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广交会 全力书写海珠“绿色答卷”
第133届广交会于5月5日闭幕,20天时间里,约3.5万家境内外企业线下同台,累计进馆人流量近300万人次。万商云集的盛况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广州。
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按照市、区工作部署,成立广交会环境提升保障专项执法行动领导小组,印发《广交会环境提升保障专项执法行动工作方案》,多措并举做好广交会生态环境保障工作,全方位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广交会期间,海珠赤沙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测得AQI优良率90.5%;PM2.5平均浓度21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一是督促落实治污减排措施。每日由分局领导带领队开展广交会周边污染源巡查,每周由分局主要领导带队开展专项督导,围绕“四大重点片区”和“三条重要路线”,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开展巡查监管。3月15日以来,全区共出动8723人次,巡查污染源3905家次。其中工业企业30家次、汽修498家次、加油站167家次、建筑工地914家次、餐饮单位1285家次、其他企业1011家次,发出《环境问题整改通知书》198份。
二是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全面摸清琶洲会展中心1公里范围内污染源基本状况,提前督促重点企事业单位落实有关污染天气应对减排措施及各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责任,排查整治污染问题及风险隐患198个。强化值班备勤,每日安排局领导到广交会前线指挥部值班值守,节假日期间每日安排5名应急备勤值班人员开展执法巡查、做好应急监测、信息报送相关准备,“五一”期间每日安排骨干力量进驻海珠区应急指挥中心。
三是联防联控应对不利气象。统筹做好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加强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广交会开幕以来,共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日报21期、周报3期。运用走航监测、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强化空气质量监测,在个别区域臭氧、PM10指标异常时,及时发布应对指令,指导督促各相关街道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应对措施。

5月6日下午,海珠区三防指挥部召开全区强降雨防御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强降雨防御工作,认真落实好各项防御措施:一是加强值班值守,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各级三防责任人迅速上岗到位,区三防办将不定时抽查各单位在岗值守情况。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治,进一步突出防御重点,着重对城市排水管网、堤防、水闸和泵站、危房、在建工地、塔吊等重点对象开展隐患排查及风险防控,对发现的风险隐患,积极、主动、及时采取消除措施,按照不留一处死角的要求,落实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责任、职责到位。三是加强内涝防御,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做好涵隧、积水点等重点部位防内涝工作,区水务局统筹做好全区城市内涝抢险工作,区住建局落实好涵隧的布防和抢险工作,市排水公司重点做好主干道及重点区域的巡查和抢险,各街道做好内街内巷的巡查抢险工作。区三防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切实推进我区财税巩固工作,5月9日,海珠区财政局会同区税务局召开加强海珠财税巩固工作专题培训会议,区有关单位、各街道参加。
会上,区财政局就税源培植巩固相关工作内容进行解析,从七个方面提出高质量完成海珠税源培植巩固的工作要求;区税务局就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政策要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要点、招商引资建议、外地来穗建筑服务企业涉税知识进行了培训。
本次培训充分凝聚了海珠区财税巩固专班力量,强化了区职能部门及街道重视税源培植巩固意识,加强了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提升了与会人员涉税业务水平,为进一步做好我区财税巩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