一)报名
1.报名时间:5月17日至5月19日。
2.报名方式:网络报名。应聘人员通过网上报名,所有报名材料均要求提交扫描件,提交报名材料邮件格式名称统一为:考生姓名+报名社区组织员压缩文件包。报名电子邮箱:caihongjiezzb@sina.com。
3.报名要求:
(1)报名必须使用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
(2)报考人员所填写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全面,报名登记表发送成功后不得更改。
(3)报考人员填写《彩虹街道公开招聘编外人员报名表》(附件),按要求填报信息后打印出来签名、扫描发至邮箱,一并发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个人页和首页复印件)、毕业证、学位证、职称证书、工作经历等相关证明材料。报考人员提供的材料应当真实有效,如发现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报考资格。
(二)笔试
笔试时间:2023年5月27日(星期六)下午15:00-17:00,开考后迟到20分钟不得入场。
考试地点:荔湾区彩虹街道办事处(周门南路27号)9楼会议室。
笔试采取闭卷考试。主要测试应聘者党的基本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等。
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序,确定进入面试的人选。对进入面试的人员进行资料审核,审核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属集体户口的须提供加盖公章的户主页),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三)面试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主要测试应聘者与所聘岗位的专业匹配性以及分析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总成绩低于60分的考生,不得进入体检环节。考生总成绩相同的,取面试成绩较高者。
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体检
依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按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人员。考生应在工作人员通知的时间内到指定医院参加体检,逾期的将取消录用资格。体检对象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费用自理。体检标准参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粤人社〔2010〕382号)执行。体检不合格或者放弃体检的,依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五)组织考察
体检合格的,确定为组织考察对象,将对其政治思想、道德修养、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考察。组织考察不合格的,依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放弃聘用的,取消应聘资格,依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六)公示和聘用
考察合格的,确定为拟聘用人选。拟聘用人员名单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lw.gov.cn)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3天,公示期满没有异议的,按有关规定办理聘用手续。拟聘用人员本人自愿放弃的,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相关聘用手续的视为本人自愿放弃。公示中发现问题不可录用、本人放弃录用的,依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四、工资待遇
依照荔湾区编外人员薪酬待遇相关文件执行,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基本工资按正式工资的80%发放(不得低于广州市最低工资)。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解除劳动合同。
本次招聘的编外人员,采用“包干经费+绩效”的薪酬方式。年包干经费含工资、个人及单位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等,绩效根据个人实际完成任务量,进行考核评定。
五、其他事项
(一)考生须诚信报考、诚信考试。应聘人员在公开招聘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考试资格或者聘用资格:
1.伪造、变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以及恶意报考的。
2.应聘人员在考试、体检、考察等过程中作弊的。
(二)笔试、面试时,考生须携带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证件不齐或不符合要求者,取消笔试、面试资格。
(三)咨询电话:81021972。监督电话:81639596。(受理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00,节假日除外)
(四)本公告由荔湾区彩虹街道办事处负责解释。
彩虹街道办事处
2023年5月16日

共商新征程上推进粤滇深化合作事宜
黄坤明王宁王伟中黄楚平孟凡利石玉钢参加有关活动
5月14日至15日,云南省党政代表团来粤考察交流。14日下午,省委书记黄坤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与云南省委书记王宁进行座谈交流,共商新征程上推进粤滇深化合作事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云南省委副书记石玉钢参加有关活动。
黄坤明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云南省党政代表团表示欢迎,对云南长期以来给予广东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云南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能源优势突出、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落实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定位”,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许多好思路、好做法值得广东学习借鉴。广东和云南交流密切、情深谊长,近年来粤滇两省各领域交流交往持续深化,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迈上新征程,两省携手开展更为深入务实的合作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黄坤明指出,当前,广东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希望与云南一道,立足既有合作基础,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落实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携手并进、共谱新篇,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广东将着力加强重大战略合作,以更大力度推进两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促进沿海、内陆和沿边联动发展,用足用好广交会、高交会、南博会等平台资源和渠道,共同开拓南亚、东南亚等市场,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强产业合作,充分发挥云南矿产、能源、农业等优势和广东制造业优势,进一步强化对接,推动两省在现代农业、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加强市场合作,促进扩大双向投资,大力推动云南优质农产品走进大湾区大市场和广东优质产品进入云南、开拓西南大市场,聚焦在校企合作、供需对接、信息共享、权益保障等方面强化劳务合作;加强文化旅游合作,支持鼓励文旅部门和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对接、整合文旅资源,联手开发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开展营销推介,打造游客互换新市场,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王宁代表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对广东省长期以来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滇粤两地情谊深厚、合作源远流长。特别是在云南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刻,广东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云南所需、广东所能,全力给予帮扶支持,为云南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宁表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多年来,广东省在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探索创造的一系列好经验好做法,广东干部群众改革创新的勇气、先行先试的魄力、务实干事的作风,都值得云南认真学习借鉴。当前,云南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奋力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经济发展平稳向好,社会安定和谐,民生持续改善,区位、绿色能源、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业等优势不断凸显,未来发展态势良好、潜力巨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云南愿与广东赓续传统情谊,巩固深化双方在扶贫协作中形成的有效合作机制,共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在产业转移、绿色能源开发、现代农业、劳动力资源开发、文化旅游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接,拓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广范围的合作,共同谱写滇粤协作新篇章。
在粤期间,云南省党政代表团前往广州、深圳,深入广州城市会客厅、深农集团农产品智慧流通工业设计研究院及立白集团、科大讯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集集团、华润集团等企业,详细了解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情况。
省领导袁古洁、张晓强,广州市市长郭永航,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云南省领导冯志礼、刘洪建、李刚、邱江、刘非、李石松、王显刚、王浩、杨洋参加有关活动。
第133届广交会于5月5日闭幕,20天时间里,约3.5万家境内外企业线下同台,累计进馆人流量近300万人次。万商云集的盛况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广州。
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按照市、区工作部署,成立广交会环境提升保障专项执法行动领导小组,印发《广交会环境提升保障专项执法行动工作方案》,多措并举做好广交会生态环境保障工作,全方位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广交会期间,海珠赤沙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测得AQI优良率90.5%;PM2.5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一是督促落实治污减排措施。每日由分局领导带领队开展广交会周边污染源巡查,每周由分局主要领导带队开展专项督导,围绕“四大重点片区”和“三条重要路线”,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开展巡查监管。3月15日以来,全区共出动8723人次,巡查污染源3905家次。其中工业企业30家次、汽修498家次、加油站167家次、建筑工地914家次、餐饮单位1285家次、其他企业1011家次,发出《环境问题整改通知书》198份。
二是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全面摸清琶洲会展中心1公里范围内污染源基本状况,提前督促重点企事业单位落实有关污染天气应对减排措施及各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责任,排查整治污染问题及风险隐患198个。强化值班备勤,每日安排局领导到广交会前线指挥部值班值守,节假日期间每日安排5名应急备勤值班人员开展执法巡查、做好应急监测、信息报送相关准备,“五一”期间每日安排骨干力量进驻海珠区应急指挥中心。
三是联防联控应对不利气象。统筹做好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加强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广交会开幕以来,共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日报21期、周报3期。运用走航监测、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强化空气质量监测,在个别区域臭氧、PM10指标异常时,及时发布应对指令,指导督促各相关街道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应对措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