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分局召开南沙高质量发展规划沙龙(2023年第一期)
为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借鉴,2023年2月6日上午,南沙区分局在区行政中心组织召开南沙高质量发展规划沙龙(2023年第一期),局内各业务部门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邀请南沙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所有关负责同志围绕“珠海城市规划建设经验”展开分享。
会上,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围绕珠海40年建设历程与经验,以及对南沙规划建设的启发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讨论,与会人员均表示,此次规划沙龙受益匪浅,学习到了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及做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同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也得到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为今后工作开展拓宽思路,树立信心,对进一步做好南沙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议现场

2023年2月10日,《越秀区南洋电器厂及周边城市更新单元(AD0109规划管理单元)一期子单元详细规划优化方案》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该规划方案落实新形势下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要求,通过减量规划,探索旧厂旧城混合改造,盘活存量低效用地,进一步提升中心老城区空间品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片连片改造经验,推动建设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
一、 项目基本情况:旧城+旧厂协同推进
南洋电器厂及周边城市更新单元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心,项目一期处于东风东路与黄华路交界处,西至东濠涌高架、北至黄华塘社区、东至黄华路、南临东风东路,用地面积1.91公顷,主要以旧厂为主,涉及少量旧城。虽然项目用地紧张,但通过高质量规划布局,在满足地块回迁安置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提升环境空间品质、补齐公服配套短板、历史文化保护等多方面要求。
南洋电器厂及周边城市更新单元区位示意图
二、 建设规模减量,老城区空间品质进一步提升
本次详细规划方案优化后,项目范围内总建筑面积将减少3.6万㎡,容积率、建筑高度相应降低,绿地率、公共服务配套进一步提升,打造更加舒适的城市空间、创造更加优质的空间品质。
同时,以188米“越秀之心”作为地标建筑,提供高质量产业空间,吸引高端企业进驻,助力越秀区产业发展和空间提质。
南洋电器厂及周边城市更新单元(一期子单元)城市设计实景融入鸟瞰图
三、 服务设施增量,老百姓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本次方案公服设施总规模由0.3万㎡调整至0.6万㎡,不仅配备幼儿园、居委会、社区议事厅、星光老年之家、党群服务中心、警务室、企业服务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环卫工人之家等公共服务设施,还增设超市、便利店、便民餐饮、健身中心、电信银行银业网点等各种商业服务业设施,满足各种服务需求,为市民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南洋电器厂及周边城市更新单元(一期子单元)东濠涌视角效果图
四、 历史文物活化,老建筑保护与活力共彰显
本次详细规划优化将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普济院原址保护修缮,并合理活化利用,结合老建筑南侧绿地一并建设形成高品质的公共活动空间和小公园,充分发挥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社会价值,彰显老城市新活力带来的街区魅力。
南洋电器厂及周边城市更新单元(一期子单元)普济院视角效果图
2023-02-14 10:25 来源: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吕望舒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有关要求, 2月9日,江苏、内蒙古、西藏3省(自治区)公开整改方案。至此,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全部向社会公开。
整改方案中的整改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体现出各地正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性保障。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9年至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分六批完成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国务院部门和6家中央企业的督察。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共明确整改任务2164项。根据调度情况,截至2022年年底,已完成1275项,完成率近60%,其余整改任务正在积极有序推进。
为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地见效,各被督察对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来抓,从思想上筑牢根基,从制度上扎紧“笼子”,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提升思想认识。各地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各级各部门理论学习必修课,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推进落实能力。重庆市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天津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责任落实。各地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责任监督,强化考核问责。浙江省健全清单化调度、验收销号党政领导双签字等各项推进机制,推进形成调度对接、通报督办、明察暗访、验收销号、约谈追责的工作闭环,确保问题整改不折不扣、到底到边。江西省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推动问题解决。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海南省务实推进围填海问题整治,对历史遗留违规围填海项目,研究制定“一岛一策”处理方案,确保分阶段推动问题整改到位。云南省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坚决全面彻底抓好滇池沿岸违规违建等问题整改。
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梳理督察整改方案,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方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各被督察对象都结合各地实际,从制度和措施等方面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各地完善绿色发展导向的考核体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牢固、措施更加有力。甘肃省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构建十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注重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行业政策标准,倒逼不达标和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江苏省提升生态环境在高质量发展考核中的权重,精准有力开展省级生态环保督察,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
各地提出绿色发展规划,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黑龙江省正构建减污降碳精准治理体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培育壮大“新字号”,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行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山东省提出整合低效产能,2022年组织单独厂区装置总产能100万吨以下独立焦化企业115万吨产能整合退出,2025年全省焦化企业装置产能整合到3300万吨左右。广东省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绿色石化等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约化发展。
中央企业进一步明确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共识。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充分利用水电、核电资源,积极推进产能向绿色能源洼地转移,实施“两海战略”,加快推进国内港口氧化铝布局,打造区域全产业链集群。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培育和科技攻关,为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基础。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提出要以战略规划引领绿色发展,推动金属矿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冶金建设40项绿色发展技术攻关,优化产业体系绿色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护好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在整改方案中,各地都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各地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广西壮族自治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强化自然保护地、湿地和红树林的保护修复,全面排查全区违规建设项目及经营活动侵占自然保护地、湿地、红树林情况,全面整改。西藏自治区将突出绿色发展示范和自然生态保护,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强度,加强冰川和高原湖泊的保护,规范涉冰川矿泉水、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等开发活动,严格控制河湖岸线开发建设,杜绝环湖围网、污水入湖现象。
各地依托自身的自然禀赋,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屏障,多层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牢牢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安徽省提出打造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4条生态廊道,深化皖西大别山、皖南—浙西南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辽宁省提出加强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工程和辽东山区生态屏障建设,加快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 内蒙古自治区提出把保护草原和森林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林长制,认真执行基本草原保护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持续提高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如今,督察整改方案已经全部公开,各地的督察整改工作也正以破竹之势全面推动。下一步,如何让督察整改工作进一步落地见效,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将成为各地的重要任务之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