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琶洲产业互联网峰会圆满举办
近日,琶洲产业互联网峰会在广交会展馆精品展厅举办。本次峰会以“产业互联网看琶洲”为主题,集中展示琶洲产业互联网集群化、特色化、平台化发展生态。主要亮点:一是重磅榜单发布。峰会首次发布胡润中国产业互联网30强榜单,包含公布智能制造10强、B2B交易平台10强名单,评选“胡润中国产业互联网未来之星”,鼓励百亿、亿元级头部平台和企业与琶洲产业互联网特色楼宇展现产业互联网前沿盛宴。其中,树根互联、致景科技分别入选智能制造10强、B2B交易平台10强,药师帮、简单汇、巴图鲁、易工品获评“胡润中国产业互联网未来之星”。二是前沿内容分享。峰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谭建荣分别围绕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工业智能、产业互联与产业转型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做主旨演讲,有关企业相关负责人就如何以产业互联网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开展高峰对话,聚集政产学研合力,汇聚产业互联网前沿资讯流、信息流。三是琶洲元素凸显。峰会发布《琶洲产业互联网报告》,集中展示琶洲产业互联网联盟和特色园区楼宇,分享汽车及智慧交通、定制家居、纺织服装等垂直领域创新成果和经典案例,以琶洲元素面向全国点亮产业互联网新高地。

为全面做好近期雷雨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降低恶劣天气对市容环境和市民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海珠区城管和执法局快速行动、积极作为,以三个强化全力保障良好市容环境。
一是强化保洁清运。科学调度洒水车、洗扫车、高压冲洗车等作业车辆,加大主次干道机械化作业力度,及时清除道路积水、路面淤泥。同步加强垃圾分类投放点、收运点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确保雨后垃圾不溢出、无积存,并进一步规范作业标准,严格落实车辆密闭要求,防止造成二次污染,持续保障洁净靓丽的城市环境。
二是强化隐患排查。综合运用宣传劝导、联合执法等方式,针对乱摆乱放、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市容乱象加大整治力度,并对辖内主要道路大型户外广告、沿街商铺广告牌进行摸底排查,督促商户落实防范漏电、坠落措施,对破损广告牌及时加固、更新,全力守护市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
三是强化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统筹安排机械化作业车辆和应急保障人员,全时段做好应急保障准备,在暴雨天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时刻确保信息联络畅通,及时报告和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和问题,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到位。
为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盘活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质量,花都区分局在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本土优势,以“原生森林、绿惠花都”为主题,打造以“原森林”“花门户”“惠品牌”为亮点的行动路径,不断推动绿美花都高质量发展。
一、“微创式”改造科学精准打造高质量“原森林”。
一是在挖掘花都区原生优质树种、原生森林景观的基础上,通过“微创开带+精准补植套种”技术,营造高质量林分和林相。目前花都区已完成4.344万亩森林质量优化提升、2500亩封山育林、1530亩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二是以九龙湖、王子山、芙蓉嶂等区域19.3万亩森林质量提升为抓手,带动林下种植养殖、林下游学、防火设施建设等产业的发展。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工程。目前已完成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上游湿地总体方案设计及启动区(一期)方案设计;完成367.5亩水鸟生态廊道节点质量提升、栖息地生境修复工作。
二、“湾区空铁”赋能沿路有景世界级森林“花门户”。
围绕“湾区双枢纽”(白云机场、广州北站)和三条发展廊道(山前旅游大道、花都大道、空铁大道),提升重点高速公路、铁路沿线、重要城市道路的第一重山林和景观林带,打造花都沿路有景的门户形象。以山前旅游大道为主线,优化提升主干道第一重山沿线、城市出入口、交通枢纽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景观;实施精品绿廊提升美化工程,对京珠高速、乐广高速、肇花高速等高快速路沿线建设0.2万亩第一重山景观林,优化树种林种结构,打造景观廊道。
三、“一脉三环”建设“三生”“惠品牌”。
一是以花都山前旅游大道和北部山体为主脉,规划建设80公里森林步道串联九龙湖、七溪地、梯面镇五环步道和古茶园等自然人文资源区域,融合“森林生态”“森林生活”“森林生产”三大功能,形成一脉三环多点的“惠品牌”路径。二是结合“水墨丹青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开展城乡一体绿化美化,助力乡村振兴。三是以花卉苗木、经济林果、油茶等产业为基础,建设花卉苗木林果产业体系,促进当地林下产业发展,将花都区七溪地芳香基地打造成林业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