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为有序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明确规范相关管理职责,提高城市安保水平和运转效率,昨日,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目前我市已草拟《佛山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划部署提高利用效率
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凡是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维护、应急、信息和档案管理及其相关管理活动,均纳入《办法》管理范围。其中,地下综合管廊不仅包括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市政公用管线,还包括配套建设的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和报警、给水排水和标识等设施。
《办法》指出,后续编制我市管廊专项规划时,应当遵循优先在城市新区、园区、成片开发区建设原则;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须结合两侧地块开发、地下空间规划、市政管线分布等合理确定管廊布局,轨道交通建设、地下空间开发须统筹考虑与管廊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其中,新建、改建、扩建的管廊工程,管廊建设单位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自然资源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廊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前,应查询工地段及毗邻区域的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并委托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的单位进行现场探测、核实确认,以查明城市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并在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将探测结果在申请材料中一并报送。
《办法》明确,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要根据功能需求,同步建设管廊;已建成管廊并有预留管线位置的道路,在管廊以外的位置新建管线的,不予规划许可。而对已建设管廊的城市道路,在规划期内不得再进行管廊的建设;因特殊情况确需建设的,应同步提交区管廊主管部门意见并报自然资源部门审核同意。
如管廊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穿越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电力设施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油气管线安全保护范围、生态林地区、生态湿地区、供排水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军事用地和文物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的,建设单位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办理手续。
强化管理确保运维安全
为了确保管廊建设稳定可靠,《办法》要求,管廊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定组织规划验收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管廊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建设工程竣工联合验收的相关规定,对管廊建设工程竣工档案进行验收。
值得关注的是,《办法》明确,管廊实行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管廊建设单位应当在管廊地面构筑物显著位置设置工程质量责任永久性标牌,接受社会监督。
除了对管廊建设过程进行明晰外,《办法》还对后续运行、维护等做出要求。据悉,后续管廊运营维护单位负责管廊主体及附属设施的维护管理时,应当建立健全管廊维护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机制以及与入廊管线单位的联动机制;同时配备建筑、机电、燃气、给排水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值班、检查、档案资料台账,落实安全监控和巡查等安全保障措施。
如若管廊内管线发生故障时需要紧急抢修挖掘城市道路的,管廊运营维护单位应当及时报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并在发生故障3日内按照规定补办道路挖掘手续。
同时,《办法》明确,在管廊安全保护范围和控制区内,不应从事或限制从事包括排放、倾倒腐蚀性液体、气体等有害物质,以及深基坑开挖和爆破、桩基施工等相关活动。如若建设单位确需进行以上活动的,应当在施工前会同施工单位制定管廊保护方案,并将有关情况书面征询管廊运营单位意见,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并上报区管廊主管部门备案。
而管廊运营维护单位应当对管廊安全保护范围内的合法施工作业进行安全监测,提出相应的安全处置建议,开展相应施工作业的建设单位应当配合落实。如施工影响管廊安全运行的,管廊运营维护单位有权予以制止,开展相应施工作业的建设单位应当立即停工,并调整作业和安全保护方案,保障管廊的安全运行。
11月8日,以高温甲醇燃料电池为动力电源的示范游船在佛山南海丹灶仙湖顺利首航。这一国际领先技术将引领甲醇燃料电池行业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此次成功首航,标志着高温甲醇燃料电池正式进军绿色航运市场,为国家电动船发展事业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高温甲醇燃料电池动力船在丹灶仙湖首航
南海区领导潘永桐,佛山市科技局三级调研员郭明强,南海区发改局局长谭国洪,南海区科技局副局长李树青、高松,丹灶镇委书记陆文勇,佛山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昌群等相关部门代表、企业界同仁共50余人见证了开航仪式,并登船试航。该船凭借安净、清洁、舒适的乘坐环境,得到了现场嘉宾的赞扬及一致好评。据了解,该船动力电源——高温甲醇燃料电池由中科嘉鸿(佛山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其核心技术源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孙公权团队,该团队在燃料电池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中科院先导专项支持。高温甲醇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只要不断提供燃料则可持续稳定发电,在150-180摄氏度工作温度下,加注200公斤甲醇可产生约400度电,在5.5节的航速(内湖限定航速)下能驱动船行驶20余小时。而想达到相同的续航时间,铅酸电池需要15-20吨。中科嘉鸿公司董事长孙公权表示:“高温甲醇燃料电池动力船的首航,只是中科嘉鸿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会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立足优质产品与服务,坚持技术不断创新,为我们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温甲醇燃料电池产业化项目是佛山市南海区引进的首个“天佑之星”项目,落地于丹灶镇氢能产业基地。此次高温甲醇燃料电池动力船顺利首航,是佛山市氢能产业发展的一次实力证明,彰显佛山南海燃料电池的“领头羊”地位,同时,也将带动电动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航运业碳达峰、碳中和,促进航运业等相关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距离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开幕还有不到10天。11月19日至21日决赛期间,大赛将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设立全国博士后工作成果展示专区、举行全国博士后人才交流会、开展全国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全面展示我国博士后事业发展成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本次大赛集“赛”“展”“会”为一体。其中,博士后工作成果展示专区近9000平方米,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之江实验室等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中国(河北)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等创新平台将参会设展。除了线下展示,届时还将借助VR技术手段,在大赛官方网站、大赛微信公众号上同步举办线上成果展,打造数字云端展厅,让观众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观展。
大赛专门设置200多个人才交流展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科研类、教学类、管理类等优质岗位超2000个,计划招收一大批博士、博士后人才。这些岗位薪酬待遇优厚,并在人员编制、科研经费、安家补贴、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让人才无后顾之忧。与此同步,大赛官方网站开通博士后人才交流线上平台,17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7000多个岗位,招聘博士、博士后。
为促进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总决赛现场同步举办全国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大赛执委会在潭洲国际会展中心7号馆设置技术交易专区。在创新赛组别入围总决赛的项目中,有400多个有意向开展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或联合攻关。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