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权威回应!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及下一步重点举措的汇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14日下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有关情况,一起关注!
Q
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将做好哪些工作?
A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分批次加快推出针对性政策措施,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突出做好三个“着力”。
一是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保障公平竞争。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启动招标投标领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督促银行业落实小微企业信贷计划,推动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增量扩面。
二是着力强化法治化支撑,切实稳定企业预期。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顶层设计,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各环节一体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开展罚款事项专项清理。加快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
三是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继续做好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工作,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带动全国营商环境整体优化。
Q
围绕缩小区域间营商环境差距,下一步有哪些重点工作?
A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力度,推动政府职能向减审批、强监管、优服务转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但是由于基础条件、发展状况不平衡等影响,各地落实营商环境改革事项的成效有差异,部分地方仍然存在“办事繁、问询难、多头跑、来回跑”等现象。下一步,围绕缩小区域间营商环境差距,重点做好3方面工作。
一是促进薄弱区域加快改革步伐。
指导和督促营商环境改革相对滞后地区落实落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聚焦经营主体集中反映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加快改革步伐,探索差异化营商环境优化路径,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打通改革落地见效“最后一米”。
二是支持重点区域对标国际先进先行先试。
继续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点带面、提质扩面,引领带动各地对标先进加力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鼓励各地方因地制宜争创细分领域标杆。
充分考虑城市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建设更多营商环境特色品牌,形成百舸争流的创新局面。
Q
市场监管总局在治理涉企违规收费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A
市场监管总局多措并举深入治理违规收费问题,切实推动降费减负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一是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整治。二是部署今年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和交叉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金融领域、公用企业等领域收费问题,突出政策红利落实,严查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商业银行强制收费、电力工程安装收费等领域违法行为,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资成本和用能成本。三是开展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
Q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A
一是提效税费政策落实,打造惠企减负担的税收营商环境。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的决策部署,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今年1-4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689亿元。
二是提速税费智能办理,打造便捷高效能的税收营商环境。拓展非接触事项范围,试点增值税留抵退税“智能预填”、出口退税“免填报”等功能。目前已实现96%的税费事项、99%的纳税申报可网上办理,全国社保缴费“网上办”“掌上办”业务量占比达95%以上。
三是提升税收执法效能,打造公平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
Q
如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A
今年1月1日,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正式施行,新增了239条鼓励条目,新增条目达到历年来新高,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领域进一步扩大。下一步,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推出更大力度引资政策。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研究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务实合作。
·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评估近几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效果基础上,深入了解地方、外资企业等方面扩大外资市场准入的诉求,研究缩减海南自由贸易港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等措施。
·进一步做好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继续举办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和地方招商引资提供平台,健全外资企业直接联系点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诉求,为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提供便利。
Q
海关在服务外贸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A
6月12日,海关总署在海关职责范围内,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16条,其中服务外贸创新发展措施主要体现为“三个更好”。
第一,更好支持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
聚焦企业的需求,有序开展跨境电商海关监管综合改革,提升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出口监管标准化水平。针对企业退货的痛点,优化跨境电商商品进出口退货措施,完善升级退货中心仓功能,试点开展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跨关区退货模式,研究扩大跨境电商一般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试点,解决企业退货难题。另外,大力支持保税维修新业态发展,拓展保税维修业务范围。
第二,更好服务加工贸易等创新发展。
创新海关监管机制,优化作业手续,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便利化,促进加工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同时,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的综合改革,研究出台新一轮支持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完善政策、拓展功能、简化手续、优化服务。另外,还优化边民互市贸易监管,对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商品实行相关便利化通关措施,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第三,更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首先,重点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活力,加强“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培育。同时,进一步扩大主动披露政策适用范围,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从轻、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依法减免缴纳税款滞纳金,为企业提供容错纠错、守法便利通道。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对于保护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保护守法企业创新发展。

►►►
参与问卷有好礼!
