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 广州如何开足马力?
当车企开始“决战”城市NOA,激光雷达作为不可或缺的“隐形安全气囊”,正出现在每一家车企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里。激光雷达扎堆上车,引燃了市场的热情。在今年的广州国际车展举办前夕,被评为“2023年度智驾独角兽企业”的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CEO李远更预判:“激光雷达正处于从0到1,从小众走向大众的爆发前夜。”
方正证券报告显示,行业发展早期国外公司为技术主导,但近几年国内激光雷达公司投入大量研发,逐步完成了技术的追赶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超越,北醒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上月,北醒携“小巨人”光环南下花都,继续激光雷达的大规模商业化之路。“北醒将积极响应花都区政府‘智造立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花都区的区位优势,立足自身科技优势,致力于成为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领军企业。”李远如是说。
文/邓莉
中国激光雷达企业迎来高光时刻
随着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落地,激光雷达正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传感器赛道之一。国内最早一批自主研发激光雷达的高科技企业,迎头赶上了中国企业在该赛道的高光时刻。市场份额是实力的最好体现,据知名咨询公司Yole Intelligence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汽车和工业激光雷达市场,中国企业市场份额占据50%。2023年2月,禾赛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2023年,速腾聚创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翻开2015年成立的北醒的“履历”,同样耀眼。创业5年实现盈利,如今在大交通和工业传感领域市占率排名第一,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资本早早对其抛出了橄榄枝,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IDG、科沃斯、一汽富晟都是重要投资方。
与同行相比,北醒志在深耕国内市场,在用户市场完成资本市场的统一。当大家都在128线徘徊不前时,北醒率先拿出了512线车规产品;2022年北醒获滴滴自动驾驶近20万台定点,占领在自动驾驶运营车领域激光雷达市场的半壁江山;今年10月12日,滴滴自动驾驶牵头超亿元投资北醒。北醒与滴滴合力推动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的研发和生产,推出的“北曜Beta”激光雷达,成为国内首批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
据incopat全球数据库显示,截至2023年12月12日,全球激光雷达相关专利申请121869件。从分布地域来看,全球近一半(44.33%)的专利申请在中国。而北醒具备完整的激光雷达研发能力,技术专利公开数量492个,在激光雷达细分赛道内位居全球前列。经过短短8年发展,北醒目前的业务已经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交付超过百万台激光雷达,开启了激光雷达大规模商用化时代。
扎根花都智造热土 北醒要做“新穗商”
激光雷达未来可期。Yole Intelligence发布的《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与技术报告》调高了对激光雷达市场的中长期预测:到2030年,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激光雷达市场将到达53亿美元,比去年预测高出10亿美元。
爆发前夜,北醒以全新姿态跑出从0到1的加速度。今年11月16日,花都区政府与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宣布携手共建智能网联产业链、生态圈。在广州花都,北醒将打造高性能激光雷达研发中心和全国总部基地,集研发、制造、业务拓展和营销结算职能于一体。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预计5年内实现营收60亿元。
8年前,创始人李远以前瞻目光投入激光雷达产业,事实验证了其精准的选择;如今“小巨人”北醒南下扎根花都,李远再次做出果敢选择,让北醒变身“新穗商”。这背后,是广州汽车产业抢占智能网联产业高地引发的链条式联动。近年来,汽车制造业产值约占广州四分之一的花都,正成为业内看好的智造热土,围绕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建圈强链,筑巢引凤成果斐然。采埃孚、滴滴自动驾驶、禾多科技总部、京东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多个项目相继落户。花都区相关负责人在合作仪式上指出,与北醒成功签约对花都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助力广州打造全球知名的万亿级“智车之城”具有重要意义。
在激光雷达产业链中,激光雷达行业作为中游,汇聚上游的资源要素基础上,通过对光机电精密设计集成,向以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无人机和高精度地图为代表的市场规模超百亿美元的下游数千亿美元市场集群延伸,可助力实现产业的集聚式发展。
【创始人说】
“我们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供应链自主可控,避免在关键技术上被‘卡脖子’。”李远表示,北醒坚持打造具备国产化优势的激光雷达,未来将继续在激光雷达国产化芯片上发力。据悉,北醒在全国拥有北京顺义、宁波与广州捷普三处生产制造基地,未来均将向花都迁移。“(北醒)致力于引领激光雷达产业发展,共同繁荣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圈,为花都区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贡献力量。”
以“六法融合”理念构建“大法治+大宣传”格局
