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东街道专职组织员拟聘人员公示
经过笔试、面试等程序,现将穗东街公开招聘专职组织员结果予以公示。
一、拟聘人员
考生姓名 | 岗位 | 是否进入体检环节 |
李*彦 | 专职组织员 | 是 |
二、公示时间
自2023年8月9日起至8月11日止。
请进入体检环节人员提供体检、政治审查等相关证明材料(另行通知)到黄埔区南湾大街31号宝夏花园B栋202党建工作办公室(人事工作办公室)罗小姐处,联系电话020-82066496。
三、受理地点及电话
广州市黄埔区穗东街道办事处纪检监察办公室
通讯地址:广州市黄埔区穗东街南湾大街31-33号
电话:020-82066963
四、公示要求
1.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以书面、署名形式反映。
2.反映人必须用真实姓名,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真实、具体、敢于负责。不允许借机捏造事实,泄愤报复或有意诬陷,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3.受理机构对反映人员和反映的情况严格保密。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切实为企业减负、为项目建设提速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环宣)近日,广州黄埔区率先实施环评“打捆”审批,110千伏启学、笔岗输变电工程“打捆”项目已通过环评审批,成为首个享受广东省环评“打捆”审批红利的项目,这也标志着广州环评“打捆”审批工作顺利启动,并取得预期效果。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5月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实施《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 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持续深化环评改革,推出实施“打捆”审批模式,创新环评管理方式,切实为企业减负,为项目建设提速,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服务广州高质量发展。
黄埔区根据《通知》对所在区域符合条件的同类型项目,探索实施“打捆”新审批模式,目前实现环评审批只需要“一套材料、一次审批、一次批复”。一套材料:对符合条件的“打捆”项目精简环评材料,企业可共同编制一份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文件中政策和规划符合性、生产工艺及流程、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等内容可合并表述,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一次审批、一次批复:“打捆”审批项目可由所有企业联合或委托一家企业作为报批主体,审批部门对多个建设项目只需开展一次公示和审查,节省多次公示和审批时间,实现多个建设项目“一份报告、一起公示、一同批复”的“打捆”审批模式,促进项目早投产。
(广州日报 2023年8月8日)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搭建全省首个“融媒孵化器”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新华社“第三届市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论坛”举办,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入选年度“全国融媒体中心能力建设十佳典型事例”。
黄埔区融媒体中心。
近日,新华社“第三届市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举办,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入选年度“全国融媒体中心能力建设十佳典型事例”,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案例。
近年来,黄埔融媒以“融媒孵化器”为平台抓手,探索“融媒+社会治理”的“黄埔模式”。首创“融媒孵化器”,持续打造黄埔“半月谈”新闻发布品牌,开发广州首个基层融媒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平台“黄埔融媒帮”,构建以“融媒网格员”为代表的新时代“全员媒体”格局……这些创新做法,打通了基层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赢得了百姓的由衷点赞。
融媒孵化器: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于2022年组织开展了“融媒体中心优秀奖项征集活动”,评选出年度“全国融媒体中心能力建设十佳典型事例”,在本届论坛发布并颁发证书,该奖项是论坛中重量级最高的奖项。
据悉,全国共有15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24个市级融媒体中心、16个行业融媒体中心,共计190项调研样本被纳入研究报告,涵盖短视频、纪录片、直播、H5、漫画、动画、微电影、MTV等多种报道形式,涉及自主客户端建设运营、新兴技术成果应用、管理模式创新、国际传播推广、商务服务合作等领域。
其中,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区县融媒协同治理——黄埔融媒孵化器”案例,从全国各地融媒体中心190多个调研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年度“全国融媒体中心能力建设十佳典型事例”,为广东省唯一入选案例。
在论坛上,黄埔区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是基层主流舆论阵地,也是基层治国理政的新平台。黄埔融媒已建成包含报、刊、网、端、微、屏等30多个媒体平台的融媒立体矩阵,打造客户端、两微、抖音、视频号等多个百万级传播平台,覆盖用户超过500万。以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基础,黄埔融媒发力建设协同治理新平台,首创“融媒孵化器”,与基层街镇、职能部门合作共建“融媒分中心”,以“平台+技术+人才+数据”为基层各职能部门赋能,孵化出黄埔政法融媒、消防融媒、国资国企融媒等20个融媒矩阵,开发出“黄埔融媒帮”“黄埔平安指数”“红色党史小宣讲员”等基层治理平台和工具。
