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三水探索“1+2+5”组团式帮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详细内容

三水探索“1+2+5”组团式帮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时间:2024-05-22     人气:544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作者:
概述:三水区政协主席苏宇率队开展主席会议视察,专题调研区内“优质教育资源良性流动和均衡布局”实施情况。视察团深入乐平镇的三水区科创实验学校......

  近日,三水区政协主席苏宇率队开展主席会议视察,专题调研区内“优质教育资源良性流动和均衡布局”实施情况。视察团深入乐平镇的三水区科创实验学校,详细了解该校在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做法与成效。

  三水区科创实验学校作为一所2023年9月开办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正聚焦“全国航天特色学校”的定位,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多学科融合的科技创新教育模式。该校图书馆参照佛山市中小学“5A”阅读教育体系建设标准,不仅藏书近4万册,更在多处融入航天元素,充满科技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优越的学习环境。学校现设有72个班级,其中小学48个班,中学24个班,有效缓解了三水中部片区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

  在专题视察座谈会上,三水区教育局副局长于伟就介绍了近年来三水在推行“组团交流轮岗、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经验做法。近年,三水区持续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大力开展区内教师交流工作。近三年,全区教师交流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其中,2021年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有181名,2022年有298名,2023年更是达到309名。通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优质学校教师到薄弱学校“传经送宝”,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取经充电”,既破除了教师队伍的流动障碍,也激发了学校发展内生动力。

  当前,三水区最大的教育差距主要集中在北部三镇(芦苞镇、大塘镇和南山镇),为推动师资有序流动和均衡布局,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教育局制定了《三水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首次探索推行组团式定向交流,选定8所优质学校与北部三镇公办中小学开展全覆盖定向交流,重点推动优秀行政、教师向北部三镇薄弱学校流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今年,我们已经派遣了第一批教师前往北部三镇的学校进行教育交流,具体形式为‘1+2+5’,即1名校级领导,2名行政干部,5名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组成团队,共同为这些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帮扶。”于伟就表示。

  三水区政协主席苏宇表示,教育是长期工程,需要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他指出,优质的教育资源离不开优秀的校长和教师团队的支撑,因此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教育人才。建议区教育局和各镇街以及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共同为教育事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包括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学校硬件设施等,以全面提升三水区的教育质量和品质。

  区政协副主席李伟元、莫少飞、张宏标、邓沃明等参加视察。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