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已推出16家“双通道”定点医院和30家“双通道”定点药店
291种药品纳入广州医保“双通道”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参保患者合理用药的需求,让国家谈判的好药、高值药、救命药买得到、报得了,广州积极推行“双通道”管理。目前,包括多种常用慢性病用药、肿瘤、罕见病药品等在内共有291种药品纳入了“双通道”。
哪些药店可买纳入“双通道”的药品?报销如何操作?2月13日,广州医保就这一惠民政策进行了解读。
据介绍,“双通道”是指通过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两个渠道,广州市医保参保人可购买就医所需的、已纳入“双通道”管理的药品,并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购药时享受一致的医保报销待遇。
简单来说,就是纳入“双通道”的国谈药品,参保患者可以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种渠道购药报销。
广州市首批“双通道”药品范围按照《广东省“双通道”管理药品范围(2022年)》执行,共包含291个药品,包括了“国谈”药品中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肿瘤用药和罕见病用药等。这一药物清单将根据省调整情况动态更新。
目前,广州市已推出16家“双通道”定点医院和30家“双通道”定点药店,并根据工作推进情况新增。“双通道”定点医药机构名单可通过“广州医保”微信公众号查询,也可通过广州医保网站查询,名单将定期更新。
在开通“双通道”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门诊、门特就医时,如果该定点医疗机构暂未配备治疗所需的“双通道”药品,可以凭借医保医师开具的“双通道”外配处方,在有效期内(处方开具时间起72小时内)自行选择“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购药,享受与开具处方医疗机构就医相同的医保报销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医保参保人在“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购买、结算“双通道”药品,需要提供有效期内的纸质外配处方及已激活的“医保电子凭证”。
扫码看广州市首批“双通道”管理药品清单
扫码看广州市“双通道”定点医疗机构名单

精致化专属定制出圈
起跑即冲刺。开年后,各行各业都全力加速跑,广州本地及周边不少酒店的会议室和宴会厅持续爆满,各类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纷纷线下聚首,企业团队定制游、春茗市场加速复苏。与此同时,不少企业为提振员工士气、凝聚团队精神,选择出游,也直接拉动了近期周边乡村生态游及温泉康养游等。
旅行社:团建定制游迎来小高峰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到了,是时候来一场开年团建。由于今年春节较早,不少企事业单位的年会及团建活动放到了年后举办。某旅行社相关业务人员告诉记者,不少企业正在咨询职工团体出行的各种产品,根据平台数据统计显示,部分企业咨询了3-5天的跨省红色旅游的线路,偏向选择湖南韶山、河南红旗渠等地;另外,省内的一些户外活动或应季景点也受到企业的青睐,主要对广州市内及周边1天的赏花、植树、徒步等游玩方式感兴趣,其中不少企业咨询了女职工三八节出游、植树踏青游和职工春游的定制线路,主要倾向花都七溪地、南平静修小镇、从化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肇庆黄花风铃生态园和紫云谷等山清水秀的目的地;还有不少企业咨询广州周边的团建安排,比如从化流溪河拓展基地、花都香草世界拓展基地等。
如今团建产品需求更具个性化、定制化特色。
