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家长们:9点后,可查询民办小学、初中“长幼随学”审核结果!
佛山民办小学、初中
“长幼随学”审核结果
即将公布
一、查询时间
6月12日上午9点后
二、查询方式
1.登录市民办招生平台。
电脑端入口
复制网址在浏览器打开:
https://mbzs.edu.foshan.gov.cn
手机端入口
关注“南海发布”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活力南海】-【民办招生报名平台】。
2.进入结果查询页面,可查看“长幼随学”审核结果。审核通过的可查看录取结果。
三、注册时间及方式
“长幼随学”审核通过被自动录取的学生,请按照学校的指引在规定时间内到校注册。未按规定时间到校注册的,视为自动放弃该学校学位,且不能参加其他民办学校补录。请家长密切留意,及时接听学校的电话或查阅学校的短信通知。
四、其他说明
1.符合“长幼随学”条件不代表一定可以优先补录。根据我市民办学校招生政策规定,兄弟姐妹优先补录应建立在学校有空余学位的基础上,如果符合条件的弟弟妹妹人数超过学校当前剩余招生计划数,则无法满足所有优先补录需求。
2.“长幼随学”审核不通过且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可自行联系学校实行普通补录。
3.审核不通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学生不符合兄弟姐妹优先补录条件,如学生已有录取结果、普通资格审核结果为不通过、资格类型为第六类、报名所属区不一致、未按要求填报志愿、哥哥姐姐2023年秋季学期不在该校就读、非兄弟姐妹等。
二是学校剩余学位不足,无法满足所有兄弟姐妹同校入读需求。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6月6日,星途星纪元合作伙伴共创大会在安徽芜湖成功举行。来自全国百余家经销商莅临会议现场,与星途星纪元沟通战略合作意向。这标志着星途星纪元紧抓中国汽车向上风口,变革、深耕渠道布局,在新能源赛道开启“加速键”。
新技术革命浪潮下,中国汽车品牌整体态势良好,中高端市场持续增长。刚刚过去的5月份,星途汽车销售7612辆,同比增长109.2%;1-5月累计销量31980辆,同比增长101.1%,以远超行业增速跑赢大势,进一步夯实自主高端品牌领军者地位。
渠道升级“组合拳”,全面开启品牌2.0时代
当前,汽车市场已经从增量竞争转入存量竞争,车企要想在激烈的品牌竞争中胜出,除了要有过硬的产品力满足用户需求外,还要对营销渠道进行变革升级,筑牢竞争“护城河”。
从4月7日发布高端新能源系列星途星纪元系列发布,到4月18日上海车展星途星纪元STERRA ES、STERRA ET正式亮相,再到6月6日星途星纪元合作伙伴共创大会成功举办,星纪元依托星途作为奇瑞集团品牌金字塔塔尖的高端品牌势能,在推进产品力跃升的同时,不断创新渠道模式,深度洞察合作伙伴投资期望,围绕让同路人做大、让合作伙伴盈利的理念,打造务实赋能、复制财富、锁定风险等八大核心投资优势,助力经销商共创数据化,用户心智运行和服务IP化营销变革,推动营销渠道向高效能、数字化方向全力加速。
在渠道模式变革及新技术、新系列、新产品的推动下,星途已跨进“新赛道、新高端、新形象、新人群”的“四新”阶段,品牌全面迈入2.0时代。星途品牌锚定技术高端、品牌高端、服务高端、人群高端、海外高端五大目标,向自主高端品牌新征程迈进。星途星纪元将坚定践行中国高端品牌使命,与合作伙伴在品牌理念高度契合、价值观同频共振的情况下,共建品牌生态,一起推动星途星纪元品牌力持续突破向上。
2019年成立以来,星途品牌收获了超十万用户支持的同时,用户群体不断拓圈,积累了许多追求舒适生活和时尚科技的高知人群,用户群体日益高端化。同时,品牌形象紧跟时代潮流,通过432产品矩阵打造温暖的“科技潮男”品牌形象,为用户的身份认同感赋能。
全球化提档加速,墙内开花墙外香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107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出口量的大幅增长,让自主品牌“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
在这个自主品牌最好的时代,星途汽车也在不断刷新中国品牌出海新高度中国在进入豪华阵营,目前,星途品牌以国内市场“翻倍价格”迅速辐射中亚、南美和东欧等全球8个国家,更是以席卷之势在智利、科威特、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形成BBE竞争格局,为中国高端品牌打入国际市场树立了样板。
2023年1-5月,星途海外销量实现了大幅上涨,成为少有的海外销量和售价都高于国内的中国品牌。从产品“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再到品牌“留下来”和“走上去”,星途的全球化之路愈发顺畅,不断扩大全球“朋友圈”。星途星纪元集全球领先技术打造,生而高端,生而全球,相信,未来星途星纪元将以更优异的表现彰显中国汽车制造自信,重新诠释和定义中国品牌的高端形象,为更多自主品牌出海起到示范作用。
科技赋能加持,新赛道构筑品牌竞争新优势
作为自主品牌高端市场的探路者和引领者,星途是奇瑞皇冠上的明珠,是奇瑞聚集所有研发资源打造的金字塔塔尖。星途星纪元作为奇瑞最新最顶尖技术集大成之作,以超舒适为核心,依托E0X全球化超舒适高性能电动平台,推出STERRA ES和STERRA ET两款产品,以锚定“为用户打造超舒适出行体验”的目标,强化温暖科技要素,秉承“为超舒适而生”的态度,整合奇瑞集团26年造车底蕴积累的尖端技术,为温暖科技中产家庭而来。其超高颜值、同级领先的空间利用率和空气悬架+CDC连续阻尼减震控制系统等一系列亮眼的超舒适配置,和超越同级的产品力表现,一经推出就广受市场好评。
在服务方面,星途始终坚持“懂用户所想,宠用户所需”的理念,用高端产品适配高端人群,着力打造精准高端用户群,全面提升服务软实力。坚定推行完善服务网络、升级服务体验的“双网共修”服务网络计划,提供专业无忧的50公里售后服务圈,为用户带来更高端舒适的服务体验。
星途星纪元作为星途发力新能源高端市场的重要布局和战略支撑点,将与渠道合作伙伴共创全新的“品牌中心+N”渠道新形态,即品牌中心+体验中心+展示中心/快闪店+服务中心+活动中心的模式,选店标准从传统的钱店人到人店钱,以全新生态圈构筑高端新能源市场竞争优势。
乘浩荡之东风,立时代之潮头。中国汽车工业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而长远。以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智慧,已经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面对新能源赛道,以本次合作伙伴共创大会为契机,深耕渠道变革,凭借高价值品牌力和产品力,星途星纪元已接过中国品牌高端进阶的“接力棒”,以非凡的实力和勇往直前的魄力,引领中国汽车在完成弯道超车后,加速驶向世界舞台。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发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育人功能,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情如下↓↓↓
