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建筑模型博物馆开工啦!
建筑模型博物馆开工,学术委员会名单发布
2024年3月28日,建筑模型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成立暨开工仪式活动在广州设计之都·设计殿堂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委区政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等部门,白云城投、上海风语筑公司、源计划(建筑)事务所、市规划院白云分院及众多建筑行业内重量级学术委员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模型是灵感的碰撞
建筑模型如同建筑师的手中之笔,是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和形象展示的重要工具,它承载着设计者的创意和理念,是将抽象的构想具象化的桥梁;建筑模型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建筑诞生的第一天起,建筑模型就成为与其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优秀的建筑模型作品,可穿越时空、回应人心,也是最好的审美教育,收集和保存建筑模型非常重要。
一趟承载过去、直面现在、预示未来的时空之旅
我们从来没有间断对城市的想象,科幻作品给出过无数种猜想:层层叠叠的建筑,丛林诡异的街区,犹如实验室的房间......原本以为这些永远只能存在于想象中,未曾料到,一座建筑模型博物馆将打破时间和空间,带你进入时空之旅。
此前,建筑模型博物馆·上海馆成为“沪上最火爆也最难约”的博物馆,火遍社交媒体。
而不久前,又一个集结国内外优质建筑大师精选模型作品的全球化艺术交流平台建筑模型博物馆宣布成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在白云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广州设计之都·设计殿堂引入建筑模型博物馆。本次建筑模型博物馆由源计划(建筑)事务所(O-office Architects)创始合伙人何健翔先生操刀空间设计,由上海馆策划方风语筑策划布展,将高水平打造成为国内第二个建筑模型博物馆。
一支更加强劲、更为专业、更高水平的护航团队
本次建筑模型博物馆的建设得到了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的大力支持,并与多位建筑行业的专家共同成立了建筑模型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为建筑模型博物馆提供最全面、最专业的学术护航,甄选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优秀建筑模型作品。
何镜堂院士作为建筑模型博物馆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介绍建筑模型博物馆专家委员会成员。学术委员会邀请了原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原理事长宋春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担任主席,同时邀请了来自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及粤港澳的知名建筑师和艺术家担任学术委员。
何镜堂院士表示专家委员会将保持开放的心态、秉持公允的态度面对所有来参与模型进驻的建筑师,并呼吁广大建筑师多多参与。
他们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镜堂
在倡导美学教育的今天,建筑模型博物馆将依托自身丰富的建筑模型藏品资源和高素质的学术顾问委员会专家队伍,成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第二课堂、社会大众了解建筑文化的重要阵地。
白云区副区长 王晓杰
在广州设计之都引入建筑模型博物馆,可以让公众感受建筑之美,感知艺术魅力,感悟设计智慧;还可以为白云汇集设计资源、汇聚设计人才、提升艺术格调,增强广州设计之都软实力,加快建成高品质的国际化街区。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晖
建筑模型博物馆将引入新文旅模式,整合建筑、艺术、创意、内容IP资源,以日常性艺术激发多场景与好内容,重塑内容运营,创新文化消费场景,激活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将建筑模型博物馆新馆打造成广州热门新地标。
期待吗?
一个新的文化、艺术与创新的交汇点将诞生
一个设计产业集聚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将落成
建筑模型博物馆建成后,不仅可以通过优秀建筑模型的集中展示,增进设计行业间的交流;更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成为设计行业的展示窗口,持续推进文化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建筑模型博物馆将实现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品质呈现,成为广州设计产业的会客殿堂、精神地标和文化高地!
未来
这里将成为新一届网红打卡地
未来
这里将打造设计产业向心汇集地
未来
这里将成为建筑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为加快推进增城区“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增城区分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当前宅基地底数大、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问题,以高位统筹全面部署、试点探索上下协同、完善机制精细管控、内培外宣广泛动员四大提速举措常态化推进宅基地发证,助力总量高居广州市第一的43万宗宅基地颁发“房地一体”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1月31日,全区累计颁发“房地一体”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5万余宗,其中2023年年底攻坚期发证近4万宗,日均发证约600宗,发证量及发证速度均位列全市第一。
一、强化顶层设计,高位部署促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增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的工作部署,成立区“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登记发证工作。召开区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区政府制定“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攻坚行动方案,细化任务,每日调度工作进度,充分动员镇街、村社力量,压实主体责任,确保责任到人。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每周组织业务处室部门赴区发证现场办公点,指导解决发证中的业务技术难题;增城区分局党组主要领导带头抓,局领导班子分片联系镇街,每周到镇(街)发证一线督导抓工作进度;13个镇(街)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按照每个村(社)、每个环节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组织各村(社)召开攻坚大会,全力推进“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
二、试点探索先行,凝心聚力抓推进
一是试点创新优化。为解决日常不动产登记发证审核耗时较长问题,增城区选取派潭镇设立试点,由增城区分局组织技术服务单位送服务下乡,与镇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所、农业农村部门建立了一体化办公新模式。相关审核部门安排专员驻点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所集中办公、各司其职,形成工作组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实现提高审批资料流转效率。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提出首次登记公告、资料收集和审批三环并联模式,部分资料在规定允许情况下容缺受理,缩短发证预审时间,提升发证效率,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发证经验。二是上下联动发力。攻坚期间,增城区分局组织调度技术服务单位,安排180个专业技术人员下沉13个镇(街),各镇(街)组织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所、农业农村办公室、挂村部门分别成立10-20人工作组、各村(社)3-5人专职队伍,形成多部门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工作发证机制。针对部分外出务工村民收件难问题,镇(街)工作人员按村(社)划分片区,各片区指定专人小组,协同村(社)干部利用周末、夜晚入户收件。同时,为提高登记发证效率,增城区分局机关各科室、局属事业单位、国企城乡院全员上阵,共同协助参与登记发证,实现在2023年末两月冲刺完成发证约4万宗。
