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闭幕
详细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闭幕

时间:2023-11-14     人气:424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概述:......

达成60项合作 1/3涉及人才交流

  南海之滨,狮子洋畔,在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南沙,粤港澳三地联合召开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于11月11日闭幕。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起点,高站位,高质量”,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三地医疗卫生与健康领域打造的交流合作盛会。

  本次大会,是《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印发一周年后,在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加速聚集、融合的高起点上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粤港澳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境内外院士学者、医疗卫生行业代表、生物医药产业代表云集,高站位谋划大湾区卫生健康大未来;达成60项签约项目,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合作,两天大会密集议程结出高质量成果。大会的召开,是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平行分论坛现场。

  高起点

  优质医疗资源聚集 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广州是全国三大医疗高地之一,汇集了优质的三甲医院资源,当下,广州的公立医院正在加快与港澳接轨。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努力践行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共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在传染病防治、医学专科建设、人才交流、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是三地卫生健康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自2018年以来已经召开了三届。本届大会首次公布了“塑造健康湾区十大案例”,全面展示粤港澳卫生健康合作“成绩单”——

  粤港、粤澳联合开展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通过人才交流带动机构合作,促进大湾区医疗人才培养与发展;广东自2021年起实施的“港澳药械通”政策,指定医疗机构范围已扩展至大湾区内地19家指定医院,可以引进临床急需的港澳上市药品和先进医疗器械,为患者用药用械提供便利……一系列鲜活生动的案例,见证了近年来大湾区医疗医药合作的累累硕果,更是为大湾区居民谋民生健康福祉的切实行动。

  高站位

  在全球范围内贡献粤港澳大湾区的“健康方案”

  “在塑造国际一流湾区进程中,我们共同努力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的‘健康方案’并致力于全球推广。”与会嘉宾的心声,纷纷表达了对共筑国际一流大湾区大健康的期盼。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基础优越、人力资源丰富、卫生健康资源富集,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健康湾区建设基础得天独厚,前景十分广阔。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逾8600万常住人口、超10万亿的地区生产总值,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湾区之一。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湾区居民创造更多健康福祉,是本次大会关注的焦点。

  “粤港澳三地要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上共建共享,营造良好政策环境,鼓励人员资源更好流动,推动双向资源资格互认,创建远程医疗协作,为大湾区全域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表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一如既往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健康湾区建设,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推进内地与港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互认,做好相关考试的组织工作;支持大湾区深入参加国际医院评审认证工作,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院评审、认证工作体系,推动我国医院标准和医疗质量认证工作走向国际。

  “什么是真正的创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出,新的发明再加上它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叫创新。

  面对“卡脖子”的问题要解决,需要带有一份使命感。

  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1651.47亿元,占GDP比重5.73%,同比增长8.5%;2023年前三季度,增加值达到1241.82亿元。现有各类生物医药企业64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2家,规上企业139家、上市企业54家。

  近年来,广州实验室、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装置、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等战略性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形成一支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和产业领军人才等为引领的多层次人才梯队。广州陆续出台了《广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修订)》《广州市关于加快推动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撑广州在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和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等细分领域形成一定优势。

  粤港澳三地的优势互补,可以为未来带来无限的机遇。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表示,广药集团已建成澳门首家GMP中药制药厂,培育了一批中药领域人才。此外,大数据、AI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创新在中药领域已有所体现。

  高质量

  “创新”“人才”“转化”成三地合作项目“热词”

  广东省中医院与香港中医医院联合开展香港首家中医医院的开院筹备工作;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则将共同推动建立稀有血型献血者数据库,实行稀有血型献血者资源共享……本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共达成60项签约项目,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人才培养、稀有血型库共享、罕见病救治等方面全方位合作,推动粤港澳三地医疗卫生资源紧密合作,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交流,为塑造健康湾区提供重要支撑。

  查阅60项签约项目汇总可发现,其中,1/3项目内容描述都涉及人才交流。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院管理局的粤港医疗人才交流计划为例,双方将开展不同专业医务人员的交流合作,建立互动交流渠道,促进医疗机构间交流合作,提升两地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造福两地居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院管理局玛丽医院将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结对发展”,进一步加强人才交流和培训,医院管理层及策略单位定期交流和互访,联合举办学术会议,重点在罕见及复杂专病诊治、前沿医疗技术创新、高精尖技术培训、创新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共商共建共享,着力构建大湾区卓越医疗专科集群。

  同时,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深港医学技术概念验证体系;探索医学创新及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创新医疗技术或产品可用性测试与临床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建立医、研、企互动新常态,形成医学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实践与推广平台。“创新”“人才”“交流”“共享”“转化”等都是三地合作项目中的“热词”。

  据介绍,广东将更加紧密携手港澳,协同推动三地卫生健康领域合作升级。通过深度推进与港澳共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拓展实施“港澳药械通”等政策,优化中医科技产业园建设,持续促进三地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服务供给品质,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增进大湾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指出,南沙要提升与港澳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相互衔接水平,便利港澳居民就医养老。记者从在日前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接下来南沙区将不断强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硬件设施“硬联通”,深入推进“港澳医务通、港澳药械通、港澳医保通”等体制机制“软对接”。

  南沙区副区长琳琳表示,将依照香港及国际全科诊室标准,进一步优化区内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理念及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将港式家庭医生工作室网络覆盖全区,进一步完善港式家庭医生诊室到综合三甲医院专科转诊机制,搭建起“家庭医生诊室-大型公立医院”分级诊疗模式。

  在积极吸引港澳医务人员到南沙行医之外,南沙区还着力培养自己的港式医护人员。目前已引入金牌社区医疗培训体系,打造港式家庭医疗服务团队,从今年起分三批开展金牌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培训;还将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等机构,开展医疗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夯实穗港医疗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人才支撑。

  目前“港澳药械通”政策已正式落地南沙。琳琳表示,下一步南沙将用好、用活此惠民政策,稳妥有序扩充“港澳药械通”目录,把南沙的高水平医院打造成全国首屈一指的临床急需创新药械聚集地,满足就医人员多层次、多方位用药需求。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