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五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牢抓实重大项目落地动工建设
11月22日,佛山市2021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禅城区南庄镇中科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举行。在冬季这一施工黄金季,佛山再掀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热潮,8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508.36亿元,一批大项目、优质项目在佛山五区落地生根,筑牢万亿佛山发展根基。
更令人欣喜的是大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中科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项目,从立项到土地出让再到项目设计、动工,仅用时三个月;几天前,高明区荷城街道的润泽(佛山)国际信息港项目顺利封顶,该项目从签约到封顶仅用时一年多……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佛山五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围绕市委“一号改革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落地、建成、投产。各区纷纷表示,将进一步抓牢抓紧大项目建设,在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
引入龙头项目 掀起建设热潮
“这样的项目落地速度,即使在深圳也不多见。”动工当日,深圳前海中科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赵昭凯感慨。他表示,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达的城市,拥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和无限活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生活配套,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中科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此次动工的一期项目投资达40亿元,基地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涵盖消费电子类、数码类、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类、高端和智能装备制造类等产业的研发、制造,是禅城区提升先进制造业的龙头项目。
同日,总投资达103亿元的瑞浦能源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制造基地项目在南海区狮山镇动工。两个月前,百亿项目信扬科技成像模组生产项目在狮山镇动工。
今年3月,投资超过30亿元的美的机电工业4.0项目在顺德区杏坛镇动工,着力打造全国工业4.0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目标是建设成世界级“灯塔工厂”。今年6月,飞利浦水健康智能家电智造基地项目在顺德区北滘镇动工。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成为顺德重大项目建设的一大特点。
第四季度,三水区的云东海中南高科高端电子信息科技园项目、东融悦生物科技项目、智能家居电器及直流无刷电机生产线项目、箭牌家居浴室柜和橱柜生产项目等9个产业项目动工,涵盖工业制造类、产业载体类和文化产业类,向众人描绘了三水壮大“4+2”产业集群的发展蓝图。
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各区掀起一股建设热潮。禅城区今年前三季度集中开工项目45个,第四季度再有14个项目集中开工;1月~10月,顺德区8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334.4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51%;高明区今年7个省市重点新开工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
推动项目落地 五区各有妙招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全市五区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秉承“项目为王”理念,直面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全面比学赶超,迅速兴起重大项目建设热潮,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禅城大力推进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工程建设项目联审联批,专班跟进、高效服务,推动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投产。禅城区发改局牵头编制《禅城区“9+1+7”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总指挥部组建方案》,以“专班对专项”的方式,构建跨部门、跨区域、全局性的协调调度指挥机制,有效联系区各专项指挥部。同时,成立重大项目尖刀班,破解重大项目在落地落实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
南海聚焦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推出一系列精准有效、务实的实招硬招,包括数字赋能、完善审批流程,打破制约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重大项目的落地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尤其是通过深化“城市大脑”建设,打造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重点项目从规划、拍卖、立项、施工、验收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南海建立了3个层次推进项目建设的工作机制、分级负责机制和部门联动协调机制,针对部分重点项目建立“一项目一调度群”制度。
顺德以“分级协调”为抓手,共同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高标准成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总指挥部,按“1个联络单元,3个层次协调”的模式,建立重大项目领导联络制度和分级协调机制,确保共同协调、责任到人,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存在问题,进而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项目落地服务工作格局,力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为开工企业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服务模式,应用‘全程代办服务升级版’提供全流程服务。”三水区发改局负责人介绍,在依托区、镇两级工程建设项目代办服务工作专班的基础上,三水为项目提供政策咨询、跑腿服务,动态跟踪办理情况、实时通报审批进度。
抓牢大项目 筑牢发展基础
今天的重大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
“要通过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共同营造,让高明成为企业家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高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高明将实施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工程,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破解项目落地投产中的堵点痛点,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接下来,高明将重拳整治“科长中梗阻”现象,同时完善“有求必应、有难必帮”精准服务机制,落实“首席企业服务官”精准服务。
南海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根据南海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继续加大力度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月跟踪项目进度,加强跟踪督办工作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重点项目对固投及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建立重点项目观察点工作制度,每镇街选择3~6个重点项目作为观察点,对观察点项目进行走访调研,核查建设进度,解决各种难题。