《意见》明确,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激发地方和学校课程建设活力,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增强课程适应性,实现课程全面育人、高质量育人。
《意见》提出要遵循“整体设计,协同育人;因地制宜,体现特色;以管促建,提升质量”的基本原则。各省级、地市级、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承担落实国家课程政策的主体责任,加强统筹规划,准确把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强化审议审核、备案、课程教学管理等制度建设。各类专题教育以融入为主,原则上不独立设课。各地要引导学校以国家课程为主,把专题教育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意见》强调,地方课程建设要注重挖掘并利用具有地方或学校特色的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资源的育人价值,涵养学生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要体现多元一体的理念,坚持区域特征与共同要求相统一,强化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性。校本课程建设要注重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新进展、新成果,培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注重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丰富载体形式,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
《意见》提出强化五项管理制度。一是审议审核制度。坚持“凡设必审”“凡用必审”原则,严格审议审核标准,规范审议审核行为。二是建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的分级管理、备案制度。三是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推进本地区课程教学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专业机构督促指导学校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学校要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学管理。四是专业支持制度。要建立健全教研指导制度,开展专题培训,设立研究项目,组织展示交流活动。五是课程监测修订制度。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纳入国家、省级课程监测范围,建立淘汰退出机制和周期修订制度。
《意见》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切实担负起地方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职责,压实政治责任和监管责任;坚持课程教材建设的社会公益属性,会同有关部门从严加强管理,确保课程育人为本,教材按需编写、规范使用。各中小学要在学校党组织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严把政治关和科学关,确保三类课程协同育人。
一起来看《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
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
教材〔202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中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开设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实施以来,各地和学校积极探索,开发了丰富多样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积累了课程育人经验,但还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国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水平,发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育人功能,制定本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强化课程管理,激发地方和学校课程建设活力,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增强课程适应性,实现课程全面育人、高质量育人。
二、遵循基本原则
(一)整体设计,协同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系统设计,增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效配合,形成课程育人合力。
(二)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当地自然、社会、人文、科技资源,构建主题内容、呈现形式和实施方式等各具特色的课程,发挥独特育人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开发丰富多样、可供选择的课程,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三)以管促建,提升质量
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课程设置、开发、审核、评价、监测等建设与管理程序,充分发挥制度机制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加强建设规划,注重科学论证,建立健全课程持续发展机制,将提高课程质量贯穿在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
三、加强统筹规划
(一)省级强化规范与指导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本地区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政策的责任主体;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实际,加强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规范管理与指导,明确地市、县区和学校相应职责;统筹本地区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统筹指导、规范校本课程建设工作。
