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长洲岛岛群将建成广州“慢岛”
创建人才、文化、科技和运动“慢岛”四大招牌
“广州珠江国际慢岛”发展效果示意图
羊城晚报记者 徐振天
衔接珠江前后航道的长洲岛岛群,是珠江历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江心岛板块,如今正向“广州珠江国际慢岛”的发展目标进发。
2月9日,记者从“广州珠江国际慢岛”总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获悉,未来相关部门计划推动长洲岛岛群板块一体化转型升级,打造国际人才交流客厅、黄埔军校文化公园、粤港澳大湾区爱国研学教育高地、“黄金内湾”水空运动休闲首站,创建人才“慢岛”、文化“慢岛”、科技“慢岛”和运动“慢岛”四大招牌。
陆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重点打造长洲岛、洪圣沙岛“双核”
“慢岛”的提法借鉴于“慢城”这一国际流行的城市发展新模式,该概念的核心在于将绿色环保、健康和谐、人文人性同步推进,从生态、人文等多个角度统筹时空资源利用,倡导生态化、个性化、品质化、休闲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广州珠江国际慢岛”的范围为介于东圃特大桥和黄埔大桥之间的长洲岛等江心岛岛群,包括长洲(含深井)、洪圣沙(含白兔沙)、大吉沙、娥眉沙(北帝沙)、大蚝沙五个岛屿,总陆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
按照片区总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长洲岛岛群板块将按照保护发展并举、岛群江岸协同、近期远期结合、政府市场联动四大原则,至2025年,发展迈上新台阶,空间格局更加成型,经济动能更加牢固,创新发展更加坚实,文化名片更加鲜明,生态优势更加突出,品牌建设更加系统,共享共富更加扎实。
至2035年,岛群岛岸深度融合全面实现,更有质量更富特色的经济板块稳步崛起,“广州珠江国际慢岛”品牌享誉国际,居民生活水平达到先进地区水平,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浸润新高地、都市休闲放飞新胜地、区域自由智享创新平台、国际交往新窗口和共同富裕新样板,向世界展示大河岛岸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范例。
围绕上述目标,意见稿中提出要强化岛群功能一体化发展,打造以长洲岛、洪圣沙岛为“双核”的战略核心岛群,以大吉沙为一体化功能配套基地,以娥眉沙(北帝沙)、大蚝沙为外围特色功能风貌岛,推动形成“战略核心-关键配套-特色外围”的联动体系和“双核三廊四片”的功能布局。
发挥长洲岛、洪圣沙岛的“双核”引领作用是总体规划中的重点。长洲岛拟打造国际人才交流客厅、黄埔军校文化公园、粤港澳大湾区爱国研学教育高地、“黄金内湾”水空运动休闲首站的核心区,洪圣沙岛拟打造珠江水上CID(中央创新区),开发邮轮港、水巴港始发港与江心浮动港结合的水上体验新业态,强化水上运动休闲首站功能。
长洲岛岛群迎建设增长期,或推进一些重点行动
未来一段时期,长洲岛岛群将迎来基础设施、大平台项目、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机制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增长期。
记者从片区总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获悉,近期,相关部门将围绕打造四大“战略引擎”、科技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品牌运营活动、交通建设管理、生态文化保护、综合配套服务、政策保障等领域开展重点行动。
四大“战略引擎”为国家级文化公园、粤港澳大湾区爱国研学高地、国际人才交流客厅和“黄金内湾”水空运动休闲首站,包括黄埔军校文化公园整体规划连片保护、国家级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研学基地(研学计划)、深井军事拓展培训基地、咖啡创意庄园、深井TOD咖啡国际会客厅、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慢岛外滩”、挞洲围水上运动小镇、艺术家部落、水上音乐厅、公共游艇基地等建设项目。
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广州珠江国际慢岛”将启动黄埔军校旧址、辛亥革命纪念馆及历史文物修缮工程、“十古双遗”陈列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抢救、征集,建设文化遗产大数据管理平台,推动门户景观、景堤一体化、碧道系统、鸟类栖息地生态修复、河涌治理、低碳建筑示范等建设工程。
为提升“广州珠江国际慢岛”人气和知名度,相关部门还将建设“广州珠江国际慢岛”品牌体系和慢岛研学、慢岛名胜、慢岛时尚等特色子品牌,举行众多重大会议活动。
(羊城晚报 2023.2.10)
附件下载:

■驻清远连州市西岸镇工作队队长何继英在介绍当地特色产品。
■清远连州市西岸镇综合农业产业园的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房已建成。
■驻清远连州市西岸镇工作队合影。
■清远连州市西岸镇石兰古寨。
■清远连州市西岸镇,村民在田间采摘连州菜心。
广州市黄埔区驻清远连州市西岸镇工作队:
成功争取清远市“百亿产业”连州菜心基地落户西岸镇;推动“东村之恋” 生态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统筹乡村振兴631资金及黄埔区自主帮扶资金约3305万元,补短板、强弱项,兴修水利、撂荒耕地、土地流转、饮水安全、防返贫监测、修路修桥、农田灌溉、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52个乡村振兴帮扶项目,增进民生福祉……2022年,广州市黄埔区驻清远连州市西岸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镇工作队”)聚焦乡村振兴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充分发挥西岸镇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以能人促改革、农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道路,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奋力谱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增进民生福祉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2年6月22日,西岸镇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洪灾。驻镇工作队队长何继英和队员及时联系帮扶成员单位筹集善款约26万元,企业、单位和个人捐赠救灾物资一批,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及时消除返贫风险。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进驻西岸镇以来,驻镇工作队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对防返贫监测对象,工作队分类、因户施策,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申请黄埔区防返贫帮扶资金45.25万元作为保障基金,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助销连州菜心、丝苗米、甜玉米、优质水果和茶叶等产品,帮助当地群众、合作社和企业增收203.2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驻镇工作队下足功夫,配合华南农业大学规划团队编制《连州市西岸镇镇域十五年乡村振兴规划》,获得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2021年以来,投入6900多万元,乡村振兴风貌带节点建设基本完成,沿线8个特色村已建设完工并通过验收,夯实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础。在工作队中,有3名队员分别驻东村村、奎池村、石马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从重点村着手,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以点带面,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何继英说。
