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广州市海珠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夏令营圆满结营
“民族团结心向党 童心共筑中国梦”——第三届广州市海珠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夏令营活动于8月4日顺利结营,来自汉族、苗族、壮族、回族、瑶族、土家族等族别的120多名少年儿童参加了本次活动。夏令营由海珠区委统战部、瑞宝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瑞宝街道团工委、金碧东社区党委协办,蜂巢党建项目组、恒大物业广东分公司、广州市志诚社会服务发展中心共同承办。
本期夏令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在开营仪式上,品读经典民族红色故事,深刻感悟家国情怀;在民族大联欢中,体验“挑战高脚马”民族游戏、民族知识竞答等环节,融学于趣增长民族文化知识;在湾区民族手工艺术中心,学习用“漂流漆工艺”制作传统民族文化特色团扇,感受丰富多彩的民族手工艺术。
本次夏令营还带领学员们走出社区,到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参观,通过观摩馆内全域沙盘、全息投影和各种建筑模型,了解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脉络与足迹,认识珠江岸线的迁移、交通网络的延伸,探索千年古城的变化史。
海珠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夏令营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为海珠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工作擦亮了又一个社区民族工作品牌。本届夏令营寓教于乐,围绕“国防教育、红色传承、民族非遗体验”等关键词开展活动,让各族少年儿童在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领略传统文化之美、感悟民族文化之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023年8月8日晚,“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理事会中国委员会湾区文化艺术交流(广州)中心”揭牌仪式在广州市文化馆举行。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对外作为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馆联合在广州市文化馆设立湾区文化艺术交流(广州)中心,未来将以广州市文化馆作为湾区文化艺术交流阵地,最大限度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群众文化影响力,展示湾区的民间文化艺术特色,更好地发扬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节的精神和理念。
据了解,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理事会(英文简称“CIOFF”)成立于1970年,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结官方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其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国际性非政府文化组织,旨在通过民间艺术交流,保护、促进和推广各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1993年,经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外交部、原文化部、民政部批准,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代表中国加入了国际民间艺术节组织理事会。自此,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积极履行CIOFF中国委员会职责,先后在国内多个城市举办30多次国际民间艺术交流活动,并承办了五届CIOFF亚太分会会议、三届CIOFF亚洲民间艺术节、两届CIOFF亚洲儿童艺术节,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群众民间文艺交往,增进人民友谊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广州市文化馆始终以全民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己任,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为主要目标,尤其是新馆自今年1月开放后,已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过1300场次,接待群众超过58万人次,成为广州文化新地标。在广州市文化馆设立湾区文化艺术交流(广州)中心,有利于发挥广州市在繁荣群众文化、开展非遗产保护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推动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和民间艺术不断深化国际化交流合作,有利于促进广州城市形象在更高质量的国际平台传播,有利于广州打造成为立足湾区、面向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未来,湾区文化艺术交流(广州)中心将开展更多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积极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不断深化中华文化与全球文化交流合作。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有效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成效,增城区民政局指导仙村镇沙滘村充分利用村场荒废残旧围墙,打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阵地,让空白墙面“活起来”。
走进沙滘村,一条长约300米的文化宣传长廊映入眼帘,各版块图文并茂,内容思想深刻。其中,村规民约版块设置尤为醒目,作为村民共同认可的“公约”,对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沙滘村将村规民约与推进乡风文明紧密结合起来,以村民心声为出发点,打造让村民看得懂、做得到、乐践行的村规民约,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将德治、自治、法治“三治融合”的宣传内容上墙,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级治理,深化“三治融合”,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不少村民纷纷表示,这条文化宣传长廊不但让村容村貌更好了,同时将精神文明建设送进农村,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活课堂”,真正做到以文明风尚浸民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