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准确把握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课程间的关系,发挥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统领作用,确保各类课程目标的育人指向一致,内容协调配合。确定国家课程各科目在各学段的周课时上下限,体现学段差异;明确地方课程门类数量、年级或学段分布、课时分配,九年累计总课时数原则上不超过校本课程,民族语文另行规定;明确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基本要求。注重统筹课内外学习安排,明确考试评价改革的方向、原则与基本任务,确定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主要措施。
研究制定并推动落实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明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向,细化育人方式改革要求;保证基础性、落实选择性、增加开放性,指导并统筹实施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普通高中必修、选择性必修课程为国家课程,选修课程为校本课程,不设地方课程,民族语文另行规定。围绕课程实施组织保障,提出并落实教学组织方式、师资配备、教学材料及条件装备等基本要求。
(二)学校整体设计
学校是本校落实国家课程政策的责任主体。要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立足学校办学理念,分析资源条件,对学校课程实施工作做出总体安排,形成课程实施方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对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等做出全面具体安排,明确每个年级开设科目、课时分配、教学组织形式等,注重健全课程实施机制,推动各学科、各环节、各方面力量协同育人。鼓励将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整合实施,相关内容统筹安排,课时打通使用。普通高中要全面落实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规定,合理安排三年课程,避免高一并行科目过多、压缩必修课程课时、超前学习。
(三)专题教育安排
各类专题教育以融入为主,原则上不独立设课。准确把握相关专题教育在国家课程中的有关要求,强化指导,引导学校以国家课程为主,把专题教育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涉及的专题教育内容,要避免与国家课程简单重复。
四、规范开设地方课程
(一)功能定位
增强义务教育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挖掘当地自然风貌、区域经济、优势科技、特色文化以及革命文物、遗址、纪念场馆等方面资源的育人价值,使学生认识家乡,丰富体验,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质。地方课程要体现多元一体的理念,坚持区域特征与共同要求相统一,强化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性,关注与世界的相互关联性,弘扬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涵养学生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开发设置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设置地方课程,确定开发主体;依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把握地方课程的功能定位,充分调研当地资源优势,全面了解学生发展需求,进行科学设计和专业论证,组织研制地方课程纲要;重视课程开发中的试用和修订环节,加强评估与改进。
每门地方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理念与目标、内容与形态、教学和评价建议、资源和条件保障要求等。
地方课程要强化综合性,注重不同学习领域、不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联,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实践性,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注重实践体验过程的设计和指导。丰富课程载体,创新教材形态,积极倡导实践活动手册、学习资源包、活页等方式;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库。
义务教育阶段按规定开设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原则上在部分年级开设,一个年级最多开设一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外语除外。
五、合理开发校本课程
(一)功能定位
丰富课程供给,增强课程对学生和学校的适应性。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注重引导学生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新进展、新成果。体现学校文化,增强学校办学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课程开发
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建立健全教师、社会专业人士以及家长等多方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合理规划、规范组织课程开发工作。对学生需求和学校课程资源等进行调查分析,充分论证,确定校本课程建设方向、重点学习领域、科目与形态等。每门校本课程均要研制课程纲要,明确课程名称、开设年级、课时,阐明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方式等,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加强课程实施评估、动态调整和完善。
义务教育阶段校本课程,要注重反映学生丰富多样的成长需求,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避免内容和形式单一。普通高中校本课程要注重拓展学习领域,丰富学习样态,避免开设应试训练类课程。
