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人无需换证即可在澳门开车
近日,公安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内地与澳门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协议将自2023年5月16日起生效。
根据签署的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内地与澳门承认对方核发的有效驾驶证,一方准许持有对方驾驶证的人员直接驾车或者免试换领驾驶证。互认换领的驾驶证准驾车型包括小型汽车和小型自动挡汽车。
对持有效正式澳门驾驶执照的澳门永久性居民,持正式澳门驾驶执照,以及身份证明原件、身体条件证明、照片,可以直接免试换领内地驾驶证,无需参加考试;
持有效内地纸质驾驶证人员,在入境澳门14日内可直接驾驶规定车型,无需换领澳门驾驶执照;入境超过14日需继续驾车的,经澳门治安警察局交通厅登记后一年内可以在澳门直接驾驶规定车型。
内地与澳门驾驶证互认换领,将直接惠及内地与澳门旅游、探亲等人员,更加便利内地和澳门居民驾车出行,更好促进内地与澳门交流发展。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内地与香港已经实现了驾驶证互认换领。内地与澳门驾驶证互认换领,将大大便利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往来,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公安部将积极指导地方公安交管部门做好内地与香港、澳门驾驶证互认换领工作,进一步便利内地与港澳居民驾车出行。
推动中小学校试行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
全区中小学校每天上午安排
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到2035年
全区中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优良率保持60%以上!
近日,南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下简称《实施方案》)的通知。当中提出:
到2025年,全区中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超过55%,基本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日益浓厚,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涌现一批优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到2035年,全区中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保持60%以上,全区中小学校学生享受高水平体育专项教学和竞技训练,基本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健康发展体系。
《实施方案》为此列出多项工作举措
对学生家长们尤为关心的
体育课课时安排也有了明确的规定
详情如下
01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
中小学校试行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
《实施方案》要求,全区中小学校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推动中小学校试行小学每天1节体育课、初中每周4-5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3-5节体育课。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强化“学、练、赛”联动,科学安排运动负荷,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02
全区中小学校安排
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实施方案》明确,全区中小学校每天上午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下午安排不少于40分钟的课外体育锻炼,并适量布置体育课外作业。推进中小学校成立学校体育特色运动队、组建学校体育俱乐部和学生体育社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竞赛,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3项运动技能,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引导学生加强户外锻炼,自觉养成保护视力等良好习惯。
03
力争年内每个镇(街道
打造2间以上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
《实施方案》提出,制定特色体育传统(网点)学校评定标准、建设规范和工作计划,开展周期评定,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统筹规划特色体育传统(网点)学校的项目布局,重点发展足球、篮球、田径、游泳、龙舟、武术、醒狮以及省和市优势项目,按照每个项目6:3:1的比例对小学、初中、高中体育特色(高水平运动队)学校项目的创建数量进行布局,组成对口升学单位,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
力争到2023年,每个镇(街道)打造2间以上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评选出开展体育训练较好和体育氛围浓厚的学校作为示范校园。为体育传统(网点)学校提供高水平体育专项教学和竞技训练。鼓励南海区业余体育学校教练深入各体育传统(网点)学校走教,指导学校开展训练和参赛工作。对承担特色体育教学服务、指导参赛等工作的教练员优先考虑评优评先。
04
深入开展研学游、功夫角等活动
积极举办青少年武术、醒狮等系列赛事