三、完善机制建设,深化运用强把关
一是制定方案提速。为解决“一户多宅”“超占面积”等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力度,增城区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应发尽发、应登尽登原则,先后印发《广州市增城区“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登记细则》《增城区“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筑物登记发证工作指引》等政策性文件,补充完善处理政策。结合本区实际印发《增城区加快“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等提速性方案,明确登记条件及建房登记面积确定等。二是逐级审核把关。经试点探索,形成了具有增城特色、高标准的“房地一体”宅基地登记确权预审模式,由技术服务单位预审“房、地”信息,村社确认“人、户”关系,镇(街)审核确认“人、户、房、地”一致,经逐级审核确认且宅基地公告无异议后方可进入登记发证审核程序。为增强项目管控效率,探索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积极落实“数字政府”的要求,监理单位研发了“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预审软件”、微信人员管控小程序,技术单位研发l“人、户、房、地”管理系统,有效提升成果审核和工作管理成效。
四、增强确权意识,多样宣传重普及
一是加强内培指导。增城区分局组织培训会议60余场强化“一户一宅”政策贯彻落实及确权登记发证业务培训指导,组织镇(街)、技术单位、监理单位召开每月工作协调会,业务部门召开工作周例会,实时总结发证工作的难点、堵点;成立专职督导组,抽调5名科级骨干组成“房地一体”工作专班,形成4支专职指导工作组,每周深入各镇(街)、村(社)一线调研,帮扶镇(街)优化发证流程,提高村民申请材料收集及审核效率。二是加强外宣动员。以线下调研与线上咨询结合强化宣传,每日整理收集问题制作形成浅显易懂的“一问一答”手册,制作“房地一体”宣传册、宣传海报,利用农村小广播、LED屏播放政策解读音视频,设立政策解答公众号,充分调动村、社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以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近日,广州南沙举办广州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南沙)、广州市南沙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广州市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分会(以下简称“两中心、一分会”)揭牌仪式,广州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中文,南沙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惠立新,南沙区副区长欧阳健华等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司法局指导,广州市南沙区司法局、广州市律师协会承办。广东省司法厅、广州市司法局、南沙区政府、广东省律师协会、广州市律师协会、中山大学法学院等单位领导嘉宾,以及粤港澳法律界代表,港资、澳资企业代表等120余人出席。
在活动中,“两中心、一分会”揭牌,地点位于南沙区国际人才港4楼,面积约1200平方米。
基本包括六个功能区域:涉外法治宣传中心,展示涉外法治建设的成果,讲好南沙法治故事;共享办公区,为进驻国际人才港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提供共享会议等服务;港澳律师执业孵化区,为港澳律师在南沙执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培训,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律师人才培养高地;涉外调解区,打造涉外商事调解高地;涉外法律服务区,提供“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涉外法治研究区,打造成为涉外法治理论研究高地。
“此次在南沙揭牌的‘两中心、一分会’,将会为粤港澳大湾区法律界人士提供交流和服务平台。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带,交通等都很方便,服务中心成立后,将会吸引更多法律界人才汇聚南沙。”香港立法会议员、广州市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分会会长何君尧接受采访时表示。
“两中心、一分会”是集综合性涉外法律服务、涉外法治研究、涉外法治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旨在为有涉外法律服务需求的市场主体以及港澳人士、外国人士等提供“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满足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法律服务需求,为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提供坚强有力的涉外法律服务保障。
据悉,“两中心、一分会”聚焦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在需求端方面,第一批次与广州市南沙区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开展业务合作,充分运用工商联、贸促会联结企业职能,联动整合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企业,建设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企业库,通过组织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以开展法治宣讲、“法治体检”活动、企业合规、法律咨询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优质涉外法律服务。
在供给端方面,第一批次与澳门世界贸易中心仲裁中心、中山大学法学院、广东省律师协会南沙粤港澳合作法律研究中心、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公证处、金桥司徒邝(南沙)联营律师事务所、天诺余陈杨(南沙)联营律师事务所、国智(君联)南沙联营律师事务所、南沙国际仲裁中心、“一带一路”域外法查明(广州)中心平台、广州市南沙区税务局等10个单位开展业务合作,打造集聚涉外法治研究、涉外律师、涉外公证、域外法查明、涉外仲裁、涉外调解、涉税法律服务等的“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供给端。
南沙区锚定打造“全国涉外法治先行区”目标,高水平推进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南沙国际片区建设,“一核多站点多功能”园区集聚模式基本形成,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效枢纽有力推进,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加速集聚,涉外法治水平显著提高,为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南沙大力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是贯彻落实《南沙方案》的必然要求,也是南沙法律服务业的最大特征。
2023年初,南沙区出台《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八条措施》,对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人才的支持力度居于全国前列,大力引进涉外法律服务机构;2024年3月1日施行的《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为南沙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提供立法支持。
下一步,南沙区将用好《南沙方案》带来的重要历史机遇,用好《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围绕省市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涉外法治建设目标,建强“两中心、一分会”,以“两中心、一分会”为依托,不断推动涉外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