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特殊类型考生,高校招生政策有这些亮点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就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招生工作进行了部署。特殊类型招生政策在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管理、确保公平公正。
对于准备报考特殊类型的广大考生来说,招生政策在报考方面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艺术类招生专业范围略有调整
今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专业范围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和《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以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专业“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
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都有最新版本公布,今年艺术类招生专业范围也以新专业目录为依据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一些特设专业。当然,具体招生专业还应以考生所在省公布的招生专业为准。
通知还要求,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设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科类,鼓励省际间联合组织省级统考,扩大省级统考专业范围。高校要进一步减少艺术类校考专业范围。高校部分艺术类专业确需组织现场考试的,应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
■ 高水平运动队9个项目实施全国统考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方面,2022年,进一步扩大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全国统考项目范围。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专业测试采取全国统考、高校校考等组织方式。今年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跆拳道、击剑、棒球、冰雪等9个项目实施全国统考,与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的体育专项考试统一组织,统一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各地各高校不再组织相关项目的省级统考、校考。
■ 外语类保送生向小语种倾斜
2022年,保送资格条件没有变化,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仍具备高校保送资格。
今年教育部鼓励高校重点安排基础学科相关专业招收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保送生。外语类保送生,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倾斜力度。2024年起,除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继续招收一定数量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安排在英语语种相关专业,其他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均安排在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相关专业,鼓励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
孩子乳牙坏了,需要治疗吗?
我家孩子这么小,
怎么会“烂牙”呢?
孩子刷牙不听话怎么办?
我国第四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高达70.9%
较10年前增长了5.8个百分点
儿童龋齿患病率已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乳牙,是我们拥有的第一副牙齿,上下左右共20颗。6岁左右,恒牙开始萌出,11-12岁左右,恒牙全部替换完成,之后便将陪伴我们终身。
乳牙的使命寿命虽不长,但承担了儿童及少年时期主要的咀嚼功能,维护乳牙的健康至关重要。但是现在有些家长对待儿童口腔保健仍有许多疑惑。
对于以上不少家长苦恼的问题,珠江医院口腔科副主任申晓青为你解答!
乳牙迟早会换
还需要治疗吗?
很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不需要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治疗龋齿,可是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
乳牙发生龋坏后,会导致牙齿的咀嚼功能降低、产生疼痛,影响进食。久而久之,儿童不喜欢用患侧咀嚼食物,出现偏侧咀嚼,甚至造成左右面部不对称。
其次,孩子因咀嚼不便导致食欲变差,还会减少部分营养摄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龋齿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导致牙髓坏死,其有害的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能被血液或淋巴液带到身体其他部位。在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能诱发慢性肾炎、心内膜炎等全身性疾病。
不少家长未能注意的是,小孩由于门牙变成龋齿,影响美观,不敢张口大笑,更不愿意拍照,这对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孩子这么小
怎么会“烂牙”?
龋齿的发生与年龄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基于以下4个必备要素:细菌、食物、宿主(牙齿结构、唾液等)、时间。
儿童爱吃甜腻细软的食物,像糕点、糖果、果汁、碳酸饮料等,这类食物含糖高、黏性大,粘到牙面上不易清洁,容易形成牙菌斑,从而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
同时,儿童摄入的纤维素类食物少,不能通过咀嚼食物时的摩擦作用对牙齿表面进行自洁,因而易产生龋齿。
所以,要定期对孩子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儿童要保证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孩子不愿意刷牙
怎么办?
有很多小朋友不乐意配合刷牙,或者刷牙敷衍,草草了事,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维护好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预防龋齿,需要全家共同努力。首先要保证儿童饮食结构健康,不要让孩子过度摄入过甜、过黏及碳酸饮料等高致龋性食物。同时,父母要对儿童刷牙进行积极引导,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卡通牙刷和牙膏,并在一旁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提高刷牙的乐趣性。
乳牙应该如何
正确护理?