你最关注哪些方面的国家政策?
你习惯看哪种形式的政策信息?
你在查阅政策时遇到哪些问题?
中国政府网邀你参与
“政策信息浏览习惯调查问卷”
点击卡片填问卷
感谢你的支持和参与!
参与问卷还有可能获得精美礼物哦~
你在看就点这里吧

- 项目名称:万胜广场B塔14、23、24及B133铺改造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
- 项目编号:JG2023-3191
- 本项目采用资格审查方式:资格后审
- 项目所在区域: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 投标登记时间:2023年6月15日 0时0分~2023年7月5日 9时30分
- 投标登记方式:网上登记
- 是否允许联合体投标登记:是
- 保证金金额(万元):10
- 最高投标限价(万元):859.613309
- 投标人资格条件:3.1 投标人参加投标的意思表达清楚,投标人代表被授权有效。3.2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具备 【3.2.1】及【3.2.2】资质。3.2.1工程设计资质:投标人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①,或②, ①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或建筑行业设计乙级或以上资质,或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专业设计乙级或以上资质,或建筑设计事务所资质(证书须在有效期内);香港企业独立参加投标的,须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且备案的业务范围为:满足本项目需要。外国或澳门、台湾的设计企业必须选择一家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进行合作设计。香港企业如不单独参加投标,也必须选择一家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进行合作设计。 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专项乙级资质;注:1)国内投标人设计资质按照《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市[2007]202号)、《关于印发〈工程设计资质标准〉的通知》(建市[2007]8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建市〔2016〕26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延续有关事项的通知》(建办市函〔2020〕334号)的要求设置。2)香港企业参加投标的,须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且备案的业务范围应符合本招标项目对工程设计资质的要求。3)香港企业备案的业务范围依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香港工程建设咨询企业和专业人士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开业执业试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建规范〔2020〕1号,详见链接:Http://zfcxjst.gd.gov.cn/xxgk/wjtz/content/post_3137220.html)确定。香港企业经备案且备案的业务范围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可作设计方参与投标。4)如中标人不具备相关专业的设计资质,应当自行完成本资质专业的设计业务,并在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完整性的前提下,经发包方同意,将其他部分专业设计业务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方。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核发的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资质证书有效期于2023年12月30日前期满的,统一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证书延续有关政策按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执行。3.2.2工程施工资质:投标人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或以上级别施工总承包资质,并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注:施工资质内容按照建市〔2014〕159号文颁布的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中对应的资质类别及等级的承包工程范围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15〕15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建市〔2016〕226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延续有关事项的通知》(建办市函〔2020〕33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建筑业“证照分离”改革衔接有关工作的通知》(建办市〔2021〕30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统一延续有关事项的通知》(建办市函[2021]510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有效期延期的通知》(粤建许函〔2021〕849号)的要求设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核发的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资质证书有效期于2023年12月30日前期满的,统一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证书延续有关政策按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规定执行。3.3本次招标 接受 联合体投标。3.3.1联合体投标的,应满足下列要求:只接受最多由2家单位(即1家设计单位、1家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并签定联合体工作协议(格式详见本公告附件二),联合体工作协议应明确确定联合体主办方以及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联合体各方不得再以自己名义单独或加入其他联合体参加本项目的投标。3.3.2投标人拟任本工程项目负责人、设计负责人必须是对应分工成员的正式员工;以上2项人员不得重复兼任。