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南方日报:“波罗诞”里的海丝味
详细内容

南方日报:“波罗诞”里的海丝味

时间:2023-03-02     人气:205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概述:......

  千年庙会将在黄埔区穗东街道举行


  转存图片

  菠萝粽是逛“波罗诞”必尝美食。 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祥 摄

      

  一别三年,“波罗诞”回来了。

  3月2日至4日,“波罗诞”千年庙会将在广州市黄埔区穗东街道南海神庙举行。

  这场庙会连办3天,每天都有新精彩:第一天活动开幕;第二天将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展演等民俗文化活动;第三天是“波罗诞”的正诞日,备受关注的四乡会景——五子朝王仪式将盛大举办。

  千年庙会,聚起是烟火,展开是文化。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广州海丝文化源远流长。南海神庙丰富的祀典文化已绵延1000多年,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在此举行的传统民间信俗“波罗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庙会。每届庙会不断推陈出新、亮点纷呈,成为大湾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千年不衰,这场庙会,承载着老百姓怎样的期待?又将为人们打开何种想象?

  ●南方日报记者 吴雨伦 通讯员 张靖妍

  海丝文化在时光隧道中璀璨

  文化最先抵达的,或许是肚子。要谈“波罗诞”,先从吃开始。

  1992年,身着红衣,在参加波罗诞的人群中,陈玉彩有点显眼。

  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陈玉彩和爱人结缘,24岁在黄埔结婚,然后跟婆婆学做波罗粽,因技艺高超,在2007年获得黄埔区庙头社区波罗粽比赛一等奖。提起与波罗粽结缘的经历,陈玉彩认为是无心插柳之事。

  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今,陈玉彩已经是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绵密的绿豆,加上姜汁烧酒,猪肉提前三四天买回,用糖和盐腌。陈玉彩拢起芭蕉叶,先一层米打底,铺层绿豆,放入腌好的厚实肉,再盖上米和绿豆,用线将蕉叶扎紧实。

  一个波罗粽这就做好了。它是“波罗诞”例牌,是逛“波罗诞”必尝美食。为了今年这个格外隆重的波罗诞,陈玉彩预计准备5万个粽子,是以往的两倍还多。

  “波罗诞”千年庙会缘起于黄埔南海神庙周边村落,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是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最古老、最盛大的民间庙会。

  有关波罗诞的记忆,填满人生五味,也丰富生命的厚度。时代虽在变迁,社会虽在发展,但对庙头村民来说,每当粽香起,熟悉的味道植入记忆深处,家乡才拥有完整的意义。

  2004年,张健鑫只有17岁,在“波罗诞”上摆摊经营,两三天营业额就超过1万元。

  “以前这片都是甘蔗、水稻田,现在都盖上了房子。很多人都是从东莞这些周边城市过来参加庙会,人挤人,热闹非凡。”张健鑫是土生土长的庙头村人,以前每逢波罗诞,到了上午8时许,黄埔庙头村附近的路上,车水马龙,来自南海、顺德、东莞等地的游客已将古庙东西两边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宏伟深广的古庙庭院人满为患。

  脑中满载关于“波罗诞”的回忆,张健鑫希望能够复兴海丝文化,给已经千岁的“波罗诞”赋予更多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能增加村民的收入,提升生活便利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陈玉彩心里也装着文化,她要把制作波罗粽的手艺传承下去。而谈到传承,在陈玉彩的大姑张阿姨看来,“波罗诞”、波罗粽让她记住了乡愁,关于南海神庙的历史文脉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从千百年历史深处走来,承办“波罗诞”的土地从不缺少文化积淀。

  从两晋到隋唐,乃至于明清到近现代,穗东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出海口,渐渐演变成一个古代国际大商港,一个令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文化胜地,一个远近驰名的庙会举办地。灵秀的水乡风貌、珍贵的文物古迹、质朴的民俗风情、深厚的历史底蕴,共同构成了穗东代代相承的海丝文化。

  穗东街道党工委书记田农表示,穗东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是海丝城文化核心区。2023年,穗东将以海丝文化的传承和转化为主轴,推进文化复兴、城市更新、产业振兴。

  该街道将深入挖掘南海神庙、南湾水乡等历史文化内涵,强化宣传推广力度,擦亮“(南海神)庙—(龙头)山—(扶胥)运河—珠江”一体的人文景观休闲旅游名片。借“波罗诞”举办之机,擦亮文旅品牌,复兴海丝文化,提升软硬件环境,积极打造海丝城历史文化核心区。

  借助庙会,追根溯源,穗东街乃至黄埔区于文明星河中寻找瑰宝,是希望从悠久的传承中,探寻文明之种,让现代社会与古老中华文明建立强联结,让海丝文化在时光隧道中璀璨。

  为开放型经济提供精神支撑

  “波罗诞”不止见证良缘,更有开放之果。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先从“波罗诞”的举办地看,南海神庙是中国古代帝王祭海的场所,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的一座四海神庙,又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端于广州的历史见证。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这里充满了海洋味,也让这片土地从骨子里便保留了包容万象、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这种精神,在历史的卷轴上已经延续千年,又孕育出如今的开发区精神。

  对外开放的潮流势不可挡。而作为海丝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波罗诞”千年庙会,是这种精神的载体,在推动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上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从开幕式看,将演绎以南海神庙为创作背景的舞蹈诗《黄埔长歌》片段,重现千年商都记忆,唤起黄湾古埠乡愁。

  此外,仿古祭海仪式经过创新编排,重现古代民众朝拜南海神的盛况,将海丝文化与民俗活动进行深度融合。

  “波罗诞”千年庙会活动期间还会组织“扶胥号”龙船朝王等活动,将黄埔千年古码头的繁荣,从历史带到现实。

  黄埔区也立足于区域历史文化资源高度集聚、精华荟萃的优势,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本届“波罗诞”民俗活动融入了非遗艺术展演、非遗项目展示、非遗项目体验等活动,邀请国家级、省级非遗工艺传承人展示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众可近距离感受通草画、广绣等省市非遗项目,以及波罗粽、波罗鸡、嫁女饼等黄埔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魅力。

  穗东街道办事处主任伍刚表示,今年扶胥运河、黄埔东路隧道及龙头山森林公园提升工程全面开工,穗东街将统筹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助推海事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建成外贸博物馆与文化总部中心,集聚海丝文化产业经济,助力搭建海丝城多元文化交流平台。

  吃完文化餐,感受海丝味,如此庙会,怎能不爱。


  (南方日报   2023.2.28)

附件下载: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