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石湾打造三大平台 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
石湾镇街道综治中心分中心揭牌
12月25日,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综治中心分中心、石湾镇街道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站、石湾镇街道工资权益保障服务站、禅城区行政复议石湾巡回点(站点)同时揭牌,将构成“四块牌子,一个阵地”的服务群众模式。
该服务站将以建筑领域、奇槎片区为重点,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矛盾调解、专项维权等服务,打造石湾社会治理服务新品牌,为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现代化禅城开拓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
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综治中心分中心位于魁奇东路依云上城商业中心二楼,面积约800平方米。整个分中心划分成接访受理区和多功能服务区两大区域,集“诉求服务、业务咨询、司法调解、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业务培训、心理辅导、群众教育、群防群治”等功能于一体。
接访受理区设有4个受理服务窗口,主要受理劳资纠纷案件和接受群众信访、咨询、求助等。下一步石湾拟将辖区的劳资纠纷案件等引流到这边来处理,形成“中心本部有劳动仲裁,分中心有劳动监察”格局。
接访受理区候访大厅约60平方米,可容纳几十人休息候访,墙面设有信访路线图、导引图以及宣传展示屏、公告栏等,及时向群众公示相关政策和处理情况,接受群众监督。除业务办理外,分中心还设置饮水休闲区、图书阅览区等人文关怀角,打造“舒适暖心”的政务环境。
多功能服务区设置10大功能室,以党建引领,建立联合联动、源头治理机制,前期引入劳动监察、综治维稳、司法、城建、公安、反诈等多部门联合进驻办公。
分中心负责人介绍,后续将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功能室设置和推动功能室共驻共建共享,充分发挥“筑巢引凤”的社会效应,吸引更多、更有效的社会治理资源进驻。
分中心重点围绕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信访诉求综合服务,打造石湾镇街道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站、石湾镇街道工资权益保障服务站、禅城区行政复议石湾巡回点(站点)三大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平台,推动调解力量向基层汇聚,执法资源向基层集中,法律资源向基层倾斜。
此次石湾挂牌成立“一个分中心、三个服务站”的基层社会治理新阵地,也在全市率先走出一条多元共治、平安共建的新路子。
石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树凯表示,综治中心分中心将加强资源整合及联动处置,“一站式”吸纳整合群众信访诉求、工资保障、复议受理等服务,实现矛盾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前移到一线,最大限度把各类社会风险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推动“枫桥经验”在石湾落地开花;以满足片区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
近年来,石湾成功将街道综治中心打造为全市镇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样板之一,此次再建一个“分中心”,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增强街道综治中心的辐射带动效应,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市政协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吴小庆,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旭,副区长何海虹等参加活动。
禅城下朗小学教师作品获评全国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优秀案例
日前,中国儿童中心公布2023年“环境友好 儿童友好”全国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案例征集结果,禅城区下朗小学杨淑意撰写的《基于广府粤剧头饰传统制作技艺的多学科融合课程构建与实施——少年儿童地域特色教育活动案例》获评优秀案例,全市唯一。
为贯彻《“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培育具备良好生态文明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23年,中国儿童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发起“环境友好 儿童友好”全国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计划,面向广大少年儿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少年儿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经专家评审,全国共评选出优秀案例20篇。由杨淑意撰写的《基于广府粤剧头饰传统制作技艺的多学科融合课程构建与实施——少年儿童地域特色教育活动案例》,充分立足粤剧之乡的厚重文化底蕴,引导儿童把学到的艺术、信息技术、文学、陶艺、剪纸、绘画、手工等跨学科知识应用于粤剧这个地域特色文化概念的探究和创作中去。
本案例通过明确的活动成果实现形式,展现了下朗小学在传承粤剧文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理解,孕育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最终获得评审一致认可。
杨淑意是下朗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先后获评禅城区优秀班主任、禅城区优秀大队辅导员、禅城区优秀教师代表、“广东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等。近年来,她努力推动学校特色品牌发展,自2012年学校获认定为佛山市首批粤剧特色学校后,为擦亮“粤剧下朗”品牌,她在巩固“粤剧艺术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引领老师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案例研究,全方位开展跨学科、大科创的特色课程探索,成果显著。
本次杨淑意作品获评全国少年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优秀案例,是禅城“教育铁军”专业风采的一次彰显。全力创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禅城区以“四精四品”的顶层设计引领区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精英团队、品位教育”计划,持续推进区域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为禅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三年千万”引领城央蝶变
近日,“新动能 新活力”2023年度活力城市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2023年度活力城市(城区)”案例,禅城区以独特的城市魅力与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地级市城区。
当前,禅城正全力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现代化禅城,实现从中心城区向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瞄准“最活力”目标,禅城区委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充分激发改革活力、创新活力、产业活力、人才活力、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智创、科创、数创、文创、青创动能全面迸发。
即日起,禅城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佛山之心 新动能 新活力”系列报道,从产业、消费、人文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展示“佛山之心”的无限活力,展望美好未来。
一座座园区拔地而起,一家家高新企业相继落户,一条条智造生产线机器轰鸣……临近岁末,天寒地冻,禅城仍处处涌动着制造业当家的拼劲与暖意。