孩子们的牙齿大多是成对萌出,从6个月左右时逐渐萌出,至2.5岁时长齐20颗乳牙。
孩子们还没有牙齿的时候,可以从照顾牙龈开始,孩子们喂食后和睡前,用柔软湿润的纱布或指套,轻柔擦拭孩子的牙龈,不给细菌快速繁殖的机会,保证口腔的清洁。
当第一颗牙齿长出来时,就可以用牙刷了。孩子应选择软毛、小头、大手柄的牙刷,用清水配合适量的牙膏刷牙。在孩子们还没有爱护牙齿的意识之前,爸爸妈妈们应该承担替他们刷牙的责任,直到孩子可以握住牙刷。但仍然需要继续监督这个过程,直到孩子可以独立规范完成刷牙、漱口。
除了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使用牙线也非常重要。3岁以后,因为颌骨不断发育,乳牙形态稳定,牙齿之间开始逐渐出现缝隙,牙齿邻面之间普通牙刷刷毛无法深度清洁,是儿童最容易患龋的部位,因此要配合使用儿童牙线辅助清洁。
除了日常口腔护理
还有哪些龋齿预防措施?
1.涂氟
儿童乳牙的外衣——牙釉质与恒牙比起来,矿化程度低,抵抗龋齿的能力较弱,因而乳牙的龋损往往进展很快,迅速形成蛀洞。
3岁左右开始,家长需要带孩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给牙齿涂上一层“氟保护漆”,给牙齿穿上特殊的“防弹背心”,减少蛀牙的发生,但是就诊前记得要刷干净牙齿。
2.窝沟封闭
牙齿上有很多深的窝窝沟沟,容易藏污纳垢,成为细菌的“加工厂”,“窝沟封闭”是用流动性的封闭剂涂布在牙面的窝沟上,使很深的窝沟变成较为平缓的窝沟,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轻易地清理牙齿了。
不知在座的各位是不是
吃药“困难户”
每次吃药,都痛苦不堪
吃完之后必须吃颗糖或者水果来缓解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
有种水果
是被公认的“药物公敌”!
与已知的近百种药物有相互作用
它就是
鲜嫩多汁、富含VC的西柚
曾有报道称
有人因服药后吃柚子
导致晕倒送医!
这是为什么呢?
跟市监君一起来看看吧
↓↓↓
西柚与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
口服药物进入体内时,它们可能被肝脏中的酶分解或在小肠中通过转运蛋白吸收。
西柚会引起这些酶和转运蛋白的改变,导致体内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
西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能够不可逆地抑制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如CYP3A4),酶分解不了药物,导致体内药物的量增加,更容易产生副作用。
另外,西柚中含有黄酮类物质,能够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ATP),限制了吸收,导致体内药物的量减少,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比如,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原本药效刚好,但服用西柚后,药物吸收会增多,血压就会降得过低,从而出现头晕、眼黑、腿软、冷汗、心悸等种种不良后果。
但也不是所有药物都与西柚
有相互作用
以下这几种要特别注意
↓↓↓
哪些药物应避免与西柚同服?
既然西柚与众多药物有相互作用
那它的“近邻”——橙子、橘子
会不会发生相似反应呢?
答案是:也会!
橙柚类水果会发生类似反应吗?
其实,不同药物的代谢途径、比例各不相同,体内酶和转运体的数量也因人而异。
而且,食用西柚的多少,也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药品的说明书【禁忌】、【相互作用】或【注意事项】中会标明西柚或者其它水果与药物配伍产生的影响。
但由于实际数据收集有限,有许多药品的说明书中都会标明“尚不明确”,或者其中没有出现“与CYP3A4产生相互作用”的条目。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谨慎食用。
所以呐
市监君在此提醒大家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
建议服药前后72小时内
不要食用西柚
如果平时会食用西柚或者橙柚类水果
应主动向医生或药师
咨询药物相互作用等相关信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