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工作
俗话说:“早稻收割抢日,晚稻插秧抢时”。目前我区晚造水稻插秧已全面铺开。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我区晚造水稻种植面积4133.3公顷,同比略有增加。截至8月8日,全区已完成插秧3433.3公顷,插秧进度83%,预计8月10日前后基本完成插秧工作。
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我区粮食生产安全。一是组织粮食生产农技服务轻骑兵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二是开展撂荒耕地排查整治,引导种植粮食作物,确保粮食生产面积。三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合理调配山塘水库资源,确保粮食生产用水,共同推动粮食生产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强化考核督导,健全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抓,定期研究粮食生产工作。五是完善全产业链条,以国家级丝苗米产业园为抓手,加强品种培优,强化水稻智慧化生产管理,提升丝苗米品质,打响增城丝苗米品牌。鼓励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良种良法良机良技,引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我区粮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为顺利推进晚造粮食生产工作,我区围绕地、技、利、义全环节要素,着力推动高标准农田设施保障、高水平科技装备支撑,建立健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完备的政策体系、严格督促考核的责任体系,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以“义”为先,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我区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将落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作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由区委区政府和镇街党委政府签订粮食生产责任书,将全区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镇街,由镇街落实到村社、到田块,压实镇街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粮食安全生产责任。
为做好晚造粮食生产工作,7月中旬,全区“三夏”粮食工作会议召开,部署晚造粮食生产工作。区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抓好2023年晚造粮食生产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增城区2023年下半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对晚造粮食生产进行详细指导。
以“地”为本,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让粮食生产作业效率更高了,我们种田也更加轻松和有保障。”北大荒集团八五四分公司增城区水稻示范基地负责人黄金宝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能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同时能更加安心地试行新的种植技术。“今年晚造水稻,我们计划将侧深施肥、导航插秧、叶龄诊断等15项农业新技术运用其中,力争让晚造水稻产量、品质提升。”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区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82%,基本实现农田良田化,确保水稻生产高产稳产、旱涝保收。
以“技”为基,推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
在推进晚造水稻生产期间,区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双季稻+冬种绿肥(蔬菜)、增施有机肥、水稻精量穴直播、无人机精量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绿色减碳种植技术,不断提升丝苗米产量和品质。围绕水稻产业链中育秧、烘干两短板节点进行补强,目前建成育秧中心7个、烘干中心8个,日烘干能力706吨,单造集中育秧、稻谷烘干率达70%以上,为晚造粮食生产在技术方面提供了支撑。
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发展全程高效社会化服务,培育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水稻“耕、种、管、收”全程托管服务,耕种管收全程托管率70%。记者了解到,今年荔城街晚稻种植面积共545.07公顷,半个月的时间可完成全部晚稻插秧,主要得益于现代农业的机械化。目前,荔城街农业机械化服务机构共有拖拉机47台、联合收割机3台、插秧机8台、农用无人机2台,全街农业作业机械化程度达80%左右。中新镇、派潭镇、石滩镇、小楼镇等镇街,也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断加大农业机械推广力度,鼓励耕地规模化种植,助力粮食生产环节提质增效。
此外,区农业农村局还组建了6支粮食生产农技服务轻骑兵,重点对6.7公顷以上的种粮大户提供全方位的农技服务,指导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栽培管理等技术问题。
以“利”为导,保障农民种粮挣钱得利
在推进晚造粮食生产过程中,我区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严格落实种粮大户、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水稻保险、农机购置和作业等强粮惠农补贴政策。据了解,派潭镇、石滩镇、小楼镇、中新镇等镇街积极落实有关惠农政策,并通过及时宣传、派发农业防灾技术指引、协调申报农业保险等方式,保障农户的收入。
“我们通过召开会议、农村广播、微信等手段,提醒种植大户做好备耕工作,并要求农户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前制定防灾抗灾应急方案。”派潭镇农办工作人员林秋婷表示。
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李剑锋 摄