按照“西岸所需,黄埔所能”,驻镇工作队积极作为,提升镇域公共服务能力,增进民生福祉。乡村振兴,扶智先行。从2021年开始,黄埔区文冲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于龙帮扶困难学生1人,发动辖区广州祥和泰建材公司总经理郑伟帮助困难学生4人,每人每月资助400元。工作队申请黄埔区630慈善资金200万元,改善镇中心学校和清水学校教学环境;帮扶镇卫生院人才公寓安装空调,清水卫生分院新建DR室,留住了山区医疗人才流失,解决山区群众看病难、检测难的问题。
培育核心引擎 打造“连州菜心”产业集群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2022年清远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挥农业、旅游资源优势,加大特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旅游全域化、品质化发展。
“连州菜心”是清远市打造的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之一,西岸镇统筹规划河田、冲口、东江、石兰“连州菜心”优势产业集群,全镇种植菜心面积达2万亩。“今年春节期间,菜心供不应求,田头价格从往年的1.1-1.3元提升到3-5元,老百姓受益最大,过了一个好年!”
“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房于去年10月开工,现在已经建成。” 何继英谈到在建的西岸镇首个综合农业产业园时说,产业园涉及农产品种植、冷藏、物流、加工等,除了秸秆综合利用加工厂房,已种植新品种青皮蜜柚、翠蜜100亩,今年6月稻谷烘干加工仓储区建成,年底果蔬分拣包装冷链物流区竣工,产业园建成后可覆盖东陂、瑶安、三水、丰阳、连州、保安等乡镇。
“下一步要推动连州菜心‘12221’市场体系建设,形成‘连州菜心’产业集群,促进特色产业扩量提质塑品牌,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何继英表示,驻镇工作队将充分利用西岸镇在菜心、玉米、大米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上的扎实基础,助力建设集农业生产、农业加工、农产品集散、多种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培育产业发展核心引擎,着力打造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
“我们引进了电商平台,利用闲置校舍,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何继英告诉新快报记者,在打好乡村基础的同时,源源不断注入产业“活水”,壮大镇域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据统计,全镇14个行政村村集体收入均超过10万元。
深耕文旅融合 推动东村3A级景区再升级
“乘着全省高质量大会的东风,抢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机遇,我们推动企业再投入1500万元,启动‘东村之恋’生态旅游景区第四期建设。”何继英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又分享了一个好消息。
拥有近千年历史的东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引入企业开发建设“东村之恋”生态旅游景区,已成为远近游客打卡的“网红村”。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村里的民宿经常是“一房难求”。
进驻西岸镇以来,驻镇工作队深耕“文旅融合”,聚集各项资源和扶持政策,深入推进东村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示范点和共同富裕示范点建设,成功申报东村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国家级古村落,入选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东村之恋”生态旅游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目前我们规划打造一条两天一晚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不仅要把游客引进来,而且要把他们留下来,拉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何继英表示,将把文化品牌深度融入到西岸镇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等各项产业中来,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接下来,驻镇工作队将积极协助西岸镇,加大对本地历史文化底蕴挖掘、包装和宣传的力度,在古村古道文化、农耕农采体验、研学基地、精品民宿等方面深入挖潜,形成西岸镇“古村+农采+文化”的独特农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围绕“三线”(G537国道、346省道、二广高速)、“两村”(东村、石兰两个核心村),对“东村之恋”生态旅游景区进行升级和延伸旅游线路,促进东村、石兰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李晓声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 责编:陈玉婷 / 美编:李涛 / 校对:冯卓盈
(新快报 2023.2.13)
附件下载:
近日,市审计局审计服务中心党支部前往广州市艺术博物院参观“前进号角——广州文艺高质量发展主题大展”,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此次展览紧扣“前进号角”这个主题,聚焦广州文艺在党的领导下奋力前进这条主线,分“红色根脉·听党话跟党走”“非凡十年·礼赞新时代”“奋进号角·启程新征程”三个篇章,展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幅幅作品无不在深情讴歌党的伟大成就、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激励我们不断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全体党员在此次文艺盛宴中汲取奋进力量,锤炼党性修养,强化使命担当。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张彦)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