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模岗出发 探寻佛山“红炉”印记
来到佛山著名景点祖庙,在其西南侧,你会发现此处有一处小山岗。小山岗的墙体上用小篆字体刻着“泥模岗”三个字。
祖庙商圈一带地势平坦,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座小山岗?“泥模岗”的名字又从何而来?这就跟古代佛山镇(大致是如今禅城区祖庙街道范围)曾经鼎盛的冶铸业有关。
禅城祖庙路上的泥模岗,如今已成为一个景点。
明末清初的岭南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写道:“佛山之冶遍天下”。而“铸犁烟杂铸锅烟,达旦烟光四望悬”“春风走马满街红,打铁炉过接打铜”的诗句,是对当时佛山冶铸业兴旺景况的真实写照。
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者、广州市东方实录研究院院长、著名佛山史学专家罗一星博士在《佛山——站在文明续谱的桥头堡上》中写道,冶铁业是明清时期佛山的支柱产业,带动了佛山众多行业的共同发展。他认为,佛山冶铁业的真正贡献是对中华铸造文明的传承和支撑。
祖庙路泥模岗前摆放着百姓生活造型的铜像。
今天,我们从泥模岗出发,找寻佛山辉煌冶铸史的印记。
冶铁废弃泥模堆积成小山岗
泥模岗在祖庙西南面约100多米处,是元、明以至更早时期的冶铁遗址,范围包括如今祖庙,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该岗高约5米,其上有厚达1.6米的冶铁废弃泥模堆积,故称“泥模岗”。
这些冶铁废弃泥模从何而来?根据《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佛山明清冶铸》一书,明朝以前,冶铁业就在佛山慢慢形成,到明代初期迅速崛起,进入鼎盛时期,直到清朝中末期逐渐衰落。
铸于明嘉靖年间的大铜镜,现存于祖庙博物馆内。
最早见于记载的佛山冶铁点,是旧佛山八景之一的“孤村铸炼”,在大墟沙塘。随后冶铁业由点到面发展,从大墟到灵应祠(即现在祖庙),范围再逐渐外扩。
当时佛山使用独树一帜的“红模铸造法”,铸造出表面光洁度极高的铁制品。该法先用泥土造成模具,再将铁水浇铸到泥模中,待冷却后,铁器成型,而一次性使用的泥模则被丢弃,放置于铸造点附近的空地上,慢慢就堆积成小山岗。泥模岗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堆积而来。
“能堆积出这样规模的泥模岗,可见当时冶铸业在佛山的兴盛,也不难想象出昔日炉场星罗棋布的繁盛境况。”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监事长、佛山市禅城铸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远波说。而如今祖庙范围的地下,亦有颇大面积的破废泥模堆积,有的地方厚达2米以上。
清道光年间佛山铸造的铁炮,现存于祖庙博物馆内。
其实,除了泥模岗外,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也发现,佛山中心城区旧城区一半以上的地域,如亲仁路、莲花路至燎原路一线以南,其地下约1米深处,均多有废弃铸铁泥模层,堆积厚达1~2米。在旧城区改造中也发现多处地下的泥模堆积层。
然而,聪明的佛山人又怎会任由废弃的泥模仅仅成为垃圾。当时佛山人已经懂得废物利用。由于泥模经高温烧成,质地坚硬,在物质缺乏的年代,也就成为部分群众建造房子的理想材料,建成佛山独有的“泥模墙”。
根据乾隆时期的《佛山忠义乡志》记述:“铸锅者先范土为模,锅成弃之,曰泥模。居人以焙地建墙……”。
铸造于清嘉庆年间的蝉翼纹立耳兽足大铁鼎(局部),现存于祖庙博物馆内。
在佛山旧城区的祖庙大街、黄巷、走马灯、成凤里、兰台里、大塘涌等旧街道里,未经开发改造时,仍保留着一些明清时期以冶铁泥模叠砌成墙体的民居、祠堂。
1984年,佛山市文物普查队在普君墟附近发现一座冼氏宗祠。其两侧山墙自底至顶全部用排列整齐的泥模叠砌而成。经考究,此墙建于宋代。它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坚实如故,仿佛在向世人讲述佛山古代冶铸业的兴衰。
既保家卫国又供生活所需
当时佛山冶铸业的产品几乎囊括了所有生产和生活用品,诸如犁耙、糖围、铁锅、铁钟、铁钉等,其大型器物造型浇铸的工艺也独步天下。如今彰显着佛山冶铸业高超技艺水平的大型铸件仍保存不少,如广州光孝寺的南汉大铁塔、肇庆鼎湖山庆云寺的千人镬、香港九龙侯王庙清道光年间的铁香炉……不仅有铁制品,也有铜鼎、铜像、铜香炉等铜制品。
在祖庙内,也保存着佛山冶铸史的相关文物,如明代成化年间制的青铜钟、明嘉靖年间的铜镜(国内现存最大的古铜镜)、明代铁韦驮像,清嘉庆年间的三足大铁鼎、铁香炉等。现在,这些文物的纹饰看上去依然精美。
其中,祖庙正殿内北帝铜像也是其中之一。《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佛山明清冶铸》一书介绍,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明代景泰三年,祖庙受景泰皇帝封为“灵应祠”,并以青铜铸造该像。
祖庙博物馆内摆放着一个铸造于清嘉庆年间的铁铸香炉。
北帝铜像通高280厘米,重近2.5吨。整个铜像一次铸成,通体光洁无暇。现在看到的贴金和服饰油彩为后来加上。“要一次铸成这样大型的铜像,铸造时需要多个熔炉、多人同一时间熔炼、浇铸,相关的计算必须十分准确,对工艺要求也很高。”孙远波说,由此可见明代时期佛山冶铸业的技术水平之高。
