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南方日报:黄埔扶胥之口为何如此重要
详细内容

南方日报:黄埔扶胥之口为何如此重要

时间:2023-02-15     人气:173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概述:......

  擦亮海丝文化名片,扶胥运河连通工程项目动工


  提起运河,人们往往想到京杭大运河。

  但少有人知,其实在广州,也有一条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运河,隐秘而伟大,曾承担着广州“通世界”的重任。

  它,就是扶胥古运河。

  自古以来,黄埔即为广州外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而隋、唐、宋、元时期,黄埔港被称为扶胥港。

  扶胥之口,中外商船往来穿梭,为避海上风浪,宋朝年间决定建设这条运河,扶胥古运河因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要道。

  风雨数百年,这条运河至今大部分河段仍在通航使用。

  在中国江河文化的版图中,运河凝结人民的汗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标识,无疑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名片。

  如今,属于黄埔的这一名片将步入一个新阶段。

  1月29日,在黄埔区穗东街,扶胥运河连通工程项目正式动工。八百年古运河将恢复古航线,一条途经黄埔穗东各文化古迹景观的八公里水上文旅路线呼之欲出,穗东街将活态再现岭南海丝繁荣商贸河岸景观风貌,助力广州海丝城建设,打造“一河两带四点”的海丝记忆风貌带,擦亮“老运河、新风貌,老城市、新活力”的海丝文化名片。

  南方日报记者 吴雨伦  通讯员 张靖妍

  前生

  运河庇护船只“通世界”

  运河究竟有什么重要之处?为什么一定要开凿一条运河?

  运河交织着历史。要理解运河开凿,我们只需要将时间拉到关键的历史节点。

  早在晋代,已有庙头村(当时叫古斗)的记载,是广州放洋启航的地点,也是外国船只到达广州的第一停靠站。

  唐宋时期,作为珠江出海口,扶胥镇(现穗东庙头村)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南海神庙前的黄木湾,是海外到广州的第一站。

  黄木湾,为珠江三角洲东、西、北三江合流的总汇。水面宽,风大浪高,影响海船停靠,每当风海咆哮,在港船无安全避风之所,时有覆没之危。

  繁荣的贸易和频繁的出行需求,需要更安全的运输通道,因此宋朝决定开凿扶胥古运河。

  南宋政和二年(1112年),时任广州佥判的邬大昕奉命主理此事。

  他到珠江口至波罗庙一带,实地考察海岸情况。波罗庙离海不远,向来风涛万顷,岸临不测之渊,在流沙长期冲积中,逐渐淤浅。

  邬大昕深入调查水流地势,将沿海岸线挖土凿石筑堤,兴工开凿运河。工程东起东江口的东洲,西接黄木湾,全长约5公里,宽约150米,竣工时沿用东江口西岸鹿步堡的地名,命名为“虎步”。

  就是自东江口西岸增城县新塘的东洲开始,沿北岸经番县鹿步圩东南、大丰固(即头)、墩头水汛、竖梅岗,至波罗庙前,这条运河,至今尚留一条水涌,现在当地人称作横滘,靠西一段称西滘。

  运河建好后,中外商船往来穿梭,不仅经此避开大风大浪,航程也有所缩短,来往贸易更加便利。

  著名学者金克木曾评论:中国有两种文化,一个可叫“长城文化”,一个可叫“运河文化”。运河通联南北,是“通”的文化。

  扶胥古运河则是“通世界”。它的开凿,为广州这一千年不衰的商业城市奠定了基础。

  唐宋是扶胥港最繁荣的时期,宋代自扶胥港出发的商船,可达“西南诸蕃三十余国”,扶胥古运河就是服务于当时的贸易往来。

  “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夷舶往来,百货丰盛”。那时,对外贸易事关经济发展大事,而广州是当时对外贸易重镇。宋时,广州的外贸更是一度达到高峰,广州市舶司收购乳香占全国乳香收购量的98%。

  八百年通航至今,扶胥古运河曾为海上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贡献了磅礴之力。

  当时间来到另一个关键节点,“改革闯将”广州开发区诞生了,扶胥运河又成为“见证者”。

  1984年,广州开发区的发源地就在横滘河畔,它正是扶胥古运河的一段。由此,广州开发区的创业者们开启了新的征程。就在奔流的河水旁,广州开发区从2万元、9.6平方公里起步,速度和效益始终引领全国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样本。

  今貌

  “老运河”焕发“新活力”

  沧海桑田,“老运河”将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黄埔区启动了河涌整治工程,着力保护水生态环境,逐步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而扶胥古运河所在的穗东街全面推行河长制,重点紧抓水污染防治工作。以“巡河摸查”加“即时整改”的治理方式,细致用心解决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的问题,全力确保辖内河涌水质、面貌持续向好。

  曾经的“通世界”,如今还有不小潜力可以挖掘。

  今年,寻找海丝历史印记,恢复古运河航线,再现岭南水乡风貌,古运河黄金走道将重获新生。

  当前,黄埔区扶胥古运河连通工程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项目位于黄埔区穗东街道西滘涌、东滘涌、南湾涌、庙头涌、庙头支涌流域,疏浚河涌总长约3.84公里,新建护岸总长2.05公里,改造护岸长约0.855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3927亿元。

  项目以东滘涌、西滘涌、南湾涌、庙头涌支涌现状为基底,协调周边在建和规划建设项目,以恢复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为目的,以黄埔区总体规划及黄埔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通过滨水生态环境修复、河涌疏浚、新建护岸、水闸改造,打开滨水空间、打通水上游览线路,打造碧湾古港,彰显海丝文化。

  据黄埔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先期项目主要对东滘涌(开发大道以西段)、西滘涌、南湾涌(含夏园湖)、庙头涌支涌(港前路至西滘涌段),结合现状进行护岸整治和内源治理,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升水景观、塑造水文化。

  为更好再现岭南水乡风貌方面,南湾涌水闸、庙头涌2号水闸将进行改扩建,打通文化游水断点;沿线还将设置游船、龙舟停泊的码头、埠头等,构建水上游览线路;为了让水道的绿色空间惠及更多市民,还将新建口袋公园等。

  当前,黄埔区谋划了“三城一岛”空间联动发展规划,正加速推进广州海丝城规划建设。扶胥运河正是广州海丝城建设的关键一子。

  一子落,满盘活。

  穗东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以扶胥古港、海丝之路为出发点,结合片区城市更新,旨在擦亮“老运河、新风貌,老城市、新活力”的海丝文化名片,对于打造海丝城历史文化核心区、建设南海神庙历史文化综合发展区、实现珠江沿岸镇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预见,扶胥运河将成为黄埔乃至广州的亮丽新名片,迤逦穿行,流向未来。

    

       (南方日报   2023.2.10)

附件下载: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