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确需编写出版的应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鼓励开发运用多形态课程资源。
六、强化制度建设
(一)审议审核制度
坚持“凡设必审”“凡用必审”原则。省级审议审核主要包括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地方课程纲要、地方课程教材(含数字资源)、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学校审议审核主要包括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学习材料(含数字资源)等。其中,对校本课程学习材料的审核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相应课程时使用的读本、选用的出版物等教学材料、课外读物、资源包、活页等。
严格审议审核标准。依据《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重点从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规范性、协同性等方面加强审核,提高建设质量。在思想性方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科学性方面,体现培养目标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课程结构合理,内容准确无误,资源适宜可用,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学习方式变革要求。在时代性方面,注重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技发展新进展,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课程建设新趋势。在规范性方面,课程设置合理,课程要素齐全,文字表述、插图等符合相关规定。在协同性方面,三类课程功能定位准确,内容无交叉重复、错位、脱节等现象。
规范审议审核行为。明确审议审核组织领导责任主体,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完成相应审议审核任务,指导和督查地市、县区相关工作。地市级、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对普通高中、义务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相关文本、学习材料进行抽查和指导。学校负责组织专业力量完成相应审议审核任务。各级审议审核要组建政治立场坚定、专业造诣精深、人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家队伍;科学确定审议审核标准、规则,注重政治性和专业性双重把关,细化审议审核程序及各环节具体责任。
(二)备案制度
建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的分级管理、备案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报送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实施规划报送上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受理的备案材料提出指导意见。
(三)课程教学管理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推进本地区课程教学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专业机构督促指导学校加强课程教学管理。
学校要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学管理。建立健全聘任社会专业人士参与办法,满足多样化教学需要。建立健全与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探索与课后服务、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整合实施的途径,创新课程实施方式。建立以过程评价、综合评价为主的评价制度,改进评价方式,强化实践导向,注重体验、探究、制作等活动过程,有效利用作品、制品、产品等综合反映学生素养发展状况,原则上不进行纸笔测验。建立新型课程供给制度,探索课程购买制度,推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四)专业支持制度
各地要建立健全教研指导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开展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的调研与专业指导,聚焦关键问题,组织开展常态化教研活动。设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师专题培训和研究项目,注重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组织开展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
(五)课程监测修订制度
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纳入国家、省两级课程监测范围,重点关注课程实施的育人效果,不断增强和改进课程育人功能。
各地和学校要注重利用课程监测结果,探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淘汰退出机制;建立周期修订制度,地方课程修订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五年,校本课程修订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三年。
七、加强组织领导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切实担负起地方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职责,本着“谁设置、谁负责”“谁开发、谁负责”的原则,压实政治责任和监管责任。坚持课程教材建设的社会公益属性,会同有关部门从严加强开发、出版单位管理,存在违法违规情况的不得续用,确保地方课程育人为本,教材按需编写、规范使用,扭转被经济利益绑架等不良倾向。
各中小学要在学校党组织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职责,严把政治关和科学关,确保三类课程协同育人。
教育部
2023年5月9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