在古代佛山生产的众多冶铸产品中,最出名的是家家户户都要用的铁锅。古代佛山使用独特的“红模铸造法”造锅,锅金相组织结构均匀,薄而光滑,且不容易锈蚀,被称为“广锅”。广锅不仅国内口碑甚好,还远销海外。吴承恩也将广锅写入了《西游记》。书中,钻进了魔王肚子的孙悟空大喊:“我拿广锅把你这妖怪煮成杂碎。”
此外,佛山冶铸还担负起了国防任务。明清两朝均用佛山铸造的铁炮布防。《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佛山明清冶铸》一书介绍,从辽东到宣大边塞,从虎门到广州城防,从水师战船到海关缉私艇,佛山铸造的铁炮比比皆是。而佛山生产的铁炮从五百斤到一万斤皆有。目前在广州、东莞虎门、佛山祖庙等地仍保存有鸦片战争时期的佛山铸造的大铁炮。现存在祖庙内的其中一门铁炮重五千斤,由李、陈、霍三家一同铸造。
孙远波告诉记者,做大铁炮,要圆、要直,不然就会大大影响铁炮的使用,甚至打不响,“这个对于当时没有现代起重设备,也没有精密计算仪器的作坊,难度很高,做十个有二三个成品的话,成功率已经算高了”。
成立行会组织传承手艺
佛山的冶铸业能辉煌几百年,跟不断得以传承的优秀传统技艺分不开。
《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佛山明清冶铸》一书介绍,明朝天启年间,佛山冶铸业的“炒铸七行”成立了行会组织,建起了本行的会馆或祖师庙,并制定行业行规。通过行业会馆的种种仪式活动,推崇尊师重道、技术至上、敬业乐业的行业精神,培养掌握传统技艺而又富于创新精神的技术骨干,传承发展本行业。
生产于清代的铁熨斗,现存于国公古庙内。
其中,冶铸业的炒铁行奉唐鄂国公尉迟敬德,庙称国公古庙;铸铁行业奉石公太尉、陶冶先师,庙称太尉庙。
如今在距离祖庙不远处的新安街,始建于明朝的国公古庙依然屹立,是佛山现存唯一的古代手工行业的师傅庙。1989年被定为佛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庙重新修缮后,已打造成佛山冶铸历史展览馆,并于今年7月21日起免费对外开放。市民通过馆内展示的文字、文物资料,能直观地了解到佛山冶炼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该庙于清代多次修葺扩建而略具规模,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庙门框有石刻联:“夺捎宣威传武烈,范金垂法仰神工”,充满了对祖师爷的赞颂与敬仰。庙内尚存载有清同治年间炒铁业十八行捐资修庙的碑记一通,对研究当时炒铁业的规模及其分工以至行业的习俗有重要价值。
位于禅城区新安街内的国公古庙是一座古代手工行业的师傅庙
为什么国公古庙会坐落在新安街?其实,当时的佛山冶铁铸造手工作坊非常多,产品也非常丰富,形成了白金街、打锡街、凿石街、铸砧街、铸犁街、铁香炉街、绒线街、风箱巷等以行业命名的街巷。而制钉工场多设于新安街,街道两旁有数十家店铺。
如今,新安街已经没有打铁制钉的喧闹,只有偶尔取道的行人穿行而过,以及从街道两旁民居中传来的电视声响。行人脚踏静谧的青石板街,时光的声音在镬耳山墙间回响。
昨日,2019佛山公益慈善年度优秀成果展上,佛山首份企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评估报告——《温爱佛山2018-2019年度佛山企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公布“2018-2019年度佛山企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50强”“2018年度佛山上市企业公益慈善慷慨度20强”两大榜单,客观评估佛山企业公益慈善的现状、特色、地位和影响力,探寻佛山企业公益慈善持续发展壮大的城市基因。
呈现企业公益慈善实践区域样本
佛山素有乐善好施的朴素情怀。一直以来,虽有研究和关注的目光投向佛山企业的公益慈善力量,但聚焦和深入探究佛山企业公益慈善行为的领域依然一片空白。
为进一步挖掘、汇聚和展示佛山企业公益慈善的正能量,佛山传媒集团下属佛山传媒智库发挥在权威公正、媒企互动方面的优势,借助佛山市民政局、佛山市慈善会、佛山市工商联等部门的数据材料,依托大数据手段和田野调查,形成佛山企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呈现一个生动的企业公益慈善实践的区域样本。
课题小组在充分研究、借鉴和吸收中国企业公益研究报告、中国企业慈善公益500强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佛山本土实际,以佛山几十万企业军团的公益慈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针对企业公益慈善行为的评估理论模型,并构建了佛山市企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共由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由企业公益慈善行为、公益慈善投入和社会传播影响力构成,二级指标由组织化程度、公益战略、投入数量、投入形式、品牌项目、媒体传播力、示范影响力等构成,此外还设置了若干三级指标。
上榜民营企业占比超过5成