本届论坛评审委员会专家指出,黄埔“融媒孵化器”基层治理案例,体现了“权不在我,治理有我”的理念,即不依靠行政职权的定向转移,而是依靠治理资源的优势互补;不依靠单个主体集中做大,而是依靠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同频共振,用基层融媒的平台、人才、技术和强大的用户基础,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黄埔融媒帮”:在服务群众中融通党心民心
天台私拉晾衣绳,杂乱无序且易造成安全隐患,争绳晾衣晒被引发纠纷……近日,广州市黄埔区萝岗街道罗兰社区居民的这起纠纷通过“黄埔融媒帮”平台反映问题、要求社区介入。负责该社区的网格员收到了上述问题投诉,经过实地调查并和社区沟通,决定在楼栋天台统一安装公共晾衣绳。
这是通过“黄埔融媒帮”平台协调办理的一件民生实事,也是黄埔融媒协同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黄埔融媒帮”是黄埔融媒孵化的一款基层治理新平台。该平台集提问、核实、受理、转办、反馈于一体。居民群众在平台提交诉求后,由区融媒体中心将诉求转办给黄埔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指挥中心,再流转至区内各职能部门和街镇社区网格员解决。平台规定:一般问题办理时限在7个工作日内,紧急情况要求3个工作日内办结。
自2022年10月上线至今,“黄埔融媒帮”已经协调解决民生疑难问题超过13000个,问题办结率达95%,让基层融媒架起一座畅通的“民心桥”。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评价,“黄埔融媒帮”的推出,表明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已成功践行参与社会治理,也显示出区县融媒的功能正发生转变,具有相当的引领性、启示性意义。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社会治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温松表示,“黄埔融媒帮”的推出,无论是对县域融媒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要职能的履行,还是对当地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创新尝试和探索努力。
除了“黄埔融媒帮”,黄埔融媒还根据各共建单位的工作重点、运营模式、治理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孵化共建方案,创新孵化出一系列以问题为导向、高度切合基层治理需求的治理平台和治理工具。比如,针对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重点,“融媒孵化器”依托全区中小学校教师资源,组建黄埔“第一科学导师”团队,线上线下定期开展丰富立体的科学教学实践活动。针对区教育系统缺乏聚合式线上教育平台的劣势,打造“黄埔教育直播”“黄埔网课”“作业我来秀”等品牌。针对区消防大队提升融媒体策划生产能力水平的需求,组建黄埔消防融媒体中心,借助黄埔融媒的传播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增强消防宣传的基层渗透率和传播力。
孵化“四支队伍”,打造新时代融媒“全员媒体”
今年暑假,来自黄埔区各中小学的30名“黄埔融媒小记者”走进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聆听红色党史故事,开展为期三天的专业党史展馆讲解员培训。从2021年起,黄埔融媒持续培育打造“融媒小记者”队伍,通过建立“黄埔融媒小记者”活动基地、“一中心一基地多记者站”的布局,建设覆盖全区学校的小记者站,通过开展常规征稿、主题大赛、线下培训和采写实践活动,为广大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培养了一批“能写会说善表演”的融媒小记者,推动主流舆论进校园、进家庭。
在了解“融媒小记者”团队后,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邀请黄埔融媒与其共建一支面向儿童和家庭游客的专业宣讲团队,“红色党史小宣讲员”应运而生。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介绍,以往在接待儿童参观者时,也是由成人讲解员介绍军校历史,与孩子缺乏共鸣。而“红色党史小宣讲员”的“上线”,可以让“授众”与“受众”站在同一视角,更好推动党史教育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融媒小记者”是黄埔融媒孵化新时代“全员媒体”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黄埔融媒还打造了一支“海外新闻官”队伍,吸纳区里全球招商总监贺励平(德)、外籍研究员安娜(俄)、在华留学生柯林(美)等外籍在穗人士,策划推出《外眼看黄埔》品牌栏目。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拥有百万粉丝的英国知名博主司徒建国(Stuart Wiggin)来到黄埔拍摄旅行节目“司徒建国秀”,用特有的英式幽默讲述黄埔故事。在黄埔,司徒建国逛古村,探古港用脚步丈量古巷,在老字号品尝正宗的深井烧鹅……他一边沉浸式体验,一边通过镜头向全球观众分享在黄埔的所见所闻。相关打卡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同步上线,全网总点击量超过150万次。
与此同时,黄埔融媒还大力培育“社区新闻官”,该队伍覆盖全区17个街道(镇)、200多个社区和100家重点企业,借助新媒体力量讲好新时代的“社区故事”。在全省高校招募“幸福黄埔体验官”,借助短视频平台,用年轻人的话语传播新时代正能量。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麦尚文认为,黄埔融媒体中心在深度融合的规模矩阵与质量效应上持续探索,展示了富有竞争力的融合发展能力,尤其是立足于广州这样的枢纽型城市的资源禀赋与信息引领下对区域治理的全方位需求,积极主动回应黄埔区的社会治理创新的清单,形成了“以协同治理为传播主责、以科技赋能为动力机制”的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黄埔模式”。对比全国其他地区的融媒体中心样本,黄埔融媒体中心是“轻装上阵”但实现了“重度融合”——从节点上看,开发出“黄埔融媒帮”等系列一串串治理工具,从面上看,是更大的由“融媒孵化器”缔造的一张网,做到了实实在在的以媒体融合推动治理效能提升。
(曾妮)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