某旅行社策划推广部经理介绍,大年初七当天,该社就有广州某中学101人的教职工从化团建一天游的团队出发,而另外一波单位团出团高峰则出现在元宵节后的大年十六,当天就有220人及142人的两个团队出发。在农历新年过后,企业定制团是一个重要的增量市场,同时旅游市场将在2月中旬到3月迎来一波国内游小高潮,本地旅行社推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系列产品及“春茗”产品供游客选择。
本地酒店:本地春茗规模小而精
记者近期走访市内各大酒店及会议中心后发现,各种线下活动有序恢复,春茗、客户答谢会以及各种会议接踵而至。某酒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2023年第一季度,包括已完成的接待以及后续的预定,客人的咨询数量同比去年上升120%,而对来店消费客户分析发现,客户的行业分类开始愈发多样,汽车、医学、家具家居、美妆等传统行业,已恢复其特有的消费周期和习惯;互联网、高新金融、5G等高新科技公司增加举行企业团建活动的频率。
从早期的“借春之机,以茗会友”到如今以意头菜为主打的开年宴会,春茗仍是广州企业迎接开年的重要仪式。今年春茗市场强调个性定制,某宾馆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春茗比以往开始得更早,春节黄金周结束后便有企业单位陆续举办春茗活动,以金融、科技、保险、文旅类企业为主。客户举办春茗的规模呈现小而精的特点,更注重食品安全卫生、服务配套、场地环境,同时对价格也更为敏感。针对这些需求变化,该宾馆推出多款定制化套餐,在保留中端价位产品的同时,同步向两端延伸,既推出价格实惠的点心餐,也定制人均单价在400元~500元之间的高端产品。
潮流:为女士定制 团建更为精致化
从2月中开始,到三八节前后的春游踏青季,女性是出游主力军,不少企业也开始为女员工预订出游产品。而职场女性在出行中除了商务需求之外,对于度假场景化、氛围感都有很精致的追求。
如今的周边乡村游在调性上更加潮流时尚,升级打造为一种放松、便捷、多元的生活方式,成为今年团建市场的一大看点。与此同时,二、三月间正值踏青春游赏花季,乡村户外团建也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也受到不少想为女员工预订出游产品的企业所关注。春天,美丽的花海是女士热爱的景致,记者从某景区获悉,景区内的香水茶花、油菜花等绽放出千姿百态。除了有美丽的风景以外,景区还针对团建主题侧重在户外运动设计配套产品,组织了飞盘、桨板、清溪谷徒步等系列康养活动,同时还结合时令美食、手工制作、围炉煮茶、专场音乐会等元素打造高端生活方式推出女士高端定制团,丰富企业个性需求。
另外,广州周边众多配套丰富的温泉度假村成为她们的热门选择之一。记者了解到,本地大牌温泉酒店的会议室、宴会厅设施齐备,特别还有带独立温泉泡池的客房、独栋别墅,比较受客户欢迎。不少温泉酒店还可以提供泳池派对、炭火烧烤以及定向越野、轻徒步等配套定制服务,让团建产品更为丰富。
擦亮海丝文化名片,扶胥运河连通工程项目动工
提起运河,人们往往想到京杭大运河。
但少有人知,其实在广州,也有一条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运河,隐秘而伟大,曾承担着广州“通世界”的重任。
它,就是扶胥古运河。
自古以来,黄埔即为广州外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而隋、唐、宋、元时期,黄埔港被称为扶胥港。
扶胥之口,中外商船往来穿梭,为避海上风浪,宋朝年间决定建设这条运河,扶胥古运河因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要道。
风雨数百年,这条运河至今大部分河段仍在通航使用。
在中国江河文化的版图中,运河凝结人民的汗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标识,无疑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名片。
如今,属于黄埔的这一名片将步入一个新阶段。
1月29日,在黄埔区穗东街,扶胥运河连通工程项目正式动工。八百年古运河将恢复古航线,一条途经黄埔穗东各文化古迹景观的八公里水上文旅路线呼之欲出,穗东街将活态再现岭南海丝繁荣商贸河岸景观风貌,助力广州海丝城建设,打造“一河两带四点”的海丝记忆风貌带,擦亮“老运河、新风貌,老城市、新活力”的海丝文化名片。
南方日报记者 吴雨伦 通讯员 张靖妍
前生
运河庇护船只“通世界”
运河究竟有什么重要之处?为什么一定要开凿一条运河?