坚守普法初心,“把法律交给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近年来,广州普法工作立足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将普法宣传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全链条发力、全领域延伸、全时空覆盖,以“六法融合”理念构建“大法治+大宣传”格局,推动全民普法工作提质增效、守正创新,为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全链条”普法
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
在立法中普法。今年3月,新修订的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4月20日,广州市组织多校中学生代表参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市司法局、市人大等立法工作相关单位,“沉浸式”体验立法工作,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制定工作为契机,将立法工作与普法工作充分融合。
在执法中普法。广州市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全市国家机关履职报告评议制度,推动各级各单位在执法、司法和服务过程中实时普法。
2021年,广州市创新推出全国首个执法直播系列节目《谁执法谁普法》,联合应急局、卫健委、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个职能部门,现场直播夜查超载货车、酒驾、酒店安全卫生检查等执法内容,让执法现场成为普法主场。该系列至今已直播28场,观看人数达117万多人次,直播内容多次被司法部、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转载,引起热烈反响。
在司法中普法。近年来,广州市积极推动落实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推动法院、检察院利用公开开庭、巡回法庭、庭审现场直播等生动直观的形式开展以案释法。
在公共法律服务中普法。组建全国首个官方打造的市级新媒体普法团队——广州“云普法”团队,由团队成员结合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直播,线上解答网友法律咨询,仅2023年就举办了24期,参与人数近7.5万人次。
“把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社会治理的过程变成全民普法的过程,引导公民在法治实践中感受法治力量、领悟法治精神、坚定法治信仰。”广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张建山表示。
“全领域”普法 抓好“三个关键”着力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11月15日上午,一件与民生相关的案件正在南沙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南沙区近30名领导干部旁听了庭审。参与旁听的领导干部纷纷表示,此次旁听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庄严与司法的权威,进一步强化了法治思维、提升了法治意识,是一堂十分生动的法治课。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广州市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各级党委政府集体学法制度,将学法用法情况纳入述职、录用、晋职、培训考核等环节。每年度举办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学法活动,举办全市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学法培训班、“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旁听案件庭审、普法骨干培训班等活动。
“八五”普法以来,全市共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各类法治培训7499场次,参训人数超过44.1万人次。每年组织开展全市国家工作人员统一学法考试,累计考试人数超120多万人次,考试合格率100%。
盯牢青少年教育这个“关键阶段”。全市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和校园法律顾问配备率达100%,建成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9个,各区均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每年累计服务青少年40多万人次。
抓好村(社区)普法这个“关键基础”。实现全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组织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开展任前法治知识培训,培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1348人,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441户,助力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全时空”普法 “互联网+”实现全天候精准普法
近年来,广州市坚持以互联网思维深耕智慧普法,不断延伸普法宣传触角,建成集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移动普法”平台于一身的“广州普法”新媒体平台,让群众在享受随时普法、移动普法的基础上,获取贴合自身需求的精准化、个性化、趣味化普法内容。
“既破解传统普法时空受限制、普法受众少、影响范围窄的问题,又充分满足了社会受众多样化的普法需求,真正实现全时空、全天候精准普法。”广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广州普法”新媒体平台总粉丝量800.2万人,总发文2.47万篇,总阅读量3.38亿次;总发布视频作品10906个,总播放量74.65亿次。广州新媒体普法工作获中央政法委通报表扬,先进经验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推广。
“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八五”普法以来广州推出多个“首个”:全国首办融媒体普法体验活动、全国首个高校领域民法典普法创意短片大赛、全省首推公开展示普法工作成效的创新创先项目大赛等,不断开拓普法新形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