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东同志带队赴番禺区开展农业行政审批工作专题调研
为全面摸清我市农业行政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进一步优化农业营商环境,5月25日下午,市农业农村局市管一级调研员胡卫东同志带领政策法规处一行深入番禺区企业开展农业行政审批工作专题调研,在现场,与行政审批事项具体负责同志、服务对象等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并听取意见建议。番禺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该区农业行政审批工作情况,企业代表、渔民代表对办事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表示肯定,并就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出了意见建议。
胡卫东同志充分肯定了番禺区农业行政审批工作开展情况,对群众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现场表态将会同有关处室摸清问题产生的原因,认真研究解决办法。
立夏已过,小满将至,正是农作物生机勃勃之时。由广州市农科院牵头承担的多年生稻试验项目已进入第二年,在保持南沙、增城、从化三个示范点基础上,今年新增白云区人和园示范点,四个点总面积约20亩。近日,市农科院院粮作所水稻专家到各个示范点调研多年生稻生长情况。
多年生稻,由云南大学胡凤益教授团队首创,将一年生水稻变为多年生,实现“一次栽种,多次(年)收割”,有效节省种植成本和劳动力投入。从第二季起,每亩节省种子2-3公斤、人工5-6个,节约机耕播种等生产成本600元左右。在产量与传统水稻相比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发展多年生稻,能够提高水稻种植效益、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土壤生态修复,对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广州市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另辟蹊径。
去年,市农科院从云南大学引进云大107(籼稻)和云大25(粳稻)两个多年生稻品种,经过一年两造试验,云大107产量偏低,而云大25产量接近本地品种。今年新引进云大109(籼稻),与云大25同时试验示范。试验包括品系比较试验、机械化插秧、旱直播等多种方式。目前,两个品种处于分蘖期至拔节期,各项生长指标正常。市农科院将继续加强对多年生稻本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下一步计划在杂种优势利用、选育丝苗型多年生稻品种方面与云南大学农学院作进一步合作。
日前,增城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科技和装备支撑、乡村产业、实施“穗农奔富”行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政策支撑和机制创新等八个方面,部署了36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
今年,增城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力争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5%,100%的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全市第一,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超过81%,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1.79:1,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提供坚实支撑。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根据《实施方案》,今年增城区将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产量产能、数量质量和生产生态一起抓,挖掘耕地潜力,开展吨粮田创建,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13.3万亩,保持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5.6万亩、产量5.6万吨以上。加快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和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重点建好1个育秧工厂和3个烘干工厂。支持开展多年生稻品种试验和新品种研究,推行稻油轮作,因地制宜发展冬种粮油生产,推广鱼塘种稻、果园种粮,鼓励开展“稻稻薯”“稻稻油”“稻稻肥”“稻稻菜”轮作试点,提高农产品复种指数。
与此同时,增城区大力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行动,不断推动种植业、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和全力稳定生猪基础产能。其中,在种植业方面,将充分利用农村集体用地、破旧村屋厂房,积极发展现代设施种植,支持新建和更新一批大棚种植设施;稳定常年菜地保有量,以集中连片或一区多园的方式,新建和改造提升蔬菜基地现代设施,支持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智能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全年生产、立体种植、智能调控的植物工厂;加快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提纯复壮或创新利用一批“老广式”特色蔬菜品种。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城区积极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县),加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同时,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着力实施国家“粮安工程”,提高粮食仓储设施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打造粮食物流枢纽;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如出台支持粮食生产奖补政策,推动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
强化现代科技和装备支撑
《实施方案》指出,今年增城区将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围绕现代种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等特色优势领域,以及增城优新水果(增城荔枝、番石榴)、优质水稻(增城丝苗米)、增城迟菜心、淡水鱼(增江大刺鳅)等新品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开展科技要素融入农业产业全链条的试验模式。
增城区大力实施“穗字种业”振兴行动,完成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强增城荔枝、增城丝苗米、增城迟菜心等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扩大荔枝种质资源库(圃)的规模与荔枝品种数量,预计2023年品种数量扩大至310个。引进培育种业高层次人才、种业龙头企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育种攻关项目,加快“增科丝苗2号”“增迟5号”“增迟3号”等品种审定。
增城区还将加快先进农机推广,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打造1家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基地和智能化农场(渔场、牧场),培育2家“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健全区、镇(街)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农技推广服务驿站。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增城区将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等四个方面着手,不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方面,增城区将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扩能增效”行动,积极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一个层次高、水平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做精做深丝苗米、荔枝等4条现代农业产业链,力争2023年产业链总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加快1978数字文创小镇、新塘镇瓜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在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方面,大力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北部三镇以文旅产业为导引,联合从化、花都与清远,推进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依托生态资源、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建设派潭生命健康小镇,丰富何仙姑景区、正果老街、畲族文化民俗村等文化内涵,打造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规划建设1-2个增城“乌镇”;力争到2025年新增1-2个全国千强镇, 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大力实施“穗农奔富”行动
今年,增城区将大力实施“强村富民”计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实施治理稳农、产业富农、就业兴农、改革强农、政策惠农五大行动。落实涉农税费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宣传,推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农产业发展、农村消费、农民创业就业、农户小额贷款等服务“三农”的税费优惠政策措施落实。提升增城北部地区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推动新兴产业向镇村布局,大力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推进荔湖新城城乡融合示范片区产业先行区建设。持续深化国有企业联系北部镇街工作机制,深化“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工程,实现全区有帮扶需求村与企业100%对接。
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增城区将持续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除了开展“粤菜师傅”和家政职业技能培训以外,还聚焦特色产业持续实施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电商直播带货和农业生产技术为重点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每年培育360名高素质农民。同时,为促进农业经营增效,增城区将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营销增效。
此外,增城区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做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示范,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打造4-5个入市先行示范点。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