8月9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行“储能蓄力谋发展 迎风而上展未来”新型储能行业交流会。来自储能领域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的近80位代表参加,汇集储能领域“发展合伙人”,聚焦区内新型储能代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搭建区内优质企业沟通交流对接平台,从政、产、学、研、用多角度为新型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共谋良策。
“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迎来“万亿级”蓝海。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以“二次创业”的姿态,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力图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龙头企业引领
加快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热(冷)储能等。作为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抢抓行业风口,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新赛道,在储能产业链上、中、下游聚集了一批重点企业,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储能行业级联型高压大容量储能技术的行业倡导者与引领者,其全球首创研发的“级联型高压大容量储能系统”各项关键性能指标保持全球领先。
“我们位于黄埔区的12GWh储能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于今年年初正式动工,计划于明年建成投产;二期项目也即将开工,建成后将围绕智慧能源技术制高点和产业链发展,形成‘一个平台、一个产业、两个实验室’的布局产业,为广州储能市场的发展注入加速度。”提及未来在广州开发区的布局和发展,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喜充满信心。
在氢能领域,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氢能的地区之一,广州开发区在省内已经形成了政策配套完善、产业链布局与示范推广并行的率先发展格局。深耕氢能技术创新25年的现代汽车集团在广州开发区建立了集团首个海外燃料电池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引入了全球最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代表了氢能领域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和产品技术水平。该项目于2021年1月落户开发区,今年6月已正式投产。
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承灿用“志同道合”来形容现代汽车集团与广州开发区的通力合作。“正是广州开发区与现代汽车集团在发展未来氢能产业这一共同愿景的不谋合和,促成了现代汽车集团结缘广东、扎根在黄埔。”
在新型锂离子电池赛道,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电解液行业的龙头企业。“自2014年以来,天赐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连续8年销量全球第一。”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郭守彬表示,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液体六氟磷酸锂和新型锂盐LiFSI制成技术,同时拥有最大锂盐、电解液及正极基础材料磷酸铁产能,为储能电池制造提供了基础材料保障。
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广州开发区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加速聚集。今年6月,广州开发区举行2023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签约活动,166个集中动工签约的项目中有28个是新型储能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5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812亿元。新型储能上中下游产业项目串珠成链、协同发展,将有力推进广州开发区新型储能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抢占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
产业生态支撑
不断拓展新型储能应用场景
新型储能产业“狂飙突进”的背后,是日臻完整的产业链、专业高效的政府服务、高水平科创平台共同构建的高质量产业生态圈。
今年6月,广州开发区在原有的“氢能10条2.0”“绿色低碳16条”基础上,出台了全国经开区首个、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区县级“新型储能”专项政策——《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力支持新型储能项目投资建设,全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广州开发区现有新型储能相关企业重点布局发展了锂电池储能产业链中下游,在储能逆变器、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电站投资运营等环节处于优势。
在优化产业链服务方面,广州开发区将以“国企投资+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按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厂房代建服务,建立完善立项、审批、验收等管理机制,全力支持和服务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孚能科技广州项目于今年1月29日签约落地,当前已完成蒸汽、输电、绿建等规划工作,正在全力以赴推进土地的基础建设,力争于2024年5月30日达生产条件。”会上,广州孚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斌波为广州开发区的决策速度、服务温度和支持力度点赞。
“广州开发区位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有丰富人才资源、健全的能源产业布局,以及多样化的能源应用场景需求。”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黄埔材料院)院长杨小牛表示。黄埔材料院自2020年在广州开发区成立以来,聚焦氢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的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和中游系统部件所需新材料技术,实施氢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双技术路线,布局高性能钛基固态储氢材料、镁基高容量固态储氢技术、低成本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多项国内国际领先的技术,在储能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应用经验,与广州开发区鸿基创能、南方电网、孚能科技等储能企业形成了产业合作和紧密互动。
