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街:识毒拒毒人人晓 干部职工齐禁毒
(图:金花街禁毒办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禁毒宣传进单位活动)
为深入推进“禁毒宣传六进”活动扎实开展,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抵御毒品的能力和参与禁毒斗争的意识,坚决杜绝干部职工涉毒行为,近日,金花街禁毒办在辖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禁毒宣传进单位活动。
活动现场,禁毒办社工向职工发放禁毒宣传手册和宣传品,引导他们阅读手册内容并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毒情形势、毒品的特点及应对、毒品的种类及危害和打赢禁毒人民战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解中要求广大干部职工要提高警惕,增强防毒意识,时刻牢记“一日吸毒,终身戒毒”的忠告,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履责,在强化禁毒管控工作措施的同时,加大禁毒宣传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禁毒工作整体协调发展。同时呼吁大家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履行好社会责任,为下一代创造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共同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防毒拒毒,从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了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

3月31日,南沙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交流活动在创享湾举行,相关专家、机构和商协会代表围绕基地建设的重点、下一步工作建议等方面进行发言交流。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及相关企业、商协会出席活动。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区领导魏敏、欧阳刘兵参加活动。
大力推进建设工作
据了解,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该基地建设工作。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综合服务基地,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基地建设;在省层面已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推动成立省、市、区联合工作专班,专人专责跟进落实综合服务基地的各项筹备任务。当前南沙正在国家和省、市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建设各项工作,计划6月基地揭牌。
接下来,该基地筹办单位、南沙区发改局将在以下方面大力推进建设工作:
1.紧密对接港澳。发挥港澳与国际接轨、各类专业服务业发达的优势,推动与香港贸易发展局、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等共建共享国际网络资源,携手港澳不断深化对外经贸合作;
2.整合各类“走出去”资源。推动省市有关政务服务资源进驻。出台促进企业“走出去”专项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法律、咨询等专业机构、商协会和智库以及“走出去”企业等资源落户;
3.实现基地实体化运作。建立实体化运营的“走出去”综合服务机构,建设集投资促进、信息共享、商务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在线服务平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让南沙成为企业“走出去”最便利、最快捷的地方。
建设“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基础扎实
去年6月,国家出台《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赋予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新定位。方案明确要求,南沙要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近年来,南沙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坚持门户枢纽功能和制度型开放两手抓,着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节点,建设“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基础扎实。
制度创新方面,形成857项制度创新成果,国家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前三,实施全国首个对标RCEP和CPTTP试点措施,南沙企业获颁全省首张RCEP优惠原产地证书。
门户枢纽功能方面,建成华南最大单体港区,151条国际班轮航线通达全球400多个港口,建设综合保税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广州期货交易所、数据交易所开展运营,全球溯源中心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
专业服务业开放合作方面,在司法、建筑、规划、税务等领域实现与港澳规则衔接,引入一批港澳专业服务机构,集聚中铁、中铁建、中交等央企国际业务功能性总部。今天召开交流会的创享湾及周边,已建成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服务中心、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金融服务集聚区、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等载体,集聚30家香港商协会组织、30多家涉外法律服务机构。
当日下午,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也在南沙国际邮轮广场揭牌成立。
4月3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才投会”首场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专场活动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海丝知识中心举行。活动现场,来自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兴产业领域的6个项目展开路演。青年科技人才携创新项目与融资需求,与区内高层次人才代表和创投机构代表深入交流。
据悉,“才投会”品牌系列活动是该区为人才、项目和资本搭建的一个高效对接平台,旨在充分发挥区域高层次人才企业的资源优势,形成“人才-创业-创投”生态圈。未来,“才投会”品牌活动将推出更多专场,助力更多高水平创新创业项目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落地。
平台搭桥:推动博士博士后项目快速落地
“我们这个项目完全不同于现有的逐层3D打印技术,团队独立自主研制的体积生物3D打印机具有诸多变革性优势。”来自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谢茂彬团队,带来生物3D打印领域“超快速体积打印机”项目。在路演现场,谢茂彬将此项目称作是一种相关产业领域“游戏规则改变者”的技术。
本次共有6个此前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项目参与路演,研究领域涉足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产业。具体包括FRE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分子薄膜材料、无创血糖检测技术、高速精密引线缝合机等研究方向。
通过路演,前沿科技领域的新生力量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高层次人才、知名创投机构、产业企业代表们深入交流。黄埔区委组织部、广州开发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灿表示,“相对于其他项目,博士博士后创业项目普遍存在偏早期、落地较慢的问题,‘才投会’则将充分利用全区各环节上的优势,令部分早期项目快速落地。”
据介绍,“才投会”品牌系列活动是一个高效对接平台,在科学与资本之间搭建良性互通的桥梁,一方面服务高层次人才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继续深耕、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引进更多人才携项目前来落地,为该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这背后得益于全区长期积累起来的高层次人才创业经验、优质的创新创业土壤,以及创投机构、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注入的创业动能。
政策助力:打造“人才-创业-创投”生态闭环
长期以来,人才资源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该区正积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该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才投会”品牌系列活动的推出是该区贯彻加快实施人才强区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有助于高层次人才项目、技术与创投资本、产业资源深入对接,实现优质项目迅速落地。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才投会”系列活动的首场,未来将有更多创新创业项目专场陆续推出,将充分释放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发挥区域成熟的高层次人才企业资源优势,形成“人才-创业-创投”的生态圈层。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聚天下英才,构建了“百名院士、千名领军、万名才俊、大众创新”人才格局,先后推出“人才10条”“国际人才自由港10条”以及其他针对细分产业的人才政策,在购房、津贴、收入、评优等方面均给予大力度支持。
聚才政策上精准发力、成才平台上精准布局、留才生态上精准服务,该区利用丰厚的人才福利及全链条人才服务,搭建引才、聚才、留才发展平台。在政策优势、平台优势的助力下,已经有部分人才企业成功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
“我相信,未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必将吸引更多掌握世界前沿知识和技术的年轻人在此创新创业。”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协会名誉会长、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阳博士表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