课题组依据三级指标体系对佛山企业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估,形成了“2018-2019年度佛山企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50强”名单。
本次入选的50强企业,涵盖大、中、小型企业,覆盖民营、国有、三资等多种企业类型,展现出佛山企业实业报国、乐善好施、有社会担当的群像特征。入选企业行业分布广泛,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建材家居等。
50强上榜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数量为27家,超过其他企业的总和;而民营企业占比也超过50%。制造业企业、民营企业作为佛山企业公益慈善领域的最优势捐赠主体地位,体现了佛山以制造业立身、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特色。
从捐赠金额来看,50强上榜企业的年度捐赠总额为23.93亿元,其中11家上市企业的捐赠总额为20.46亿元,占比超85.5%。尤其是碧桂园、美的集团和中国联塑等企业榜样作用凸显,这三家企业平均年度公益慈善捐赠额达到1亿元。此外,公益慈善投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1家,占比为22%。
率先引入上市企业“慷慨度”指标
上市公司是佛山企业公益慈善领域的中流砥柱。为进一步分析该企业群体的公益慈善情况,课题组在佛山率先引入“慷慨度”评价指标。
课题组在2020年初收集了佛山上市公司的2018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企业年度报告,从中提取其年度公益慈善投入金额与年度营业收入,计算出该企业年度公益投入占营收比,形成“2018年度佛山上市企业慷慨度20强”榜单。碧桂园集团、德美化工、美的集团、伊之密等20家上市公司上榜。
梳理该榜单发现,企业营业收入与公益慈善投入一定程度上有正相关性,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如碧桂园集团、美的集团、中国联塑、海天味业,其公益慈善投入均在百万元以上。
《2018中国企业慈善公益500强分析报告》提到,中国企业慈善公益500强的公益投入总额占到500强营业收入总额的万分之3.85。而佛山20家上市企业中达到这一水平的就有5家(占比25%),分别是碧桂园集团、德美化工、美的集团、伊之密和新宝股份。
捐赠主要流向慈善组织与冠名基金
在全面收集佛山企业公益慈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调研组还综合考虑企业类型、企业慈善活跃度等因素,通过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相结合的办法,以500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佛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特点与趋势进行分析。
报告指出,佛山市接受慈善捐赠的主体顺次为慈善组织(慈善会、基金会等)、政府(民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以及下属事业单位。
除直接向慈善组织捐赠外,佛山企业也通过成立冠名基金或基金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企业单位是冠名基金成立的主体。
截至2017年底,佛山市慈善会系统合计有220个冠名基金,其中74.5%由企业成立。在南海,超过130家企业设立约170个冠名基金,是该区慈善会主要的募捐品牌,占募捐金额七成以上。
调研组还发现,佛山企业慈善捐赠最主要的三个领域分别为脱贫攻坚、教育助学与敬老扶幼。比如:碧桂园积极响应“造血式”扶贫策略,结合地产、农业、机器人三大业务,在全国9省14县贫困地区,推出党建、产业、教育、就业等公益项目和服务,助力脱贫攻坚;东建集团向教育创新发展促进会爱心基金捐赠100多万元,用于禅城区奖教奖学;南海农商行与顺德农商行分别捐赠100~200万元用于帮助困难学子等。
佛山市三水区新认定13家企业为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以政府奖补资金引导企业与高校学生互动对接。9月15日下午,三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13家企业颁发三水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牌匾,这也是三水评定的第四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至此,三水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增至59家,两年内为三水区吸纳高校学生接近800人。
授牌现场。魏英 摄
搭建企业与学生互动平台招才引智
此次评定的第四批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中,既有青岛啤酒(三水)有限公司、广东健力宝股份有限公司等三水知名的啤酒饮料企业,也有北汽福田、邦普循环科技等智能制造企业。佛山市三水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黄丽琼表示,此次认定的13家企业都在行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依据认定规定要求,企业需要符合为学生提供食宿保障、每年提供至少10个实习岗位等条件。为此,授牌的高校毕业实习基地将大力开发适合实习就业的岗位,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提高其职业技能。
