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召开区委常委会、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会议
日前,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会议和省委、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研究增城区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中央党校90年历史成就和光辉业绩,围绕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作了全面深刻阐述,科学回答了做好党校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守党校初心,坚持党性原则,扎实做好新时代党校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增城实践贡献更大力量。要坚持党校姓党,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党校各项工作,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找准工作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尽好职责、发挥优势。要坚持为党育才,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打造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为党献策,不断提高党校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大力宣传党的主张,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为增城区委、区政府建言献策,形成一批高质量决策参考成果。要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对标对表《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有关要求,结合做好区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造精品课程,全面提升党校办学水平。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
3月29日,在派潭镇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大会上,该镇锚定打造“广东乌镇”这一目标,与13家企业签署农文旅项目合作协议,致力推动派潭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
派潭镇迈出的这一坚定步伐,是增城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最好印证。近年来,增城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依托生态资源、历史文化等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稳步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持续拓宽乡村振兴“共富路”。
随着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逐渐深入,增城也获得了多项荣誉,如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埔围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获得广东旅游综合竞争力第一名;成功创建8个广东省森林乡村、2个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3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近日,增江大埔围村登上央视《新闻联播》。透过镜头,全国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富有诗意的乡村美景,还可以感受休闲惬意的乡村生活和浓郁的田园客家风情,更能从中体悟增城在打造美丽乡村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增城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落实“四坚持四做好”工作举措,实现美丽乡村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奋力打造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为谋划好乡村建设,增城坚持以规划为引领,通盘考虑土地利用、村庄布点、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大力实施“中南部一体化,北部生态化”组团发展战略,明确北部800多平方公里不发展制造业。同时,注重保持乡土风貌,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按照“一村一规划”“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实现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其中石滩镇金兰寺村、水龙村、桥头村、灯坣村四村连片美丽乡村群被列为省村庄规划优化提升试点联络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增城全域科学布局新乡村示范带,重点推进“时光穗稻”“碧水银滩”等精品带建设,助力构建五园(五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轴(西部“科教+”、中部“休闲+”、东部“文创+”都市农业纵轴)、两片(北部都市农业生态优化片区、南部都市农业集聚赋能片区)的都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总体布局。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面,增城坚持以质量实效为导向、以农民满意为标准,全域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洗面”工程和“五个美丽”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提升,积极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宽阔新路。
截至目前,全区285个村100%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259个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打造了61个风格各异的省定特色精品村;用“绣花”功夫打造“四小园”,累计创建“四小园”5200个;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率先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自然村污水收集率和治理率、集中供水覆盖率、物流配送覆盖率、村内道路硬化完成率等多个100%。
持续擦亮文旅名片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增城,游客不仅可以欣赏白水仙瀑、荔湖碧道等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榄雕和剪纸等浓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增城区依托增城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旅游产业等资源,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稳步有序推动文旅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逐步擦亮文旅名片,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
为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增城先后出台并完善《增城区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增城区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广州市增城区影视拍摄服务指南》等,强化政策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增城。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增城实施精准招商,紧密跟进和对接各类文旅体项目,目前已成功引进森林海休闲旅游项目、广州钧明欢乐世界等一批重点项目,以及中泽互动传媒、联瑞影业等一批优质影视公司、名家工作室和广东省电影行业(增城)服务中心落户,稳步推动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为扩大平台影响力,增城大力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百园提质计划,助推钧明欢乐世界、瓜岭文化创意园等8家产业园入选广州市文化产业园区百园提质行动计划;助推1978数字文创小镇、宝盛国际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广州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同时,打造以1978数字文创小镇为核心的广州市(增城)影视产业孵化基地,于2022年6月成功入选广州首批影视拍摄基地,并吸引中国戏曲电影发展论坛、华语音乐传媒盛典、华语戏剧盛典等影视IP落户。
加快“农文旅”深度融合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每逢节假日,派潭镇上九陂村迎来住客爆满的盛况,借助白水仙瀑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村民吃上了“旅游饭”;不少游客到位于朱村街的时光穗稻新乡村示范带休闲散步,了解增城丝苗米的“前世今生”,感受乡村的美好风光……
近年来,增城以创新的理念抓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换代,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促进“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和打造派潭生命健康小镇、仙村荔枝小镇、正果老街、增城丝苗米博物馆等一批融合发展项目,创鲜番石榴等35个农业公园成为都市人的网红“打卡点”。
为盘活乡村“沉睡”资源,增城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出台民宿开办指引等政策,有序盘活旧村委用房、古村落、泥砖房、旧学校等资产资源,推动闲置农房资源蜕变成为“造血项目”,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比如,邓村石屋社通过对文物、历史建筑的抢救修缮、改造活化,从破败古村变身为岭南特色旅游村;“彼岸云水间”民宿的前身是无人问津、空置多年的破旧厂房,经过精心打造,成为广受游客喜爱的精品网红民宿。目前,全区共有民宿140家,精品民宿30家;派潭镇、正果镇获得“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称号;“万家旅舍”民宿旅游品牌成为增城乡村旅游又一“靓丽名片”。
与此同时,增城精心设计旅游精品线路,2022年共打造精品旅游线路14条,其中“增城生态乡村精品游线路”“工业研学游线路”分别获评第三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广东省第二批工业旅游精品线路。
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筑牢农民稳收的“蓄水池”,增城依托都市现代农业,推行“专业化服务组织+农户”模式,试点推行农村农民资源入股参与新农企经营机制,积极开发“景区+民宿”“文化+民宿”“美食+民宿”模式,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据统计,2022年全区接待游客935万人次,旅游收入110.67亿元;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35元,同比增长6.6%(增速全市第一),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1.9个百分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市应急管理系统新闻宣传和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守牢守稳应急管理意识形态阵地,4月17日,市应急管理局组织2023年全市意识形态和舆情应对专题培训。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詹少卿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宣教处处长方妤主持。
此次培训,专门邀请了应急管理意识形态和舆情领域专家教授,紧紧围绕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媒体关系建设,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态势与舆情应对,舆情应急演练,全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意识形态传播、新闻通稿撰写实战,网络舆情案例讲析等方面开展培训。
整个课程设计对进一步提高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媒体素养、舆情处置和应对能力水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詹少卿强调:一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和舆情应对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二要学以致用,进一步提升舆情处置和应对能力水平。三要健全机制体系,着力提高舆情处置实效,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
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地铁集团等单位舆情领域专家,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各区应急管理局分管新闻舆情工作的局领导、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以及镇街应急安全宣传骨干等参加培训。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