据悉,目前广州开发区现有储能产业创新平台16家,其中包括国家智能电网输配电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国家级5家。接下来,广州开发区将加快出台“储能10条”实施细则,围绕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关键环节,重点布局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重大项目,同时依托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车-储能-电网”协同发展,积极推动区内先进储能技术项目和解决方案开展试点示范,以示范项目不断拓展新型储能应用场景。
(黄三笑、范敏玲)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古榕树盘旋着水塔生长、青砖石板似在诉说悠久历史故事,街道上别具风格的奶茶店、零食店陆续开业——这是广州乡村振兴的缩影。
8月8日,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来到从化区鳌头镇、增城区,分别走访了万亩良田示范项目、越秀集团从化田园综合体、莲花出水农科小镇,看见许多喜人变化:曾经荒废的田野被重新规划,利用率达100%;破旧不堪的村道变身为兼具休闲、娱乐、饮食和住宿功能的风情街;AI技术助力养猪产业,1人可养殖2500-3000头生猪……
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最重要最关键的抓手就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结合在一起,我们前瞻性地提出了基金加乡村经营的概念。”乡村振兴基金总裁、莲花出水农科小镇董事长毛杰介绍。
荒地变万亩良田
记者来到鳌头镇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示范点的万亩良田示范项目。阳光下,大片的稻谷金黄灿烂,仿佛置身在一片世外桃源。
“从前这里丢荒严重,20%-30%的良地被荒废。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这些土地被全部做成水田。”鳌头镇万亩良田示范项目负责人魏景阳介绍,为了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他们前期花费了一年的时间进行权属调查等工作,最终在2-3个月便完成95%以上的土地流转工作。
据悉,万亩良田整治范围覆盖鳌头镇8个行政村、1.3万亩土地,目前已落实建设资金6.7亿元,首期2000亩农田已完成整治工序。通过整治,原先零散的小块农田被重新进行整合,荒废的耕地被利用起来,这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项目要持续运营下去,带动更多就业岗位,首先自己要会“造血”,这便要借助第二、第三产业。“水稻自身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够的。”从化区城投集团总经理李定怡表示,“为增加水稻的附加值,在第二产业方面,我们和本地的水稻加工厂合作;在第三产业方面,我们发展研学、民宿等,目前已完成基本招商。”
喜院民宿计划于下半年开业。
村民入股变“股东”
“我们村集体和越秀集团合作成立了公司,村民可以入股,每年还能拿到一定的分红。”广州从化区鳌头镇龙潭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村民可以通过出租房子收租金,还能在家就近打工,现在每户村民的年可支配收入增加了近1万元。
“村容越来越美,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还有的大学生回来创业。”夏敏光介绍。走在越秀集团从化田园综合体龙潭旧墟风情街上,街上整齐干净,新开的生鲜超市正在运营,还有很多设计非常年轻化的奶茶店、手工艺店陆续投入使用。据夏敏光介绍,自从越秀集团从化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展后,这里破旧的房子被修复,在保留原味的基础上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
天天惦记民宿便是对村民院落改造而建的一家民宿,改造后的民宿色彩与周边稻田景观融为一体,望田而立,开窗见景。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里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都已经做得很好。”天天惦记民宿负责人邹志雄认为,要把乡村建设当成一个项目去经营,才会产生效益,否则都是空谈。“所以,从化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运营前置理念,非常值得推广。”
据了解,除了风情街、民宿,还设有非遗文化街、奶牛产业园等,集合结婚小镇、亲子农场等23种文旅业态,而且所有业态优先录用本地村民。这不仅带动村民本地就业,还吸引了乡贤返乡创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持续带动产业发展。
智能化助力产业发展
在增城区莲花出水农科小镇的猪舍里,阳光播撒在熟睡的黑猪身上。“通过自然光的照射,生猪会更健康,得病率更低。”莲花出水美丽牧场项目负责人黎炽明介绍,为了保证生猪的健康,牧场运用智能化系统,严格控制牧场内的温度、湿度、进风量等环境因素。“如果生猪行为有异常,我们的AI监测系统会立即发出警告,提醒技术人员进行检查。”有了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加持,1个人可以养殖2500-3000头生猪,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了解,莲花出水农科小镇将畜牧业、种植业、渔业等多种农业产业进行全产业链的规划,优化生猪、水稻、莲虾等综合、有机、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生猪吃的正是我们研发生产的饲料,更健康,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黎炽明表示。
“未来,人们饭桌上的主食不仅仅只有大米,还会有黑米等粗粮。”另一边,莲花出水农科小镇华墨香黑米产学研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陈泓良正津津乐道地介绍他们用了14年研发的新产品黑米。众所周知,粗粮没被精加工,营养成分更高,但煮制不易,口感欠佳,很少被人们当成餐桌主食。而这款黑米不用提前浸泡,像大米一样直接放在电饭锅煮即可,软糯可口。
毛杰介绍,接下来,他们将把产业项目、产业CEO和好的基金管理模式,找到好的乡村进行导入、复制和输出,形成基金加乡村经营的乡村振兴基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