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全部公开 各地以督察为契机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023-02-14 10:25 来源: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吕望舒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有关要求, 2月9日,江苏、内蒙古、西藏3省(自治区)公开整改方案。至此,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全部向社会公开。
整改方案中的整改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体现出各地正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地见效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制度性保障。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2019年至2022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分六批完成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国务院部门和6家中央企业的督察。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方案共明确整改任务2164项。根据调度情况,截至2022年年底,已完成1275项,完成率近60%,其余整改任务正在积极有序推进。
为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落地见效,各被督察对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来抓,从思想上筑牢根基,从制度上扎紧“笼子”,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提升思想认识。各地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各级各部门理论学习必修课,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推进落实能力。重庆市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天津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责任落实。各地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责任监督,强化考核问责。浙江省健全清单化调度、验收销号党政领导双签字等各项推进机制,推进形成调度对接、通报督办、明察暗访、验收销号、约谈追责的工作闭环,确保问题整改不折不扣、到底到边。江西省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推动问题解决。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海南省务实推进围填海问题整治,对历史遗留违规围填海项目,研究制定“一岛一策”处理方案,确保分阶段推动问题整改到位。云南省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坚决全面彻底抓好滇池沿岸违规违建等问题整改。
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梳理督察整改方案,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方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各被督察对象都结合各地实际,从制度和措施等方面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各地完善绿色发展导向的考核体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牢固、措施更加有力。甘肃省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构建十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注重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行业政策标准,倒逼不达标和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江苏省提升生态环境在高质量发展考核中的权重,精准有力开展省级生态环保督察,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
各地提出绿色发展规划,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黑龙江省正构建减污降碳精准治理体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培育壮大“新字号”,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行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山东省提出整合低效产能,2022年组织单独厂区装置总产能100万吨以下独立焦化企业115万吨产能整合退出,2025年全省焦化企业装置产能整合到3300万吨左右。广东省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绿色石化等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约化发展。
中央企业进一步明确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共识。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充分利用水电、核电资源,积极推进产能向绿色能源洼地转移,实施“两海战略”,加快推进国内港口氧化铝布局,打造区域全产业链集群。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培育和科技攻关,为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基础。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提出要以战略规划引领绿色发展,推动金属矿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冶金建设40项绿色发展技术攻关,优化产业体系绿色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护好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在整改方案中,各地都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各地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广西壮族自治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强化自然保护地、湿地和红树林的保护修复,全面排查全区违规建设项目及经营活动侵占自然保护地、湿地、红树林情况,全面整改。西藏自治区将突出绿色发展示范和自然生态保护,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强度,加强冰川和高原湖泊的保护,规范涉冰川矿泉水、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等开发活动,严格控制河湖岸线开发建设,杜绝环湖围网、污水入湖现象。
各地依托自身的自然禀赋,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屏障,多层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牢牢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安徽省提出打造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4条生态廊道,深化皖西大别山、皖南—浙西南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辽宁省提出加强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工程和辽东山区生态屏障建设,加快完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 内蒙古自治区提出把保护草原和森林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林长制,认真执行基本草原保护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持续提高草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如今,督察整改方案已经全部公开,各地的督察整改工作也正以破竹之势全面推动。下一步,如何让督察整改工作进一步落地见效,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程中做出更大贡献,将成为各地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日,广州市越秀区审计局组织全体干部传达学习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对做好2023年审计各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凝心聚力以高质量审计服务越秀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引领审计工作新作为。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局党组的引领带头作用,以“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激励全体干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的精气神全力以赴做好2023年的审计各项工作,为越秀全面建成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作出贡献。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服务越秀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市、区部署要求,围绕越秀区“推动重点项目大突破、优化城市功能环境、公共服务展现更大作为”等高质量发展目标,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和保障职责。持续推进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推动财政管理提质增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促进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开展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和面貌。加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力度,更好服务干部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开展国有企业审计,推动区属国企改革做大做强,促进完善国资监管制度,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压实审计整改责任,做好审计工作“下半篇文章”,一体推动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进一步加强内审指导和监督,提升内审工作质效。
三是强化自身建设,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大兴调查之风,做实研究型审计,发挥审计触角广泛、反应迅速的专业优势,及时揭示和反映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以高质量的审计成果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深化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三类监督贯通协同,促进三类监督在工作计划上有机街接、在工作方式上联动高效、在工作成果上互促共用。加强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审计人员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意识,锤炼敢于担当的职业精神,提高能查能说能写本领。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使党和人民赋予的审计权力始终恪守法律边界、在阳光下运行。 (刘 婷)
291种药品纳入广州医保“双通道”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参保患者合理用药的需求,让国家谈判的好药、高值药、救命药买得到、报得了,广州积极推行“双通道”管理。目前,包括多种常用慢性病用药、肿瘤、罕见病药品等在内共有291种药品纳入了“双通道”。
哪些药店可买纳入“双通道”的药品?报销如何操作?2月13日,广州医保就这一惠民政策进行了解读。
据介绍,“双通道”是指通过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两个渠道,广州市医保参保人可购买就医所需的、已纳入“双通道”管理的药品,并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购药时享受一致的医保报销待遇。
简单来说,就是纳入“双通道”的国谈药品,参保患者可以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种渠道购药报销。
广州市首批“双通道”药品范围按照《广东省“双通道”管理药品范围(2022年)》执行,共包含291个药品,包括了“国谈”药品中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肿瘤用药和罕见病用药等。这一药物清单将根据省调整情况动态更新。
目前,广州市已推出16家“双通道”定点医院和30家“双通道”定点药店,并根据工作推进情况新增。“双通道”定点医药机构名单可通过“广州医保”微信公众号查询,也可通过广州医保网站查询,名单将定期更新。
在开通“双通道”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门诊、门特就医时,如果该定点医疗机构暂未配备治疗所需的“双通道”药品,可以凭借医保医师开具的“双通道”外配处方,在有效期内(处方开具时间起72小时内)自行选择“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购药,享受与开具处方医疗机构就医相同的医保报销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医保参保人在“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购买、结算“双通道”药品,需要提供有效期内的纸质外配处方及已激活的“医保电子凭证”。
扫码看广州市首批“双通道”管理药品清单
扫码看广州市“双通道”定点医疗机构名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