顺德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狠抓招商选商扶商,围绕构建“顺心顺意”营商环境,塑造一流政务服务和政策环境,营造一流市场环境,实施一流人才政策,弘扬一流顺商精神。同时,顺德将进一步发挥“分级协调”机制的作用,为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保驾护航”;贯彻落实规范、科学、民主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程序,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研究和全过程统筹管理,确保项目科学生成、规范运作、高效推进,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坚持制造业立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禅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强化担当和贡献,全力以赴在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落实佛山“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部署,坚持“简”“快”“降”“好”,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同时,禅城区将坚定实施“提二强三”战略,全力提升先进制造业规模和质量,做优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强化对佛山制造的支撑功能和服务功能。
到2023年底,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保持零增长,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达60%以上,在各有关领域创建一批有代表性的“无废城市细胞”。这是佛山建设“无废城市”试点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11月24日,佛山召开“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议,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思路和实施方案,标志着佛山“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市区同创
以市为主导 各区发挥区域特色
会上,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华介绍了佛山“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目标。他表示,“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无废城市”建设的远景目标是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和处置安全。
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佛山初步确定60个指标,以“市区同创”的模式共同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工作。具体而言,以市为主导,各区发挥区域特色,形成市区同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新模式,促进禅城区精致发展、助力南海区高质量发展、突出顺德区新发展理念、强化高明区湾区枢纽功能、支撑三水区产业聚集发展,形成错落有致的“无废城区”。
同时,佛山将通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固体废物管理,大力推进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扎实抓好固废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到2023年建成省级“无废城市”,走出一条制造业城市生态文明创新发展之路。
引领工业绿色转型
加快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陈振华指出,针对工业领域,在装备制造、电器电子产品、汽车、陶瓷等重点行业开展市级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到2023年底,建成一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和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与此同时,发挥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的引领作用,推进重点园区以及产业集群的循环化改造,到2023年底,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生产强度保持零增长。
为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佛山将培育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骨干企业、具有本地特色的固体废物处置产业,加快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置设施建设。2023年底,建成一批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设施,各区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处置共享局面基本形成,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达到90%。
在管理上,全市将整合各部门现有固体废物电子信息系统,构建佛山市“无废城市”服务管理平台,促进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共享,实现对各类固体废物和再生资源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理处置的全过程业务办理、可视化监督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全面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效率和水平。
倡导低碳发展
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离不开低碳发展。按照部署,佛山将制定发布绿色生活方式规范指引,加大绿色生活宣传,研究建立回收押金制度。到2023年底,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保持零增长,快递绿色包装使用率达60%以上,在各有关领域创建一批有代表性的“无废城市细胞”。
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垃圾分类也是重要一环。例如,在城市小区试点使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全过程管理,完善垃圾分类运输体系。到2023年底,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以上。
倡导低碳发展,佛山还计划推广绿色建筑。具体而言,贯彻落实《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制定绿色建筑实施方案,实行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到2023年底,建筑垃圾消纳量相对2020年减少100万立方米,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
11月24日上午,全省医养结合工作现场会在顺德区均安镇召开。会议总结了2020年以来全省医养结合工作经验,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黄飞,副市长周紫霄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广州、深圳、佛山、江门、河源等市分别就本地医养结合工作经验作介绍。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家门口医养结合”,打造出顺德均安、南海里水、三水青岐、南海桃苑、健翔等“五有样本”。“家门口医养结合”模式被列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第二批可复制、可推广基层改革创新经验。
周紫霄表示,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初步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佛山将不断创新思路,着力推动全市医养结合工作取得新成绩,力促佛山卫生健康工作再上新台阶。
黄飞对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和均安经验予以高度肯定。他要求,一要科学规划医养结合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合力,全力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二要大力推广佛山市“家门口医养结合”和江门市“两院一体”服务模式,为全国改革提供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广东经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医养服务。三要继续开展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创建活动,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专项督导行动,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训,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推进医养结合机构的职称评定、薪酬补贴制度改革。
当日,会议通报了广东省第一批10家医养结合示范机构,顺德区均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选。参会代表还实地参观均安镇天连、南沙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了解示范点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