3.3.3联合体的资格条件按联合体任务分工进行评审,其中项目负责人以承接项目主办方为准;施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以承接施工任务的主办方为准;工程设计资质、设计负责人以承接设计任务的成员单位为准。3.3.4联合体各方不得再以自己名义单独或加入其他联合体参加本项目的投标。3.6技术负责人(若为联合体投标,由承担施工任务方提供)须具备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且技术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不为同一人。3.7专职安全员(若为联合体投标,由承担施工任务方提供)须具备在有效期内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C类),或建筑施工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C3)。3.8 其他要求:①投标人(联合体各成员)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法人营业执照,按国家法律经营。②投标人已按规定格式签名盖章《投标人声明》(格式见招标公告附件一);③资格审查前,投标人(含联合体各方)须在广州市住建行业信用管理平台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及拟担任本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兼施工负责人)、设计负责人、专职安全员须是本企业信用档案中的在册人员(联合体投标的,信用档案信息和人员在册情况为联合体协议分工对应信用管理平台信息)。企业信用档案取自投标截止时间投标人在信用管理平台的信息,投标人可无需提交相关资料,若招标人延长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信用档案信息的评审时点也相应延长。(信用档案办理详见《广州市住建行业信用管理平台施工企业信息录入指引 》http://zfcj.gz.gov.cn/zwgk/zsdwxxgkzl/gzsjzyglfwzx/bszy/content/post_8074009.html
- 投标人拟担任本工程项目负责人要求:3.4拟派项目负责人(若为联合体投标,由承担项目主办任务方提供)须具备:建筑工程专业二级级别的注册建造师;项目负责人持有安全培训考核合格证(B类)或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注:①建造师的专业及等级标准按《注册建造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及《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试行)》。②项目负责人(兼施工负责人)在任职期间不得担任专职安全员,项目专职安全员在任职期间也不得担任项目负责人(兼施工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兼施工负责人)和安全员不为同一人。3.5设计负责人(若为联合体投标,由承担设计任务方提供)须具备:建筑工程专业(含相近专业)中级(或以上)工程师资格或一级级别的注册建筑师或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且备案的业务范围符合本招标项目对设计负责人要求的香港专业人士;设计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不能为同一人。注:香港专业人士的备案业务范围依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香港工程建设咨询企业和专业人士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开业执业试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建规范〔2020〕1号)确定。
- 使用企业库数据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企业库
- 开标时间:2023年7月5日 9时30分 - 2023年7月5日 10时30分
- 开标地点:第12开标室(天润路333号)
- 投标文件递交时间:2023年6月15日 0时0分 - 2023年7月5日 9时30分
- 资审申请文件递交时间:/
- 递交电子光盘备用(投标)时间:
- 递交电子光盘备用(投标)地点:
- 自助签到日程安排:/
禅城区“营商共建律企同行”律师法律宣讲走进岭南天地商圈
昨日(14日),禅城区“营商共建律企同行”律师法律讲座走进岭南天地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商圈的企业代表带去与劳动合同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商家依法经营意识,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活动由禅城区司法局和佛山市律师协会禅城区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佛山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卓领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欧志强律师围绕“劳动合同风险防控”的主题进行宣讲。
结合岭南天地商圈企业以餐饮、零售为主的特点,欧志强结合相关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劳动合同签订、变更、解除与终止、劳务派遣等相关内容,提高企业依法依规用工的意识和水平,促进劳资双方和谐发展。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法律咨询摊位,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黄福英是岭南天地商圈内一餐厅的负责人。她在参加讲座后说:“通过这次讲座,学到了很多关于劳动合同的法律知识,对日后依法用工有很大的帮助。”她希望类似的普法活动多举办,用法律护航企业发展。
禅城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以禅城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为契机,联合有关单位收集商圈企业、商家的法律服务需求,牵头开展“营商共建律企同行”律师法律讲座系列活动,用法治工具赋能商圈高质量发展。
岭南天地商圈店铺林立,客流密集,商贸活跃,是禅城区乃至佛山的消费商圈代表之一。本次在此开展法治宣传,有助增强商圈企业、商家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经营、合规管理能力,对营造良好消费法治环境、促进商圈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禅城区“营商共建律企同行”系列活动今年已开展10多场专题宣讲,接下来将继续走进企业、商圈(园区)、村居,开展专题宣讲、企业“法治体检”等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