第四批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名单。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三水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也现场为企业讲解《佛山市三水区关于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办法》政策,2019年新修改的政策奖补举措进一步加码。被认定为三水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企业,且成功运作1年以上(含1年)的,根据基地运作情况按照1至5万元不等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基地建设扶持资金。实习基地按要求吸纳高校学生开展毕业实习的,可按本科学历500元/人每月、硕士研究生学历1000元/人每月、博士学历2000元/人每月的标准向基地发放最长累计不超过6个月的实习岗位补贴。实习生在基地实习结束后仍留在基地工作,且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以上(含3年)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满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将给予其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按照本科学历2000元/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万元/人、博士研究生学历3万元/人执行。
“这个政策帮助我们搭建平台吸引了来自各个地区的高校毕业生,为我们企业的研发投入了新人才。”三水金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晓梅表示,公司去年计划招入15个本科生和3个研究生,现已基本达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补贴,还为基地的实习生们提供了晋升空间。
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总数达59个
事实上,通过政府部门奖补举措引导认定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是三水的创新做法。早在2016年8月,三水区就率先出台了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通过奖补举措认定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鼓励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的平台与机遇,加大了对留在三水工作的毕业生的奖励力度,发挥实习基地引才、留才的作用,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选择三水,留在三水。
“企业一般都是和高校合作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很少政府部门牵头进行认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搭建企业与学生之间良性互动的平台,实现全链条的就业服务。”黄丽琼介绍,连续认定四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总计数量达到59个。三水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也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许多企业在对外推荐时都会提及这一称号。
数据显示,2018-2019年度,被认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总计招收实习生共326人次;2019-2020年度,被认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共招收431人次,为三水企业注入新活力,让更多毕业生在三水发挥才能。
“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参与的企业知名度越来越高,认可度越来越高,所以对于基地的认定考核的标准也在不断完善。”黄丽琼表示,三水区人社部门也会对于授牌认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企业进行考核,形成退出机制,确保基地真正发挥实效。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