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府行政复议机构举行首场听证会
近日,市民詹先生在海珠区某路段违反规定停放机动车,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海珠大队作出书面警告的行政处罚,詹先生对此不服,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3月30日,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复议办”)举行公开听证会,海珠大队相关负责人到场参加听证会,多名负责路面执勤的交通民警到场旁听。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虽然该案案情较为简单,警告的处罚也仅仅是法定处罚种类中最轻的一种,但詹先生对违法事实不予认可,对处罚决定的法律适用也存有异议,且违停问题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市复议办决定公开听证,这也是广州市政府行政复议机构举行的首场听证会。
听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临时停车是否应该进行行政处罚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激烈辩论,最终,詹先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被申请人也意识到“执法更要普法”的重要性。在市复议办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此次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行政复议机构聚焦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着力提升行政复议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增强人民群众对行政复议的信赖度和认可度。全市行政复议案件数量连续16年高于法院的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超8成行政争议在复议阶段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

3月31日,广州市司法局召开戒毒单位调研座谈会,研究部署监所融合发展、防汛防灾、队伍管理等重点工作。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中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何友汉主持会议。
邓中文强调,要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在监所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树牢“一盘棋”思想,巩固深化监所融合发展思路,推动监狱和戒毒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推进。坚持问题导向,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制约监所发展的“堵点”、“难点”,切实找出解题破局的方法和路径,探索形成更多广州经验。压实“一把手”主体责任,始终保持自我革命定力,坚持正风肃纪,长抓常治、常态长效抓好干部队伍管理,打造全面过硬的司法行政铁军。
监所业务处室、局属戒毒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一是预报更“准”,建立气象局联合会商机制,时刻关注天气变化,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紧盯水雨情发展动态,建立全区35座水库的纳雨能力模型及水位、雨量监测系统,延长预见期和提高预报精度,筑牢水安全第一道防线,精准有效指导灾害防御和避险自救。
二是力量更“实”,建立住建、水务、应急、农业农村、镇多各方抢险协同联动机制。组建三防专家智库、三防应急抢险队伍,建立全区防汛仓库,落实24小时管理,储备抽水泵车、抽水泵机、冲锋舟艇、救生衣等各类设备物资,在汛开展6次抢险设备保养维护及使用培训工作。
三是预演更“真”,组织区级抢险队伍、水库管理单位进行汛前演练,包括内涝点应急抽水、水库紧急泄洪、河道提防加固、被困人员转移等科目,在实战中检验区防汛机动抢险队的战斗力以及指挥调度能力,做到“以战领训、以训促战、战训结合”,切实提升队伍战斗力,保障一方安澜。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