运河交织着历史。要理解运河开凿,我们只需要将时间拉到关键的历史节点。
早在晋代,已有庙头村(当时叫古斗)的记载,是广州放洋启航的地点,也是外国船只到达广州的第一停靠站。
唐宋时期,作为珠江出海口,扶胥镇(现穗东庙头村)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南海神庙前的黄木湾,是海外到广州的第一站。
黄木湾,为珠江三角洲东、西、北三江合流的总汇。水面宽,风大浪高,影响海船停靠,每当风海咆哮,在港船无安全避风之所,时有覆没之危。
繁荣的贸易和频繁的出行需求,需要更安全的运输通道,因此宋朝决定开凿扶胥古运河。
南宋政和二年(1112年),时任广州佥判的邬大昕奉命主理此事。
他到珠江口至波罗庙一带,实地考察海岸情况。波罗庙离海不远,向来风涛万顷,岸临不测之渊,在流沙长期冲积中,逐渐淤浅。
邬大昕深入调查水流地势,将沿海岸线挖土凿石筑堤,兴工开凿运河。工程东起东江口的东洲,西接黄木湾,全长约5公里,宽约150米,竣工时沿用东江口西岸鹿步堡的地名,命名为“虎步”。
就是自东江口西岸增城县新塘的东洲开始,沿北岸经番县鹿步圩东南、大丰固(即头)、墩头水汛、竖梅岗,至波罗庙前,这条运河,至今尚留一条水涌,现在当地人称作横滘,靠西一段称西滘。
运河建好后,中外商船往来穿梭,不仅经此避开大风大浪,航程也有所缩短,来往贸易更加便利。
著名学者金克木曾评论:中国有两种文化,一个可叫“长城文化”,一个可叫“运河文化”。运河通联南北,是“通”的文化。
扶胥古运河则是“通世界”。它的开凿,为广州这一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奠定了基础。
唐宋是扶胥港最繁荣的时期,宋代自扶胥港出发的商船,可达“西南诸蕃三十余国”,扶胥古运河就是服务于当时的贸易往来。
“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夷舶往来,百货丰盛”。那时,对外贸易事关经济发展大事,而广州是当时对外贸易重镇。宋时,广州的外贸更是一度达到高峰,广州市舶司收购乳香占全国乳香收购量的98%。
八百年通航至今,扶胥古运河曾为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贡献了磅礴之力。
当时间来到另一个关键节点,“改革闯将”广州开发区诞生了,扶胥运河又成为“见证者”。
1984年,广州开发区的发源地就在横滘河畔,它正是扶胥古运河的一段。由此,广州开发区的创业者们开启了新的征程。就在奔流的河水旁,广州开发区从2万元、9.6平方公里起步,速度和效益始终引领全国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样本。
今貌
“老运河”焕发“新活力”
沧海桑田,“老运河”将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黄埔区启动了河涌整治工程,着力保护水生态环境,逐步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而扶胥古运河所在的穗东街全面推行河长制,重点紧抓水污染防治工作。以“巡河摸查”加“即时整改”的治理方式,细致用心解决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的问题,全力确保辖内河涌水质、面貌持续向好。
曾经的“通世界”,如今还有不小潜力可以挖掘。
今年,寻找海丝历史印记,恢复古运河航线,再现岭南水乡风貌,古运河黄金走道将重获新生。
当前,黄埔区扶胥古运河连通工程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项目位于黄埔区穗东街道西滘涌、东滘涌、南湾涌、庙头涌、庙头支涌流域,疏浚河涌总长约3.84公里,新建护岸总长2.05公里,改造护岸长约0.855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3927亿元。
项目以东滘涌、西滘涌、南湾涌、庙头涌支涌现状为基底,协调周边在建和规划建设项目,以恢复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为目的,以黄埔区总体规划及黄埔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通过滨水生态环境修复、河涌疏浚、新建护岸、水闸改造,打开滨水空间、打通水上游览线路,打造碧湾古港,彰显海丝文化。
据黄埔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先期项目主要对东滘涌(开发大道以西段)、西滘涌、南湾涌(含夏园湖)、庙头涌支涌(港前路至西滘涌段),结合现状进行护岸整治和内源治理,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升水景观、塑造水文化。
为更好再现岭南水乡风貌方面,南湾涌水闸、庙头涌2号水闸将进行改扩建,打通文化游水断点;沿线还将设置游船、龙舟停泊的码头、埠头等,构建水上游览线路;为了让水道的绿色空间惠及更多市民,还将新建口袋公园等。
当前,黄埔区谋划了“三城一岛”空间联动发展规划,正加速推进广州海丝城规划建设。扶胥运河正是广州海丝城建设的关键一子。
一子落,满盘活。
穗东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以扶胥古港、海丝之路为出发点,结合片区城市更新,旨在擦亮“老运河、新风貌,老城市、新活力”的海丝文化名片,对于打造海丝城历史文化核心区、建设南海神庙历史文化综合发展区、实现珠江沿岸镇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预见,扶胥运河将成为黄埔乃至广州的亮丽新名片,迤逦穿行,流向未来。
(南方日报 2023.2.10)
附件下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