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守护城市“生命线” 严惩破坏地下燃气管道行为
地下管线是城市安全运行的“生命线”,燃气管道作为城市能源供应“动脉”之一,为市民提供了安全、便利、环保的清洁能源。而野蛮施工严重威胁燃气管道安全,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
8月17日上午,黄埔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收到“黄埔区火村法雨寺附近疑似发生施工损坏燃气管道事件,现场有燃气泄漏”的信息,立即会同云埔街道、东永港华燃气公司抢险队等单位赶赴现场控制险情,关闭燃气总阀、组织抢险救援队抢修,于当日下午四时完成受损燃气管段的更换,经检测合格后恢复通气。
经现场调查了解,事发地为云埔街道火村“三旧改造”地块一围蔽工地,当事人发现该位置埋有一条废旧电缆,便私自联系一名钩机手想要挖出电缆变卖,不料在挖掘过程中挖破广州东永港华燃气有限公司瑞景花园的中压支管(管径dn63,材质pe80)。
案发后,云埔街道依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立案查处,严惩破坏地下燃气管道行为;同时,强化行刑衔接,主动将相关信息移送到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为加强对燃气管道的保护,黄埔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督促各管道燃气企业加大燃气安全巡查力度,落实提前告知和施工“三旁站”制度;各建设单位要履行燃气管道保护义务,制定燃气管道专项保护方案、签订燃气管道保护协议,安全文明施工。(江祖威)

为深入推进花都区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提升基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业务水平,8月15日至17日期间,在花都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指导下,各镇街陆续开展垃圾分类培训会议,镇街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行业垃圾分类管理人员、镇街督导员等参训。
会议上,专业讲师对垃圾分类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合镇街实际情况,指出机团单位、经营区域、公共场所、物业小区等在垃圾分类上存在的不足。通过问题案例图文并茂地讲解日常检查中经常被扣分的项目,详细解读第三方检查最新评估细则,讲解小区投放点和三类单位的作业规范,强调日常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
参会人员认真听课,向讲师请教了垃圾分类管理、督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讲师耐心讲解指导。参会人员表示通过这次的培训,对日后工作的开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与认识,回去后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过关,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迎接每次的考核。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花都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辖区内10个镇街每个季度各开展1场培训。针对评估标准及不同行业的特点及需求,讲解相关分类知识、垃圾分类考核指标及存在的不足、改进方向等,让培训更有针对性与实操性。通过专业培训,更新工作人员分类工作知识系统,改进工作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垃圾分类服务,建设更优的人居环境。
一直以来,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重视环卫职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环卫职工实现自我增值。为满足环卫职工日常阅读需求,该局在荔湾路127号爱心驿站建设了职工书屋,书屋内藏有历史、文学、养生保健等各类书籍1000余册。“自从有了书屋之后,大家在闲暇之余,可以来书屋阅读,有利于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现在我每周都会来光顾这间书屋。”正在书屋里看书的环卫工人表示,工作之余她会进入书屋“充电”,享受阅读的乐趣。
除提供各类书籍外,职工书屋内大到空调、冰箱,小到饮水机、充电排插、微波炉均一应俱全。此外,书屋角落里还配备了跑步机、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旨在将职工书屋打造成环卫工人最温暖、最贴心的学习“打卡点”,同时让广大环卫职工在工作之余能够充分锻炼和放松。
接下来,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继续引导广大环卫职工积极利用职工书屋,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推动形成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江健)
环卫工人在职工书屋阅读
环卫工人使用健身器材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