12月22日,“新动能 新活力”2023年度活力城市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2023年度活力城市(城区)”案例,国内16个城市和北京市朝阳区、深圳市南山区、佛山市禅城区3个城区获得殊荣。禅城区成为全国唯一成功入选的地级市城区。
立足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禅城一直因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备受瞩目。今年以来,禅城区更依托中心城区资源禀赋,亮出“新招数”,打好“组合拳”,全力贯彻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释放“佛山之心”产业发展的无限活力。
推动用地提质增效 让空间红利成为发展活力
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制造业当家战略,作为工业大市佛山的中心城区,禅城在全市率先制订发布制造业当家的系统性行动方案,大声宣告重返制造业主战场的决心。
回顾过去一年,禅城狠抓用地提质增效改革,从根本上破解土地空间制约,以都市工业载体建设激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活力。3月,禅城区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正式启动,吹响低效用地整治冲锋号。首创“征收+收储+统租”“集转国+居改工”土地整备模式,迅速释放产业空间,凝聚重返制造业主战场的强大势能、动能。
如今,走进佛山南庄高端精密智造园(以下简称“精密智造园”),中交·城建壹里科创云廊项目现场,曾经的低矮厂房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施工景象。工程车辆的轰鸣声中,近千名施工人员正在抢抓工期加紧建设。从8月动工至今,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力争年底前完成9.8万平方米载体封顶目标。
这是禅城推动用地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今年前11月,禅城区共完成整备产业用地约2369亩,预计全年可完成产业用地出让约631亩,同比增加362.76%;全区已建成产业载体面积(封顶建成)290万平方米,全年预计建成330万平方米。
数据的背后,是空间释放红利快速转化为都市制造中心的强大活力:前两季度,禅城在全市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排名中蝉联第一;前11月,禅城共引进超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产业项目65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30%,签约总投资额426.26亿元,同比增加20%; 1-11月,全区工业投资增长42.6%,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9.2%;1-10月,规上先进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5%;全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0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265家;新申报“四上”企业入库645家,在库“四上”企业3568家;今年以来,全区企业共有23个项目获“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扶持,占佛山五区获扶持项目的25.3%。
9月到10月,科伺智能、德晟智能、慧亚产业投资、大参林医药智造总部纷纷落户禅城,创造了一个月内四大总部项目投资落户,签约投资额近百亿元的佳绩。企业和企业家们用实际行动加码禅城都市制造业,释放出制造业当家的强烈信号。
建设产业服务中心 “佛山之心”赋能全市制造业转型
立足万亿佛山中心,禅城制造业当家的活力既蕴藏于智能制造一线,也来源于服务制造业转型的方方面面。
放眼全市,禅城第三产业占比最高,佛山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中也有三个位于这里。凭借这一独特优势,今年,禅城加快打造产业服务中心,集聚壮大数字经济、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佛山之心”辐射带动能力。
走进位于佛山数字经济创新产业集聚区的润联智能“润联工业互联网数字体验中心”,“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测试床展示了工业数字化的未来。该测试床可以实现与立体库、AGV机器人的虚实联动,实时监测电机的状态数据,进而分析推理,优化工艺参数和运行参数,监控设备状态,确保设备连续、高效运行,同时也可用于验证电机告警模型、故障模型的准确性,帮助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润联智能还联合箭牌卫浴打造建材行业首个灯塔工厂,携手众陶联、兴发铝业,共建陶瓷、铝型材等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
如今,数字经济已在禅城形成规模效应。数字经济集聚区内,今年新落户优质数字经济项目25个(超亿元项目15个),累计落户项目60个(超亿元项目31个)。目前,全区拥有数字经济类相关企业55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数字经济企业200余家。截至第三季度,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76.4%,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另一边,现代保险激活金融活水,滋养制造业长青。佛山现代保险产业集聚区集聚了全市70%的保险机构,今年以来落地金融项目10个,累计投资约8.9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金融业增加值162.06亿元,同比增长11.8%。
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加速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佛山美陶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新引入市场主体2296家,其中规上企业18家,增加产值约33.25亿元。全球插画产业(佛山)中心、和光美术馆等企业(项目)相继在此落户,泛家居、鹰创园等重点招商园区新引入文创类企业13家,签约亿元以上文创产业项目5个,投资总额达12亿元。
加速产业繁荣 营商环境涌动“心”活力
好的营商环境是释放创新活力的“加速器”,更是坚定“制造业当家”,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
走进2023年省重点项目国星光电LED器件封装及其应用产品项目现场,道路整齐划一,生产大楼、研发中心、员工宿舍等错落有致。目前,项目已基本成型,预计于2024年1月完成综合验收,6月投产,建设进度超预期30%。
在其附近,中科诺智谷、粤港澳大湾区民生保障冷链物流园区等多个重点项目现场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今年,1-11月,禅城区55个产业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6.91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38.59%,投资进度领先时间进度46.92个百分点。
产业项目纷纷按下加速键,得益于禅城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振投资信心,聚揽八方资源。
近年来,禅城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审批代办服务、“企业会客厅”、“一件事”主题式服务、扶持政策标准化、企业服务网络搭建等工作走在前列,彰显“佛山之心”的诚意。
目前已累计为413家商事主体、204个工程项目提供代办服务,组织现场联合验收669宗;今年共为企业提供99场上门服务和8个主题定制服务;19项创新服务入驻“粤省事”、“粤商通”平台“禅来办”专区,其中,“粤省事”禅城专区访问量达43万人次;今年已完成20个扶持政策新增事项的标准化梳理,推动45个事项上线,兑现量超1.9万宗,其中,8个事项实现“秒报秒批”,4个事项实现“免申即享”,兑现量超1.3万宗;“广东佛山禅城扶持政策实施服务体系标准化”项目在国家级中期考核评估中获94分,打破禅城区省级标准化试点评估纪录;形成三级企业服务体系,各企业联络站入驻1484家企业;新增60家专业企业服务机构加入第四批企业服务联盟。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正是这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和探索,让禅城区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热土。截至今年10月31日,禅城市场主体突破36万户,同比增长29.47%。选择即认可,充分证明禅城干事创业的活力。相信随着“制造业当家”战略的进一步落实落地,伴随重返制造业主战场脚步的,是“佛山之心”无限活力,可期未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