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城管智慧赋能勾勒城市管理美好画卷
黄埔区作为广州市科技创新主引擎,孵化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科技企业,黄埔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将高新技术引入城市管理日常工作中,综合运用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举措,切实提升治理效能,破解监管力量不足、手段滞后等问题,营造绿色、安全、干净城市环境。
一是智能投放终端助力垃圾精准投放。在全区投入使用了300余个具有智能抓拍和AI识别功能的智能投放终端,通过AI智能算法和过程录像,识别是否规范准确分类投放,曝光不文明行为,助力居民习惯养成,破解传统人工监管高耗低效的痛点难点,为环卫工人减负。为垃圾转运车加装高灵敏度称重传感器,助力精准研判垃圾减量工作成效;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对督导信息台账等的安全管理。
二是“智慧井盖”确保市民出行安全。在主要路段、易水浸点和易损路段试点安装800个“智慧井盖”,每个井盖都有“身份证”厘清权属。井盖背部的智能检测器可及时发现破损、移位和水浸等隐患并实时报警,方便检修排查,上线以来通过“随手拍”移动应用上报处理井盖事件近400宗,实现井盖案件办理移动化,降低问题处置、协调难度。
三是自动驾驶环卫车提升道路保洁质效。广州国际生物岛的全自动驾驶环卫车已经运行了大半年,每日0时至19时连续开展环卫作业,在精准定位和算法的支持下,实现全自动安全驾驶、全自动展开环卫作业,完成道路清扫、洒水降尘、喷洒消杀等保洁任务。在夜晚等能见度低的场景下,降低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胡蓉、孔淑珍)

自5月14日全市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以来,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快速行动,督导各镇街加紧开展涉消防安全隐患违法建设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区已拆除涉消防安全隐患违建12处,拆除面积2720平方米。
在整治行动中,发现有的居民在住宅小区楼顶和平台搭建,有的村民在自建房楼顶搭建,有的在工业区楼顶乱搭乱建,均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各属地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办立即行动,积极协助居住人员撤离,清空室内物品,并及时组织清拆队伍进行清拆。这些乱搭建的拆除,有效减少了房屋及周边安全隐患,提升了市容环境景观,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吴庆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市城管队伍领导干部“政治三力”,促进全市城管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5月25日至26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领导干部执法业务培训。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斌参加培训并讲话。
培训邀请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谭国戬、广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公厅纪检监察组退休干部孙志华、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于刚强等分别授课,同时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学员开展“重走云台山战场遗址、追忆峥嵘岁月”现场教学活动。
谭斌结合主题教育和城管系统执法新形势、新特点,对加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提出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抓住主题教育的契机创新城管执法工作;二要强素质抓作风,全力抓好新时期城管执法队伍建设;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执法实践中找到如何提高城管执法效能的答案,在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践中展现城管担当。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充分了解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增强了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执法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将奋力为新时代城管执法事业发展谱写新篇章。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