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市花卉中心联合荔湾区石围塘街道开展宣传科普活动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五个具体目标之一。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提高市民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推动科学普及,大力激发大众的科学兴趣、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全民科学文化素养提高,5月26日市花卉中心联合荔湾区石围塘街道举办“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为群众办实事科普活动,造福辖内社区居民、师生,推进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内涵,市花卉中心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张晓华围绕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主题,结合中心花卉新品种研发实践,宣讲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和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市民和青少年观看了生物多样性主题宣传片、现场体验制作花卉小盆栽、参观花卉新品种成果展示等科普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本次活动较好激发了市民关爱环境,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增强人民群众自觉保护生物,保护生态环境,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美家园的获得感、幸福感。
活动照片

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广东省委、省纪委监委高度重视、闻令而动,把开展教育整顿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抓紧抓实。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部署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要求,对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教育整顿作出安排。省纪委监委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以上率下、严字当头,统筹兼顾、压茬推进,全力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坚持纯洁思想 铸就政治忠诚
“这次培训给我们上了一堂凝心铸魂的思想政治课。”5月中旬,广东省纪委监委集中4天时间,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地市纪委书记、派驻纪检监察组长、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省管企业和省管高校纪委书记共120人参加。
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全省上下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广东省纪委监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及时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先后召开2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研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方案,明确4个方面28项具体措施,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
省纪委监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汇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条目清单,优化政治要件办理机制。今年以来,省纪委常委会召开12次会议,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省纪委监委机关不断丰富学习教育形式载体,精心组织青年干部专题理论集训班、“广东纪检监察大讲堂”等各类专题培训,开设线上学习专栏,抓实专案组临时党支部、外派干部等的学习教育,确保全员覆盖、不落一人。
“五学联动”抓理论学习。为确保学习教育落到实处,省纪委监委以上率下,认真实施“领导领学、机关督学、支部研学、党员自学、分享促学”的学习机制。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专题学习会,带头领学促学,机关各部门、各派驻机构按照“每周至少三次、每次一个小时”的要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业务讲堂、参观学习、专题培训等学习教育,推动干部理论修养、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全面提升。省纪委监委各党支部共组织集中学习354次,市级纪委监委组织集中学习2366次。
1925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地方纪律检查机构——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诞生。图为广东区监委旧址纪念馆内景。
坚持正反典型结合 锻造铁军本色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是广东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分批前来参观、接受教育的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表示,通过沉浸式互动,仿佛置身于百年前中共三大会议召开的场景,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奋进力量。
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省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到中共三大会址、杨匏安旧居陈列馆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组织200多名机关干部集中观看《木棉花开》《淬炼》等反映广东纪检监察史的历史文献片和《忠诚与背叛》等红色电影,传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全省共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969次、革命传统教育3586次。
充分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深化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说法。省纪委监委组织开展全省警示教育“六个一”专题活动,通过制发一封信、编印一本忏悔录、观看一组警示教育片、组织一次支部讨论、召开一次干部家属座谈会、以支部为单位谈一次话,引导干部强化纪律规矩意识,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干部集中观看《沉沦与背叛》《利剑不容蒙尘》等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警示教育片12部,编印发放《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省纪检监察干部典型案件忏悔录》等警示录17部,组织153场、3413人次观看或旁听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庭审,督促纪检监察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自觉接受刻骨铭心的革命性锻造和深入灵魂的精神洗礼。韶关市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完警示教育后,主动向组织说明自己的问题。
坚持统筹兼顾 两手抓两促进
“老乡,请问您家里现在能领哪些惠民富民补贴资金?能不能按时领到?对镇村干部的工作还满意吗?”近日,肇庆市纪委监委派出干部走村入户,开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领域专项监督。
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教育整顿和正风肃纪反腐统筹兼顾起来。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广东省委部署对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主阵地的珠三角9市及其所辖19个县(市、区)开展常规巡视,省纪委监委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中村”改造、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领域监督4个专项监督方案,确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见效。坚持惩治腐败不动摇、不停步,更加突出紧盯“一把手”和“关键少数”、更加突出重点领域、更加突出靶向施治,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今年1至4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22475件、立案审查调查10918人、采取留置措施517人,分别同比增长15.9%、4.7%、163.8%,持续净化优化广东政治生态。上下联动推进全省性重点整治、行业主管部门分类实施专项整治、地市结合实际开展特色整治,其中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部署开展10项行业性专项整治和18项地方性专项整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强化制度建设,省纪委监委研究制定纪检监察机关检举控告交办督办暂行办法、外派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指引等20项制度,不断提升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找准主题教育与教育整顿的结合点融合处,坚持学习上一体安排、查摆上一体推进、整改上一体落实,强化对下指导督导,确保高质量推进。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围绕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11个课题深入基层开展蹲点调研,找准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措施。 广州市纪委监委聚焦城中村治理等瓶颈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查找城市更新、土地开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和腐败风险,深入开展专项监督。
下一步,广东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努力打造始终冲锋在最前面的纪检监察铁军,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广东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新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各街镇、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传承,规范非遗补助资金申报,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现将2023年黄埔区非遗保护传承补助经费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一)非遗代表性项目
由已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非遗名录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提出申请,已获得省、市2023年非遗补助的项目不重复补助。
(二)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经省、市、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批准公布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可申报补助经费,已获得省、市2023年非遗补助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不重复补助。
(三)非遗传承基地
经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的传承基地可申报补助经费,已获得广州市2023年非遗补助的传承基地不重复补助。
(四)其他
在黄埔区范围内有效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开展保护传承的非遗项目已列入黄埔区非遗项目名录),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单位或个人可提出补助申请。
二、经费申报要求
(一)经费申报说明
各申报补助资金的单位或传承人,应明确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内容,制定详细的支出计划、合理的实施周期,并具备实施条件以及短期内完成的能力。
(二)资金使用方向
1.代表性项目的基础保护工作。用于非遗项目的调研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完善非遗档案等。
2.活动支出。用于非遗活动的开展,包括活动场地费用、服装道具的更新维护等。
3.传承工作。包括人才培养、收徒授艺、展示展演、编写材料等。
4.传播工作。包括教育普及(进景区、进博物馆、进校园、进商场、进社区等)、文旅融合宣传推广等。
(三)严格按照《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管理细则》审核申报经费的开支范围。补助资金不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得用于单位人员工资或福利,不得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申报补助资金的单位或个人须提交附件2《2023年度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经费申报书》,获得2022年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非遗补助的单位和个人,还须同时提交附件3《2022年度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补助经费使用情况评估表》,并提交相应资金使用佐证材料。
(二)街道初审、汇总。申报补助经费的单位或个人,将申报材料提交所在街镇初审,由所在街镇汇总各单位申报材料,由街道填写申报汇总表(附件1),向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推荐申报。
(三)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审核。街道收集申报材料后,将申报材料汇总提交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审核。本次申报不需寄送纸质材料,申报材料的word版和盖章扫描的PDF版发送至邮箱:wenhuayichan@gdd.gov.cn或区文广旅联系人江南粤政易。
申报截止日期为2023年6月20日,以邮箱或粤政易报送日期为准,逾期不受理。
专此通知。
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3年6月2日
附件2 2023年度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补助经费申报书.docx
附件3 2022年度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补助经费使用情况评估表.docx
附件下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