《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西樵山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的作用,深入开展研学游、功夫角等活动,积极举办青少年武术、醒狮、龙舟等系列赛事。积极承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赛事,使更多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体育活动落户南海。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学生体育节、学校体育学术论坛,促进全区中小学校学生、教师代表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学生教师代表交流经验做法,共同提升青少年体育工作水平。
一列动车在广佛肇城际铁路飞驰,途经位于南海狮山的桂丹立交特大桥南侧时,只见大桥两侧下方多台成槽机、旋挖钻孔机正在进行施工作业,一条新的城际铁路建设正从这里出发,未来将连接佛山西站,通往广州北站。
这条建设中的城际铁路便是广佛西环。目前,该工区有多个工点同步开工,150多名工人与一批大型机械共同奏响“开工进行曲”,持续加快建设进度,全力推动工程建设提速增效。
实行24小时作业
见缝插针抢进度
“噔噔噔......”近日,记者来到广佛西环狮山1号隧道右线工地,穿过一道岭南建筑风格的大门,迎面看到多台旋挖钻机、挖掘机正在作业,持续发出声响。
据了解,广佛西环一工区项目全长5.5公里,贯穿佛山西站和狮山东站,白沙桥特大桥桥梁工程、狮山1号隧道明挖工程、狮山1号隧道盾构工程、路基工程和狮山东站等多个施工段,狮山1号隧道右线明挖段只是其中一个工点。
“为抢抓进度,我们实行24小时作业,工人两班倒,机器不休息。”广佛西环一工区项目经理刘朋介绍,今年春节期间,狮山1号隧道右线有50多名工人持续作战,顺利完成了主体围护结构53幅地下连续墙施工。
“节后这个工点开始挖基坑,主要是机械作业,就不需要太多工人。”刘朋告诉记者,狮山1号隧道右线工点已进入冠梁和基坑开挖阶段,多数工人便转移到了其他工点。
每日一大早,纪飞和工友们就赶往当天正式开工的狮山1号隧道左线工地,开始新的钢筋笼焊接任务。施工现场,他主要负责钢筋笼质量管理,需要及时检测钢筋焊接的长度、焊缝、间距等细节是否符合国家规范。
下午4时,在连续工作10个小时后,他的脸上落满钢筋灰,肤色黑了一圈,衣服上也布满了电焊火星烫出的小洞。记者走进工地时,他正拿起卷尺一一测量钢筋笼的焊接点,认真且严谨。
“如果焊接质量不过关,钢筋笼吊装时可能会散架,还会影响后续的混凝土浇筑。”虽然只有25岁,但纪飞已有三年工作经验,能熟练判断钢筋焊接质量。当日,他和7名工友仅用11个小时,便完成了一个长20.5米宽6米重23吨的钢筋笼焊接任务。
“每天工作12小时,还挺累的,不过看到工作成果,又感觉很有成就感。”纪飞笑着告诉记者,自1月28日返岗以来,他已完成了13个钢筋笼焊接的任务。
而在狮山东站工点,现场负责人杨富感受到更大的压力,他正带领工人忙着管线迁改工作。
“这里的地下管线非常复杂,有供水、电力、燃气、军用光缆等,施工难度很大。”杨富介绍,该车站沿佛山一环路西侧南北方向布置,东、西两侧分别紧邻佛清从高速匝道桥及南海体育中心,西北角为嘉逸国际酒店,涉及各类型管线很多,迁改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
“为抢工期,我们增加了工人数量并让围护结构施工机械设备正月初八进场,能找到工作面就马上安排人干活,见缝插针地进行施工。”杨富介绍,目前该工点有施工人员60多人,还安排了成槽机、履带吊、旋挖钻机等大型设备。
多举措保进度
助推广佛全域同城化
据了解,今年2月至6月,狮山1号隧道右线将持续开展基坑作业,计划5月份盾构下井;狮山1号隧道左线刚刚动工建设,正在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狮山东站于去年11月30日完成第一阶段交通导改,目前正在进行管线迁改;白沙桥特大桥桥梁段也在加速启动建设,2月16日开始桩基施工。
“我们将按照打基础、稳推进、再增速的思路,全力确保工程进度。”广佛西环一工区项目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将在关键性节点上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组织施工,超前筹划方案,以扎实充分的准备工作为施工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将施行领导带班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网格小组、形成权责清单,管理人员24小时轮岗督查,确保施工安全稳步推进。同时,推行“党建+”工地、“幸福小家”建设,以优秀党建引领和丰富的人文关怀助力现场大干热潮,推动项目建设再提质、再增速。
在抢抓进度的同时,项目部也将不断强化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我们将严格执行动土令制度,在施工现场实行人工探挖,避免机械对管线造成破坏。”以狮山东站为例,面对复杂的管线迁改,狮山东站项目总工程师方晓风表示将借鉴前期推进交通疏解的经验,科学谋划、主动作为,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制定科学高效的施工方案,加快推进力度。
“广佛西环未来要通车,这个车站是关键,把它建设好对整条线路意义重大。”据方晓风透露,狮山东站计划于2025年10月底完成土建工程。
据了解,广佛西环线路长度约47千米,全线共设9站,起自佛山西站,经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里水镇、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秀全街道和白云区江高镇,止于广州北站。项目计划工期为2022年9月至2027年9月,总工期5年。
该项目定位为广佛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佛山与白云机场和广州空港经济区的快速城际轨道交通线。它作为广佛环线的最后一块“拼图”,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形成完整的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大环线,是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战略、推动广州都市圈落地落实的关键所在,对促进广佛全域同城化、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