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茶滘街道汾水简氏宗祠改造项目询比公告
为更好地择优选取汾水简氏宗祠改造项目施工单位,现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茶滘街道办事处进行公开询比,在报名并符合要求的企业内选取一家承办单位,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意向人报名参加。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内容:汾水简氏宗祠改造项目。
2.项目地点:茶滘街道汾水社区。
3.项目估算总投资:60万元。
二、询比服务范围
1.服务范围:施工总承包。
2.施工工期:施工总期暂定30日历天。
3.质保期:18个月(具体以合同为准)。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1.承包方式:包工、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包文明施工。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及结算单价按实结算。
2.服务内容:施工至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结算、工程保修以及项目移交等,完成并配合业主办理相关工作为止。
3.质量标准:合格。
4.严格做好安全措施,施工期间确保正常通行。
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以合同相关约定为准。
四、报价人资格要求
1.报价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法人营业执照或各级登记管理机关颁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按国家法律经营。
2.报价人具有建筑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3.报价人具有拟担任本工程项目负责人的人员为市政工程专业级别的建造师,并持有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报价。
五、报价及结算方式
本项目中选价为暂定价,各报价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报价。本项目中选价为暂定价,结算时参考《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广东省安装工程综合定额(2018)》等现行定额及广州市现行计价文件并结合中选下浮率按实计算,最终结算金额以询比人或财政评审部门审定结果为准。
具体结算方式按合同约定为准。
六、中选通知书的交付
本次询比项目的中选通知书由询比人通知中选单位领取。
七、询比文件的获取和公告时间
1.凡有意参加报价者,请于2023年6月14日至2023年6月19日,登录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网站下载询比文件。
2.询比公告发布时间:
发布询比公告开始日期(含本日)为:2023年6月15日;
发布询比公告截止日期(含本日)为:2023年6月19日。
八、报价文件的递交时间和递交地点:
由报价意向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手持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原件在2023年6月20日上午 9:30—12:00 递交至广州市荔湾区茶滘街道办事处4楼403室,逾期恕不受理。
九、询比人不承担报价人参加本次报价活动所发生的任何费用。询比人因故取消或中止询比活动,报价人无条件服从,因报价活动产生的费用报价人自行负责。
十、询比人将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网上发布中选结果,中选公示期为1天。
十一、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茶滘街道办事处对公告及询比文件有最终解释权。
十二、本项目中选单位与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茶滘街道办事处签订服务合同,合同文本优先采用有关部门发布的合同示范文本。
十三、联系方式:
询比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茶滘街道办事处
联系人: 谢小姐
联系电话: 020-81578082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茶滘街道茶香街1号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茶滘街道办事处
2023年6月14日

6月2日,中国动物园协会推荐申报,由广州动物园主编的行业标准《野生动物保护繁育 长臂猿》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立项。该标准是唯一一个由动物园主持编制的也是广州动物园首个主编的国家行业标准。
《野生动物保护繁育 长臂猿》适用于我国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以及相关长臂猿保育机构对各类长臂猿的保育,该标准总结和分析几十年来我国动物园保育的相关经验、野外科考以及实证研究的相关成果,能够有效解决长臂猿配对难、自然行为塑造难、未知疫病防控难等难题。此前召开的团体标准编制验收会议上,专家组高度评价该项标准,认为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该标准的编制对于加强圈养长臂猿的保护性繁育,加快北白颊长臂猿和白掌长臂猿的野外重引入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濒危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保护繁育也具有较高的借鉴作用。
主持编制团队长期从事圏养长臂猿的保护研究,是中国动物园协会长臂猿物种保护一级管理组(CCP)的组长,曾编制《北白颊长臂猿种群管理计划》,主持编写的《长臂猿饲养管理指南》即将出版,发表过3篇长臂猿保护方面的SCI收录论文,主持完成的冠长臂猿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成果目前处于投稿阶段。此前曾主编并颁布1项团体标准,目前主持2项省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编制。
近日,由广州市基督教两会组织开展的“堂史学规制”系列专题学习第六讲在基督教芳村堂顺利举行。广州市基督教两会教牧同工逾70人参加。本次学习由肖平安牧师主持。
启发民智、惠泽社群
本次学习会主题为:“启发民智、惠泽社群、百载流芳”,由芳村堂主任牧师赵立道牧师回顾芳村堂的历史沿革,讲述芳村堂启发民智、惠泽社群的事迹,并由张政宇教士结合学习会主题,以《使命与担当》为题作灵修分享。
据了解,芳村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867年广州巴陵会的油栏门堂,至今已有150年历史。光阴荏苒,芳村堂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启发民智,服务社群,办学惠邻。
据记载,1891年,美北长老会传教士那夏礼在毗邻珠江南岸设立仿哥特式教堂,开启播扬福音。随后,美北长老会在芳村等地创办真光中学、培英中学、惠爱医院、明心书院,改善当地医疗、教育水平,深受民众喜爱。至1923年,教会事务由华人牧师自理,并加入中华基督教会,因教堂地处上芳村平民里,称为“中华基督教会平民堂”。
爱国爱教、坚持三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民堂积极投身三自爱国运动,实现自治、自养、自传。平民堂始终坚持三自办教原则,走爱国爱教道路,共促教会合一,实行联合礼拜,正式易名为“基督教芳村堂”。随后,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帮助和弟兄姊妹的努力下,芳村堂恢复宗教活动。1993年6月20日,为配合市政修建珠江隧道工程,芳村堂暂时搬迁至信义路11号。1997年9月5日,芳村堂新堂落成启用,选址荔湾区信义路27号。
百载流芳、承传使命
韩畴军牧师则围绕《广州市基督教规章制度》相关内容,以“使命与担当”为主题作核心发言。韩牧师表示,通过了解芳村堂的历史,效法信仰先贤的使命担当。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教牧同工应承接基督的大使命,按照耶稣的教导传讲真理、施行圣礼,照管基督在地上所设立的教会,牧养信徒,抵挡异端侵扰。教牧同工应效仿基督顺服、服务、牺牲的精神,承担深化广州教会治理、人才培养、中国化实践、社会服务等事工的使命。随后由朱艳丽牧师、姚慧教士就以上主题作回应。
(供稿:广州市基督教两会;编辑:宗教二处)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